-
2018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6728亿元,支出14610亿元,顺差2118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5342亿元,支出11837亿元,顺差3505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386亿元,支出2773亿元,逆差138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8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412亿美元,支出2107亿美元,顺差30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212亿美元,支出1707亿美元,顺差505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00亿美元,支出400亿美元,逆差200亿美元。 2019-01-02/dalian/2019/0102/77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银行结汇11406亿元人民币(等值1657亿美元),售汇11894亿元人民币(等值1727亿美元),结售汇逆差488亿元人民币(等值71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0614亿元人民币,售汇11174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560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792亿元人民币,售汇720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72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023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360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663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3391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8606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5216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1728亿元人民币。 2018年1-12月,银行累计结汇125160亿元人民币(等值18916亿美元),累计售汇129060亿元人民币(等值19476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3900亿元人民币(等值560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117281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18525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1245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7879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0535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2655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3938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15744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售汇1806亿元人民币。 2018年1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2513亿元人民币(等值3270亿美元),对外付款22494亿元人民币(等值3267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19亿元人民币(等值3亿美元)。 2018年1-1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30186亿元人民币(等值34779亿美元),对外付款235986亿元人民币(等值35638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5800亿元人民币(等值858亿美元)。 2019-01-18/dalian/2019/0118/785.html
-
2018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581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143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952亿元,储备资产减少203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逆差24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6141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9154亿元,储备资产增加2990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8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3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00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809亿美元,初次收入顺差17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1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68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40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30亿美元。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逆差5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56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81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86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4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95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4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428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71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8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66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20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00亿SDR,储备资产减少21亿SDR。 按SDR计值,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逆差32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663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993亿SDR,储备资产增加327亿SDR。 2018年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1,581 233 166 贷方 2 52,441 7,717 5,511 借方 3 -50,860 -7,484 -5,345 1.A 货物和服务 4 1,355 199 142 贷方 5 46,978 6,913 4,937 借方 6 -45,623 -6,714 -4,794 1.A.a 货物 7 6,850 1,008 720 贷方 8 43,177 6,354 4,537 借方 9 -36,327 -5,346 -3,817 1.A.b 服务 10 -5,495 -809 -577 贷方 11 3,801 559 399 借方 12 -9,296 -1,368 -977 1.B 初次收入 13 117 17 12 贷方 14 4,988 734 524 借方 15 -4,872 -717 -512 1.C 二次收入 16 109 16 11 贷方 17 475 70 50 借方 18 -366 -54 -38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143 168 120 2.1 资本账户 20 -12 -2 -1 贷方 21 3 0 0 借方 22 -14 -2 -1 2.2 金融账户 23 1,155 170 121 资产 24 -7,161 -1,054 -752 负债 25 8,316 1,224 874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952 140 100 2.2.1.1 直接投资 27 5 1 1 资产 28 -1,709 -251 -180 负债 29 1,714 252 180 2.2.1.2 证券投资 30 2,305 339 242 资产 31 -624 -92 -66 负债 32 2,929 431 308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7 -3 -2 资产 34 -15 -2 -2 负债 35 -2 0 0 2.2.1.4 其他投资 36 -1,340 -197 -141 资产 37 -5,016 -738 -527 负债 38 3,675 541 386 2.2.2 储备资产 39 203 30 21 3.净误差与遗漏 40 -2,724 -401 -28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 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249 -55 -32 贷方 2 140,436 21,528 15,115 借方 3 -140,686 -21,583 -15,147 1.A 货物和服务 4 1,872 280 201 贷方 5 126,755 19,434 13,644 借方 6 -124,883 -19,154 -13,444 1.A.a 货物 7 16,749 2,561 1,802 贷方 8 115,594 17,719 12,442 借方 9 -98,844 -15,158 -10,640 1.A.b 服务 10 -14,877 -2,281 -1,601 贷方 11 11,161 1,715 1,203 借方 12 -26,038 -3,996 -2,804 1.B 初次收入 13 -1,817 -286 -199 贷方 14 12,293 1,881 1,321 借方 15 -14,110 -2,167 -1,521 1.C 二次收入 16 -304 -49 -34 贷方 17 1,389 213 150 借方 18 -1,693 -262 -183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6,141 954 663 2.1 资本账户 20 -23 -4 -3 贷方 21 7 1 1 借方 22 -31 -5 -3 2.2 金融账户 23 6,165 957 666 资产 24 -20,881 -3,207 -2,250 负债 25 27,046 4,164 2,916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9,154 1,428 993 2.2.1.1 直接投资 27 5,087 799 554 资产 28 -4,628 -710 -498 负债 29 9,715 1,508 1,052 2.2.1.2 证券投资 30 6,849 1,052 740 资产 31 -3,028 -470 -327 负债 32 9,877 1,521 1,067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41 -22 -15 资产 34 -100 -15 -11 负债 35 -42 -7 -5 2.2.1.4 其他投资 36 -2,641 -400 -286 资产 37 -10,136 -1,541 -1,087 负债 38 7,495 1,141 801 2.2.2 储备资产 39 -2,990 -471 -327 3.净误差与遗漏 40 -5,892 -898 -631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 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9-01-04/dalian/2019/0104/776.html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的决策部署,保障《外商投资法》顺利实施,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外汇局自2020年1月1日起,依据《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办法》和《关于外商投资信息报告有关事项的公告》,联合开展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年度报告。现就2019年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年度报告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2019年12月31日前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应于2020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www.gsxt.gov.cn)报送年度报告。相关数据信息将在商务、市场监管、外汇部门间实现共享。 2020年1月1日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年度报告。 二、年度报告内容,参见《关于外商投资信息报告有关事项的公告》(商务部公告2019年第62号)。 三、参加年度报告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填报的投资经营信息,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应向社会公示或企业同意公示的,将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系统的公示平台(网址:wzxxbg.mofcom.gov.cn/gspt)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www.gsxt.gov.cn)向社会公示。 四、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成年度报告报送之日起7日后,登录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系统的公示平台查询商务主管部门接收企业年度报告的状态。若发现该平台未公示年度报告信息,应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反映。 五、2020年6月30日前,年度报告存在错报、漏报的,外商投资企业应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补报或更正;2020年7月1日起,年度报告存在未报、错报、漏报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址:wzxxbg.mofcom.gov.cn)进行补报或更正。因未履行年度报告义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还应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六、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外商投资性公司、创业投资企业、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等,参照外商投资企业报送年度报告。 七、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含多层次投资)设立的企业仍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进行年度报告,相关信息由市场监管部门向商务主管部门共享,企业无需另行报送。 八、本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 外汇局 2019年12月31日 2020-01-06/dalian/2020/0106/1028.html
-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各分支机构和所属单位,各金融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金融部门疫情防控,做好春节假期后金融服务工作,确保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1号)精神,各类金融机构及金融基础设施相关机构,自2020年2月3日起正常上班。 二、各单位可结合当地地方政府防控疫情要求,实行弹性工作制,灵活调整作息时间,采取轮换上班、错时上班,也可利用网络办公方式在家上班,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同时,要切实做好员工疫情防控,加强员工体温检测和防护,做到全体员工健康保护全覆盖。 三、各单位员工因出差、探亲访友、回乡等正在湖北地区的,要严格遵守湖北地区当地政府就疫情防控采取的措施,不得违反规定擅自离开。凡近期已经从湖北地区返回工作地的,或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员工,应当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居家留观达到14天,并严格落实监督性医学观察等措施。 四、对湖北地区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可按照地方省级政府统一要求,延长假期,但延长期间,应当按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要求,采取应急值班、网络办公等方式,切实做好支持疫情防控所必需的金融服务,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必需的金融需求。 本通知执行中遇到的情况请及时报告上级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外汇局 2020年2月1日 2020-02-03/dalian/2020/0203/104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全国性中资银行: 为促进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以下简称兑换特许业务)合规、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见附件)。现就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部署,加强对辖内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的监管,坚持便捷准入与严格监管相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管理,有效履行属地金融监管职责,防范金融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首次批准辖内非金融机构开展兑换特许业务前,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二、本通知发布前已获得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资格的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向所在地外汇分局申请换领《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兑换许可证》)。其中,境内非金融机构总部在申领《兑换许可证》时,还应提交《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承诺书》,以及本机构兑换业务系统通过自动接口模式连接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外汇业务系统的说明材料。逾期不提交的,所在地外汇分局应撤回其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资格,并注销《兑换许可证》。 三、各外汇分局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各全国性中资银行接到本通知后,应尽快转发所辖分支机构,准确传导政策要求,做好《办法》实施的各项工作。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2〕27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通过互联网办理兑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5〕41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办理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及外币批发业务的批复》(汇复〔2015〕169号)、《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规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和外币兑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15〕38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0年2月13日 2020-02-19/dalian/2020/0219/1056.html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中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其他事宜仍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为准。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0年3月11日 2020-03-12/dalian/2020/0312/1073.html
-
为规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现予以公布。 附件: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0年5月7日 2020-05-07/dalian/2020/0507/1106.html
-
5月15日,大连市分局召开2020年第四次局务会,贯彻落实总局各条线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关守科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符林副局长主持,分局各处室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2020-05-18/dalian/2020/0518/1114.html
-
为进一步增强公众国际收支申报意识,提高国际收支申报数据质量,大连市分局于今年5月组织辖内41家外汇指定银行开展了“国际收支统计宣传月”活动。 活动主题突出,辖区银行积极参与 宣传月期间,辖区各外汇指定银行聚焦“提高公众申报意识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活动主题,制作了“学习国际收支申报制度,普及国际收支业务知识”、“提升国际收支业务水平,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全面及时掌握外汇管理政策”、“增强国际收支申报意识 推动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等宣传标语,各行还结合各自业务特点部署各级营业网点集中开展对外宣传。 宣传形式多样,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各外汇指定银行在营业大厅LED电子滚动屏幕中打出相关的宣传标语做滚动宣传;将自行设计印制的宣传海报、易拉宝,张贴、摆放在营业厅明显位置;柜台上摆放结合自身特点的外汇业务营销手册、交易银行产品手册,方便客户取阅;设立业务宣传咨询台,选派专人解答客户关心的问题;各行还通过微信、微博、电子短信平台等渠道,广泛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知识及银行外汇业务产品和外汇管理政策宣传。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宣传月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宣传培训并重,全面提升业务水平 大连市分局指导辖内银行把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与组织从业人员培训结合起来,制作外汇基础知识测试题,举办了“大连市外汇指定银行从业人员知识问答”活动。各行向全辖外汇业务从业人员微信推送,业务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参与网络答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银行以支行为单位开展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国际收支统计相关文件以及交易银行产品制度等学习活动;有的银行通过外汇业务专题培训走访,了解客户实际需求,解决机构业务操作难点,促进业务人员深入理解、掌握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推动业务营销和客户拓展。 通过本次“国际收支统计宣传月”活动,一方面加深了公众对国际收支申报理念的认识,为增强国际收支申报意识、宣传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促进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全辖外汇指定银行对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外汇业务的“业务合规、审慎经营、展业自律”的深入理解,为持续推动辖区外汇业务健康、稳健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2020-06-11/dalian/2020/0611/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