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埃及中央银行行长哈桑·阿卜杜拉一行。双方就加强中国与埃及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完) 2023-09-26/safe/2023/0926/23249.html
-
2023年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会见了来访的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并主持对话会。保尔森在对话会上就全球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绿色金融等议题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业务司局进行了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相关活动。(完) 2023-09-27/dalian/2023/0927/196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决定,自2023年10月7日起启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3)、国家外汇管理局金普新区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国家外汇管理局金普新区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国家外汇管理局金普新区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3)。印章为圆形,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金普新区分局”,文字自左而右环形,原印章同时废止。 2023-09-27/dalian/2023/0927/196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决定自2023年9月26日起,启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省内各市分局同时启用行政许可专用章。印章样式为“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3)”。 2023-09-25/zhejiang/2023/0922/1850.html
-
根据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安排,9月26日为“集中教育宣传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指导各金融机构集中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教育宣传。 各金融机构通过“五进入”活动,下沉教育宣传重心,贴近金融消费者,并围绕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融教育宣传。 进农村,深入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等,上海岛、下田垄、进牧区,把金融知识和惠民政策送到田间地头。组织金融村官开展教育宣传互动;开展“消保乡村万里行”活动,以多功能大篷车等为载体,通过金融知识展厅、互动游戏等,帮助消费者了解金融知识,提高反诈意识;与村镇建立“一对一”结对子,通过专题课程、义务讲解,将金融知识送到农民的村前屋后。 进社区,深入社区、街道等,通过茶话会、知识竞答、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居民传播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在营业网点辐射的周边区域积极开展“消保+”融合性公益活动;依托快递网点等开展定向教育宣传活动,宣传普惠金融相关政策;设立“投教驿站”,引导社区居民树立价值投资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进校园,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特点,结合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需求,开展金融知识讲座、演讲、在线互动等参与性、趣味性强的“育智”活动。打造“乡村少年金融之旅”,开设公益启蒙通识课程,纳入公益支教项目,为中小学送去金融知识;创新设计消保文具等宣传材料,提示学生群体理性消费、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制作财商系列课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培育理性借贷理念。 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金融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政策和知识普及等专场活动,帮助其更好地了解金融、便捷生活、维护权益。走进新市民集中的产业园区,通过基础金融知识讲解、观看视频、趣味问答互动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广泛开展“进万企”活动,向小微企业送知识、送服务、送政策,落实国家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决策部署,提振企业信心。 进商圈,走进商场、购物中心等繁华区域,通过打造专区、投放电子屏、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在商圈打造金融服务店,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金融知识学习体验;开设消保地铁专列,在商圈换乘站投放主题海报、教育宣传视频等;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在交通繁忙路段搭建“温暖驿站”,积极开展交通事故处理、反欺诈、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公益宣传活动。 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在本次教育宣传日,强化督导指导,组织全国金融机构统一行动,贴近金融消费者普及基础金融知识、提示金融风险,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 2023-09-27/dalian/2023/0927/1965.html
-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商务部了解到,在25日于北京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欧双方围绕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合作四个专题,进行了务实、坦诚、富有成效的讨论。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改善营商环境、世贸组织改革、金融业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等达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识。 双方认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中欧坚持对话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具有特殊意义。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愿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并为第二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做好经贸领域的准备。 双方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维护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信心。 双方承诺保持双向开放,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方愿与欧方定期召开中欧经贸混委会,充分利用中欧贸易投资政策对话、中欧经贸工作组等对话机制,加强中国商务部与欧委会贸易总司的交流。 双方同意共同维护和加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双方重申推进世贸组织的必要改革,并就推进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电子商务、贸易与环境、审议监督功能等领域工作达成多项共识。双方欢迎《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达成,将推动更多成员参与,使谈判成果早日纳入多边法律框架。 双方同意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反对“脱钩断链”。双方讨论了建立中欧原材料供应链预警机制等问题,同意保持沟通。 双方同意建立出口管制领域对话机制,就出口管制政策和实践,开展沟通对话。双方还在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对话合作、促进中欧化妆品贸易、加快欧盟农食产品市场准入进程、加强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研讨。 2023-09-27/dalian/2023/0927/1964.html
-
间接申报中关于一年以上历史数据的修改或删除方法。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汇发〔2023〕10号),对于一年以上的间接申报历史数据,“数字外管”平台已进行归档处理,如需修改,银行和申报主体需按照原申报号码重新进行完整申报(含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和管理信息),以便更新国际收支历史归档数据。如需删除,银行和申报主体需先按照原申报号码重新进行完整申报(含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和管理信息),待“数字外管”平台将该笔数据重新入库后,再以该申报号码报送一笔操作类型为“删除”的申报,以便更新国际收支历史归档数据。 2023-09-27/tianjin/2023/0901/2256.html
-
间接申报中关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相关业务的申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汇发〔2023〕10号),居民持卡人使用银行卡在境外ATM提现、POS消费,及退回银行卡的POS消费退款、返现等,以及非居民持卡人在境内ATM提现、POS消费和退回银行卡的POS消费退款、返现等,如通过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清算,则持卡人无需进行间接申报,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应通过境内银行将其银行卡清算相关的涉外收付款申报在“223029-其他私人旅行”项下。 2023-09-26/tianjin/2023/0802/2255.html
-
2023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埃及中央银行行长哈桑·阿卜杜拉一行。双方就加强中国与埃及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完) 2023-09-27/dalian/2023/0927/1963.html
-
2023-09-2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6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