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 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自主平衡,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均呈现顺差,储备资产增加。 经常账户保持在合理的顺差区间。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91亿美元。虽然一季度出现逆差,但二至四季度持续顺差,并且顺差规模逐季扩大。四季度,经常账户顺差546亿美元,较三季度增长135%,主要是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391亿美元,环比增长38%;服务贸易逆差641亿美元,环比下降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保持顺差,跨境资本呈现净流入。2018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四季度净误差与遗漏)呈现顺差60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1074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62%。具体看,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961亿美元,下降6%;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035亿美元,增长21%。 储备资产增加。2018年,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189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182亿美元。 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背景下,未来跨境资金流动将保持总体平稳,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也将保持基本平衡。 2019-02-25/henan/2019/0225/57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17号,以下简称《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积极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2015年3月,对保险外汇管理进行改革,简化业务申请资料和报批流程,提升外汇保险业务办理效率。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保险公司在外汇保险业务资金便利化方面提出新的需求。外汇局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并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保险业务外汇管理,研究出台《通知》。 二、《通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通知》坚持“实需原则”,取消保险公司外汇资本金结汇审批,提升保险机构资金使用效率,明确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展业三原则”对业务进行真实性审核,规范外汇保险业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取消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审批,实行意愿结汇制。保险公司依据实际经营需要,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外汇资本金和境外上市募集外汇资金结汇,提升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办理结汇或购汇。金融机构应当对结汇或购汇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符合保险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在赔款接收人出具结汇委托书的前提下,可直接在金融机构办理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业务,提升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 三是完善外汇保险业务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保险机构负面事项报告等合规经营要求,保障外汇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三、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金融市场化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保险中介机构,特别是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走出去”,服务跨境保险业务。在对市场主体调研中,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反映跨境保险代收代付业务的人民币赔付效率问题,如海事、海旅业务突发性强,不允许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保险项下赔款资金结汇,将无法直接向投保人赔付人民币,影响救援时效。放开保险中介机构代收代付项下赔款资金结汇要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四、《通知》中保险机构负面事项自主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通知》新增了保险机构对负面事项主动报告的管理方式。保险公司的报告事项包括:取得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连续两年未发生外汇保险业务、被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实行接管、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保险代理机构和保险经纪机构的报告事项包括发生严重违法违规及受到行政处罚。所在地外汇分局可视情形要求保险机构进行整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019-06-17/henan/2019/0617/67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总体看,2019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持续净流入,储备资产稳定增加,未来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依然坚实。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仍是经常账户顺差的基础。2019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586亿美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945亿美元,同比增长83%。分别看货物出口和进口,货物出口5404亿美元,同比增长2%;货物进口4459亿美元,同比下降7%。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缩小。2019年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34亿美元,同比下降14%。旅行和运输仍是主要的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576亿美元,同比下降9%;运输逆差125亿美元,同比下降14%。 三是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持续净流入。2019年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214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440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226亿美元。另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一季度,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约150亿美元,同比继续增长。 四是储备资产继续小幅增长,国际收支保持自主平衡。2019年一季度,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10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100亿美元。 2019-05-17/henan/2019/0517/633.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12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近期我国外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18年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18年我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总体趋缓。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9652亿美元,较2017年末增长2073亿美元,增幅12%。2018年1-4季度,我国外债规模季度环比变化分别为7.5%、1.5%、2.7%和-0.2%。其中,一季度增长最快,二、三季度增速明显趋缓。 外债结构继续优化。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同比增幅为16%,高于外币外债10%的增幅;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同比增速为13%,略快于短期外债11%的增速;从债务工具看,主要源于债务证券、货币与存款、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增加,分别占外债规模增长的44%、23%和20%。 问: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外债风险? 答: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外汇局不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境外投资者配置境内人民币债券需求持续增加,债务工具结构更趋稳定。2018年末,债务证券余额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比重为22%,较2017年末上升2.6个百分点。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为14.4%,债务率(外债余额/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74.1%,偿债率(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与短期外债付息额之和/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为5.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1.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 未来,外汇局将进一步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继续密切关注外债形势变化,在坚持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强外债风险防范,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19-04-10/henan/2019/0410/60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3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2019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呈现顺差,外汇储备有所增加,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是经常账户保持在合理的顺差区间,货物贸易顺差增加,服务贸易逆差收窄。2019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490亿美元,与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947亿美元,同比增长83%;服务贸易逆差634亿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旅行逆差576亿美元,下降9%。 二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呈现顺差,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入。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488亿美元。主要净流入项目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净流入265亿美元。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476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210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95亿美元。其中,外国对华证券投资净增加357亿美元;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增加162亿美元。 三是储备资产增加。一季度,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10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100亿美元。 2019年,我国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有助于夯实国际收支平稳运行的基础。预计我国国际收支将延续经常账户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的发展格局。 问:2019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从国际投资头寸表来看,2019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外金融资产总规模增加。3月末,我国对外资产73817亿美元,较2018年末增长0.8%。主要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285亿美元,增长1.5%;证券投资资产增加476亿美元,增长9.6%;储备资产增加282亿美元,增长0.9%。 二是对外负债继续增长。3月末,我国对外负债54306亿美元,较2018年末增长4.6%。其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增加1012亿美元,增长3.7%;证券投资负债(即外国购买中国发行的证券)增加1593亿美元,增长14.5%。 三是对外净资产下降,主要反映了一季度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增加。3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资产-负债)19511亿美元,较2018年末下降8.4%,主要受资产价格变化等估值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境内股市和香港股市涨幅较大,非居民持有我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市值增加,这部分属于我国的对外证券投资负债,市值上升带动负债增加,我国对外净资产的规模相应减少。 总体看,我国储备资产规模仍位列全球第一,对外各类投资有序进行,来华各类投资稳定增加,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仍较稳健。 2019-07-08/henan/2019/0708/68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3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近期我国外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19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我国外债规模基本稳定。截至2019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9717亿美元,较2018年末增长65亿美元,增幅0.3%。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我国外债规模增速放缓。一是外债币种结构继续优化。2019年一季度外债规模的增加主要由本币外债推动,本币外债占比较2018年末上升0.8个百分点。二是境外投资者配置境内人民币债券需求稳中略升。2019年一季度,债务证券余额较2018年末增加4.3%,占全口径外债余额的比重为22.6%。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保持了足够的韧性。未来,外汇局将进一步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19-07-16/henan/2019/0716/700.html
-
2019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146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456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941亿元,储备资产减少519亿元。 2019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98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912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075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5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9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6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0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58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19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3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1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0.6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38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76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19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8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293亿美元,初次收入顺差37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5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430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454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4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9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33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154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100亿SDR,储备资产减少55亿SDR。 按SDR计值,2019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36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309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27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7亿SDR。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2019年二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3,146 462 333 贷方 2 50,246 7,374 5,325 借方 3 -47,101 -6,913 -4,992 1.A 货物和服务 4 3,733 548 396 贷方 5 45,563 6,687 4,829 借方 6 -41,830 -6,139 -4,433 1.A.a 货物 7 8,218 1,206 871 贷方 8 41,532 6,095 4,402 借方 9 -33,314 -4,889 -3,531 1.A.b 服务 10 -4,486 -658 -475 贷方 11 4,031 592 427 借方 12 -8,516 -1,250 -903 1.B 初次收入 13 -810 -119 -86 贷方 14 4,215 619 447 借方 15 -5,026 -738 -533 1.C 二次收入 16 223 33 24 贷方 17 468 69 50 借方 18 -245 -36 -26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456 214 154 2.1 资本账户 20 -4 -1 0 贷方 21 2 0 0 借方 22 -6 -1 -1 2.2 金融账户 23 1,460 214 155 资产 24 -2,914 -428 -309 负债 25 4,374 642 464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941 138 100 2.2.1.1 直接投资 27 587 86 62 资产 28 -1,750 -257 -186 负债 29 2,337 343 248 2.2.1.2 证券投资 30 244 36 26 资产 31 -1,555 -228 -165 负债 32 1,799 264 191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66 10 7 资产 34 169 25 18 负债 35 -103 -15 -11 2.2.1.4 其他投资 36 45 7 5 资产 37 -296 -43 -31 负债 38 341 50 36 2.2.2 储备资产 39 519 76 55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601 -675 -488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 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9-10-09/henan/2019/1009/759.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稳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序开放。目前,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直接入市、债券通等多种渠道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体现高水平开放要求,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同时同一境外主体通过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备案一次。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已取消了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以及QFII/RQFII额度限制。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同渠道投资银行间市场的政策原则上基本趋同。 上述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投资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优化管理措施,实现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完) 2019-10-24/henan/2019/1024/767.html
-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下合称“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先后于2002年和2011年分别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以下合称“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和深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 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部署要求,深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改革,完善审慎管理,取消汇出比例限制, 取消有关锁定期要求,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就其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在境内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等,极大便利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随后,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以及彭博巴克莱等国际主流指数相继将我国股票和债券纳入其指数体系,并稳步提高纳入权重,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需求相应增加。 此次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改革,也是进一步满足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投资需求而主动推出的改革举措。 问:投资额度限制取消以后,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需遵循什么外汇管理程序? 答: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立即着手修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 2018年第1号)等相关法规,明确不再对单家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额度进行备案和审批。届时,境外投资者在获得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相关资格后,应委托境内托管银行按规定办理相关登记,凭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具的业务登记凭证在托管银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及办理后续资金汇兑等业务。 问:是否取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 答:是的,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欢迎符合条件的全球各地境外机构使用境外人民币开展境内证券投资。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有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2019-09-11/henan/2019/0911/741.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局稳步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序开放。目前,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直接入市、债券通等多种渠道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体现高水平开放要求,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资金账户之间可以直接划转,同时同一境外主体通过上述渠道入市只需备案一次。近期,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已取消了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以及QFII/RQFII额度限制。境外机构投资者不同渠道投资银行间市场的政策原则上基本趋同。 上述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投资的便利性,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优化管理措施,实现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完) 2019-10-24/henan/2019/102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