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12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708.3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713.33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995亿美元。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80.17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728.16亿美元,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52.29%,银行贸易融资占21.12%,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3.41%。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2295.79亿美元,占48.71%;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455.78亿美元,占30.89%;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33.16亿美元,占11.31%。 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4049.21亿美元,占85.91%;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64.12亿美元,占14.09%。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7.45%,日元债务和欧元债务分别占7.27%和7.30%,特别提款权和港币等其他外币债务合计占比7.98%。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占比分别为28.92%、14.01%和7.36%。 2012年1-9月,新借入中长期外债309.87亿美元,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234.26亿美元,支付利息17.49亿美元。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58.12亿美元,同比下降48.14%。(完) 附: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为便于区分两种分类方法,本新闻稿在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后分别以签约期限和剩余期限注明分类方法。 企业间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 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企业间贸易信贷外,它还包括了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企业间贸易信贷、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 2012-12-27/safe/2012/1227/498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月,银行代客结汇1366亿美元,售汇1181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85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207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152亿美元,远期净结汇54亿美元。2012年1-11月,银行代客累计结汇13994亿美元,累计售汇13431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563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578亿美元,累计远期售汇签约1687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远期净售汇109亿美元。 2012年11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289亿美元,对外付款2229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59亿美元。2012年1-11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3250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2453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797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代客结售汇是指银行结售汇中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结售汇部分。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代客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其客户间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2-12-24/safe/2012/1224/498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月,银行代客结汇1699亿美元,售汇115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543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236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141亿美元,远期净结汇95亿美元。2012年1-12月,银行代客累计结汇15693亿美元,累计售汇14587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1106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814亿美元,累计远期售汇签约1828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远期净售汇14亿美元。 2012年12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651亿美元,对外付款2334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317亿美元。2012年1-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5901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24787亿美元,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1114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代客结售汇是指银行结售汇中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结售汇部分。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代客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其客户间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3-01-25/safe/2013/0125/498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65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07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96亿美元,收益逆差218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31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516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40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47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7亿美元。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5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项目2 行次 2012年 第四季度 2012年3 一.经常项目 1 658 2138 A.货物和服务 2 878 2336 a.货物 3 1074 3232 贷方 4 5562 20570 借方 5 4488 17339 b.服务 6 -196 -895 贷方 7 528 1910 借方 8 724 2806 1.运输 9 -122 -470 贷方 10 100 389 借方 11 222 859 2.旅游 12 -111 -519 贷方 13 139 500 借方 14 251 1020 3.通讯服务 15 1 1 贷方 16 5 18 借方 17 4 16 4.建筑服务 18 15 87 贷方 19 26 123 借方 20 11 36 5.保险服务 21 -44 -173 贷方 22 10 33 借方 23 54 206 6.金融服务 24 2 2 贷方 25 5 15 借方 26 4 13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27 30 106 贷方 28 40 145 借方 29 10 38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30 -43 -167 贷方 31 5 10 借方 32 48 177 9.咨询 33 35 134 贷方 34 94 335 借方 35 59 200 10.广告、宣传 36 6 20 贷方 37 13 47 借方 38 7 28 11.电影、音像 39 -1 -4 贷方 40 0 1 借方 41 2 6 12.其它商业服务 42 37 88 贷方 43 88 284 借方 44 52 196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5 1 0 贷方 46 4 10 借方 47 2 10 B.收益 48 -218 -235 C.经常转移 49 -1 37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4 50 -318 -1173 其中:直接投资 51 516 1801 三. 储备资产 52 -340 -965 3.1 货币黄金 53 0 0 3.2 特别提款权 54 1 4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55 6 17 3.4 外汇 56 -347 -987 3.5 其他债权 57 0 0 注: 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本表2012年初步数由2012年前三季度正式数与2012年第四季度初步数累加而成。 4. 本表资本和金融项目数据为经常项目差额与储备资产变动数之间的差额,包含净误差与遗漏。 2013-02-01/safe/2013/0201/4991.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 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70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02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97亿美元,收益逆差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17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85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6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956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减少4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8亿美元。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48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368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624亿美元。(完) 附件:2012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附件1: 2012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2-12-26/safe/2012/1226/4986.html
-
请下载附件 附件1: 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 2013-02-28/safe/2013/0228/4993.html
-
2013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09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90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77亿美元,收益逆差92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2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86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456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00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279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66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下同),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47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减少1亿美元。 201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98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87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036亿美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分析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3年二季度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差 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 509 6,554 6,045 A.货物和服务 2 624 5,971 5,348 a.货物 3 900 5,467 4,567 b.服务 4 -277 504 781 1.运输 5 -135 97 231 2.旅游 6 -178 120 299 3.通讯服务 7 -1 4 4 4.建筑服务 8 16 25 9 5.保险服务 9 -43 9 53 6.金融服务 10 -1 7 7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25 39 14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45 2 47 9.咨询 13 38 92 54 10.广告、宣传 14 3 11 7 11.电影、音像 15 -1 0 1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44 97 52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1 4 2 B.收益 18 -92 450 542 1.职工报酬 19 38 42 4 2.投资收益 20 -130 408 538 C.经常转移 21 -23 133 156 1.各级政府 22 -7 4 10 2.其它部门 23 -16 129 146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286 2,287 2,001 A.资本项目 25 9 11 2 B. 金融项目 26 277 2,276 1,999 1. 直接投资 27 456 796 340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157 85 241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613 711 98 2. 证券投资 30 100 230 130 2.1 资产 31 -49 53 102 2.1.1 股本证券 32 -6 23 29 2.1.2 债务证券 33 -43 30 73 2.1.2.1 (中)长期债券 34 -43 30 73 2.1.2.2 货币市场工具 35 0 0 0 2.2 负债 36 149 177 28 2.2.1 股本证券 37 60 88 28 2.2.2 债务证券 38 89 89 0 2.2.2.1 (中)长期债券 39 35 35 0 2.2.2.2 货币市场工具 40 53 53 0 3. 其它投资 41 -279 1,251 1,529 3.1 资产 42 -255 177 432 3.1.1 贸易信贷 43 -153 0 153 长期 44 -3 0 3 短期 45 -150 0 150 3.1.2 贷款 46 -79 85 165 长期 47 -160 0 160 短期 48 80 85 5 3.1.3 货币和存款 49 -24 90 114 3.1.4 其它资产 50 1 2 0 长期 51 0 0 0 短期 52 1 2 0 3.2 负债 53 -24 1,074 1,098 3.2.1 贸易信贷 54 58 58 0 长期 55 1 1 0 短期 56 57 57 0 3.2.2 贷款 57 -88 788 876 长期 58 5 87 82 短期 59 -93 702 795 3.2.3 货币和存款 60 -15 148 163 3.2.4 其它负债 61 21 79 58 长期 62 11 13 2 短期 63 10 66 56 三. 储备资产 64 -466 5 471 3.1 货币黄金 65 0 0 0 3.2 特别提款权 66 1 1 0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4 4 0 3.4 外汇 68 -471 0 471 3.5 其它债权 69 0 0 0 四.净 误 差 与 遗 漏 70 -329 0 329 注: 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数据按单季编制。 中 国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2013年上半年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差 额 贷 方 借 方 一.经常项目 1 984 12,788 11,804 A.货物和服务 2 1,024 11,544 10,520 a.货物 3 1,576 10,577 9,001 b.服务 4 -551 967 1,519 1.运输 5 -263 189 452 2.旅游 6 -357 234 591 3.通讯服务 7 1 8 7 4.建筑服务 8 29 47 18 5.保险服务 9 -88 17 105 6.金融服务 10 -2 13 15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11 48 72 24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12 -83 4 87 9.咨询 13 84 183 99 10.广告、宣传 14 10 23 14 11.电影、音像 15 -2 1 2 12.其它商业服务 16 72 169 98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17 -1 6 7 B.收益 18 -2 991 993 1.职工报酬 19 78 86 8 2.投资收益 20 -80 904 984 C.经常转移 21 -38 254 292 1.各级政府 22 -15 6 21 2.其它部门 23 -23 248 271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24 1,187 6,877 5,690 A.资本项目 25 24 27 3 B. 金融项目 26 1,162 6,850 5,687 1. 直接投资 27 775 1,475 699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 28 -370 147 517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 29 1,145 1,328 183 2. 证券投资 30 241 454 213 2.1 资产 31 -78 97 175 2.1.1 股本证券 32 -21 52 74 2.1.2 债务证券 33 -57 44 101 2.1.2.1 (中)长期债券 34 -57 44 101 2.1.2.2 货币市场工具 35 0 0 0 2.2 负债 36 319 357 39 2.2.1 股本证券 37 139 178 39 2.2.2 债务证券 38 179 179 0 2.2.2.1 (中)长期债券 39 79 79 0 2.2.2.2 货币市场工具 40 101 101 0 3. 其它投资 41 146 4,921 4,774 3.1 资产 42 -539 1,069 1,608 3.1.1 贸易信贷 43 -88 65 153 长期 44 -2 1 3 短期 45 -87 64 150 3.1.2 贷款 46 -177 189 366 长期 47 -109 100 209 短期 48 -68 89 156 3.1.3 货币和存款 49 146 713 567 3.1.4 其它资产 50 -420 103 523 长期 51 100 100 0 短期 52 -520 3 523 3.2 负债 53 686 3,852 3,166 3.2.1 贸易信贷 54 180 180 0 长期 55 3 3 0 短期 56 176 176 0 3.2.2 贷款 57 339 2,987 2,648 长期 58 74 236 162 短期 59 265 2,751 2,486 3.2.3 货币和存款 60 179 581 403 3.2.4 其它负债 61 -11 104 115 长期 62 1 13 12 短期 63 -12 91 103 三. 储备资产 64 -2,036 6 2,041 3.1 货币黄金 65 0 0 0 3.2 特别提款权 66 1 1 0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5 5 0 3.4 外汇 68 -2,041 0 2,041 3.5 其它债权 69 0 0 0 四.净 误 差 与 遗 漏 70 -135 0 135 注: 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由201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数据累加而成。 2013-09-27/safe/2013/0927/5019.html
-
2013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54338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36885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7453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5420亿美元,证券投资2411亿美元,其他投资10936亿美元,储备资产3557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10%、4%、20%和66%;在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22582亿美元,证券投资3585亿美元,其他投资10717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负债的61%、10%和29%。 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它与反映交易流量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起,构成该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行次 2013年6月末 净头寸 1 17,453 A.资产 2 54,338 1.对外直接投资 3 5,420 2.证券投资 4 2,411 2.1股本证券 5 1,246 2.2债务证券 6 1,165 3.其他投资 7 10,936 3.1贸易信贷 8 3,476 3.2贷款 9 3,055 3.3货币和存款 10 3,395 3.4其他资产 11 1,011 4.储备资产 12 35,570 4.1货币黄金 13 418 4.2特别提款权 14 110 4.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15 75 4.4外汇 16 34,967 B.负债 17 36,885 1.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18 22,582 2.证券投资 19 3,585 2.1股本证券 20 2,658 2.2债务证券 21 927 3.其他投资 22 10,717 3.1贸易信贷 23 3,095 3.2贷款 24 4,832 3.3货币和存款 25 2,523 3.4其他负债 26 267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国际投资头寸表编制原则与指标说明 一、国际投资头寸表编制原则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所制定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是由特定时期内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调整引起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在计价、记账单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则上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一致,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共同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我国(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 二、国际投资头寸表主要指标解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的项目按资产和负债设置。资产细分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部分;负债细分为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净头寸是指对外资产减去对外负债。具体的项目含义如下: 1.直接投资:以投资者寻求在本国以外运行企业获取有效发言权为目的的投资。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中包括我国境内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境内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所拨付的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存量以及从境内外母子公司间的贷款和其他应收及应付款的存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包括我国非金融部门吸收来华直接投资存量和金融部门吸收境外直接投资存量(包括外资金融部门设立分支机构、中资金融部门吸收外资入股和合资金融部门中外方投资存量),以及境内外母子公司间的贷款和其他应收及应付款的存量。 2.证券投资:包括股票、中长期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形式的投资。证券投资资产是指我国居民持有的非居民发行的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有价证券。证券投资负债为非居民持有我国居民发行的股票和债券。 2.1股本证券:包括以股票形式为主的证券。 2.2债务证券:包括中长期债券和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或可转让的债务工具,如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可转让大额存单等。 3.其他投资:指除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资产之外的所有金融资产/负债,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及其他资产/负债四类形式。其中长期指合同期为一年期以上的金融资产/负债,短期为一年期(含一年)以下的金融资产/负债。 3.1贸易信贷:指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伴随货物进出口产生的直接商业信用。资产表示我国出口商的出口应收款以及我国进口商支付的进口预付款;负债表示我国进口商的进口应付款以及我国出口商预收的货款。 3.2贷款:资产表示我国境内机构通过向境外提供贷款和拆放等形式而持有的对外资产;负债表示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 3.3货币和存款:资产表示我国金融机构存放境外资金和库存外汇现金,负债表示我国金融机构吸收的海外私人存款、国外银行短期资金及向国外出口商和私人的借款等短期资金。 3.4其他资产/负债:指除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外的其他投资,如非货币型国际组织认缴的股本金,其他应收和应付款等。 4.储备资产:指我国中央银行可随时动用和有效控制的对外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外汇。 4.1货币黄金:指我国中央银行作为储备持有的黄金。 4.2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4.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指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账户中可自由动用的资产。 4.4外汇:指我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流动性资产和债权。 (完) 2013-09-27/safe/2013/0927/5020.html
-
截至2013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719.50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624.50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3095亿美元。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733.23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986.27亿美元。短期外债主要来自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72.95%,这部分外债具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背景,与一般外债有较大不同,且与我国对外贸易和外汇储备相比规模较小,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 登记外债余额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债数据采集方式优化。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于2013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外债数据特别是境内银行外债数据的采集方式进一步优化,由原来的手工填报改为通过接口规范直接从银行相关业务系统提取。调整后,我国外债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外债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同时,外债规模和流量也发生一定变化,主要体现为中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余额调增266.68亿美元(剔除这一数据调整因素,即为按可比口径计算)。如按可比口径计算,2013年6月末的外债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3%,增速同比下降11.84个百分点;其中,登记外债余额较上年末下降2.18%。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2274.48亿美元,占49.18%;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370.01亿美元,占29.63%;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65.47亿美元,占12.23%;国务院部委债务(不含外国政府贷款)余额为355.59亿美元,占7.69%;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5.23亿美元,占1.19%;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3.72亿美元,占0.08%。 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4033.10亿美元,占87.21%;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591.40亿美元,占12.79%。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0.79%,较上年末上升2.96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5.53%,下降1.84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5.96%,下降0.62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7.72%,下降0.5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245.69亿美元,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166.05亿美元,支付利息16.9亿美元。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62.74亿美元,同比增加9.96亿美元,增长18.87%。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为便于区分两种分类方法,本新闻稿在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后分别以签约期限和剩余期限注明分类方法。 企业间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 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企业间贸易信贷外,它还包括了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企业间贸易信贷、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 2013-09-30/safe/2013/0930/502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银行结汇1434亿美元,售汇1438亿美元,结售汇逆差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389亿美元,售汇1308亿美元,结售汇顺差81亿美元;银行自身结汇46亿美元,售汇13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85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306亿美元,远期售汇签约162亿美元,远期净结汇144亿美元。2013年1-6月,银行累计结汇9114亿美元,累计售汇7730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138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8786亿美元,累计售汇649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2289亿美元;银行自身累计结汇328亿美元,累计售汇1233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905亿美元。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697亿美元,累计远期售汇签约1194亿美元,累计远期净结汇503亿美元。 2013年6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334亿美元,对外付款2387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53亿美元。2013年1-6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4187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12940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1247亿美元。(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3-07-22/safe/2013/0722/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