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 00240718-9-2025-00106
-
- 分 类:
-
- 来 源: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
- 发布日期:
- 2025-07-25
-
- 名 称: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外汇部分)
-
- 文 号:
近期,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外汇管理部副主任吴金友出席会议,并就外汇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冲击,上海涉外收支形势有什么新的变化?
吴金友:感谢你对上海外汇形势的关心。2025年上半年,上海涉外经济保持活跃,涉外收支总额2.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涉外收入1.3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涉外支出1.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上半年上海涉外收支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货物贸易收入稳步增长,外贸发展韧性持续显现。上半年,上海市外贸企业克服外部压力、展现较强韧性,货物贸易项下收入同比增长21%。在全球贸易壁垒加深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加快多元化市场开拓步伐,扎实推进区域经贸合作。上半年,上海市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分别为16%和42%,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同时,外贸企业积极适应国际市场新趋势,开拓新兴领域,推动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二是资本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市场信心持续回暖。上半年,境外投资者持续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长期企稳向好的信心。一方面,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外资对境内股票投资回暖,由去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今年的净流入,且5月以来外资买入境内股票有所增多。随着市场开放深化和估值优势显现,境内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三是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外汇套保率同比提升。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风险挑战增加,但市场交易总体保持理性有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不断增强,主动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意愿持续提升,辖内金融机构也积极优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上半年,上海辖内签约口径外汇套保比率为42.2%,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区域高水平开放创新,密切监测外汇市场形势变化,确保上海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助力上海稳外贸大局和涉外经济发展。
上海证券报:我注意到,国家外汇管理局自去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推出了多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想了解一下,这一政策在上海落地情况如何?
吴金友: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外汇局在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政策频出,尤其是去年6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24〕11号),从银行和企业两个维度优化业务办理。一方面,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大幅降低企业业务办理成本,便利企业跨境贸易外汇收支结算;另一方面,通过优化银行真实性审核,提高银行展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较好地便利了跨境贸易业务办理。具体来看:
一是优化“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管理。取消在外汇局办理名录登记的要求,改由在境内银行直接办理。新政实施前,办理名录登记需要企业前往外汇局,部分企业由于距离较远,办理一次业务至少耗时两天。新政实施后,企业就近在银行办理名录登记可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彻底解决企业在外汇局和银行两头跑的问题。目前,辖内117家银行共有2205个网点可办理名录登记业务。
二是简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贸易收支手续。银行可根据业务实际情况灵活审核交易单据,有效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便利区内企业跨境资金结算,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贸易发展。2024年6月以来,辖内共有一千多家企业办理了5万多笔收付汇与进出口主体不一致业务,合计金额600多亿美元。
三是放宽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业务权限。顺应涉外经济发展需要,将A类企业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在外汇局登记的金额,从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下(含)放宽至20万美元以下(含)。新政实施后,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办理特殊退汇行政许可业务共计142笔,较新政实施前同比下降44.31%,有效提升了客户结算效率。
四是优化B、C类企业贸易外汇业务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B、C类企业办理90天以上(不含)的延期收款或延期付款,满足了企业现实需求,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新政实施后,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办理C类企业90天以上延期收付汇登记业务共计16笔,合计金额312.33万美元。
此外,外汇局上海市分局还持续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扩面提质,在外汇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率先将保险机构纳入高水平开放试点主体范围。自6月11日试点开展以来至6月30日,共有14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办理试点业务575笔,合计金额近1亿美元,有力支持了稳外贸和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