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7期
作者:晋东 姚树屏 李婷婷
总体看,越南外汇市场管制严格,且流动性和市场成熟度相对较低。企业应尽量通过开展同币种利率操作减少汇率风险敞口,同时抓住有利价格窗口,借助境内外银行协同越南盾与美元等外币交易模式降低汇率避险成本。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推进,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越南已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海外投资目的地。然而,越南盾作为典型的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呈现高波动特征。同时,越南外汇市场存在管制严格、衍生品工具种类有限、离岸流动性不足等问题,给开展对越贸易投资的中资企业带来显著汇率风险。笔者从越南盾汇率避险的必要性、越南金融市场核心特点、企业差异化避险诉求、针对性避险方案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并就推动人民币与越南盾直接交易、完善外汇市场机制提出建议。
做好越南盾汇率避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与越南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联动日益紧密,跨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投融资活动日趋频繁。从合作基础看,中国与越南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密切。越南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特点与我国形成显著互补:越南在电子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备竞争优势,而中国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领域实力突出。这种互补性推动两国贸易往来持续升温,跨境投融资活动也随之快速增长。
从贸易往来看,作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自2016年起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突破20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847亿美元,其中越南从中国进口商品金额为556亿美元,同比增长42.2%,中国已成为越南原材料、中间品及设备的最大来源地。与此同时,越南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市场潜力,成为中资企业海外布局的重要选择,2024年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规模超25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双边经贸往来的不断密切,催生了中资企业对越南盾汇率避险的迫切需求。2025年以来,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放大了越南盾汇率风险。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其中对越南的关税税率一度高达46%;美国后续提供了90天关税缓冲期,并在8月1日的最新政策中将对越关税调整为20%。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对中越贸易节奏产生影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对越南进出口总额4月同比增长10.7%,7月同比涨幅扩大至11.2%。短期贸易量的激增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对越南盾结算与汇率避险的需求。
越南盾汇率制度与波动特征
当前,越南盾外汇市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间价定价方面,越南央行在每个交易日上午8:30(越南当地时间)公布越南盾对美元的中间价。各参与银行在日内交易时段(越南当地时间上午8:30至16:30),围绕中间价在一定的日内波动区间内进行越南盾对美元交易,越南盾对美元即期汇率的日内交易波动区间由越南央行根据全球外汇市场以及越南盾外汇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管理。从历史轨迹看,越南盾日内波动区间的跨度从±0.75%到±5%不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越南盾汇率大幅波动,越南央行为缓解市场恐慌,于2008年3月将日内波动区间从±0.75%扩大至±1%,2009年3月进一步放宽至±5%。其后,随着外汇市场逐步企稳,2011年2月日内波动区间缩小至±1%。2015年8月,随着美联储结束零利率、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贬值压力普遍增加。越南央行于2015年8月19日将美元对越南盾参考汇率调高1%,设在1美元对21890越南盾,同时进一步调整越南盾交易区间,扩大至中间价上下浮动3%。2022年9月以来,全球通胀加剧叠加美联储激进加息,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陡增,越南央行于2022年10月再次将越南盾对美元即期汇率日内波动区间上调至±5%。2024年,受越南资本市场外资流出压力加大、美元与越南盾基准利率利差处于历史高位等因素影响,越南盾对美元汇率全年贬值约5%。2025年上半年,越南盾对美元贬值趋势延续,较2024年末再贬2.8%。对此,越南央行采取积极灵活的货币政策,同时逐步调整中间价,通过可控的贬值吸收美加征关税的外部冲击。
随着中越经贸合作深化,人民币在越南的使用需求逐步提升,企业对开展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汇率避险诉求相应增加。越南央行于2018年8月28日颁布第19/2018/TT-NHNN号通知,自2018年10月12日起,可在中越边境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关货物或服务结算可采用越南盾或人民币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可为现金或者银行转账。此后,人民币对越南盾区域外汇市场有一定发展,但中越双边本币结算机制仍有待深化,人民币对越南盾外汇风险对冲工具和市场建设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受美元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冲突及国内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越南盾汇率短期波动频繁,加大企业汇率风险敞口;另一方面,越南外汇市场产品种类有限,境内可交易的外币仅限美元、欧元、日元等可自由兑换货币,并且交易集中于美元对越南盾(USD/VND),其余外币对越南盾及外币对外币的交易较少。从市场流动性看,越南境内外汇市场主要是美元对越南盾(USD/VND)即期交易,日均交易量在20亿美元左右;离岸市场越南盾交易量更加有限,远小于境内市场规模。如果企业要在越南本土以外的交易市场进行越南盾的可交割交易,往往会因为传统金融工具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不足而受限。
企业在越南盾避险中的主要诉求及解决方案
企业在越南盾避险中的主要诉求
一般贸易类企业。一般贸易类企业通常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其主要诉求是降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例如,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越南盾贬值导致的收入减少,进口企业则可能面临越南盾升值导致的成本上升。这类企业通常希望通过汇率避险工具锁定汇率,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贸易新业态。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通常涉及多国市场和多币种结算,其业务模式较为复杂,同时电商终端客户多为越南当地个人,因此在越南盾的小额交易方面存在大量需求。这类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敏感度较高,且由于业务模式灵活,对汇率避险工具的需求更为多样化。例如,跨境电商企业可能需要同时处理人民币、美元、越南盾等多币种的汇率风险,因此需要灵活的汇率避险工具和多币种结算服务。而在越南当地,人民币交易的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远低于美元交易,加大了中资企业管理多币种汇率风险的难度。
对外投资类企业。对外投资类企业通常涉及长期投资和资本运作,其投资回报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例如,企业在越南设立子公司或进行直接投资时,可能面临汇率波动导致的资本损失或收益不确定性,这类企业通常需要通过长期汇率避险工具锁定汇率,以降低投资风险。
在越南当地的中资生产型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涉及大量原料进口和销售,且需要在当地运营,面临包括融资、投资、汇率避险等在内的多币种资金管理需求。而越南当地美元融资和存款利率水平与境外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美元融资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美元存款收益远低于境外美元利率,加大企业资金管理成本。
越南盾汇率避险的主要方案
总体看,越南外汇市场管制严格,流动性和市场成熟度相对较低,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的产品支持相对有限。对越南境内市场而言,交易主要货币为美元对越南盾(USD/VND),其余外币对越南盾以及外币对外币的交易较少。交易品种虽涵盖即期、远期、掉期等,但交易量较小,且尚未推出外汇期货,外汇市场总体处于初级阶段。而在境外市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相较于其他亚洲货币,越南盾的交易量偏小,越南盾无本金交割远期(NDF)流动性一般,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在越南境外管理越南盾汇率风险的空间。针对越南外汇市场上述特点,有以下汇率避险建议。
一是企业尽量开展同币种利率操作。利用银行的信贷融资手段,将企业运营所需的资金按照币种的收支情况,进行科学的量化管理,做好现金流的预测,通过同币种融资的手段,解决币种不匹配问题。例如,对于在越南当地开展生产,需要大量美元支付进口款项,同时销售收入也以美元为主的企业,可采取融美元、还美元的方式操作,降低对越南盾的风险敞口。
二是开展越南境内外银行协同越南盾与美元等外币交易模式。如果美元对越南盾本金交割远期(DF)和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存在有利价差窗口(如美元对越南盾NDF汇率高于远期DF汇率,见图1),企业可先在越南当地进行越南盾贸易融资,融入越南盾后即期兑换为美元、支付进口货物;同时,企业的母公司通过境外银行买入美元对越南盾的NDF,锁定未来收款日卖出美元、买入越南盾归还越南盾贸易融资的汇率。该NDF将在到期日配合越南子公司在当地的美元收款,即美元结汇越南盾的即期交易同步进行,从而达到美元对越南盾的远期锁汇目的,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锁汇收益。

思考和建议
整体看,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的不断密切,人民币和越南盾的直接兑换前景广阔。为更好地支持企业开展越南盾汇率避险,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民币对越南盾的相关制度设计。
一是进一步深化双边货币合作。可借鉴马来西亚央行海外授权机构,以及中国和印尼的双边本币结算合作框架(LCS)等机制,尝试开展人民币对越南盾的本金可交割即期、远期以及掉期业务。在此基础上,推动越南央行允许LCS报价银行在中国境内开立越南盾账户,便利账户管理。
二是支持有实需的企业便利开展越南盾套保。建议相关部门在尝试开展人民币对越南盾本金可交割远期以及掉期业务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减免人民币购越南盾的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三是推动越南当地商业银行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协力优化和便利两国在跨境支付交易中的账户管理,夯实人民币和越南盾的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外汇交易、货币清算的效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