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外汇》2025年第17期
作者:韦小川 李谷
较高的交易成本、雷亚尔直兑通道的缺乏以及严格的外汇管制,是目前制约中资企业开展巴西雷亚尔汇率避险操作的主要因素。
中国和巴西同为全球重要新兴市场,亦是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核心成员。近年来,两国持续以战略引领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两国关系定位已升级至“中巴命运共同体”。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巴西“加速增长计划”“新工业计划”“生态转型计划”“南美一体化路线计划”等主要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中巴两国企业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诉求相应增加。其中,构建针对巴西雷亚尔的高效、低成本汇率风险管理体系愈发重要,是中资企业深耕拉美业务布局、强化南南经贸韧性的关键支撑。
巴西经济基本情况
近年来巴西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影响,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为商业活动和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资源禀赋方面,巴西拥有世界第五大的国土面积、第七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第五大铁矿探明储量、第十五位的石油探明储量。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数据,2024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7万亿雷亚尔(约合2.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经济体量全球第十,稳居拉美第一。从需求结构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占GDP的比重超过80%,投资和净出口占比分别为16%和2%左右。2024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在4.7%,略高于巴西央行的通胀目标上限(4.5%);失业率降至7.2%,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
中国和巴西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双边经贸合作持续向纵深推进,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例如,中国对大豆、牛肉、铁矿、锂矿等产品存在大量需求,为巴西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巴西工业升级战略所需的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动载具等产品则需要中国制造。自2009年起,中国始终稳居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中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18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2025年1—7月,中巴贸易规模超过111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逾3%。
巴西外汇市场概览
巴西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巴西央行通过外汇掉期、现汇买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工具干预市场,抑制币值剧烈波动。巴西外汇管制政策较为严格,一般企业或个人在巴西境内不能开立外币账户,外币进入当地强制结汇成雷亚尔后方能使用,所有外币进出项下交易须通过授权金融机构(如银行)办理,并在巴西央行系统进行登记,提供相应的真实性用途证明。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即期汇率呈现高波动态势,近年平均年化波动率约在13.5%左右,高于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印度卢比等新兴市场货币的波动水平。具体来看,影响巴西雷亚尔汇率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宗商品价格。巴西出口收入的60%依赖于大宗商品,其中以大豆、肉类等农产品以及铁矿石、原油等矿产品为主,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会显著影响市场货币需求和巴西雷亚尔汇价。二是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走势、国内政治运动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等都曾在短期内导致雷亚尔币值发生剧烈波动。三是国内通胀及货币政策。由于通胀水平持续高于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CMN)设立的目标区间(1.5%—4.5%),巴西央行自2024年9月起开始实施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基准利率已达到15%,与多数经济体利差交易空间超过10%,吸引大量套利资金入市的同时,亦为雷亚尔币值提供一定支撑。
鉴于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高波动性易给贸易投资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减少美元依赖、降低汇率风险、强化区域金融合作,巴西政府近年来陆续与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阿根廷等拉美地区国家,以及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相继建立了本币结算机制,以期重塑巴西外汇市场和雷亚尔汇率形成机制。
中资企业对巴西雷亚尔的汇率避险诉求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不同业态的涉外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业务持续拓展。在巴西市场,中资企业在制造业、能源与矿业、农业、基建以及数字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加速落地,对资金结算、汇率避险等需求越发迫切。
对于一般贸易类企业,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是这类企业聚焦主业、提升经营可预测性、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保障。在美国发动关税战、贸易战的背景下,巴西政府积极表态愿意拓展对华贸易合作。然而,由于巴西雷亚尔汇率波动剧烈且实行外汇管制,使得中资企业收付汇资金面临显著汇兑风险,对经营利润造成较大冲击。此类中资企业的核心需求集中于可交割的现汇即期、远期结售汇业务,旨在降低巴西雷亚尔汇率波动对经营利润的侵蚀,锁定成本和收益。
对于跨境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巴西人口结构年轻,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对移动支付、电商、短视频等新兴互联网服务接受度高,展现出巨大的线上消费潜力和持续增长动能,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在当地稳步成长,并催生出大量仓储物流需求。在此背景下,中资互联网电商、物流企业纷纷布局巴西市场,在物流费用结算、海外仓建设、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等方面存在明确的国际结算和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主要集中在即期汇率风险对冲,希望通过锁定汇率以管理汇兑损益。
对于海外投资类企业,中资企业在巴西的投资与运营已经成为推动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其中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构成投资主力军,业务遍及传统资源、绿色能源及高科技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由于巴西当地融资成本高企,中资企业主要依赖自有资金或人民币等低息货币融资进行投资,并倾向于设立全资子公司。此类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一是资本金购汇风险,即初始投资时产生的货币兑换风险;二是日常经营敞口风险,即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三是报表折算风险,即合并财务报表时的货币折算风险。以上汇率风险管理需求通常需要借助外汇即期以及衍生工具进行对冲,而巴西严格的外汇管制增加了相关中资企业的风险对冲交易成本和对冲难度。
金融服务巴西雷亚尔汇率避险需求的主要路径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机构通过打造境内外一体化经营网络,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巴西雷亚尔汇率避险服务体系。国内市场方面,巴西雷亚尔外汇业务稳步推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美元对巴西雷亚尔无本金交割远期交易(NDF),部分商业银行亦开放对客NDF服务,另有少数银行能够提供可交割的巴西雷亚尔结售汇服务。在巴西市场,多家中资大行已在当地设立分行、子行等经营机构,着力构建覆盖当地中资企业的金融服务网络。以下将分类介绍主要的巴西雷亚尔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一是即期汇率风险管理。当前,国内少数中资银行可以提供巴西雷亚尔即期结售汇直兑报价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银行和客户开展巴西雷亚尔即期结售汇交易时必须承担额外交易成本,核心在于巴西雷亚尔金融交易税(IOF)政策。根据巴西当地规定,当地金融机构间外汇交易免税,但境外机构与巴西境内金融机构之间涉及巴西雷亚尔的外汇交易需缴税(因巴西央行未开放此类交易的登记豁免),因此我国境内银行与巴西当地金融机构开展巴西雷亚尔外汇交易,都需要缴纳金融交易税。根据巴西最新税法规定,买入巴西雷亚尔税率为0.38%,卖出巴西雷亚尔税率为3.5%。
二是远期汇率风险管理。外汇远期是主流汇率避险工具,但包括巴西雷亚尔在内的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尚缺乏与人民币之间的直接远期汇率报价机制,这一市场空白使相关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国内少数具备国际业务能力和新兴市场专业经验的中资银行推出了针对巴西雷亚尔远期产品服务,包括可交割远期结售汇(DF)和NDF。可交割远期到期时可以进行本金的实际兑换,适用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未来需完成实际交割的企业,但银行和企业必须处理金融交易税、衍生品交易协议签署、保证金缴纳等复杂流程,并且由于存在时差及市场深度不足,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难点。而无本金交割远期操作灵活,到期按特定的参考价格以美元或人民币进行轧差清算,市场流动性较好,且基本不受交易货币的时区限制,但主要适用于旨在对冲汇率波动风险而无实际货币资金收付需求的场景,如估值管理、资本项下投资对冲等。实务操作中,针对时差和市场流动性等限制因素,国内中资银行可通过产品组合方式对冲汇率风险,实现对客可交割巴西雷亚尔远期结售汇服务。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NDF锁定+到期即期交易”组合策略,即先以NDF锁定远期汇率,到期后开展可交割即期交易(需要承担可控的基差风险),可以间接实现远期风险对冲,满足企业客户的汇率避险需求。
三是汇率和利率综合风险管理。外汇掉期交易及货币互换是实现汇率与利率风险同步管理的有效工具,在满足流动性管理需求、支持融资安排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灵活交易组合,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方案和报价服务。具体有以下几类方式:其一,人民币对巴西雷亚尔无本金交割货币掉期(NDCCS)。这类方式的交易成本和操作复杂性低,可用于对冲汇率和利率波动带来的现金流风险,但不适合存在实际融资需求和资金使用计划的场景。其二,人民币对巴西雷亚尔可交割外汇掉期。这类方式能够同时覆盖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需求,但金融交易税会抬高整体交易成本,并且外汇衍生品的保证金要求也会增加银行和企业资金占用以及风险管理的复杂度,致使在境内直接办理人民币对巴西雷亚尔可交割外汇掉期成本较为高昂。其三,跨境联动模式。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蓬勃发展赋予企业管理新兴市场货币汇率风险的新路径。目前企业能够通过巴西当地的中资银行在离岸市场完成汇兑和避险操作,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经过巴西当地的跨境人民币参加行,办理跨境人民币购售业务。
外汇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持中巴两国深化互联互通的职责使命。在中国外汇市场推动开展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的直接兑换业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双边经贸往来,更好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向前看,发展人民币与雷亚尔直兑市场大有可为,未来市场建设可聚焦以下方向:一是推动降低交易成本。建议两国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推动逐步豁免国内银行与巴西境内金融机构涉及巴西雷亚尔外汇交易的金融交易税,降低业务成本。二是加速打通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直兑通道。适时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人民币与巴西雷亚尔直接交易,降低对第三方货币依赖,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三是扩大本币融资场景。推广跨境人民币贷款模式,复制成功项目的低成本融资经验,拓展人民币在巴西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的融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