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2019年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1060亿美元,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6%;初步估算,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延续净流入,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均呈现顺差。具体看: 一是经常账户中货物贸易保持顺差,服务贸易逆差收窄,初次和二次收入呈现顺差。上半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222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293亿美元,同比收窄12%,其中旅行和运输逆差同比分别下降8%和14%;初次收入顺差7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303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65亿美元。 二是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延续顺差。上半年,直接投资顺差336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467亿美元,保持总体稳定;外国来华直接投资803亿美元,仍维持在较高规模。证券投资中,境外投资者增持我国证券500多亿美元,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增加3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中股票和债券均呈现增持,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更好地满足了国内外投资者跨境配置资产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预期平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预计全年我国经常账户仍将处于合理区间,有可能延续小幅顺差格局;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继续平稳运行,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019-08-14/hunan/2019/0814/1108.html
-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以下合称“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国先后于2002年和2011年分别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以下合称“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提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和深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部署要求,深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改革,完善审慎管理,取消汇出比例限制,取消有关锁定期要求,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就其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在境内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等,极大便利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随后,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以及彭博巴克莱等国际主流指数相继将我国股票和债券纳入其指数体系,并稳步提高纳入权重,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需求相应增加。 此次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是国家外汇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改革,也是进一步满足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投资需求而主动推出的改革举措。 问:投资额度限制取消以后,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需遵循什么外汇管理程序? 答: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立即着手修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 2018年第1号)等相关法规,明确不再对单家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额度进行备案和审批。届时,境外投资者在获得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相关资格后,应委托境内托管银行按规定办理相关登记,凭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具的业务登记凭证在托管银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及办理后续资金汇兑等业务。 问:是否取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 答:是的,此次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时,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也一并取消。欢迎符合条件的全球各地境外机构使用境外人民币开展境内证券投资。取消RQFII试点国家和地区限制,有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2019-09-11/hunan/2019/0911/112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6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近期我国外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19年二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19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略有增长。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9980亿美元,较2019年3月末增长263亿美元,增幅1.3%,主要源于债务证券余额增长。 总体来看,我国外债结构持续优化,外债的稳定性增强。随着我国境内人民币债券2019年4月被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持续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2019年二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增量七成以上由非居民购买境内人民币债券推动,且非居民中主要以央行等中长期投资者为主,由此带来外债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6月末,中长期外债占比较2019年3月末上升3个百分点,本币外债占比较2019年3月末上升1个百分点。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外债风险可控。未来,外汇局将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同时切实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19-10-08/hunan/2019/1008/119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呈现顺差,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是经常账户呈现顺差,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服务贸易逆差缩小。2019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43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55亿美元。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服务贸易逆差2017亿美元,同比下降12%。服务贸易项下,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分别同比下降8%、15%和10%。 二是来华直接投资保持在较高规模。2019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277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693亿美元;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970亿美元,仍保持在较高规模。 三是证券投资呈现顺差,双向资金流动活跃。据初步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证券投资顺差约400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逾600亿美元,来华证券投资逾1000亿美元。 四是储备资产基本稳定。2019年前三季度,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减少130亿美元。考虑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2019年9月末,我国储备资产余额32045亿美元,较2018年末增加365亿美元。 总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等背景下,预计全年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总体稳定、基本平衡的格局。 2019-11-12/hunan/2019/1112/1194.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精神,确保助企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全市中小微外贸实体企业。近日,湘潭市中心支局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具体指导辖内外汇指定银行抓紧推动外汇服务措施精准落地。 一是切实将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求各外汇指定银行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切实贯彻落实好“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的外汇服务措施;二是加快推进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传导见效。要求外汇指定银行积极帮助市场主体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便利化政策的内涵,加大本行试点企业遴选和推荐力度,积极帮助优质企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小微企业成为便利化试点企业;三是支持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加快发展。指导外汇指定银行持续落实“合理让利”政策要求,为小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四是促进企业汇率避险普惠业务增量扩面。鼓励各外汇指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优质企业、中小微存量授信企业办理免保证金衍生业务,有效提高企业汇率避险业务的办理意愿;五是积极落实经常项下电子单证审核方式。指导外汇指定银行在遵循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和落实展业三原则的条件下,进一步落实电子单证审核便利措施,积极协助有条件企业的业务系统与外汇局系统直联互通,不断优化涉企外汇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六是持续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引导各外汇指定银行持续依托“三三六”工作联系机制,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外贸企业“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并尝试开展“根据贸易外汇收支A类企业收汇额测算授信额度”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贸易融资服务水平;七是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督促各跨境人民币结算银行落实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工作要求,持续提高人民币在本外币收支中的占比,更好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重要作用;八是充分发挥外汇管理窗口指导作用。中心支局将把各外汇指定银行贯彻落实“优化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实施正向激励。 2022-04-27/hunan/2022/0427/196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895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净流入650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是货物贸易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趋势。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值。其中,货物贸易出口8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下外需稳定,我国经济韧性强,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支撑;进口6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内需逐步恢复及出口带动等影响。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收窄。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182亿美元,同比下降30%。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为主要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294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4%和12%,反映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加深。运输顺差28亿美元,主要是运输收入增速整体快于支出,上年同期为逆差90亿美元。 三是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650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070亿美元,创新高,反映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坚持国内高水平开放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外资在华投资兴业意愿较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420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序进行。 总体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2022-05-06/hunan/2022/0516/197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691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净流入749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02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呈现较强的韧性。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207亿美元,增长36%,为历年同期最高值。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6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进口13230亿美元,同比增长8%。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2年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378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旅行逆差519亿美元,同比增长31%,主要是海外留学等支出有所回升;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159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收入和支出均有所增长,反映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扩大;运输逆差22亿美元,同比下降89%,主要是运输收入增速快于支出;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体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是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2022年上半年,直接投资净流入749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496亿美元,显示我国市场对外资保持吸引力;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747亿美元,总体平稳有序。 总的来看,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2022-08-05/hunan/2022/0812/2058.html
-
2022年8月4日,张家界市中心支局召开局务会,学习贯彻2022年下半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湖南省分局重点工作精神,总结2022年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下阶段工作。褚鸿飞副局长及外汇全体人员共8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楼航副局长在全省外汇管理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求中心支局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局、省分局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自身特点和区域实际,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会议明确了2022年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张家界市外汇管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稳经济大盘、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重点抓好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开展“区块链+贸易融资”、“信保贷”产品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建立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白名单”,引导外汇指定银行积极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提升涉汇企业抗风险能力,维护辖内外汇市场健康秩序,高质量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最后褚鸿飞副局长强调,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政治建设。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以“五强”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契机,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用履职工作成果检验党建业务成效。二是坚持稳企纾困,践行金融为民。积极落实“金融23条”、“湘9条”,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加大中小微外汇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引导市场主体加强风险中性理念,优化外汇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对便利化举措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三是完善“双基建设”,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细化内部管理流程,完善各业务系统的权限设置,持续增强干部法治思维和制度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许可业务办理,切实防范履职风险,2022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不断提升外汇管理服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8-04/hunan/2022/0804/205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310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同比增长56%,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4%,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同期新高。2022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5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口20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2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旅行逆差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主要是跨境留学支出有所增加;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238亿美元,同比下降8%,主要是收入增长21%,反映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运输逆差89亿美元,同比下降62%,主要是我国运输服务收入增速整体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资总体保持顺差。2022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69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608亿美元,显示我国经济前景长期向好,持续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9亿美元,投资节奏平稳有序。 总体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平衡提供根本支撑。 2022-11-08/hunan/2022/1108/211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2642亿美元,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5%,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跨境资本流动趋稳向好,来华投资总体保持净流入格局。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为历年次高。2023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6080亿美元,仅次于2022年顺差规模,为历年次高。其中,货物贸易出口31796亿美元,进口25716亿美元,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3年,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对外贸易韧性增强,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支撑我国经常账户保持较高规模顺差。 二是服务贸易运行更加均衡。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2294亿美元,呈现有序向疫情前水平恢复态势。一方面,旅行、运输仍为服务贸易的主要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1806亿美元,赴境外留学和旅行支出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的近八成。另一方面,服务贸易顺差项目保持增长。其中,咨询、广告等其他商业服务顺差380亿美元,维持在近年来较高水平,较2019年增长96%;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192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8%,较2019年增长1.4倍。 三是来华投资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全年净流入621亿美元,四季度净流入规模环比明显提升。经初步测算,全年来华证券投资亦呈现净流入,四季度净流入规模达到近两年高位,9至12月外资连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累计逾600亿美元。以上显示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和配置人民币资产。 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市场普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部金融条件更趋缓和。随着内外部环境总体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更有基础和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2024-02-19/hunan/2024/0219/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