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卫刚]: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年9月份政策新闻发布会。我是综合司副司长徐卫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际收支司王春英司长、经常项目管理司杜鹏司长、资本项目管理司郭松司长、管理检查司张生会司长。[15:11] [徐卫刚]:2016年以来,外汇局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简政放权,稳步推进外汇管理领域改革,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银行落实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积极应对跨境资金异常流动,切实维护外汇市场稳定。[15:12] [徐卫刚]:下面,我代表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一下近期外汇管理政策情况。主要包括:[15:14] [徐卫刚]:一、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15:17] [徐卫刚]:(一)推广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15:17] [徐卫刚]:2016年1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16〕18号),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15:17] [徐卫刚]:2016年4月末,外汇局配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132号),自2016年5月3日起,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境内市场主体特别是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5:17] [徐卫刚]:(二)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15:18] [徐卫刚]:配合人民银行进一步开放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举措,2016年5月,外汇局发布《关于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6〕12号)。主要内容包括: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实行登记管理,境外机构投资者应通过结算代理人办理外汇登记;不设单家机构限额或总限额,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凭相关登记信息,到银行直接办理资金汇出入和结汇或购汇手续,不需再到外汇局进行核准或事前的审批;资金汇出没有锁定期及分期汇出的安排;资金汇出入币种基本一致,投资者汇出资金中本外币比例应保持与汇入时的本外币比例基本一致,上下波动不超过10%。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境外机构或产品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完成备案。[15:18] [徐卫刚]:(三)改革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管理制度[15:19] [徐卫刚]:2016年2月,外汇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6年第1号),进一步放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限制,并简化审批流程。相关政策实施以后,市场反映良好,截至2016年8月底,共有270家QFII机构获批814.78亿美元额度。[15:19] [徐卫刚]:2016年9月初,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6〕227号),进一步提高对RQFII和QFII机构外汇管理的一致性,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开放。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参照QFII管理,将机构资产规模一定比例作为获取额度(基础额度)的依据,额度管理方式统一调整为余额管理。二是简化额度审批管理,对机构基础额度内的额度申请采取备案管理并自动获取。三是便利RQFII资金汇出入。在资金汇入上,与QFII管理相同,不对资金汇入设置期限要求。在资金汇出上,不设比例与分期汇出的要求;对开放式基金不设锁定期,允许按日汇出;对其他产品或资金,将锁定期由1年缩短为3个月,允许每日汇出。四是取消购汇汇出,要求RQFII以人民币方式汇出入。五是简化数据报送要求,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15:20] [徐卫刚]: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15:22] [徐卫刚]:(一)综合施策,便利贸易投资活动[15:22] [徐卫刚]:2016年4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真实性审核的通知》(汇发〔2016〕7号),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扩大银行持有的结售汇头寸下限、统一中外资企业借用外债政策、简化A类企业收结汇手续、明确货物贸易离岸转手买卖单证审核要求、规范货物贸易风险提示函制度等9项措施。相关措施有利于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降低企业收结汇资金成本,便利中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更加灵活使用外债资金。[15:23] [徐卫刚]:(二)统一并简化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15:23] [徐卫刚]:2016年6月,发布《关于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6〕16号),全面实施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并统一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政策。同时,对资本项目收入的使用实施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大幅缩减相关负面清单,进一步满足和便利境内企业经营与资金运作需要,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15:24] [徐卫刚]:(三)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管理[15:24] [徐卫刚]:2016年3月,发布《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汇发〔2016〕4号),用以具体指导申报主体和相关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更新和整合了现有间接申报规范性文件,完善了间接申报统计制度体系,同时配合银行业务创新,及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极大便利了企业和银行的申报工作,也是一个降成本的措施。以上是便利化的三项措施。[15:25] [徐卫刚]:三、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活动,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15:26] [徐卫刚]:今年以来,外汇局密切跟踪形势变化,针对跨境资金违规流动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加大对大要案件和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外汇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和稳定。2016年1至8月,共查处外汇违规案件1100多起,处行政罚款逾1.9亿元人民币。一是组织开展金融机构专项检查。2016年前8个月,共查处金融机构违规案件504起,共处罚款3239.7万元人民币。二是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前8个月,联合公安部门破获或正在侦办的地下钱庄案件共36起,非法买卖外汇案件20起,共捣毁窝点226个,批捕298人。[15:26] [徐卫刚]:总体来看,外汇局积极适应外汇形势新常态,兼顾改革攻坚和风险防控,兼顾便利化和防风险,各项外汇管理改革措施实施平稳,在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同时,有序推进外汇管理改革,较好地服务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5:27] [徐卫刚]:下面,请大家就刚才通报的外汇管理政策进行提问,每位记者一个问题,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15:27] [金融时报记者]:这次习总书记在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辞上指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当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请问在外汇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未来还有哪些新举措?[15:54] [徐卫刚]:G20刚刚闭幕,习总书记讲话当中提出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包括开放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外汇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方面锐意改革、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合规的贸易投资活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刚才介绍的今年以来三项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三项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具体地来看,1996年底,经常项目已经实现可兑换了。现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外汇收支政策便利,收付汇、结售汇业务都在银行办理,没有障碍。刚才提到今年4月出台一个便利化的政策,A类企业货物贸易的收结汇手续更加便利。[15:55] [徐卫刚]:在跨境融资方面,我们刚才介绍到先后推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都在银行办理,资本金意愿结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积极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债券投资方面,配合人民银行,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证券投资QFII、RQFII制度进一步简化手续,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丰富外汇市场的交易产品和交易主体等。总的来讲,我们已采取了很多重点领域改革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贸易投资活动。[15:56] [徐卫刚]:未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十三五”规划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的要求,兼顾便利化和防风险。一方面锐意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对那些既利于外汇收支平衡,又符合长期改革方向的措施,我们将继续积极研究出台,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统计监测和分析,严厉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继续保持外汇市场稳定。[15:56] [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以来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外汇局对于这些企业的外汇政策是怎么样的?近年来,“中概股”回归也涉及到一些换汇问题,现在外汇局这块的政策是什么样的?[16:09] [郭松]:大家都很关注,我们对外并购的问题。上午商务部刚刚发布了2015年的增长数据,增长还是比较快的。我们怎么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事项。“走出去”多了,是不是好事情?从我们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全球经验来看,到中等收入国家之后,逐步的会从资本的净输入国变成资本净输出国,这个事情上午张向晨副部长已经说过。所以这是从我们看是一个正常的、合理的事件。[16:11] [郭松]:当然现在“走出去”增长速度有点快,对外汇是不是有影响?可以肯定地说,对外汇供求肯定产生影响。过去资本项下顺差的主要来源是FDI就是利用投资,现在在资本项下,按照上午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去年FDI和ODI有100亿美元的逆差。总体来说,外汇局支持这些真实合理的海外并购。当然我们希望去做并购的企业是那些有能力、有条件的。[16:12] [郭松]:关于中概股回归这个事情问证监会可能更合适一些。从外汇管理角度原则是一样的。“中概股”的集中回归可能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外汇局的角度来说,还是坚持实需原则,你有真实需要,你需要支付对价我们还是支持的。但我们的确要防止以套利为目的的所谓的中概股的回归。我们将支持正常合规的跨境并购和“中概股”回归,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16:12]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对于今年以来的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跨境资金的异常流出,外汇局有何应对措施,效果如何?[16:18] [张生会]:这个问题问的不是太复杂,但是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介绍一下外汇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情况。首先有一个态度和立场:对于外汇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外汇局一直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从今年的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正如大家知道的,外汇局有一套非现场检查系统,这套检查系统已经运行了几年,现在进行了升级,涉及数据库的完善、非现场监测指标的完善和改进等等。另一方面,在系统的使用培训、非现场检查工作的组织等方面,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提出要把非现场检查工作上一个台阶,从效果来看,比较令人满意。这套系统的运行,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发现异常和违规资金线索的能力,同时使得我们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大为增强,也跟形势的需要更加契合,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更有针对性。[16:45] [张生会]:第二个方面,对于违规线索的处理。外汇检查工作有几个环节:一是非现场检查,二是现场检查,三是案件处理。去年以来,我们对这三个方面的结合与衔接的流程进行了改造、整合,使得整个检查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成效比较明显。我们在上半年开展了两期非现场检查,主要是针对违规资金流出的,共查实2335条线索存在涉嫌违规问题,涉及资金84亿多美元,对于案件基本上都进行了处理,还有一些正在处理当中。[16:46] [张生会]:我再介绍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外汇检查工作一直把真实性审核作为我们的着力点和中心环节,强调交易的真实性以及与外汇收支的一致性。围绕以上方面,我们对银行的展业履职情况加大了检查力度,提出了相关要求。前一段时间我们对银行的违规案例进行了通报,涉及几十个案子。对银行来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我们希望无论是一线的银行营业人员,还是后台的内控、合规等等方面,都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真实性审核,切实履行展业义务。[16:46] [张生会]:最后介绍一下我们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刚才讲的非现场方式的提升、非现场、现场和处理阶段的结合等等;我们对分局的培训力度在加大,对银行的培训我们也在提供支持。同时,我们强调依法行政,无论是分局、总局,这方面的教育培训也在不断地开展。[16:46] [新华社记者]: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海关进出口顺差3549亿美元,但是外汇局的货物贸易的结售汇顺差1216亿美元,差别比较大,请问这其中是不是有一些虚假贸易的因素?[16:47] [杜鹏]: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海关进出口顺差和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在表面上看有一定关联度,但我们认为,由于这两个数据在统计口径上存在很大差异,直接进行比较,可能会对国际收支形势研判产生误读。具体来说,两者差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6:48] [杜鹏]:第一,统计的时点不同。海关进出口数据统计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而收付汇、结售汇统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企业办理结汇,既可以是当期的收汇,也可以是以往的收汇;企业也可以在对外支付前,提前购汇。在实践中,企业还存在贸易融资和贸易信贷等行为,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两个数据统计存在时间差的情况。[16:48] [杜鹏]:第二,统计的项目不同。一些特殊贸易比如转口贸易项下,在海关是没有货物流统计的,但在货物贸易国际收支统计时计入收付汇和结售汇统计。再如,来料加工项下,海关有进出口统计,但来料加工工缴费的结汇数据不统计在货物贸易结售汇中。[16:48] [杜鹏]:第三,企业结售汇等行为对数据的影响。根据现行外汇管理规定,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实行意愿结售汇,企业结汇可以是当期或是以前年度的货款收入,也可以提前购汇;同时,企业也可以选择用人民币进行货款收付。[16:49] [杜鹏]:以上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海关进出口数据和货物贸易结售汇数据间的不匹配,仅仅用两个数据的差异来判断是否存在虚假贸易,是不科学的,两个数据是不可比较的。[16:49] [杜鹏]:从目前来看,经常项目管理已经实现电子化,目前我们有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服务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个人外汇监测系统等。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没有发现资金大规模通过虚假贸易进行跨境套利和流出的情况。[16:49] [杜鹏]:今年以来,外汇局继续开展货物贸易专项核查,针对贸易进出口、收付汇业务量较大及增长较快地区,全面核查分析包括虚假贸易在内的跨境资金流动异常情况,同时也加强与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实现了数据共享、信息共享、执法互助和执法互认。从核查情况看,目前没有发现有异常资金大规模流出或流入的情况。[16:49] [路透社记者]:外管局刚刚公布的银行结售汇数据,反映8月份结售汇有逆差,大概95亿美元。但是央行公布的8月份外汇占款的情况大概是有228亿的逆差。我想问为什么这两个数字差这么多?另外,现在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压力是否有了比较明显的缓解?[17:03] [王春英]:关于央行的数据,由相关的数据发布部门来解释比较权威。关于今年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流出压力确实在缓解,这是有客观数据支持的。所以,联系到你提的问题,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也是有所缓解的。[17:03] [王春英]:从国际收支数据看,根据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跨境资本流动衡量标准,今年一季度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233亿美元,比去年四季度减少26%。二季度逆差比一季度进一步收窄60%。正式的数据我们会在9月底发布。[17:03] [王春英]: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去年12月逆差894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月均逆差降到416亿美元,二季度月均163亿美元,7月份受英国脱欧以及季节性因素,如旅游、留学、分红、派息等短期影响,7月份逆差反弹到317亿美元,8月份逆差又回落到95亿美元。[17:04] [王春英]:从外汇储备余额看,年初储备余额降幅比较大。但2月份以来降幅明显收窄,月度变动也呈现有升有降的态势,目前储备余额基本稳定在3.2万亿美元上下。[17:04] [王春英]:此外,从企业行为看,以进口企业的跨境融资为例,自今年3月份起,我国进口企业通过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开展的跨境外币融资余额开始回升,目前已持续了6个月。说明这类境外融资资金重现流入。[17:04] [徐卫刚]: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经济发展拥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17:07] [中国网记者]:今天凌晨的时候美联储刚刚宣布了9月份议息会议的结果是不加息,但是也暗示说年底还有一次加息的可能性。请问您怎么看待预期的结果?我们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和加息时点的变化有没有相关准备?[17:10] [徐卫刚]:今天是政策发布会,下个月外汇局将在国新办有一场外汇形势发布会,届时会有更详细内容发布,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到场提问。其实,你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拥有巨大回旋余地,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17:10] [华尔街日报记者]:想追问郭松司长刚才讲到的,你讲到外管局会支持正常的海外并购,但是也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外管局会加强对海外并购真实性的审核?还是已经加强了?[17:17] [郭松]:我们支持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对虚假的投资肯定会采取一种高压的态势。刚才张生会司长已经报告了我们今年对一些案件的处理。从过去一年来,我们也的确发现有个别的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对外投资这个渠道来转移资产,这肯定是我们目前关注的重点。[17:18] [张生会]:关于真实性审核补充一句。不存在已经加强或者将要加强真实性审核的情况。从《外汇管理条例》、外汇管理实践和检查工作实践看,对交易真实性一直有这样的要求,对收支与交易的一致性要求也一直存在,包括刚才讲的打击违法违规的外汇交易活动同样也是这个要求。[17:18] [徐卫刚]:最新的《外汇管理条例》于2008年8月5日发布实施,第12条规定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无论国际惯例还是国内法规都要求银行要遵守展业原则,办理跨境收支业务的时候要了解客户、了解业务,进行审慎调查,无论从反洗钱角度还是从了解客户的角度都要求银行要加强真实性审核,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国际惯例是这样,国内也是这样。[17:19] [证券时报记者]:刚刚公布的8月份的结售汇数据,有观点认为8月份结售汇逆差萎缩跟购汇减少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目前居民购汇压力还是很大,显示出中短期来看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还是存在的。你们怎么看这个观点?8月份结汇增长可能贡献比较大的是因为企业跨境外汇贷款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前几个月有大幅度的提升。请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17:42] [王春英]:8月份数据发布时,我们对外作了解释。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用数据说话,刚才回答路透社记者提问时我已经通报了一系列的数据。关于你提到的企业跨境融资增多的情况,我认为这是比较积极的变化。对外负债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也是比较必要的,外债偿还还是有一定底线的。在此之前企业对外债户去杠杆化持续了一段时间,但目前来看,企业债务去杠杆化已经逐步缓解,而且数据也证明了企业进口方面的贸易融资余额正在增加。说明企业生产经营以及信贷活动表现良好。[17:44] [徐卫刚]:这也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拥有巨大的回旋余地,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可以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涉及到外债问题,郭松司长是否有补充?[17:45] [郭松]:关于结汇增长与外债流入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的确有这个方面的原因。1月份有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的试点,4月底推广到全国,这个政策涉及面比较广,金融机构、企业都在这个范围里,企业里面尤其是中资企业,改革后借外债更为便利。从借入端角度有一个改革措施,同时在结汇端,刚才政策介绍中已经提到,我们规范了外债结汇的程序,使得结汇变得更加便利。这两个政策配合起来,首先不需要行政审批了。第二,借债的自由度增加了。所以可能有些机构会觉得这个时候从国外融资是比较好的选择。[17:46] [财新记者]:我们发现去年12月份QDII的额度一直没有增加,是基于什么考虑?目前获批的QDII额度是否已经全部用完了?而且我听说有一些信托公司也在积极申请QDII的额度,请问什么时候会重新开始审批新的QDII的额度?谢谢。[17:47] [郭松]:QDII总额度900亿美元是去年3月份就用完了,现我们累计批准的QDII额度数据是899.93亿美元,那之后的确没有发放新的额度,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正在协调相关部门去努力申请新的额度,但是在新的额度申请到之前肯定是维持现在的状况,不会新批准QDII额度。[17:47]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加入SDR,你们认为这个事情会影响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吗?[17:48] [王春英]:这个问题大家还是比较关注的,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新的SDR篮子将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之前,人民银行和外汇局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开放市场政策,为境外机构调整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从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直接影响看,人民币加入SDR将吸引央行、储备管理者、私人部门等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也会促进资金流入,但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同时,人民币加入SDR将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和可兑换程度,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对外投资组合的需求也会增加。从市场预期角度看,人民币加入SDR总体上有利于市场提升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公信力和信誉度,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在可预见的未来,加大参考一篮子汇率的力度,保持一篮子汇率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主基调。总体看,人民币加入SDR后,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波动趋势会更加明显,但规模并不会显著放大。综合各方面因素,中国的跨境资金流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总体稳定的范围内。[17:50] [徐卫刚]: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外汇管理一直以来锐意改革,未来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简政放权,继续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可兑换程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政策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对外汇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谢谢大家![17:52] (原文载于人民网) 2016-09-23/jiangxi/2016/0923/467.html
-
2016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3667亿元,支出11853亿元,顺差181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2153亿元,支出8652亿元,顺差3501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514亿元,支出3201亿元,逆差168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6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056亿美元,支出1783亿美元,顺差27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828亿美元,支出1302亿美元,顺差527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28亿美元,支出482亿美元,逆差254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6年8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814 273 13,667 2,056 -11,853 -1,783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501 527 12,153 1,828 -8,652 -1,302 2.服务贸易差额 -1,687 -254 贷方 1,514 228 借方 -3,201 -482 2.1加工服务差额 107 16 贷方 107 16 借方 -1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26 4 借方 -12 -2 2.3运输差额 -250 -38 贷方 189 28 借方 -439 -66 2.4旅行差额 -1,545 -232 贷方 635 96 借方 -2,180 -328 2.5建设差额 28 4 贷方 66 10 借方 -38 -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30 -5 贷方 27 4 借方 -57 -9 2.7金融服务差额 8 1 贷方 16 2 借方 -8 -1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37 -21 贷方 5 1 借方 -142 -21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58 9 贷方 126 19 借方 -68 -10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94 14 贷方 307 46 借方 -213 -32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5 -1 贷方 4 1 借方 -9 -1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6 1 借方 -35 -5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4.2016年8月旅行贷方为估算数据。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6-09-29/jiangxi/2016/0929/470.html
-
2016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190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34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187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2255亿元人民币。 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759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44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1238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10303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16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41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5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58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5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0.3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488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345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3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29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135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96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3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5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721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578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6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55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1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46亿SDR,储备资产减少245亿SDR。 按SDR计值,2016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38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3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233亿SDR,储备资产减少1132亿SDR。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1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人民币计值)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 行次 2016年二季度 2016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4,190 6,759 贷方 2 41,224 77,042 借方 3 -37,034 -70,284 1.A 货物和服务 4 4,574 7,596 贷方 5 36,863 68,889 借方 6 -32,290 -61,293 1.A.a 货物 7 8,220 15,006 贷方 8 32,317 60,104 借方 9 -24,097 -45,098 1.A.b 服务 10 -3,646 -7,410 贷方 11 4,546 8,784 借方 12 -8,193 -16,195 1.B 初次收入 13 -357 -625 贷方 14 3,821 7,097 借方 15 -4,178 -7,721 1.C 二次收入 16 -27 -213 贷方 17 540 1,057 借方 18 -567 -1,270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934 -944 2.1 资本账户 20 -2 -9 贷方 21 3 15 借方 22 -5 -24 2.2 金融账户 23 -932 -935 资产 24 -5,970 -5,092 负债 25 5,038 4,157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3,187 -11,238 2.2.1.1 直接投资 27 -1,983 -3,045 资产 28 -4,181 -7,928 负债 29 2,198 4,884 2.2.1.2 证券投资 30 508 -2,163 资产 31 -1,024 -2,463 负债 32 1,532 301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223 -156 资产 34 -190 -301 负债 35 -34 144 2.2.1.4 其他投资 36 -1,488 -5,875 资产 37 -2,830 -4,704 负债 38 1,342 -1,171 2.2.2 储备资产 39 2,255 10,303 3.净误差与遗漏 40 -3,256 -5,815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美元计值)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6年二季度 2016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641 1,035 贷方 2 6,311 11,798 借方 3 -5,670 -10,763 1.A 货物和服务 4 700 1,163 贷方 5 5,644 10,549 借方 6 -4,944 -9,386 1.A.a 货物 7 1,259 2,298 贷方 8 4,948 9,204 借方 9 -3,689 -6,906 1.A.b 服务 10 -558 -1,135 贷方 11 696 1,345 借方 12 -1,254 -2,480 1.B 初次收入 13 -55 -96 贷方 14 585 1,087 借方 15 -640 -1,182 1.C 二次收入 16 -4 -33 贷方 17 83 162 借方 18 -87 -19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43 -145 2.1 资本账户 20 0 -1 贷方 21 0 2 借方 22 -1 -4 2.2 金融账户 23 -143 -143 资产 24 -914 -780 负债 25 771 636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488 -1,721 2.2.1.1 直接投资 27 -304 -466 资产 28 -640 -1,214 负债 29 337 748 2.2.1.2 证券投资 30 78 -331 资产 31 -157 -377 负债 32 234 4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34 -24 资产 34 -29 -46 负债 35 -5 22 2.2.1.4 其他投资 36 -228 -900 资产 37 -433 -720 负债 38 206 -179 2.2.2 储备资产 39 345 1,578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99 -890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4.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SDR计价)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16年二季度 2016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455 738 贷方 2 4,479 8,424 借方 3 -4,023 -7,686 1.A 货物和服务 4 497 830 贷方 5 4,005 7,533 借方 6 -3,508 -6,703 1.A.a 货物 7 893 1,641 贷方 8 3,511 6,572 借方 9 -2,618 -4,931 1.A.b 服务 10 -396 -811 贷方 11 494 961 借方 12 -890 -1,772 1.B 初次收入 13 -39 -68 贷方 14 415 776 借方 15 -454 -844 1.C 二次收入 16 -3 -23 贷方 17 59 116 借方 18 -62 -13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01 -103 2.1 资本账户 20 0 -1 贷方 21 0 2 借方 22 -1 -3 2.2 金融账户 23 -101 -102 资产 24 -649 -552 负债 25 547 45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346 -1,233 2.2.1.1 直接投资 27 -215 -332 资产 28 -454 -867 负债 29 239 535 2.2.1.2 证券投资 30 55 -239 资产 31 -111 -270 负债 32 166 31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24 -17 资产 34 -21 -33 负债 35 -4 16 2.2.1.4 其他投资 36 -162 -645 资产 37 -307 -514 负债 38 146 -131 2.2.2 储备资产 39 245 1,132 3.净误差与遗漏 40 -354 -63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6-10-14/jiangxi/2016/1014/475.html
-
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92127亿元人民币(等值13893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4615亿元人民币(等值5220亿美元),占38%;短期外债余额为57512亿元人民币(等值8673亿美元),占62%。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2%。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债务余额为7500亿元人民币(等值1131亿美元),占8%;中央银行债务余额为5318亿元人民币(等值802亿美元),占6%;银行债务余额为38377亿元人民币(等值5787亿美元),占42%;其他部门债务余额为25278亿元人民币(等值3812亿美元),占27%;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5654亿元人民币(等值2361亿美元),占17%。 从债务工具看,货币与存款余额为22155亿元人民币(等值3341亿美元),占24%;贷款余额为20174亿元人民币(等值3042亿美元),占22%;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16008亿人民币(等值2414亿美元),占17%;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余额为15654亿人民币(等值2361亿美元),占17%;债务证券余额为14234 亿元人民币(等值2146亿美元),占15%;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48亿元人民币(等值98亿美元),占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3253亿元人民币(等值491亿美元),占4%。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39366亿元人民币(等值5936亿美元),占43%;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52761亿元人民币(等值7957亿美元),占57%。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8%,欧元债务占8%,港币债务占5%,日元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债务合计占5%。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 中国2016年6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16年6月末 2016年6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7500 1131 短期 624 94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24 94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6877 1037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3848 580 贷款 3029 45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5318 802 短期 1382 208 货币与存款 1382 208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935 594 SDR分配 648 98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788 119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2499 377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38377 5787 短期 31101 4690 货币与存款 20773 3133 债务证券 3386 511 贷款 6941 104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7276 1097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4322 652 贷款 2940 44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4 2 其他部门 25278 3812 短期 17723 2673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34 20 贷款 1819 274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15728 2372 其他债务负债 42 7 长期 7555 1139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132 171 贷款 5445 82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80 42 其他债务负债 698 105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5654 2361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2948 1953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54 8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2652 400 外债总额头寸 92127 13893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16-09-28/jiangxi/2016/0928/469.html
-
问:外汇局刚刚公布的2016年6月末外债数据有什么新变化吗? 答:总体来看,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回升。自2015年开始,我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公布季度全口径外债数据。从2015年外债变动看,除6月末外债余额有小幅上升外,9月末和12月末的外债余额环比分别下降8.9%和7.4%。2016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降幅放缓,环比下降3.6%。2016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环比增长2%,初步逆转了2015年二季度以来外债总规模持续下降的态势,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外债去杠杆进程接近尾声。 问:目前,对境内机构借用外债,有哪些便利化措施? 答: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出台一系列便利境内市场主体跨境融资的改革措施。一是推广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2016年4月底,外汇局配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自2016年5月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允许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二是统一中外资企业外债结汇管理政策。2016年4月底,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完善真实性审核的通知》,允许中资非金融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按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规定结汇使用,拉平中外资企业外债资金结汇管理政策待遇。三是统一并简化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2016年6月,全面实施企业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允许企业自由选择外债资金结汇时机,对资本项目收入的使用实施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大幅缩减相关负面清单。以上改革政策的实施,为跨境投融资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丰富了境内市场主体特别是中资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问:请问您对未来外债形势有何判断? 答: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进一步企稳。根据2016年以来我国全口径外债的变动趋势,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随着外债管理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而进一步企稳。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继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在进一步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防范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完) 2016-09-30/jiangxi/2016/0930/471.html
-
为进一步促进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满足银行和企业办理外汇业务电子化的需求,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的通知》(汇发〔2016〕25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允许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时审核电子单证。银行在遵守现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规定和落实“展业三原则”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审核纸质单证或审核电子单证。二是鼓励合规性和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和银行采用电子单证方式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其中,要求经办银行近三年外汇管理考核为B类(不含B-)及以上,企业的货物贸易分类为A类。三是明确银行和企业的义务。银行应加强真实性审核,自主审慎选择进行电子单证审核的企业,并做好单证留存;企业应确保提交电子单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配合银行做好真实性审核工作。四是规范事后管理。外汇局将对电子单证审核业务开展核查或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通知》自 2016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完) 2016-10-11/jiangxi/2016/1011/472.html
-
问:据外媒报道,德意志银行正在与外汇局讨论将出售华夏银行股份所得汇出境外。请问上述报道是否属实? 答:上述报道与事实不符。此业务在外汇管理方面不存在政策障碍。按照现行外汇管理规定,境外机构转让其在境内机构的股份,可直接在银行办理与股份转让相关的购付汇手续,银行进行真实、合规审核后即可办理,不需要外汇局事前审批或核准。外汇管理部门支持真实、合规的跨境股权转让交易,积极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 2016-10-12/jiangxi/2016/1012/473.html
-
2016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7779亿美元,对外负债9179亿美元,对外净负债140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849亿美元,外币净资产1449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存贷款资产5931亿美元,债券资产743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1106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76%、10%和14%。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731亿美元,美元资产5485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1563亿美元,分别占9%、71%和20%。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存贷款负债4933亿美元,债券负债1130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117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4%、12%和34%。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3580亿美元,美元负债2740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2859亿美元,分别占39%、30%和31%。(完) 2016-10-13/jiangxi/2016/1013/474.html
-
2016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北京会见了美国纽约梅隆银行总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Gerald Hassell,双方就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以及合作机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完) 2016-09-26/jiangxi/2016/0926/468.html
-
8月13日上午10:30,中国人民银行举行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吹风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 邵伏军]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媒体吹风会。首先,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人民银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8月11号,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对此,相关方面高度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女士和大家见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先请张晓慧女士介绍相关情况。[ 2015-08-13 10:3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张晓慧] 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关心中国的金融事业,感谢大家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8月11日,关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的声明发布以来,我们注意到,各路媒体、市场参与者、经济学家大多对此次调整予以充分肯定,很多人认为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认为此举,不仅是中国人民银行致力于使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的决心,而且实实在在的提升了市场化程度和汇率弹性,更与我国改革开放形成了自洽。[ 2015-08-13 10:35 ] [张晓慧] 很多人认为此举将推动人民币汇率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当然,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这项调整短期内是不是会引发人民币进入明显的贬值通道,加剧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风险,并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总之,积极的评价、质疑的声音,都有不少粉丝。当然,相信媒体朋友们最希望听到的还是来自央行自己的声音,所以下面我想先从两个方面给大家就一些主要情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2015-08-13 10:38 ] [张晓慧] 第一个方面是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背景。2005年汇改以来,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但是媒体朋友们的问题肯定是为什么选择当前这样一个时间窗口来推这项举措。从国内看,应该说这和近日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的意外跳升是有关系的,7月份是普遍货币增长的传统小月,但是今年7月份M2比6月份跳升了1.5个百分点,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61万亿。坦白说,市场对公布数据的解读认为这和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为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有一定的关系。一段时间流动性的宽松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偏快增长,从而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2015-08-13 10:44 ] [张晓慧] 从国际来看,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更为坚挺,与美联储将收紧政策的预期有一定关系。部分预期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内加息,这导致美元总体走强,欧元和日元趋弱,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货币出现贬值,我国由于货物贸易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测算,201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0.28%和9.54%,所以从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平稳的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都会在人民币市场汇率当中反映出来。11号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2015-08-13 10:48 ] [张晓慧] 第二,从长期看,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汇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属于决定性基本面因素,市场汇率决定因素是市场供求,市场供求是由国际收支项目决定的,观察汇率是否处于均衡需要更多的去关注经常项目,中国的经常项目长期是保持顺差的。大家知道,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作为经常项目主体的货物贸易顺差高达3052亿美元,这是决定外汇市场供求的最主要的基本面因素,也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重要基础。中国经济在全球仍然是看好的,今年上半年,虽然形势比较复杂,困难挑战也很多,经济略有下滑,但仍然保持了7%的增速,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延续了6月份企稳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充裕,财政状况良好,金融体系稳健,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这些基本面决定了从长期看,人民币仍然是强势货币,可以说当经济中其他因素和困难积累起来的偏差得到校正后,从我国的经常项目状况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现实出发,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 2015-08-13 10:53 ] [张晓慧] 因此,各方面要更加关注经常项目的状况,这是未来决定汇率走向的最主要因素。在最近两天,人民币中间价向市场回归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贬值方向的调整,从而引发了市场关于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出现持续贬值的质疑,对此,我的回答是: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央银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目前,我们发给大家的背景材料当中有关这方面,我们提出了五个理由。总之,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当中的决定性作用。谢谢大家。[ 2015-08-13 10:54 ] [邵伏军] 下面欢迎媒体提问。[ 2015-08-13 10:55 ] [香港商报记者] 这次贬值对香港的影响也很大,香港很多人当天就把人民币换成港币或者美元。央行有没有担心这次贬值会影响市场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拖慢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有人认为这次波动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这个震荡有没有超出人民银行的预期?有没有担心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尤其是持有外债的企业。今年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也说过,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担心会引发货币战,央行这次调整是否担心引起货币战?谢谢。[ 2015-08-13 10:57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易纲] 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做的一次调整,调整以后,整个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我们认为,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更有利于长期的稳定。我们也估计到了,有一些比如借着外债,没有对冲,有一些比如说贸易上的融资没有对冲。但是从目前就报价基础调整而言,我想这种波动、变化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所以对香港的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都是十分有限的。[ 2015-08-13 10:59 ] [易纲] 再看另外一个方面,这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和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是利好消息,我想全世界的人真正看好这个市场长期发展向好的人都会关心市场的可持续性。一个僵化的、固定的汇率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肯定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更有利,因为一个有弹性的汇率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国际收支的稳定器,它会逐步调整一些不平衡,使得整个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的状态。它可以及时的做一些调整。如果是一个固定汇率,比如说你始终不动,大家都习惯了人民币不动,这种固定的汇率看上去很稳定,但是实际上它在积累问题、积累矛盾、积累一些不均衡,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对于香港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利好的影响。比较有深度的市场人士认为,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大家习惯了过去非常稳定的汇率,这次调整也引起了一些波动,但是这些波动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想经过一个短暂的磨合期,就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谢谢。[ 2015-08-13 11:01 ] [英国金融时报] 我想问您一个关于新的报价机制具体形成的问题。央行有关的报道里说现在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但是并没有解释说每日的汇率是怎么决定的,央行在新闻发布会里也说要参考上一日的收盘价,但是中间价多大程度上参考前一日的收盘价,多大程度参考央行所认为的应有水平?因此我们不能看到具体的形成机制,我们只能相信这个机制是更加市场化的。所以全世界现在还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汇率是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也就是贬值的方向走,那未来它升值的话,央行是否会允许? 昨天有很多市场人士都观察到央行有干预外汇市场,避免中间价过度贬值,昨天一度趋势要贬值2%,但是由于央行的干预使其停留在了1%,不到2%的水平,您能否确认央行进行了干预?未来是否会继续干预?[ 2015-08-13 11:04 ] [易纲] 谢谢这位FT的朋友。我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定价的形成机制。定价的形成机制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在开盘以前由中间价的报价商报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中间价,这个中间价在过去一段时间,在8月10号以前,它和每天的收盘价差距比较远,以8月10号为例,报出来的中间价是在6.11,当前的收盘价比如是在6.21,差了1000个基准点,近一段时间都是这种状态。我们这次改革主要是想使得中间价报价机制更加市场化,怎么更加市场化呢?报价的时候主要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同时要考虑什么因素呢?要考虑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这一夜欧美市场的变化。比如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变化,这样报出一个中间价,这就使得中间价的报价和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更加接近。我可以告诉你定价的机制,我们有十几家中间价报价商。[ 2015-08-13 11:09 ] [英国金融时报] 是12家还是13家?[ 2015-08-13 11:09 ] [易纲] 你可以想象,是在十到二十之间。报价商报价以后去掉最高价,就像跳水裁判打分一样,我们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样本剩下来的加权平均值就是我们每天公布的中间价。这个机制完善了以后,报价商就会参考昨天的收盘价,同时也参考供求关系,这样就使得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我可以告诉你,在报价商中,他们是银行,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你作为FT的记者,肯定知道有些外资行报价商是很重要的,在外汇市场做市比较大的商业银行作为我们中间价的报价商,而且我们对中外金融机构是平等竞争,游戏规则都是公平透明的。[ 2015-08-13 11:12 ] [易纲]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大家都非常清楚,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市场有时候波动幅度超出管理区间的时候,我们还是坚持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我们的目的是市场决定汇率,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汇率决定中起决定性作用。央行已经退出了常态式的干预,但是如果说现在市场有一个公认的游戏规则,也是我们央行公布的游戏规则——现在每天波动幅度还是在2%以内,我想在这个发展阶段,这样一个有管理的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它既体现了市场的弹性、市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同时又在市场波动过大的时候,能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整个市场对汇率的机制更加有信心,而且使整个市场和经济运行更加平稳。[ 2015-08-13 11:15 ] [香港经济日报] 央行对于这次贬值有没有一定的预期?刚才张行助也说了偏离的事,大概3%左右,这是不是就是现在央行接受的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昨天有外媒引述,接近官方人士希望一次性贬值大概在10%左右,以保证出口的稳定,请您评论一下。货币贬值会不会引发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有没有风险控制?有没有具体安排?[ 2015-08-13 11:16 ] [易纲] 在有管理的汇率浮动制度下,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作为央行的官员,是不能够对汇率的水平说三道四,央行更加注重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设。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刚才说的官方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促进出口,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这一点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虽然我注重的是汇率的形成机制,让它公开、透明、可预期,让市场有信心,但也有一些市场指标会来告诉你,你是不是特别的接近均衡,或者市场大体是平衡的。我可以告诉你我经常看什么指标,比如说我看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有流入,有流出,贸易上有顺差,今年前7个月的货物贸易顺差超过3000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中国的经济有一个非常好的基本面,货物贸易出口还有3000多亿美元的顺差,这些是你要分析的。另外要看资金的流入流出和经济增长率。此外也要看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都是一揽子汇率,但可以看出来,去年、前年以至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都是大幅升值的。[ 2015-08-13 11:20 ] [易纲] 我可以告诉你几个数,第一个数,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到现在升值了7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98%。2005年7月21号,大家知道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从8.28元开始浮动了。从2005年7月21号以来,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一揽子汇率升值了46%,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55.7%,也是升值很大的。晓慧刚才也讲了,今年以来,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左右。你的问题是大家在猜什么是汇率的均衡水平?作为央行官员不便评论,我更加强调公开、透明、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每天观察汇率是6.3也好,是6.4也好,我怎么知道它是不是接近均衡水平了呢,我要看国际收支,要看中国经济增长这些基本面,同时也要看一揽子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现在所有这些都告诉市场,在这次机制变化以后,经过一个短暂的磨合期,汇率水平和我刚才说的这些基本面比较相符。我可以郑重的告诉你,所谓人民币要贬值10%,要刺激出口,还说这是官方意图,完全是无稽之谈。[ 2015-08-13 11:24 ] [第一财经日报] 我也想问现在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还有就是如何看待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节奏,IMF建议实现浮动汇率时间是两到三年或者更短,这次是否可以一次性实现?[ 2015-08-13 11:26 ] [易纲] 关于资本流动,我想一个有弹性的汇率更有利于让资本流入流出更加平稳。说起来,有的朋友还觉得有点理解不了,还是我强调的那句话,汇率要是固定不动的话,表面上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它在积累矛盾和不均衡。有一个有弹性的、比较灵活的汇率机制,实际上是资本流入流出的稳定器,其实企业、居民、市场都很聪明,它是汇率的自动调节,大家的预期也是自动调节。[ 2015-08-13 11:35 ] [易纲] 总的看,中国的资本流入流出应当是平衡的,怎么看资本流入流出,有些人说有热钱,有些人说中国有大量的资本流出,分析资本流出流入,标准方法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比较复杂,它全面的记录了我国涉外经济的流入流出,我简单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现在资本的流入流出基本是正常的。媒体报道说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我也在密切监测这件事,我报一个数,比如说有的报道说,最近外汇储备有下降,在过去一年里,外汇储备从3.99万亿美元降到了3.65万亿美元,大数降了3000亿美元,那这3000亿美元是不是就是资本流出呢?我分析一下。主要有三大块:第一块,去年以来,我们境内居民和企业在境内银行的美元存款大幅度增加,去年大数增加了1080亿,今年上半年大概增加了700多亿美元。实际上境内的企业和居民在境内银行系统美元存款的增加,是一种藏汇于民。以前外汇储备都集中在官方,集中在央行,现在有一部分转到企业的美元存款和居民的美元存款上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和居民都很聪明,他们都在调整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他们的资产负债美元和人民币币种的匹配,使未来风险更小,这是一个好事。[ 2015-08-13 11:38 ] [易纲] 第二块,最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种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很大,对外投资力度很大,所谓ODI,我们还有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些投资也用了一部分美元。[ 2015-08-13 11:38 ] [易纲] 第三块,美元少了3000多亿,大家别忘了还有一个汇率的变化,这一年以来欧元和日元等其他货币兑美元都贬值了很多,我们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分散化的外汇储备,有美元、有欧元,有日元,我们报告的是美元,美元是我们的报告货币,我们告诉你我们现在有3.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报告的是美元,但实际上欧元、日元兑美元贬值了以后,折成美元就少了一块。总体而言,我观察到的中国的国际收支,就是你所说的资本流动,应该是在一个正常范围内的。如果大家分析一下中国的经济结构,大家就会对这个事理解的更深。现在每年企业进出口几万亿美元,投资是一个大数,FDI、ODI都是一个大数。每年我们有超过一亿人要出境,这些都需要外汇。[ 2015-08-13 11:43 ] [易纲] 我说一个大数,我们每天银行代客涉外的收入和支出都超过100多亿美元。再说的详细一点,以2014年为例,境内企业和个人涉外收入33000多亿美元,境内企业和个人涉外支出32800多亿美元,全年有245个交易日,每天银行代客收入和支出都超过100亿美元。所以我们在做好统计,密切监测跨境收支,保证跨境资金流动在合理、规则有序的状态。[ 2015-08-13 11:44 ] [华尔街日报] 易副行长,想问一个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今年年初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和周小川行长都曾经表示,今年希望能够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开放。这两个月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震动很大,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汇率市场。所以很多市场和国际人士都比较关心,这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继续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所以请教一下,中国是不是还有希望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实现资本项目的基本开放?[ 2015-08-13 11:45 ] [易纲] 谢谢。中国资本项目开放逐步实现、有序实现,这是中国的既定方针。如果你要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其中有一段就是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如果你要看以前的重要的政府文件,从1993年开始,最终就是要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那时候我们就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要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3年中国提出这个目标,在1996年,中国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现在我们便利贸易、便利投资,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就资本项目而言,要是观察中国比较细的朋友就可以观察到,在过去五六年,我们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了,而这个提高又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开放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这个开放意味着跨境资金流动用本币、用外币都非常方便了。这个开放的过程,原来说是我要管住资本项目,因为我管着资本项目,所以对经常项目也要核查,你们会发现在五六年以前,中国的经常项目、进出口收付汇要逐笔核销。我做外汇局局长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中国进出口收付汇货物贸易的逐笔核销,还有就是货物贸易逐笔核销,开放服务贸易,让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化。就是我把经常项目做到了完全可兑换,而且企业、银行、居民都很方便。[ 2015-08-13 11:49 ] [易纲] 从资本项目可以看出来,过去好几年我们逐步使得企业、银行借外债更加方便了,而且更加有序,这里面有宏观审慎管理的因素,包括所谓比例自律管理,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自己的资本金就能够有一些很方便的资金使用。还有就是FDI、ODI两个方面都大大简化了。此外,一个资本项目上,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面所有投资主体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方便多了。另外,最近外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可以在中国市场上购买债券,有很多方便,可以进行衍生品交易,可以对冲,这些都在逐步开放。所以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有信心的。就是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日程是依照中国自己定的日程表向前稳步推进的,不是说遇到一点波动或者说遇到一点外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轻易改变的。这方面我们是有定力的,我们会按照自己定的日程表稳步有序的实现。[ 2015-08-13 11:53 ] [财新] 我有两个问题,背景资料里最后一条说要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等,是不是下一步会有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延长外汇交易时间方面。还有就是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将来会有什么措施引导这两个市场价格一致?第二,如果磨合期之后,市场稳定下来以后,一旦发生一些特殊的风险事件,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股灾或者有大量的外资流入流出的时候,那央行的引导举措会不会改变?以后会不会更多转向给市场信心这样的目标?[ 2015-08-13 11:54 ] [易纲] 我们是从便利贸易、便利投资、方便市场使用者角度看这个问题,确实我们要加快外汇市场的发展,丰富外汇的产品,推动外汇市场的对外开放。这里面也包括延长交易时间,延长交易时间意味着,我们是亚洲时间,我们会考虑伦敦开市以后,甚至考虑纽约开市以后,怎么样更好的衔接,这样更方便使用者,也引入合格的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这些表述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核心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如果你是一个市场取向的改革,那你就应当尽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有很多考虑。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理念,这个理念是什么呢?就是要让市场在配制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理念下我们就可以解决好延长交易时间问题、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等。[ 2015-08-13 11:56 ] [易纲] 在这里我要强调,要相信市场,要尊重市场,甚至要敬畏市场,要顺应市场。作为央行,作为一个监管者,我们要维护好市场的秩序,但我们要有这样一个理念,要相信市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顺应市场,这样才能够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所以如果比较好的把握了这两个方面,强调尊重市场的这一方面,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是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和现在市场发展阶段的,只有在平稳发展中才能使得市场主体有更大的空间进行市场操作,也使得这个市场适应各类投资主体、中外投资主体,使市场的效率提高,竞争力更加增强。[ 2015-08-13 11:59 ] [经济日报] 最近汇率出现了调整,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过大波动时,央行会进行有效管理。请问汇率调整和可能进行的有效管理是否会影响国内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下一步货币政策将如何进行协调?[ 2015-08-13 11:59 ] [易纲] 汇率政策是一个综合协调的框架,因为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货币供应量这些变量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把握货币政策的时候,现在一定要实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关键是松紧适度,现在市场流动性是充裕的,市场的利率相对过去是降低的,而且是比较稳定的,贷款增加是比较快的,M27月份的数据显示,增长率为13.3%。我们看汇率时,汇率还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央行应当是退出常态式的干预,只有在发生一些外部冲击的情况下或者超出了这个管理区间的时候,我们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应当说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调控的利率和其他货币条件都应当是相匹配的,这里面不能只强调一个变量,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变量。[ 2015-08-13 12:02 ] [易纲] 如果汇率盯得严、盯得过死,反而在这个变量上动不了了,灵活性失去了,它会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减少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如果盯死美元的话,盯死这个汇率不能动了,那会减少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及调控的空间。现在我们是完善这种制度,这种完善和汇率报价机制的完善,会使得我们的汇率更加市场化,更加有弹性,这种有弹性的、市场化的汇率制度反过来会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调控的空间,这就更有利于央行在利率,流动性,货币供应量等方面的调控空间增加,而且自由度会更大。[ 2015-08-13 12:05 ] [新华社] 请教一下,最近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在采访中有专家也提出,对促进出口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听到两种声音,有的说其实对出口影响不大,请问央行在此次调整中有没有这种考虑?你们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2015-08-13 12:05 ] [易纲] 一个国家的汇率和很多宏观变量,包括出口都是相联系的。我们这次完善人民币中间价的报价机制,是对汇率政策的一个完善。晓慧行助刚才也讲到,我们的出口,全世界的需求还是比较疲软的,但是我们出口前七个月的顺差,包括去年的顺差,都是相当大的。这个顺差并不是因为我们出口特别强劲,而是因为大商品价格下降以后,进口大商品的量还在增加,进口的金额是下降的,由于大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进口量虽然在增长,但是进口金额是下降的。这种下降就导致我们在贸易上有一些顺差。[ 2015-08-13 12:07 ] [易纲] 简单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不需要调整汇率来促进出口,中国的出口不错,中国的出口有这么大的顺差,所以我们这次完善汇率的机制基本上是从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市场化机制,公平、公开、透明、有效,这样使我们未来改革开放的日程持续推进,特别是资本可兑换的日程,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具有抗风险的能力,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增强了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它是一个自动的调节器和稳定器,所以这是机制建设。从这个方面考虑,我们权衡了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完全是可控的,是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感谢各位记者,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2015-08-13 12:09 ] [邵伏军] 今天的媒体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08-13 12:10 ] 2015-08-18/jiangxi/2015/081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