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国际收支(综合业务)处唐阳平副调研员率调研组一行8人前往华菱涟钢调研,并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进行指导,娄底市中心支局副局长谢志成及外汇管理科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华菱涟钢是娄底市重点涉外企业,2020年,华菱涟钢跨境收支总额12.74亿美元,其中进口付汇12.1亿美元,出口收汇仅0.64亿美元,汇率风险敞口较大,随着人民币双向浮动成为常态,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管理压力。在调研现场会上,企业对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娄底市中心支局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企业引进技术人才,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产负债配置,降低生产、财务成本等情况,2020年企业钢产量增长8%,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0%、5%,高端品种增长20%,各项行业指标居行业前列,经营形势较好。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企业虽高度关注汇率变动分析形势,但对汇率衍生产品不够熟悉,主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调研组就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坚持“风险中性”原则,主动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等对企业进行了专题辅导。 唐阳平副调研员表示,企业应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合理运用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健和可持续,外汇局也会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协调外汇指定银行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服务娄底涉外企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调研组一行深入2250热轧板厂、云数据中心等厂区实地调研。 2021-03-23/hunan/2021/0323/1672.html
-
附件:具备即期结售汇业务资格银行名单 2021-03-19/sichuan/2021/0319/1537.html
-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时间序列 2021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0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1-03-25/hubei/2021/0325/1523.html
-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 很高兴来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首先我要感谢卢迈秘书长的邀请,感谢他在过去二十年来对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做出的贡献。今天我主要就中国货币政策和绿色金融和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我来讲讲近年来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做法。第一,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我们需要珍惜和用好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2%,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为2.2%。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第二,货币政策既要关注总量,也要关注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在保持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的基础上,货币政策能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一定程度的定向支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实施了多项措施,有效帮助中小企业维护就业稳定。第三,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在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抑制金融风险的滋生和积累。第四,货币政策需要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营造适宜的环境。总体看,当前,我们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绿色金融方面,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约合2万亿美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约8000亿元(约合12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认为,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格外紧迫。 第一,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第二,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国际研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等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一方面,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这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空间和传导渠道,扰动经济增速、生产率等变量,导致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更为复杂。这是在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上面临的新课题。 围绕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我想重点提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标准是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项目的基础。人民银行在2015年、2018年分别制定了针对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标准,即将完成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删除化石能源相关内容。同时,我们正在与欧方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在G20下也将讨论这一问题。 二是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目前,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已经要求按季度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同时金融机构需要报送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三是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金融稳定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外汇储备投资方面,将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 四是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中国金融机构在积极行动。工商银行把环境与社会风险合规要求纳入投融资全流程管理。中国银行正在研究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此外,近期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等项目。人民银行已经指导试点金融机构测算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的气候、环境风险;已按季评价银行绿色信贷情况,正在研究评价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2016年,人民银行在我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发起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并担任联合主席,为凝聚绿色金融国际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G20主席国意大利重启研究小组,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共同担任联合主席。我们将与意大利、美国和其他G20成员加强协调,讨论制定推进可持续金融的总体路线图,推动各方就信息报告和披露、绿色分类标准等需要加强国际协调的重点议题进行讨论。 同时,人民银行将继续在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边机制下深化国际合作。我们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增强他们支持自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总体看,金融体系可以在支持绿色转型、管理气候相关风险上发挥积极作用。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持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谢谢大家! 2021-03-26/shanghai/2021/0326/1479.html
-
银行结售汇数据—以人民币和美元计价 银行结售汇数据-分地区(新顺序) 2021-03-25/hubei/2021/0325/152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2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32亿美元。其中,随着贸易项下集中收结汇的季节性因素减弱和消退,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和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市场收支交易趋向平稳。 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稳定。2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1%,与1月相比变化均不大。 跨境资本双向投资合理有序。2月,直接投资项下涉外收支顺差137亿美元,为跨境资本流入的主要渠道,显示外资看好国内市场和发展前景;证券项下双向投资更趋均衡,顺差32亿美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有助于国内外汇市场稳健运行,跨境资金均衡流动。 2021-03-26/shanghai/2021/0326/1480.html
-
近日,工行三峡分行为辖内企业奥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办理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入便利化结算业务1800万,银行凭企业提交的收款指令即办理相关业务,企业不用往返银行提交资料办理,为企业节省了“脚底成本”,极大地便利了企业。 2021年1月4日,人民银行、外汇局等六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进一步优化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外汇局宜昌市中心支局积极调查研究推动辖内银行运用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外资外贸企业发展,要求银行第一时间对存量客户人民币收支规模、合规审慎经营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优质企业名单报送省行办理备案手续。同时督促银行对接客户,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做好政策传导。辖内银行及时将相关政策传导至各营业网点,组织开展对员工的业务培训指导,积极推动便利化政策落地落实。 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政策极大便利了银企操作,节省了企业业务的办理时间,提高资金了使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有效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 2021-03-25/hubei/2021/0325/1525.html
-
问:如何界定企业“符合规定的收付汇单位与进出口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答:根据《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法规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2〕38号),符合规定的收付汇单位与进出口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因企业分立、合并等原因导致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捐赠进口项下进口与付汇主体不一致;符合条件的市场采购贸易项下委托第三方报关出口、以自身名义办理收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机构采取的货物流与资金流不对应的交易方式;经外汇局认定的其他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的情况等。 2021-03-16/ningxia/2021/0316/1576.html
-
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3724亿美元,对外负债14847亿美元,对外净负债1123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4356亿美元,外币净资产3234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资产10033亿美元,债券资产1816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1875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73%、13%和14%。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1496亿美元,美元资产9430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2799亿美元,分别占11%、69%和20%。从投向部门看,投向境外银行部门7084亿美元,占比52%;投向境外非银行部门6640亿美元,占比48%。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负债8095亿美元,债券负债2916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835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5%、20%和26%。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5852亿美元,美元负债5614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3381亿美元,分别占比39%、38%和23%。从来源部门看,来自境外银行部门6134亿美元,占比41%;来自境外非银行部门8713亿美元,占比59%。(完) 2021-03-26/shanghai/2021/0326/1481.html
-
附件1: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时间序列 附件2:2019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附件3:2020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1-01-28/shanghai/2020/0724/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