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外汇》2024年第22期 作者:陈文基 孙晓凡 为适应远期贴水环境,涉外企业不仅需要理解其内在变化逻辑,还需再次审视过往外汇风险管理策略与思路。 自2022年以来,受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的影响,中美利差已偏离了传统的“舒适区间”,美元利率明显高于人民币利率,而这种利率倒挂结构呈现出趋势性的特征,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中美利差直接影响到美元兑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价格水平,到2024年7月出现远期深度贴水的行情,境内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远期点位已达到-3038基点,中美隐含利差水平约为-4.21%。当前市场中美利差有所收敛,约在-3%的水平(见附图)。 升贴水的变化影响了整个外汇市场衍生工具的定价基准,使得长期习惯于升水环境的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在近两年的外汇风险管理中出现“不适”。为适应远期贴水环境,涉外企业不仅需要理解其内在变化逻辑,还需再次审视过往外汇风险管理策略与思路。 人民币远期贴水的成因、影响与误区 远期贴水成因主要源于中美利差 一般而言,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升贴水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多元,涵盖了利率差异、市场预期、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远期升贴水的显著波动。当前人民币远期深度贴水主要归因于中美利差影响。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货币利差决定了远期升贴水,从而影响远期汇率定价。简而言之,若外国货币利率较低而国内货币利率较高,远期溢价将呈现升水,即远期汇率高于当前即期汇率。反之,若外国货币利率高于本国货币利率,则远期溢价将呈现贴水状态,意味着远期汇率低于当前即期汇率。随着2022年美国启动加息,而中国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中美利率出现倒挂,外汇远期也由多年以来的升水转为贴水行情。 尽管美联储在2024年9月宣布开始降息,但由于美国通胀的反复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元降息路径仍充满悬念。鉴于当前中美经济基本面和经济周期差异性增强,预期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美货币政策仍将存在分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远期呈现贴水状态会持续较长时间,并对市场和参与者交易产生持续影响。 远期贴水将带来套保成本冲击与风险管理难度提升 一是远期贴水影响了外汇衍生工具的定价。外汇远期是外汇风险管理标准的对冲工具,远期汇率价格构成包括三个要素,即两个货币的即期汇率、两个货币的利率差异。实践上,即期汇率价格往往是已知的,只需要获得两个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就可以推导出远期价格。利差的变动对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等几乎所有金融工具的定价均带来影响,整体而言,对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有较大影响。 二是远期贴水会影响结汇和购汇企业套保成本。对于进口购汇企业而言,远期贴水环境直接降低了其保值成本。在进行套保时,远期购汇价格低于即期价格,远期贴水点数成为显性收益,有利于企业的保值决策和执行;而对出口结汇企业而言,情况相反,远期贴水环境增加了其保值成本,远期结汇价格低于即期价格,这意味着远期贴水点数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套保成本。而在深度贴水环境下,高比例的套保策略将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套保成本支出。 三是远期贴水间接增加了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具体而言,贸易结算业务,特别是关于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业务,远期贴水导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差距加大,从而引发结算价格偏差,在结算汇率选择以及平衡贴水所带来的收益或成本上,增加了涉外企业与客商谈判工作的复杂度。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诸如融资安排、债务结构、外币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适应市场变化。在保值操作上,必须考虑远期贴水对未来现金流和利润的潜在影响,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常见误区澄清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对远期升贴水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混淆,这可能导致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上采取不当措施,在此有必要澄清。 一是远期升贴水反映的不是货币强弱,与未来汇率走势无关。远期升贴水只是根据两种货币利率差计算出的价格调整,即利率差异带来的货币市场价格反映,并非对未来汇率的预测,与货币的升贬值趋势无关,也不代表市场对汇率走势的判断。 二是远期升贴水的变化带来的是保值成本变化,不应与亏损或盈利的问题混为一谈。结汇企业在套保时因远期贴水而支付的费用,是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所需的成本,不是套保亏损。无论市场是贴水还是升水,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锁定远期汇率以降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利率、汇率的波动特点及风险应对思路 外汇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控制风险敞口,从而将利率、汇率变动对盈利、权益资本以及财务指标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贴水环境下,企业实施外汇风险管理,需要做好利差、汇率波动的双重应对。尽管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同属市场风险范畴,但二者在风险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理解这些差异和特点将有助于企业做好外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汇率价格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汇率价格的波动频率高,波动速度快,企业难以完全规避。汇率价格波动表现为上下震荡,短期内企业可能会面临汇率价格的快速波动,而由于业务周期的时间窗口无法与汇率波动同频调整,企业的外汇敞口往往会在不同核算时点上带来显著的损益波动影响。 鉴于汇率风险的高频、直接且难以规避的特性,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借助外汇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通过提前制定对冲策略,企业可以有效减少所面临的风险敞口。具体而言,企业首先需评估外汇风险敞口对财务的潜在影响,根据自身的风险容忍度,设计适合的对冲方案。通过控制和减少汇率风险敞口,来应对汇率可能带来的剧烈波动及财务影响。 利率波动则通常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渐进性,这种波动特征往往由货币政策周期所主导。例如,当经济处于增长阶段时,央行可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从而推高利率;而在经济衰退或低增长阶段,央行则可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从而推动利率下行。这类利率变化趋势往往并非短期现象,而是具有相对较长的持续性。此外,由于货币政策调整的谨慎性及其对宏观经济的持续反馈,利率波动通常是逐步温和的,而非骤变。 由于利率波动具有周期性和渐进性的特征,企业在实践中通常有一定的时间窗口来主动调整,从而有效管控和应对利率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相比之下,企业应对利率风险时通常比应对汇率风险更显“从容”。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币种结构来提升利率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如适度增加高息货币资产、减少高息货币负债,以及降低资产负债之间的币种错配,从而平衡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见附表)。 贴水环境下交易类敞口汇率风险管理再优化 交易类敞口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计价的收支交易中,因汇率价格波动变化导致以本币计价的收入减少或者支出增加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这类风险主要存在于与境外客商、分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结算中。依照惯例,企业可优先使用本币进行交易结算;当使用外币进行交易时,在不影响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可通过有利商业条款转嫁汇率风险,避免产生或尽量减少汇率风险敞口;对于自然对冲后交易类净敞口,可利用外汇衍生工具进行套保管理。在当前远期贴水环境下,结汇和购汇企业的套保成本存在显著差异,也将影响企业的保值策略。 进口企业:秉持风险中性原则,适度增加中长期敞口套保 当前远期贴水给进口购汇企业带来保值成本的节约效应,客观上将促进其保值决策和执行,在有利的贴水环境下适当增加保值比例,可达到更好的风险锁定效果。但因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企业短期购汇成本节约并不突出,但在中长期敞口管理(6个月以上),远期购汇贴水带来的成本节约更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可针对中长期购汇需求适当增加锁定比例,或提高中长期套保覆盖比例,尤其是针对外币债务、长期外币应付等需求可择机增加风险覆盖。 套保成本节约效应也为进口企业落实外汇风险管理提供了契机。许多进口企业因为过往较高保值成本,不愿意主动管理汇率风险或消极避险。而当前深度贴水市场环境优化了进口企业保值成本,这类企业可充分利用这种契机,构建或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风险中性管理。 出口企业:成本优化与风险对冲策略调整 在贴水环境下,远期贴水点数会转化为结汇企业套保成本,企业需要承受较高的保值成本支出,出口结汇企业是否继续维持高比例套保,反映了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核心难题:在承担外汇风险和保值成本之间取舍,以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 实践上,维持一定的短期套保覆盖比例仍有必要,风险中性仍是最佳策略。大部分出口企业结汇需求期限较短,往往集中于2—3个月,综合成本约在-500个基点,而较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出现升值的可能远超出此范围,因此,出口企业完成一定的套保覆盖仍有必要。 在风险中性原则下,面对较高套保成本,出口企业可适当降低套保覆盖比例。在策略调整方面,企业可设定动态保值比例,在整体风险可控情况下,充分发挥业务团队专业水平和能动性,设置动态套保比例参数以响应利差与汇率环境的变化,可构建“利差环境、汇率波动、套保比例”三者间的动态比例调整框架,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保值成本支出的优化。此外,在市场波动相对稳定、小幅震荡或无重大趋势性变化的情形下,企业可在相对高点且成本有利时增加套保覆盖,此策略在区间震荡的汇率中更有效,若出现大幅趋势性波动,则企业面临大的风险也会增加。出口结汇企业用风险换取套保成本节约的程度,取决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目标。企业需结合自身现金流需求、汇率波动预期和保值成本,制定灵活的对冲策略与调整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下的风险管理需求。 贴水环境下资产负债管理再优化 面对市场远期贴水,中资跨国公司需对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进行调整,尤其是企业持有利率敏感的外币资产和负债时,会面临汇率、利率波动带来的双重风险,如外币融资和外币存款等业务是典型场景。 在实践中,企业在选择融资币种及外币资金持有量时,通常拥有较大的自主性。随着中美利差周期的变化,企业可定期评估美元资产和负债比例。在远期贴水扩大的环境中,可适当减少美元负债并增加美元资产;而在利差收窄或远期升水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美元负债,减少美元资产,以改善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和风险敞口水平。 一是合理减少和控制美元融资负债规模。当前,美元融资利息成本显著高于人民币利率,企业出于成本和风险管理考虑,可合理减少外币融资规模,而对于一些企业在过往低息和升水时期所遗留的外币债务,企业可重新评估风险、调整结构。 二是在外币生息资产的管理上,企业可在充分考虑利率风险变动的周期性和渐进性特点的基础上,持续监测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的预见性,评估可以承受的财务影响,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外币敞口头寸,以平衡风险敞口和损益影响。 2025-03-07/jilin/2025/0307/251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银行结汇13040亿元人民币,售汇16288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结汇1815亿美元,售汇2268亿美元。 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70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5613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084亿美元,对外付款6350亿美元。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保持稳定有序,未来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平稳运行。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对外汇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二是我国涉外经济韧性强,1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7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1月下旬涉外收支已转为顺差,2月以来继续保持顺差态势,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三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增多,可以更好缓释外部冲击,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此外,我国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有丰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有能力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5-03-07/beijing/2025/0307/253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银行结汇13040亿元人民币,售汇16288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结汇1815亿美元,售汇2268亿美元。 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370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5613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084亿美元,对外付款6350亿美元。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保持稳定有序,未来有基础、有条件继续平稳运行。一是我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对外汇市场形成有力支撑。二是我国涉外经济韧性强,1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7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资稳步净买入境内债券,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1月下旬涉外收支已转为顺差,2月以来继续保持顺差态势,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三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明显增多,可以更好缓释外部冲击,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此外,我国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不断完善,有丰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有能力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5-03-07/jilin/2025/0307/2517.html
-
2月21日,山西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曹增和深入运城市分局调研指导工作,听取了运城市分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以及中央巡视整改对照检视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进行了深入交流。 曹增和副行长对运城市分局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前列。市分行党委要高度重视外汇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外汇管理各项改革举措,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二是全力做好中央巡视整改对照检视与整改工作。要紧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自觉对照检视、主动认领问题、制定有力举措,坚持“三结合两融入”,深化标本兼治,确保整改成效。三是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要紧紧围绕“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稳步推进“小切口”改革,在确保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涉外企业更多便利。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将高学历、高素质的“新鲜血液”充实到外汇战线中,以“能力提升年”为契机,打造一支政策清、数据清、问题清、案例清,能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四清一能”外汇干部队伍。 2025-03-07/shanxi/2025/0307/1465.html
-
见附件。 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2025年2月28日) 2025-03-07/beijing/2025/0307/2532.html
-
2025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543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0109亿元,进口13767亿元,顺差6342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518亿元,进口4149亿元,逆差1631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2334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714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60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48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5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150亿美元,进口2494亿美元,顺差65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5年1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4711 656 贷方 22627 3150 借方 -17916 -2494 1.货物贸易差额 6342 883 贷方 20109 2799 借方 -13767 -1916 2.服务贸易差额 -1631 -227 贷方 2518 351 借方 -4149 -578 2.1加工服务差额 61 8 贷方 70 10 借方 -9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30 4 贷方 69 10 借方 -39 -5 2.3运输差额 -242 -34 贷方 736 102 借方 -978 -136 2.4旅行差额 -1786 -249 贷方 274 38 借方 -2060 -287 2.5建设差额 9 1 贷方 96 13 借方 -86 -12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67 -9 贷方 27 4 借方 -94 -13 2.7金融服务差额 1 0 贷方 23 3 借方 -22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30 -18 贷方 88 12 借方 -219 -30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75 24 贷方 411 57 借方 -237 -33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332 46 贷方 696 97 借方 -364 -51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6 -1 贷方 21 3 借方 -27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8 -1 贷方 7 1 借方 -15 -2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5-03-07/shaanxi/2025/0307/2082.html
-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辖区金融外汇服务工作成果,促进“稳外资稳外贸”良好工作局面,2025年2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康市分局正式启动安康市跨境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早春行”活动。 本次活动安康市分局联合农业银行安康分行,先后赴白河县某光电科技公司、某工艺品公司开展调研服务工作。工作组一行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逐一了解企业跨境贸易结算、汇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及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现场向企业发放外汇便利化“政策包”、汇率避险手册等宣传资料,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全方位金融服务,受到企业欢迎和认可。 下一步,安康市分局将按照“早春行”活动实施方案,联合辖区银行深入涉外企业,完善涉外企业基本经营情况数据库,提高银行外汇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扩面增效。 2025-03-07/shaanxi/2025/0307/2085.html
-
为强化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外汇从业人员拒腐防变思想防线,2025年2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延安市分局联合工商银行延安分行赴延安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在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深入了解“延安精神”内涵、“延安作风”纪律内核,以及延安时期红色金融清廉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为促进廉政教育与外汇业务深度融合,延安市分局与工商银行延安分行围绕增强政策效力、创新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充分交流,认真研讨汇、银高效合作机制,以期更好帮助辖内涉外企业适应当前金融外汇形势。 下一步,延安市分局将以此次廉政教育活动为契机,秉持“亲清”原则、强化汇银联动,切实做好延安金融外汇管理服务,助力延安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07/shaanxi/2025/0307/2086.html
-
2月21日,佳木斯市分局组织召开局务会,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及总局相关工作要求,围绕落实汇检联合护企,研究探索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共同加大对辖内民营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2025-03-07/heilongjiang/2025/0307/2568.html
-
俄铁公司总裁别洛泽罗夫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2024年俄铁公司与中国的物资运输水平再次创下历史纪录,达到1.74亿吨。俄铁公司正在开发包括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大铁路在内的远东铁路网,到2025年底,“东方多边形”铁路的运力将突破1.87亿吨。(文章来源:俄新社) 2025-03-07/heilongjiang/2025/0307/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