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的要求,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国家外汇管理局随州市分局近日发布了《支持随州市专汽行业出口工作方案》,该方案围绕支持随州市打造国家级专用汽车产业基地的目标,推出五大类工作举措,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迈向国际化市场注入更多外汇和金融动能。 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专汽及零配件出口企业“白名单”,为“白名单”企业开辟便捷的本外币跨境结算通道,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企业外汇结算效率预计提高50%。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专汽企业成立跨国公司,为其境外直接投资(ODI)提供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政策支持,便利跨国公司成员企业之间灵活调配和管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提高外债信用额度,鼓励企业运用国外低成本资金,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三是推广“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为企业提供出口应收账款融资、银企融资对接等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四是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联合开展“专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提升行动”,通过“一企一策”开展个性化汇率避险服务,积极推动出台财政奖补、减费让利政策,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五是编制《随州市专汽行业跨境金融服务手册》,设立“跨境金融服务专员”,开展跨境金融政策宣讲培训会,让专汽企业充分了解政策、精准运用政策,更好地享受政策。 下一步,外汇局随州市分局将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优化外汇和金融支持政策,帮助随州市专用汽车及零配件出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随州市外贸经济稳定增长,在助力支点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湖北日报 2025-03-24) 2025-03-28/hubei/2025/0326/240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4年,我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较2023年末下降277亿美元,降幅1.1%。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0%,较2023年末上升3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受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277亿美元,其中,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360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为129.9%。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2.8%,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3.8%,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展望2025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总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稳中趋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助于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4-01/dalian/2025/0401/2383.html
-
3月25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以及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外汇局深圳市分局等八部门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聚焦支持“两重两新”、优化科创领域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促进“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完善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等五大方面15条措施,金融加力支持深圳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深圳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坚持开放创新、服务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产业、区位、创新和金融供给优势,打造“征信+信贷”“本币+外币”“股权+债权”协同、“股贷债保汇”联动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1万亿元;创投基金存续规模超1.5万亿元,有力支持深圳成为全国工业和外贸“第一城”,实现金融和科技“互促双强”。 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印发,为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新的目标。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落实落细《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科技金融工作部署,联合深圳金融、科技、产业等八部门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聚焦支持“两重两新”、优化科创领域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促进“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完善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等五大方面,探索科技金融更多“新解法”。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与信贷资金协同联动,形成全要素支持、全方位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金融加力支持“两重两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部署,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市发改、工信、科技等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工作督导,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红利较快惠及深圳企业。截至2025年2月末,已有570余家科技企业、48个项目获批贷款172亿元,发放金额在全国排名前列。 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上新,《行动方案》引导银行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深圳主体。鼓励银行主动对接市区各级产业部门发布的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提升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助力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股权+债权”联动,完善科技企业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 科创领域“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需要发挥好信贷、股权、债券等多渠道、接力式支持。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金融管理部门指导辖内银行加强与创投机构合作,充分发挥深圳创业投资集聚优势和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创新主体提供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的融资服务。2024年末,深圳创投基金规模占全国10.6%;QFLP试点金额超77亿美元,助力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牵手全球资本。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2024年,推动辖内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票据同比增长12.3%。 《行动方案》聚焦当前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面临的堵点,结合深圳实际,提出优化创投机构募资环境、畅通退出渠道的具体举措。积极发挥债券市场“科技板”作用,通过强化项目储备和融资辅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债券的投资力度、完善担保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拓宽科创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各类金融市场协同联动、功能互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接力式金融服务,有力有效支持深圳发展瞪羚、独角兽企业。 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升级,契合不同科技型企业成长需求 科技创新活动复杂多元,需要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支持。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需求,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辖内银行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到“腾飞”的特色金融服务。打造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的专属信贷产品“科技初创通”,依托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为超过20万户科技企业生成“第一张画像”,超2200户企业获得融资。创新开展“腾飞贷”模式,通过在信贷关系中引入收益共享因素,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和收益“跨期平衡”,激励银行为80家高成长期科技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24亿元。辖内科技支行积极参与并购贷、研发贷、员工持股贷、认股权贷款等创新产品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为进一步完善高度适配的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行动方案》鼓励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定位和资源优势,提供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构建分层有序、各有侧重的科技信贷服务体系。聚焦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推动各项创新业务增量扩面,积极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供应链金融等,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 科技金融引领驱动,构筑五大金融融合发展新能级 深圳特色的产业和区位优势,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重要引擎。深圳金融系统主动探路,打造“征信+信贷”“本币+外币”等服务品牌,打好“组合拳”用好“政策包”,促进科技金融与跨境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融合发展。出台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12条”和稳外贸“24条”,护航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领跑全球”。 《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思路。跨境金融方面,依托前海、河套两大平台,推动“科汇通”、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等政策优化和试点升级,提升外汇服务科技创新效能。普惠金融方面,支持地方征信平台与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提供包括征信报告、信用评分、融资对接、授信支持、风险预警等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征信+信贷”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获得感。绿色金融方面,积极推广“降碳贷”业务,支持中小微科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探索股债联动服务绿色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数字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增强科技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 “多家抬”完善配套机制,打造可持续科技金融生态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需要金融机构的发力,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在政策引导、配套支持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发挥科技金融常态化工作机制作用,“多家抬”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推动党政部门共建共享,指导地方征信平台归集企业工商、社保、水电气等数据,为解决科技金融信息不对称难题提供基础支撑;与科技资源密集市区共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优化财政金融多方分担风险机制。 为进一步构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态,《行动方案》提出,完善由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牵头,金融管理、产业、财政、市场监督等部门分工协作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发挥政策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发挥深圳科技创新专项担保体系作用,加大对早期科创企业的担保增信力度。优化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加大对科技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效果评估,督促引导金融机构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加大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同时,督促金融机构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规范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和创新,强化风险管理。 下一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积极加强与科技、产业、财政等部门沟通合作,统筹推进《行动方案》有效落实,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做好重点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的“深圳示范”,以科技金融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4-02/shenzhen/2025/0402/2092.html
-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的要求,根据例行工作安排,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予以废止的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以下简称《通知》),并会同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失效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以下简称《公告》),对具有内容已被新文件替代、已过适用期等情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通知》共废止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公告》宣布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号)。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法规清理,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透明度,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2025-04-01/xizang/2025/0401/1425.html
-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的要求,根据例行工作安排,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6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会同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止相关文件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具有内容已被新文件替代、已过适用期等情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通知》共废止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公告》宣布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号)。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法规清理,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透明度,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2025-04-01/tianjin/2025/0331/276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的要求,根据例行工作安排,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决定废止5件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1)、宣布失效1件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2)。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1.国家外汇管理局予以废止的5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 2.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失效1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5年3月27日 相关链接 国家外汇管理局废止和宣布失效部分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 2025-04-01/tianjin/2025/0331/2758.html
-
2024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6094亿美元,对外负债14323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7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702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472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资产9716亿美元,债券资产4050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2328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60%、25%和14%。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4665亿美元,美元资产8153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3275亿美元,分别占29%、51%和20%。从投向部门看,投向境外银行部门8096亿美元,占比50%;投向境外非银行部门7998亿美元,占比50%。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负债6358亿美元,债券负债3522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4443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44%、25%和31%。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7367亿美元,美元负债3392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3564亿美元,分别占比51%、24%和25%。从来源部门看,来自境外银行部门6178亿美元,占比43%;来自境外非银行部门8145亿美元,占比57%。(完) 2025-03-28/hebei/2025/0328/2348.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召开“优化外汇服务 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围绕外汇政策落实、跨境业务结算管理、银行外汇服务优化等内容交流研讨,听取企业代表对外汇局大连市分局和辖区银行工作的意见建议。 企业代表先后发言,围绕如何优化外汇服务流程、传导外汇便利化政策、提升汇率避险能力、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支持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和业务诉求,外汇局大连市分行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企业一致认为,外汇便利化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和脚底成本,强化了跨境资金流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便捷高效的外汇服务是企业涉外业务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 会议指出,近年来,外汇局大连市分局坚持推动外贸和外资同频共振,多维发力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提质增效,支持跨境电商等新新兴贸易新业态健康发展,稳慎扎实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稳步提升涉外企业外汇套保率,在深化外汇便利化改革和优化外汇营商环境上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强调,外汇局大连市分局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涉外市场主体金融外汇服务需求,强化政策供给、聚力服务创新,助力大连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24/dalian/2025/0324/237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号)。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的通知》(汇发〔2020〕14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24〕11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2025-04-01/xizang/2025/0401/1426.html
-
2025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会见来访的欧洲稳定机制总裁皮埃尔·格拉梅尼亚(Pierre Gramegna)一行。双方就中欧经济金融形势、加强中欧金融政策沟通合作、促进多边机制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陪同会见。 2025-03-25/hebei/2025/0325/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