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在中心支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切实做好外汇管理服务,采取多种措施便利企业用汇和业务办理,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迅速建立“绿色通道”,保证防疫用汇畅通便捷。疫情发生以来,迅速向辖内分支局和外汇指定银行传达总局相关要求,指导辖内银行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和材料,便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所需的防疫物资采购;简化境内外因支援疫情汇入的外汇捐款入账结汇手续;保障个人正常用汇需求。同时,快速对全省进口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并主动开展对接服务。截至2月25日,全省通过“绿色通道”共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特事特办业务60笔,涉及企业35家,涉及金额1000余万美元。二是创新外汇服务,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业务线上办理。疫情防控期间,为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减少办公场所人员聚集,及时制定并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疫情防控期间经常项目业务办理指南》,在保留现场办理渠道的同时,鼓励市场主体通过“网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方式办理外汇业务。1月27日至2月25日,企业通过线上办理贸易信贷报告、名录登记、登记表等业务3537笔,通过现场办理业务51笔。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外汇“绿色通道”政策周知度。疫情发生以来,及时总结各市中心支局和银行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外汇业务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持续通过金融媒体、河北省银行自律机制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宣传推送。截至2月25日,通过金融媒体、河北省银行自律机制公众号等共发信息近20篇,分别介绍了辖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付汇业务的相关经验,为全省各家银行、企业业务办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2020-02-25/hebei/2020/0225/159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7.1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44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7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871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4.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05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6.7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9665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0.3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47万亿美元)。 2019年1-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00.5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12万亿美元)。(完) 2020-02-14/neimenggu/2020/0206/712.html
-
已办理签约登记的外债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期限(展期等)、金额、利率、债权人等发生变化,非银行债务人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变更登记手续。 2020-02-27/hebei/2020/0227/1598.html
-
2019年12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分地区) 2020-02-28/zhejiang/2020/0228/1117.html
-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台州市中心支局积极部署,会同商务、中信保等推出《抗击疫情 共克时艰 免费线上培训课程》。 2月28日,台州市中心支局以《众志成城 全力做好疫情期间企业外汇服务》为主题,通过在线云课堂,重点分三块向企业讲解相关政策:一是讲解抗疫期间,为疫情防控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策,共6条便利化措施;二是讲解新实施的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共12项;三是讲解各家银行疫情期间为企业提供的便利化措施,共26条;课程同时针对受疫情影响如何修改贸易信贷报告、国际收支申报政策调整等做了详细介绍。 有需要的企业可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不出门、不扎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相关内容,助力解决因疫情影响导致的生产经营问题。 2020-02-28/zhejiang/2020/0228/111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并发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汇发〔2020〕6号文印发,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办法》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2008年,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以下简称兑换特许业务)率先在北京、上海两地区开展试点。2012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2〕27号),进一步扩大特许业务试点。经过多年发展,兑换特许业务覆盖地区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较为平稳。该业务具有营业时间灵活、兑换币种多样、单笔兑换金额小、经营网点多分布于机场和港口等对外交通枢纽的特点,对银行兑换渠道形成有益补充,较好地满足了个人本外币兑换需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完善兑换特许业务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在保持现有业务许可范围与个人结售汇管理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对《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办法》坚持便捷准入与严格监管相结合,有利于降低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以下简称兑换特许机构)的办事成本,对优化营商环境、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便利个人本外币兑换具有积极意义。 二、《办法》将为兑换特许机构开办业务提供哪些便利? 答:一是简化行政审批。将兑换特许机构的全国经营资格审批权下放至其注册地外汇分局,取消兑换特许机构外汇备付金账户开立审批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筹备”环节审批。二是优化办事流程。允许兑换特许机构通过事前报告的方式,开办电子渠道个人兑换业务、电子旅支代售及兑回业务、办理营业场所变更等事项。三是进一步减证便民。在市场准入环节,不再要求申请机构提供营业执照、无异议函等证明文件。 三、《办法》对个人办理本外币兑换业务是否有影响? 答:没有影响。《办法》保持原个人本外币兑换业务的管理原则不变,个人凭真实身份证件,通过兑换特许机构提供的不同业务渠道可以方便地办理本外币兑换业务。 四、《办法》如何防范洗钱等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答:修订后的《办法》积极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放管结合,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一方面,要求兑换特许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核对和纠错机制,加强对累计大额、可疑兑换业务的监测和真实性审核,加强对异常客户的管理,防止个人通过兑换特许业务实施分拆或使用虚假证件规避外汇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各地外汇局加强对辖内兑换特许机构经营活动的非现场和现场核查,明确实施风险提示、责令整改等措施的具体情形。(完) 2020-02-26/jiangxi/2020/0226/1354.html
-
海南省分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及时出台了《海南省分局关于配合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外汇管理支持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积极支持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努力简化外汇捐款入账结汇手续,及时便利企业开展跨境金融,有力保障个人正常用汇需求。积极做好外汇业务绿色通道政策宣传工作,指导银行引导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办理外汇业务。积极利用外汇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办理行政许可业务,尽可能让银行和企业“少跑腿”;积极利用微信服务平台,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截至2020年2月26日,全辖共为20家企业办理75笔进口付汇,用途为购买口罩和防护服等,资金合计2240.8万美元,折人民币15453.3万元。 2020-02-28/hainan/2020/0228/1114.html
-
问:境内直接投资前期费用账户应以谁的名义开立? 答:原则上应以外国投资者名义开立,按规定先验资后办理工商登记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以境内相关主体名义(在系统中登记为境外非金融机构)开立。 2020-02-28/jiangxi/2020/0228/1356.html
-
问:什么时间办理境内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合适?前期费用有额度限制吗? 答:有汇入前期费用实际需求的外国投资者,在开立前期费用账户并汇入前期费用前,应先到后续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地银行办理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自2018年10月15日起,前期费用额度限制已经被取消。 2020-02-27/jiangxi/2020/0227/1355.html
-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BMP6,2015年以后) 2020-02-19/anhui/2020/0219/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