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数量和持债规模扩大,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自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出以“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回购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业务模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深入总结境内外回购市场实践,加强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机制和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更大便利,也有利于促进优化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机制。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部署,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会同有关各方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公告〔2025〕第21号 2025-10-24/anhui/2025/1024/2986.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9.29万亿元、8.32万亿元和5.01万亿元,前三季度分别增加2.65万亿元、6620亿元和6204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74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756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91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9012亿元。 2025-10-27/dalian/2025/1027/2554.html
-
10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百色市分局联合人民银行百色市分行、防城港市分行开展银企座谈会。会上,百色市分局深入了解百色辖区主要铝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融资以及外汇收支结算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外汇便利化政策、汇率避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现场解答。下一步,百色市分局将持续加强对外金融服务力度,推动外汇政策便利化落地见效。 2025-10-24/guangxi/2025/1024/3284.html
-
2025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会见来访的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双方就全球宏观经济发展、金融市场走势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陪同会见。 2025-10-24/shaanxi/2025/1023/2228.html
-
香港基金内地发行销售资金汇出入情况表 2025-10-24/anhui/2025/1024/2988.html
-
10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召开2025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外汇局海南省分局国际收支处处长何雁明、外汇管理处处长张园园出席发布会,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外汇形势,并答记者问。 何雁明处长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海南省外汇形势: 一、跨境资金流动总体情况 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全力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自贸港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动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海南省跨境收支规模8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结售汇总额17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结汇规模46.3亿美元,同比增长22.5%,购汇规模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2.4%。 二、跨境资金流动结构特点 (一)货物贸易增长亮点频现。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货物贸易收支规模352.8亿美元。一是保税贸易规模有所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海关进出境保税物流货物收支合计45.9亿美元,同比增长5.4%。二是免税品进口付汇较快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免税品进口付汇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二)服务贸易有所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贸易跨境收支规模50.4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一是运输服务有所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运输服务收支规模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二是电信计算机服务同比增长近七成。2025年前三季度,电信计算机服务收支规模3.2亿美元,同比增长67.2%。三是跨境旅行服务较快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跨境旅行服务收支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三)直接投资规模小幅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直接投资收支规模367.1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快。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对外直接投资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二是来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来华直接投资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 三、外汇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海南省分局牢牢把握自贸港涉外主体需求,深入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引导涉外企业持续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不断提升辖区外币兑换便利化水平,助力涉外企业稳健经营,有力地推动了自贸港涉外经济蓬勃发展。 (一)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效显著 一是发挥创新政策优势,助力涉外企业“降本增效”。切实发挥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优势,通过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为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套保业务,利用FT账户、EF账户可使用离岸汇率结算的政策特点,帮助企业在外汇套保业务中获得更有优势的价格,助力企业降本减负。二是多方联动,力推国企汇率避险新突破。针对部分国企对汇率避险业务“不敢做、不会做”难题,海南省分局联合省国资委共同宣传普及,推广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国有企业外汇套保覆盖率有效提升,树立汇率风险管理标杆企业。2025年1-9月,辖内企业外汇套保比率47%,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 (二)金融为民,提升辖区外币兑换便利化 一是切实做好辖区外币兑换服务。海南省分局不断加强政策传导,推动辖内银行、外币代兑机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规范兑换管理服务、丰富外币币种,持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能力。二是积极服务博鳌亚洲论坛和中国消博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加强博鳌地区外币代兑点建设,增设3家个人外币代兑点,博鳌地区外币个人代兑机构已有12家,覆盖全部涉外服务酒店。 下一步,海南省分局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聚焦年底全岛封关运作,从释放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创新政策动能、加强跨境资金管理制度集成创新等方面,支持自贸港建设,提升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度。 海南日报记者提问: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进展情况? 张园园处长:感谢您的提问。跨境资管试点政策是海南自贸港金融核心政策之一。2025年7月,《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后,海南省分行与各试点金融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宣传培训,规范审核试点报备材料,试点政策顺利落地。10月16日,海南省分行根据4家试点发行机构(金元证券、万和证券、汇百川基金、鹏安基金)报备的试点规模材料,完成4家发行机构申请的50亿元人民币试点规模核定。10月17日,已有两家试点发行机构发行的试点产品完成境外投资者认购,境外投资者资金从投资账户到银行代销账户及产品募集账户,划转顺畅、高效,试点政策顺利落地,为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再添重要实践案例。跨境资管试点有助于深化海南自贸港金融机构与境外投资者的合作,加大境外资金引入,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按照职责分工,审核试点机构报备材料,及时公示试点机构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完善资金汇兑与账户服务。指导试点银行要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便捷的账户开立、资金划转和汇兑服务,切实履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义务。境外投资者购买及赎回试点资管产品均需通过投资账户进行,确保资金闭环管理。强化风险防控与监管协作。建立健全金融监管部门联络协商机制,加强统计监测与监督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海南省分行将以“政策落地提速、服务保障提质、强化效果评估”为导向,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稳步推动试点业务落地见效,充分释放试点政策红利,推动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健康发展,持续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5-10-27/hainan/2025/1027/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