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4年,我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较2023年末下降277亿美元,降幅1.1%。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0%,较2023年末上升3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受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277亿美元,其中,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360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为129.9%。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2.8%,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3.8%,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展望2025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总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稳中趋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助于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4-17/guangdong/2025/0417/297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4年,我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较2023年末下降277亿美元,降幅1.1%。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0%,较2023年末上升3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受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277亿美元,其中,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360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为129.9%。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2.8%,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3.8%,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展望2025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总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稳中趋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助于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4-17/neimenggu/2025/0417/1942.html
-
2025年3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在内蒙古等16省(市)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包头某有限责任公司被纳入本批试点企业。在外汇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的指导、包头市分局的推动下,4月3日,包头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备案,标志着辖区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备案成功落地。 下一步,包头市分局将通过专项辅导、成效评估等系列工作举措,全力支持试点企业用好用足、早享尽享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政策红利,助力企业优化资金配置、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让经营主体更加省时省心省力。 2025-04-17/neimenggu/2025/0417/1944.html
-
2025年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会见来访的新加坡金管局副行长梁新松。双方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加强中新金融领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陪同会见。 2025-04-17/neimenggu/2025/0417/1943.html
-
境内个人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到期结汇,是否可以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 答:境内个人购买的外汇理财产品本金与收益均应在年度便利化额度内办理结汇。 2025-04-17/tianjin/2025/0417/2770.html
-
2025-04-1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136.htm
-
3月20日,外汇局黔东南州分局协同中国银行凯里分行走进企业,面对面向企业开展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及避险政策宣讲,帮助企业定制个性化避险方案,切实帮助企业增强了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有利于其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2025-04-17/guizhou/2025/0417/1709.html
-
附件:宁波市分局执法证人员信息(截至2025年4月11日) 2025-04-17/ningbo/2025/0417/2352.html
-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核心要义深入人心,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广泛拓展,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夯实巩固,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汇聚形成。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强调要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有之义,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2015年7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公布施行,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重要制度安排应运而生。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宣传,推动内容形式不断丰富、路径载体不断拓展,覆盖面、参与度、影响力持续提升。4月15日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关心国家安全事业、参与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节点,以“4·15”集中宣传为代表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常态化、制度化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国家安全机关的生动实践 国家安全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机关,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是国家安全机关的应尽之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全机关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牵引,紧密围绕国家安全新形势新任务,紧扣主题、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宣传教育活动,持续稳固维护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同心共筑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国家安全机关始终将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立足工作职能、把握原则要求、发挥专业优势、拓展平台渠道,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政治要求,持续宣传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系统介绍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坚持突出重点,紧扣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主题主线,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推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公务员培训体系;坚持守正创新,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新媒体传播趋势,创造性加强国安新媒体工作,创设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努力把国安工作的神秘性、神奇性、神圣性转化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的传播力、穿透力、影响力,汇聚起社会各界理解关心支持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坚持多措并举,有效调动各方宣传教育资源力量,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助力形成各部门协同、全社会支持配合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大格局。 全民共筑国家安全的时代图景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只有坚持全社会动员才能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不断巩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及时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渠道,积极反映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发现、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氛围更加浓厚。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广泛宣传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国家安全工作的磅礴力量充分汇聚,全民共筑国家安全的主旋律高亢嘹亮,夯实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民心基础。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国家安全机关愿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携手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来源:国家安全部学习强国平台号 2025-04-15/jiangxi/2025/0415/2711.html
-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地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从校园到企业、从社区到乡村、从城市到边疆、从线下到线上,人们在参与普法教育、参观主题展览、观看宣传教育片等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国家安全就在我们身边,凝聚起人人参与、共筑国家安全屏障的合力。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年来,我们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成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看政治安全,畅通公民、组织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渠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一键直达,全社会反间防谍意识显著增强;看经济安全,加大科技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坚持未雨绸缪端牢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看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护航网络强国建设,群众网络安全素养持续提升……实践充分表明,维护国家安全,人人都是主角。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就能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圆满完成各项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这对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显著增多,特别是外部遏制打压变本加厉,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交织叠加,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越是面对风高浪急、惊涛骇浪,越要稳住安全这个“压舱石”,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工作中自觉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现阶段,粮食生产安全、能源保障安全、产业链安全、生态安全等,都是重点保障的事项;人工智能伦理、生物入侵防治等,都是事关长远的课题。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谋划前多想一层、实干中多把一关、验收后多审一环,通过及时有效解决一个个安全问题为国家长治久安筑牢根基,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守护者、责任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持续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安全高于天,防范见于细。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思想上拧紧“安全阀”,破除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查治身边风险隐患;在生活中系牢“安全带”,警惕安而忘危的麻痹意识,不参与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在工作中练就“金钟罩”,避免疏忽大意的安全隐患,始终严守纪律规矩。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维护国家安全融入日常、见于行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定能让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牢不可破,让中国号航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来源: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号 2025-04-15/jiangxi/2025/0415/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