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6371亿元人民币(等值25169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6642亿元人民币(等值10937亿美元),占43%;短期外债余额为99729亿元人民币(等值14232亿美元),占57%。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3%。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30186亿元人民币(等值4308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6498亿元人民币(等值927亿美元),占4%;银行外债余额为77649亿元人民币(等值11081亿美元),占44%;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2037亿元人民币(等值8853亿美元),占35%。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5678亿元人民币(等值3664亿美元),占15%;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7007亿元人民币(等值3854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3035亿元人民币(等值4714亿美元),占19%;债务证券余额为61838亿元人民币(等值8825亿美元),占35%;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441亿元人民币(等值491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7843亿元人民币(等值2546亿美元),占10%;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7529亿元人民币(等值1074亿美元),占4%。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88761亿元人民币(等值12667亿美元),占50%;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87610亿元人民币(等值12502亿美元),占50%。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0%,欧元债务占8%,日元债务占5%,港币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4年9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4年9月末 2024年9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30186 4308 短期 1746 249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746 249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8439 4059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4664 3520 贷款 3775 539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6498 927 短期 2722 388 货币与存款 1342 191 债务证券 1379 197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777 539 SDR分配 3441 49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336 48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7649 11081 短期 59900 8548 货币与存款 31684 4522 债务证券 12658 1806 贷款 15069 215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489 70 长期 17749 2533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4453 2063 贷款 3210 458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86 12 其他部门 44194 6307 短期 31576 4506 货币与存款 9 1 债务证券 210 30 贷款 1101 15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6534 3787 其他债务负债 3723 531 长期 12619 180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726 960 贷款 2523 36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73 68 其他债务负债 2896 413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7843 2546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9451 1349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456 207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6936 990 外债总额头寸 176371 25169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5-01-03/beijing/2025/0103/2495.html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看望慰问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燕陪同。 潘功胜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对全体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表示充分肯定。潘功胜指出,2024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妥应对风险挑战,稳健审慎开展经营,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功胜强调,中央外汇业务中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密切跟踪研判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断提升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助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1-03/qinghai/2025/0103/1759.html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银行外汇风险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试行)》(汇发〔2024〕32号,以下简称《报告办法》)。《报告办法》是《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旨在推动银行树立风险为本理念,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预防和遏制外汇违法违规活动,更好保障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报告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报告办法》共四章23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银行外汇风险交易报告责任。要求银行制定外汇风险交易信息监测标准,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并开展监测分析,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外汇风险交易报告。二是明确外汇风险交易信息报送范围,包括涉及涉嫌虚假贸易、虚假投融资、地下钱庄、跨境赌博、骗取出口退税、虚拟货币非法跨境金融活动以及其他涉嫌违法违规跨境资金流动活动的信息。三是明确外汇风险交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外汇风险交易基本情况和拟采取的处置措施等。四是明确银行需采取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内控制度、配套系统、资料留存及保密管理等。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银行建立健全外汇风险交易监测体系,有效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外汇展业改革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5-01-03/beijing/2025/0103/2496.html
-
2024年12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举行新任职司处级领导干部宪法宣誓仪式。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监誓。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新任命的司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朱鹤新局长强调,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级干部职工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外汇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带头忠于宪法、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廉洁自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1-03/qinghai/2025/0103/1758.html
-
见附件。 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2024年12月31日) 2025-01-03/qinghai/2025/0103/1756.html
-
见附件。 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2024年12月31日) 2025-01-03/beijing/2025/0103/2494.html
-
见附件。 附件1: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诠释文件 2025-01-03/qinghai/2025/0103/1757.html
-
FILE: SDDS Metadata For Balance of Payments of China 2025-01-03/en/2017/0707/632.html
-
2025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在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外汇管理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外汇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作工作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会计师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外汇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接受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为契机,加强统筹谋划,坚持稳进结合,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在复杂严峻形势下保持较强韧性。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动巡视整改,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外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贯彻落实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等3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围。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以支持科创企业为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取消外贸企业名录登记行政许可,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提质,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外汇服务。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扩围,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三是外汇领域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推动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修订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有序支持境内机构开展跨境证券投资,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持续推进外汇市场建设,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支持重点区域开放发展,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四是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逆周期调节和预期引导,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非现场监管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出口骗税等外汇违法违规活动。五是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不断完善,年初以来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会议强调,2025年,外汇管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系统集成,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推动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部署了2025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一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走好第一方阵,当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二是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标本兼治,以整改实际成效彰显政治担当。三是加力推进外汇便利化改革。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更多科技型企业纳入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引导境外高质量资本投向境内高新技术行业。按照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要求,有序扩展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覆盖面。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推动贸易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提升贸易新业态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促进外商投资汇兑便利。建立外汇管理政策评估机制。四是加力推进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优化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推进企业外债管理改革,持续完善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外汇管理创新。五是加力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强化形势监测研判,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和预期管理。六是加力构建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保持对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高压打击态势,协同加强非法跨境金融活动源头治理。七是加力推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八是加力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外汇管理条例》修订,推进现代化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建设,研究构建“智慧外管”,科技赋能、数据赋能外汇管理与服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部门、各省级分局、各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审计署有关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完) 2025-01-06/xiamen/2025/0106/226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巢湖分局;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各政策性银行安徽省分行、各国有银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肥分行、各城市商业银行合肥分行、各外资银行合肥分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鼓励外资设立非企业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扩大“科汇通”试点的通知》(汇发〔2024〕26号)要求,决定在合肥市辖内开展“科汇通”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以下简称安徽省分局)制定了《合肥市“科汇通”试点业务实施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肥市辖内符合条件的非企业科研机构基本信息登记、变更、注销,以及开办资金入账、使用参照境内直接投资(FDI)方式进行管理,在银行办理相关业务。试点地区内符合条件的非企业科研机构可参与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 二、各银行应加强学习与宣传,完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按月统计并报送业务开展情况。 巢湖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应及时转发至辖内银行,加强对银行和机构的指导,确保合规开展业务,及时反映运行情况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安徽省分局反馈。 附件:合肥市“科汇通”试点业务实施细则 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 2024年12月31日 2025-01-06/anhui/2025/0106/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