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8月13日,在外汇局三亚市分局与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共同促进发展的原则,成功签署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三亚市分局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 此次合作备忘录由外汇局三亚市分局王宇副局长与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何光远副局长共同签署。签约仪式后,双方召开座谈会,就合作的具体事宜、实施路径以及预期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将携手推动园区外向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三亚市外汇市场发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4-08-15/hainan/2024/0815/2059.html
-
2024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了《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核查规则(2024年版)》,(以下简称《核查规则(2024年版)》,为有效提高海南辖区申报主体对《核查规则(2024年版)》的理解贯彻,4月19日,外汇局海南省分局为全辖50余家申报主体组织开展了一期培训,逐条讲解单表核查规则及跨表核查规则内容。 会后,申报主体反馈此次培训收获良多,对修订的重要内容有了深入学习和理解,日后能更好运用核查规则提升申报数据质量。 2024-04-23/hainan/2024/0423/1996.html
-
附件: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4年6月30日) 2024-08-01/xiamen/2024/0801/223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7月,银行结汇13169亿元人民币,售汇17057亿元人民币。2024年1-7月,银行累计结汇88740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00712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4年7月,银行结汇1847亿美元,售汇2392亿美元。2024年1-7月,银行累计结汇12483亿美元,累计售汇14165亿美元。 2024年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43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5352亿元人民币。2024年1-7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86563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291732 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4年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221亿美元,对外付款6359亿美元。2024年1-7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0308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1036亿美元。 7月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向好,货物贸易等主要流入渠道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环比增长9%,支出增长7%,收支逆差环比收窄41%。其中,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带动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48%,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00亿美元,环比增长1.4倍,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未来随着内外部环境改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将进一步增多。从内部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有力提振市场信心,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得到巩固和增强;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外汇市场韧性将继续提升。从外部看,国际贸易有望恢复增长,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由2023年下降1.2%转为增长2.6%左右。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近期非美主要货币企稳回升,国际汇市环境有望逐步改善。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4-08-15/chongqing/2024/0815/2979.html
-
为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德阳市分局多措并举、积极作为,近期成功辅导辖内一家大型纸制品制造企业作为境内成员企业,顺利加入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一是强化跨地区分局协作。在了解到辖内企业需求后,德阳市分局主动与该企业总部集团所在地广东省江门市外汇局开展沟通联系,了解该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备案工作安排及需配合完成的具体事项;按照广东省分局转来的工作联系单,及时、准确地在资本项目系统维护企业相关数据。二是加强对银行的指导,要求经办银行优化外汇服务、做好企业加入集中运营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及时为企业注销存量外债,保障企业后续业务办理顺畅。三是主动对接企业开展政策辅导,通过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座谈,详细了解企业加入集中运营背景、企业生产经营、最新股权架构等具体情况;并就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政策向企业进行详细讲解,解答企业疑惑。 下一步,德阳市分局将持续跟进辖内跨国企业资金池业务需求,指导辖内银行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 2024-08-20/sichuan/2024/0820/2660.html
-
2024-08-2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8/content_6969277.htm
-
2024-08-16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8/content_6968537.htm
-
2024-08-2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8/content_6969308.htm
-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5%,涨幅扩大;环比上涨0.5%,由降转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展望后期,随着宏观政策持续用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持续增强,预计物价总水平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CPI同比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7月份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加之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5%。食品中,受部分地区高温降雨天气影响,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9.3%和4.4%;非食品中,暑期出游需求较旺,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2.1%、9.4%和5.8%,涨幅均高于近10年同期平均水平。 从同比看,CPI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2.1%转为持平。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鲜果、食用油、牛肉和羊肉价格降幅均有收窄。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带动物价持续企稳回升。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除交通通信价格小幅下降外,其他七大类价格均同比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张学武表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但基本符合前期产能推算预期,涨幅温和可控;受短期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鲜菜、鲜果和鸡蛋等价格涨幅强于季节性,是主要的超预期影响因素。 PPI同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7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 张学武分析,从促降因素看,建筑施工进入淡季,钢铁行业出厂价格下降1.7%。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转弱叠加海外库存增加,铜、铝等有色金属行业出厂价格下降0.4%。从促升因素看,国际油价上涨带动国内上游油气开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0.5%。受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加大、部分汽车限购地区增发购车指标以及一些车企调整销售策略影响,汽车制造业出厂价格止跌回升。 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合计下拉PPI约1.25个百分点。 7月份PPI同比降幅与6月持平,未能进一步收窄。温彬分析,一方面,7月份全球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对我国工业品价格传导趋于减弱。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工业企业仍面临内需不足问题,下游价格下行压力大于上游。未来3个月,去年低基数效应基本消失,叠加受主要发达国家衰退预期影响,全球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对我国上游工业品价格形成向下传导压力,预计PPI可能面临同比降幅扩大的局面。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尽管7月份翘尾因素进一步回升,但因新涨价动能减弱,当月PPI同比跌幅与上月持平,结束了过去3个月的降幅连续收窄过程。下半年,预计工业品价格下行压力会再度加剧。 物价反映需求依然偏弱 整体看,7月份CPI虽略高于市场预期,但食品和能源贡献较大,核心CPI处在历史低位,反映需求依旧偏弱。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中期看猪肉价格“上有顶,下有底”。当前,规模性养猪企业在高负债下扩产意愿有限,而中小散户成本偏高竞争力不足,加上秋冬季需求回暖,猪肉价格不太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不过,由于本轮产能去化周期长、幅度浅,在没有大的疫情冲击下,猪肉价格未来涨幅也将有限。天气因素对短周期食品的冲击有望逐步缓解,食品整体供给有保障,难以出现持续上行。国际能源价格随着发达经济体衰退预期加强出现回落,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将减弱。内外需仍有压力。从外需看,近期欧美补库存支撑出口高增长,但后期恐有下行压力;从内需看,今年以来我国节日型、脉冲型消费特征明显,但耐用品和基本消费需求依旧偏弱。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物价继续维持低位,反映出国内供需尚未恢复平衡,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工业部门整体仍在降价促销,企业扩张生产、投资意愿整体偏弱,微观主体不够活跃,宏观政策仍需要给予有力支持。 “考虑到上游工业价格依旧在负区间,整体通胀水平将继续低于政策目标。随着全球主要央行进入降息周期,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温彬说。 2024-08-20/dalian/2024/0820/2207.html
-
服务消费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撑,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8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意见》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围绕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支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优化养老服务 202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必将带来服务消费方面的深刻变化。 “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对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说。 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将认真落实《意见》关于养老服务消费的部署要求,围绕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进一步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发展,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畅通区域内养老服务供需渠道,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消费圈;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支持护理型床位建设,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围绕培育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运用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化、旅游、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借力平台经济优势,更好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 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消费惠民措施 举办特色活动和发放消费券等举措,是提振消费的有力措施。《意见》提出,要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马力介绍,今年以来,文旅部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春节、“五一”、暑期、国庆等重点时段贯穿全年,组织各地及支持单位持续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消费惠民措施。 当前正值暑期,文旅部组织开展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发布“跟着演出去旅行”“避暑消夏好去处”等暑期文旅产品,“跟着赛事去旅行”暑期赛事目录,以及多项惠民乐民组合“礼包”。 各地也围绕夜间游、避暑游、亲子游等消费热点,联动金融机构、电商平台、媒体平台等,推出超过4000项约3.7万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打造滨海、森林、音乐节、演唱会、展览展会、户外运动、文体赛事等多姿多彩的新场景,创新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场馆、旅游景区延长开放时间,丰富国风国潮、艺术时尚、演出展览、美食消夏等特色活动。 激发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意见》提出,要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的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服务消费场景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表示,近年来,服务消费的模式、业态、场景都不断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服务消费升级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人口结构的变化蕴含服务消费的创新动能。去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2%,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带来教育培训、养老托育、居住服务等消费需求。“Z世代”等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骑行、滑雪、露营、观演这些沉浸体验消费越来越受到青睐。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服务业态也逐渐丰富,既帮助老年人和子女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生活品质,也孕育着服务消费的新机遇。 科技创新也将创造服务消费的新供给。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送餐、教育、医疗等服务机器人不断迭代升级,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8%。“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稳步发展,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消费选择。(记者 董蓓) 2024-08-20/dalian/2024/0820/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