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266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707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2537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178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17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8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82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07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39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68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26亿美元。 按SDR计值,2017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36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90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272亿SDR,储备资产减少19亿SDR。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透明度,自2017年起,二次收入项下新增发布“个人转移”和“其他二次收入”细分数据;直接投资项下新增发布“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细分数据。(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人民币计值)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 目 行次 2017年一季度 1. 经常账户 1 1,266 贷方 2 40,856 借方 3 -39,590 1.A 货物和服务 4 1,488 贷方 5 36,180 借方 6 -34,692 1.A.a 货物 7 5,666 贷方 8 32,708 借方 9 -27,042 1.A.b 服务 10 -4,178 贷方 11 3,472 借方 12 -7,650 1.B 初次收入 13 -27 贷方 14 4,193 借方 15 -4,220 1.C 二次收入 16 -195 贷方 17 484 借方 18 -678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2,707 2.1 资本账户 20 -9 贷方 21 5 借方 22 -14 2.2 金融账户 23 2,715 资产 24 -3,587 负债 25 6,303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2,537 2.2.1.1 直接投资 27 864 资产 28 -1,413 负债 29 2,277 2.2.1.2 证券投资 30 -546 资产 31 -1,014 负债 32 468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0 资产 34 -1 负债 35 1 2.2.1.4 其他投资 36 2,219 资产 37 -1,338 负债 38 3,556 2.2.2 储备资产 39 178 3.净误差与遗漏 40 -3,973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美元计值)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17年一季度 1. 经常账户 1 184 贷方 2 5,933 借方 3 -5,749 1.A 货物和服务 4 216 贷方 5 5,254 借方 6 -5,038 1.A.a 货物 7 823 贷方 8 4,750 借方 9 -3,927 1.A.b 服务 10 -607 贷方 11 504 借方 12 -1,111 1.B 初次收入 13 -4 贷方 14 609 借方 15 -613 1.C 二次收入 16 -28 贷方 17 70 借方 18 -9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393 2.1 资本账户 20 -1 贷方 21 1 借方 22 -2 2.2 金融账户 23 394 资产 24 -521 负债 25 91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368 2.2.1.1 直接投资 27 126 资产 28 -205 负债 29 331 2.2.1.2 证券投资 30 -79 资产 31 -147 负债 32 68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0 资产 34 0 负债 35 0 2.2.1.4 其他投资 36 322 资产 37 -194 负债 38 516 2.2.2 储备资产 39 26 3.净误差与遗漏 40 -577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4.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以SDR计值)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17年一季度 1. 经常账户 1 136 贷方 2 4,382 借方 3 -4,246 1.A 货物和服务 4 160 贷方 5 3,881 借方 6 -3,721 1.A.a 货物 7 608 贷方 8 3,508 借方 9 -2,900 1.A.b 服务 10 -448 贷方 11 372 借方 12 -821 1.B 初次收入 13 -3 贷方 14 450 借方 15 -453 1.C 二次收入 16 -21 贷方 17 52 借方 18 -73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290 2.1 资本账户 20 -1 贷方 21 1 借方 22 -2 2.2 金融账户 23 291 资产 24 -385 负债 25 676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272 2.2.1.1 直接投资 27 93 资产 28 -152 负债 29 244 2.2.1.2 证券投资 30 -59 资产 31 -109 负债 32 50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0 资产 34 0 负债 35 0 2.2.1.4 其他投资 36 238 资产 37 -143 负债 38 381 2.2.2 储备资产 39 19 3.净误差与遗漏 40 -42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季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5.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5月,银行结汇8920亿元人民币(等值1296亿美元),售汇10097亿元人民币(等值1467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178亿元人民币(等值171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8495亿元人民币,售汇9347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852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425亿元人民币,售汇750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325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855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620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235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146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803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6572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3814亿元人民币。 2017年1-5月,银行累计结汇43084亿元人民币(等值6257亿美元),累计售汇48102亿元人民币(等值6986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5018亿元人民币(等值729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41001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44987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3986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2083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3115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1032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3878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3530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结汇348亿元人民币。 2017年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5787亿元人民币(等值2294亿美元),对外付款17288亿元人民币(等值251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501亿元人民币(等值218亿美元)。 2017年1-5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77154亿元人民币(等值11206亿美元),对外付款81445亿元人民币(等值11829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4291亿元人民币(等值623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3.html
-
2017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64824亿美元,对外负债47506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319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13459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3923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47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16367亿美元,储备资产31028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21%、6%、0.1%、25%和48%;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29037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8361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47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006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61%、18%、0.1%和21%。 按SDR计值,2017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7776亿SDR,对外负债35012亿SDR,对外净资产12764亿SDR。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透明度,自2017年起,直接投资项下新增发布“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细分数据。(完) 2017年3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17,319 12,764 资产 2 64,824 47,776 1 直接投资 3 13,459 9,919 1.1 股权 4 10,948 8,069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2,511 1,850 1.a 金融部门 6 2,141 1,578 1.1.a 股权 7 2,047 1,509 1.2.a 关联企业债务 8 93 69 1.b 非金融部门 9 11,319 8,342 1.1.b 股权 10 8,901 6,560 1.2.b 关联企业债务 11 2,417 1,781 2 证券投资 12 3,923 2,891 2.1 股权 13 2,393 1,763 2.2 债券 14 1,530 1,128 3 金融衍生工具 15 47 35 4 其他投资 16 16,367 12,063 4.1 其他股权 17 1 0 4.2 货币和存款 18 3,528 2,600 4.3 贷款 19 6,122 4,512 4.4 保险和养老金 20 102 75 4.5 贸易信贷 21 5,820 4,289 4.6 其他 22 794 585 5 储备资产 23 31,028 22,867 5.1 货币黄金 24 737 543 5.2 特别提款权 25 98 72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6 96 71 5.4 外汇储备 27 30,091 22,177 5.5 其他储备资产 28 6 4 负债 29 47,506 35,012 1 直接投资 30 29,037 21,400 1.1 股权 31 26,888 19,816 1.2 关联企业债务 32 2,149 1,584 1.a 金融部门 33 1,322 974 1.1.a 股权 34 1,272 937 1.2.a 关联企业债务 35 50 37 1.b 非金融部门 36 27,715 20,426 1.1.b 股权 37 25,616 18,879 1.2.b 关联企业债务 38 2,099 1,547 2 证券投资 39 8,361 6,162 2.1 股权 40 6,190 4,562 2.2 债券 41 2,171 1,600 3 金融衍生工具 42 47 35 4 其他投资 43 10,060 7,414 4.1 其他股权 44 0 0 4.2 货币和存款 45 3,631 2,676 4.3 贷款 46 3,503 2,581 4.4 保险和养老金 47 91 67 4.5 贸易信贷 48 2,682 1,977 4.6 其他 49 58 43 4.7 特别提款权 50 95 70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 ”表示净负债。 3.SDR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7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17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在合理区间,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转为顺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 货物贸易顺差仍为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来源,货物出口和进口均呈现同比增长。2017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8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0.7%,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823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4750亿美元,进口39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23%,显示出外贸回稳向好的积极信号;服务贸易逆差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主要是受进口增长带动运输项下逆差扩大36%,以及旅行逆差增长5%的影响。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转为顺差。2017年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6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1263亿美元。一方面,境内主体对外投资趋于理性。一季度,因国际收支交易形成的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547亿美元。具体看,对外直接投资资产净增加205亿美元;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净增加147亿美元;对外其他投资资产净增加194亿美元。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持续增加对我国的投资。一季度,对外负债净增加91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减少135亿美元。具体看,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增加331亿美元,仍保持了较高水平;来华证券投资净增加6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减少189亿美元;来华其他投资净增加516亿美元,主要是非居民存款增加,上年同期为净减少385亿美元。 国际收支交易导致储备资产略有下降,降幅明显收窄。2017年一季度,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减少26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少减98%,其中,外汇储备减少25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等减少1亿美元。 问:2017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17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均较上年末有所增长。3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17319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资产64824亿美元,对外负债47506亿美元,较上年末(下同)分别增长0.2%和2%。 对外资产方面,除其他投资资产和金融衍生工具资产略有下降,其余各大类资产均略有增加。具体看,直接投资资产增加287亿美元,增长2%;证券投资资产增加272亿美元,增长7%;储备资产增加49亿美元,增长0.2%;金融衍生工具资产减少5亿美元,下降9%;其他投资资产减少444亿美元,下降3%。 对外负债方面,除金融衍生工具负债有所下降,其余各大类负债继续保持回升势头。具体看,直接投资负债增加378亿美元,增长1%;证券投资负债增加275亿美元,增长3%;其他投资负债增加212亿美元,增长2%;金融衍生工具负债减少19亿美元,下降28%。 从项目构成看,对外金融资产以官方储备资产为主,对外负债以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为主。具体看,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1028亿美元,占资产总额比重为48%;对外直接投资13459亿美元,占比21%;证券投资3923亿美元,占比6%;金融衍生工具47亿美元,占比0.1%;其他投资16367亿美元,占比25%。对外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29037亿美元,占负债总额比重为61%;证券投资8361亿美元,占比18%;金融衍生工具47亿美元,占比0.1%;其他投资10060亿美元,占比21%。 总体看,我国储备规模仍位列全球第一,对外各类投资更趋理性,来华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和其他来华投资回升亦显示境外投资者看好我国经济前景,这些都表明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较为稳健。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70.html
-
2017年6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带队赴深圳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机构关于外汇市场形势、外汇管理政策的看法、意见和建议。 潘功胜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保持中高速增长。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市场预期稳定,外汇储备变动和人民币汇率趋向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潘功胜强调,要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对外开放。坚持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依法支持、保障真实合规的经常项目国际支付与转移,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稳妥有序地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积极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外汇管理政策环境,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潘功胜表示,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稳定,维护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市场活跃,市场主体对政策和市场信号反应敏锐。潘功胜局长希望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外汇市场各相关参与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外汇管理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完)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4.html
-
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4月底上升240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36亿美元,较4月末小幅上升240亿美元,增幅为0.8%,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回升。 5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回稳向好势头,外汇供求继续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有所上升。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推动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出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动能壮大、空间拓展等更多积极变化,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因素进一步增多,经济稳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稳健。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受此提振,居民和企业的购汇行为更加趋于理性。 往前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将继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随着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效果继续显现,将进一步巩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均衡发展的基础,推动外汇储备规模趋于稳定。 2017-06-09/qingdao/2017/0609/262.html
-
2017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9312亿美元,对外负债10679亿美元,对外净负债1367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089亿美元,外币净资产721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存贷款资产7204亿美元,债券资产927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1181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77%、10%和13%。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1155亿美元,美元资产6502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1655亿美元,分别占12%、70%和18%。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投向境外银行部门4704亿美元,占比51%;投向境外非银行部门4608亿美元,占比49 %。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存贷款负债5777亿美元,债券负债1204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698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4%、11%和35%。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3243亿美元,美元负债3949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3487亿美元,分别占30%、37%和33%。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负债中,来自境外银行部门4181亿美元,占比39%;来自境外非银行部门6498亿美元,占比61%。(完)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 2017 年 5 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 12.84 万亿元人民币(等值 1.87 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 2.04 万亿元人民币(等值 2971 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 10.80 万亿元人民币(等值 1.57 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 5.55 万亿元人民币(等值 8060 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 7.29 万亿元人民币(等值 1.06 万亿美元)。 2017年1-5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58.0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43万亿美元)。(完) 2017-06-30/qingdao/2017/0630/265.html
-
2015年6月10日,青岛区域人民币对韩元汇率中间价 1.00CNY=180.3784KRW 2015-06-10/qingdao/2015/0610/334.html
-
2015年6月11日,青岛区域人民币对韩元汇率中间价 1.00CNY=179.0927KRW 2015-06-11/qingdao/2015/061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