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31http://www.gov.cn/xinwen/2022-10/30/content_5722580.htm
-
2022-10-31http://www.gov.cn/premier/2022-10/28/content_5722388.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银行结汇15416亿元人民币,售汇1484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3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461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结汇2214亿美元,售汇2132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20058亿美元,累计售汇18873亿美元。 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9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8810亿元人民币。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15646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11145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2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453亿美元,对外付款5574亿美元。2022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781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7102亿美元。 2022年以来,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保持活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有序。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格局,其中,银行结售汇顺差118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71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外汇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有助于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2-10-31/shenzhen/2022/1031/1321.html
-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紧紧围绕总局工作部署,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推进各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推动银行创新产品服务,纾解企业跨境投融资堵点难点,全省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依托政策,内外畅通主体投融资渠道。助力跨境投资便利政策改革优化,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总局政策落实措施,大力拓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范围。深入推动跨境融资政策转型升级,制定《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全辖,获得总局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批复,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领跑中西部。 成渝联动,双圈共享一揽子便利化服务。签订《成渝自律机制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白名单”交换共享和跨区互认。联合重庆外汇管理部共同推进成渝外债便利化试点事宜,深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联合印发试点业务操作细则,保障成渝地区便利化试点政策顺利实施。 聚焦基础,多形式确保便利化政策红利落地。引导银行积极探索落地数字化服务试点业务,疫情静态管理期间特事特办,力争兼顾“促便利”和“防风险”。深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对辖内便利化成效数据实施“月度小通报,季度大通报,年度全覆盖” 靶向宣导,紧贴市场着力提升便利化政策成效。全面掌握、积极回应市场主体诉求,精心组织大型、综合宣传服务活动。建立机制,积极推动跨部门、跨地区政策联合宣导。 2022-10-31/sichuan/2022/1031/2062.html
-
日前,金普新区突发疫情,外汇局金州新区中心支局统一部署迅速应对,一方面,严格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从严从快的管控要求,另一方面,克服困难、合理安排,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确保窗口服务不停摆。 家行联动保运转 随着疫情管控升级,青年员工主动请缨驻行值守。其余人员居家不停工,保持通讯及工作状态在线。留守人员在一线负责日常全科外债、名录登记、行政许可网上申请等业务的解答与处理,并对84家企业9月份贸易信贷调查表进行催报审核。居家人员对青年员工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线上指导,补短板把好关。以老带新、家行联动的“抗疫”工作模式不仅有效保证了窗口服务,还通过实务教学帮助青年员工了解全科工作,拓宽业务领域。 汇企联动共抗疫 疫情管控伊始,数家企业焦急来电咨询外汇局是否正常办公。驻行人员及时接听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期间,日均解答各类业务咨询20余次,指导企业网上办理名录登记业务3 笔。对于4 家企业因疫情影响可能无法按送贸易信贷调查表的企业,逐一了解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最终所有企业都按时提交了报告。共处疫情特殊时期,外汇部门的及时回应、指导和理解有力地稳定了疫情下企业人员的焦躁情绪,得到了企业发自内心的感谢,为各项业务有条不紊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2-10-31/dalian/2022/1031/1706.html
-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完) 2022-10-31/dalian/2022/1031/170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8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8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和变化? 答: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8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50亿美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113亿美元,均高于今年以来的月均水平。 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近期,美元走强背景下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市场反映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运行平稳。8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1%,较今年以来月均值提升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与今年以来月均值基本持平,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总体稳定。 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延续较高规模,直接投资等渠道外资流入稳中有增。8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552亿美元,较7月份增长31%。同时,来华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较7月份增加,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市场情况持续改善,凸显了我国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市场化调节机制日益成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更趋理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2022-09-15/ningxia/2022/0915/1993.html
-
为帮助外贸企业防范汇兑损失和经营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卫市中心支局(以下简称“中卫市中心支局”)扎实落实汇率风险管理“首办户”拓展行动,采取联合宣导、优化服务、减费让利等“组合拳”方式,引导辖区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推动涉外经济健康发展。 联合宣导,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依托“1253”工作机制,即“制定1个方案、推送2个名单、成立5个工作组、建立3项信息反馈机制”,从外贸企业需求和外汇银行供给两方面入手,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程序、责任人和时限要求,及时组织召开汇率避险推进会,建立并动态更新涵盖76家企业的工作台账。结合辖区外贸企业行业特点,针对枸杞行业企业进行重点突破,自主或联合银行深入50余家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宣传,组织70余家企业参加商务部门线上培训,联合银行举办线上线下宣传7场次,受众企业80余家次,成功拓展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4家,帮助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优化汇率避险服务,提升外汇服务质效。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避险需求服务和政策供给的支持力度,打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供给“最后一公里”。针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特点,先后通过调研、问卷、电话等方式,了解辖区76家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难点、堵点,指导银行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汇率避险宣传服务和产品设计。针对辖区银行外汇服务情况,引导辖区7家银行获得远期结售汇等业务办理资质,鼓励和指导银行引进期权、掉期等避险工具,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时间,并给予单笔业务办理40-100bp的点差优惠,有力提升了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意愿和业务办理效率。发挥“汇政银”协作几家抬作用,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通过上述措施,辖区银行外汇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下一步,中卫市中心支局将进一步摸清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共性化和个性化需求,联合银行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企业汇率避险工作,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外汇套保业务支持,持续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健经营。 2022-09-29/ningxia/2022/0929/1999.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2年8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2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49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492亿美元,降幅为1.58%。 2022年8月,跨境资金流动理性有序,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2-09-08/ningxia/2022/0908/1983.html
-
问:境内个人每年只能办理等值5万美元的购汇或结汇吗?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经常项目购汇或结汇如何办理? 答:目前,我国对于真实、合法的经常项目和已开放的资本项目下购汇和结汇都没有金额限制。根据《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的五十四条和第五十五条,“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便利化额度管理,便利化额度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内的购汇和结汇”。年度便利化额度不是个人每年购汇或者结汇的限额,只是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购汇或结汇不能仅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根据《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的五十六条,“境内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结汇资金来源材料,在银行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经常项目结汇”;根据第五十七条,“境内个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购汇资金用途材料,在银行办理不占用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经常项目购汇”。 2022-09-29/ningxia/2022/0929/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