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 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10-24/beijing/2025/1024/2648.html
-
官方储备资产 Official reserve assets html xlsx pdf 2025-10-24/jilin/2025/1024/2719.html
-
近日,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升相关创新业务工作水平,滨海新区分局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召开座谈,就共同推动离岸融资租赁业务进行交流。 下一步,滨海新区分局将结合经营主体实际需求,在充分展业审核业务真实性的基础上推动离岸融资租赁业务。 2025-10-24/tianjin/2025/1024/2911.html
-
2025年10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落实金融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参加会议。 党组成员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引领性,为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党组成员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国家外汇管理局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六个坚持”原则,时刻谨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牢牢把握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外汇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金融外汇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外汇管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二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深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外汇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外汇管理政策评估和跟踪问效,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三是助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加强外汇政策供给,支持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重点区域开放发展。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四是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会议强调,国家外汇管理局系统要继续精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四季度工作,坚决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务。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和预期管理,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风险。巩固严监管氛围,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加快推出多项外汇支持性政策,助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为顺利开启“十五五”提供有力支持。 2025-10-27/xiamen/2025/1027/2345.html
-
为深入贯彻国家“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精神,强化青年群体外汇合规意识与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近日,“越诚信越便利,营造良好外汇环境”的主题宣传活动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主办,华夏银行大连分行承办,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农业银行大连市分行、交通银行大连分行、招商银行大连分行、浦发银行大连分行、平安银行大连分行及大连银行等七家金融机构参与,以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为核心,推动外汇政策与反诈知识深入校园,为青年学子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各参与银行积极创新宣传模式,推动知识传播更具实效。一是精准投送,提升知识可达性。各银行定制化设计宣传折页,以图文并茂形式提炼外汇法规要点与反诈指南,现场发放宣传折页1500余份,实现信息高效传播。二是深度互动,聚焦学生关切问题。设立专业咨询区,围绕外汇合规场景设计互动问答,针对“境外线上支付合规路径”“可疑跨境信息甄别”等热点问题现场解析,增强认知深度。三是趣味竞答,激发参与热情。组织有奖闯关活动,以实用礼品激励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形成“学政策、辨风险、守诚信”的浓厚氛围。活动现场,外汇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及八家银行机构结合大学生跨境消费、留学汇款等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化政策解读与案例警示。专业讲师以通俗语言阐释外汇管理政策框架,解析“分拆购汇”“非法外汇交易”等行为的法律风险;通过剖析“虚假跨境投资”“冒充外汇平台客服”等高发骗局,提升学生识骗、防骗能力,增强对个人资金安全的保护意识。 作为“诚信兴商宣传月”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成功构建了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商业银行与高校协同联动的宣传教育机制。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深化校园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合规理念,进一步夯实校园金融安全基础,为净化外汇市场环境、弘扬诚信文化注入持续动能。 2025-10-27/dalian/2025/1027/2552.html
-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公告》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已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持债规模不断扩大,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需求持续增加。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2015年起,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推出以“债券通”渠道下托管的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 为进一步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促进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境外主体包括哪些? 答:《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此外,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服务,相关行为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规定,境外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应将主协议标准版本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三、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交易的方式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质押式债券回购与国际市场债券回购在操作上存在差异,未将质押式回购标的债券从正回购方过户至逆回购方,而是冻结在正回购方。国际市场主流回购模式均采取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的做法,类似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买断式回购。《公告》起草过程中,境外机构投资者普遍反映,采用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模式权责关系清晰、违约处置便利,更加符合境外机构投资者交易习惯,且有利于提升债券市场整体流动性。 《公告》发布后,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法,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同时,为便利已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平稳过渡,此类机构在过渡期内仍可按照原模式开展交易,过渡期为自《公告》实施之日起12个月。 四、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在风险防范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措施? 答:统筹开放和安全是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的基础,也是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坚持的重要原则。我们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加强在交易、托管、结算、汇兑等环节的设计,实现资金闭环管理,并通过交易托管数据报告等方式,强化穿透式监管和监测。 交易对手方面,通过“债券通”渠道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初期沿用现券交易机制,与做市商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做市商应具备较强的资金和债券报价能力,将从“债券通”做市表现优秀的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中遴选,并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名单。 额度管理方面,做市商资金融出限额遵守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业务统一管理框架,境外机构投资者正回购余额参照银行间债券市场买断式回购杠杆率规定实施管理,具体要求由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发布实施细则予以明确。 五、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回购资金收付有何具体管理要求? 答: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相关资金收付应当符合其现券交易对应投资渠道的资金及账户管理规定。具体按照《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0〕第2号》《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22〕第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2025-10-24/anhui/2025/1024/2987.html
-
今年以来,随着提振消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实现稳定增长。 4.5%,这是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这一速度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分别加快1.2个和1.0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增长加快。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都实现两位数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相关商品零售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同比增长21.3%,延续今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5.3%和19.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新型消费加快增长,线上消费持续向好。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自5月份起增速持续加快,线上商品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2025-10-27/dalian/2025/1027/2556.html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普惠小微、涉农、科创等重点领域贷款支持力度较大。 普惠小微贷款增长较快。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15万亿元。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92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3465亿元。助学贷款余额2944亿元,同比增长41.1%。 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前三季度增加3.28万亿元。农村贷款余额39.14万亿元,同比增长7%,前三季度增加2.3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8.54万亿元,同比增长2.7%,前三季度增加345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3%,前三季度增加5984亿元。 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截至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家,获贷率为50.3%,比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6.66万家,获贷率为57.6%,比去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2025-10-27/dalian/2025/1027/2555.html
-
2025年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数量和持债规模扩大,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自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出以“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回购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业务模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深入总结境内外回购市场实践,加强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机制和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更大便利,也有利于促进优化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机制。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部署,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会同有关各方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公告〔2025〕第21号 2025-10-24/anhui/2025/1024/2986.html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色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9.29万亿元、8.32万亿元和5.01万亿元,前三季度分别增加2.65万亿元、6620亿元和6204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74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756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91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9012亿元。 2025-10-27/dalian/2025/1027/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