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国际收支处党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成效,做好“外汇惠企便民”各项工作,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月10日,国际收支处组织召开“2023年度银行外汇业务座谈会”,聚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扎实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与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工作,33家具备衍生品办理资质的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国际收支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际收支处安旭东副处长对2022年各家银行贯彻落实汇率避险业务工作成效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外汇局、自律机制与金融机构协同联动,通过政策扶持与精准对接的模式,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汇率避险规模扩面增量。2022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130.8亿美元,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118家,同比增长96.7%。今年,外汇局组建了专业政策宣传人才梯队,将联合多部门持续提升宣传质效,以实现“首办户”与“签约额”增量为目标,与省内金融机构合力推进汇率避险工作再上新台阶。国际收支处王飞副处长向与会银行代表介绍了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有关工作,并提出2023年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对辖内部分银行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情况进行现场调研,主动了解其关于场景推进的意见建议,以及继续结合场景应用开展对辖内银行及重点企业的宣传培训。 与会银行代表依次发言,介绍了2022年汇率避险工作开展情况、减费让利创新举措和2023年工作目标与规划。接下来,与会人员就政策宣导、避险案例、拓户攻坚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并就如何加大对国企、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力度、增强企业避险意识与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此外,与会银行代表结合辖区内具体情况,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场景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表示将深挖客户需求,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工作效果,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际收支处业务骨干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难点提出思路与建议,督导银行进一步加强与外汇局的沟通联络,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最后,国际收支处王冬梅处长指出,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是稳企纾困,惠企便民的重要举措,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长期性,并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汇率避险的意愿与能力,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在“首办拓户”的基础上,提升“首办户”的续作率,更好地支持涉外市场主体稳健经营。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场景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问题,能够有效推进业务监管,后续我们会继续加强宣传和培训,银行应继续发掘业务增长潜力,适时为企业一对一专题辅导,做好市场主体培育,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生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2-17/liaoning/2023/0217/1989.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和完善外汇管理“金融为民”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便利化、品牌化水平,鞍山市中心支局于2月15日,携手鞍山中行进社区开展外汇政策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志愿活动以“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金融为民”为主题,深入鞍山市铁东区八卦社区中心开展个人外汇业务及跨境赌博危害等宣讲活动,五十余名社区群众参加了活动。通过本次志愿活动一方面向群众普及了国家外汇管理政策、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特点及危害,并帮助群众提高合法合规用汇意识,倡导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外汇业务;另一方面将跨境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实际案例、惯用手法、风险隐患告知客户,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警惕非法集资陷阱,远离跨境赌博等非法跨境金融活动,构建健康规范的外汇市场秩序。由于老年人容易成为诈骗份子和非法集资的对象,因此,我们在宣传中重点对老年人群体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提示老人:“如果有人,特别是您的亲戚朋友劝您投资项目,承诺无风险且有高额利息,千万不要动心,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本次志愿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鞍山市中心支局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服务理念,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鞍山涉外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023-02-16/liaoning/2023/0216/1985.html
-
为进一步提高监管信息的共享程度,在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和打击虚假贸易、虚假退税工作中发挥多部门监管合力,开展线索联合研判,国家外汇管理局铁岭市中心支局积极主动作为,于2023年2月15日牵头召开五部门联席会议,外汇、公安、海关、税务、商务等五个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列席,共同研讨在打击地下钱庄、虚假退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工作中加强监管互动、开展联合研判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一、外汇局作为牵头部门提出开展联合监管工作意见 国家外汇管理局铁岭市中心支局牵头并主持本次会议,外汇管理科负责人发表讲话,阐明联合监管机制成立背景和工作目标,提出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在信息共享方面紧密合作及建立监管互动、联合研判长效机制等工作意见,并提出建立联系人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及严格落实保密责任等工作建议。 二、五部门就促进联合监管工作务实开展进行广泛讨论 为切实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促进联合监管机制扎实有效开展,在打击、遏制地下钱庄、虚假退税等违法违规行为中发挥实效,各参会代表踊跃发言,介绍各自部门业务领域、数据和线索来源信息优势和前期打击相关违法犯罪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监管互动、联合研判机制具体工作方式开展广泛讨论,希望能够通过五部门联合监管平台打破以往工作壁垒,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研判,促进相关工作由数据线索演向案件成效转化。 三、建立五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会议取得初步成效 五部门代表在发言中均表达了对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虚假退税等违法行为工作的强烈支持意愿,经研讨充分了解联动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职责范围、工作重点、业务流程以及数据优势和职能短板,达成了五部门各尽其职全力配合联动工作机制的会议共识,五部门当场建立了联系人名录,固定相关工作联系人,同时明确了五部门定期召开线索研判和案情通报会的联合会议机制,共享异常数据信息,通报可疑线索,开展联合研判,并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协同查处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打防效果和效率,为维护国家资金安全和地区金融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2023-02-21/liaoning/2023/0216/1988.html
-
为进一步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质扩面增效,2月24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外汇局青岛市分局副局长张朝晖带队赴中行青岛市分行开展便利化试点专项督查。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分管负责同志、交易银行部、试点支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督导座谈。 在听取中行青岛市分行便利化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张朝晖副局长就便利化试点效果、政策宣传、事后核查等问题与中行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朝晖副局长对中行积极参与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对进一步有序扩大试点提出了要求:一是正确认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重要意义。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试点提质扩量,进一步优化试点企业结构,将收付汇笔数较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企业纳入试点。三是强化监管,不断完善事后核查方式方法,提升监测效果。四是统筹做好外汇局部署的各项便利化试点工作。五是强化沟通,及时总结试点中的经验做法,反馈情况问题,加强与外汇局之间的沟通交流。 2023-02-28/qingdao/2023/0228/2328.html
-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外汇领域的具体工作部署,有力支持本溪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本溪市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年之战,国家外汇管理局本溪市中心支局(简称“本溪中支”)组织召开了支持本溪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会议。 会上,部门负责人王雷同志带领各条线业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等近期重要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方向。各条线业务人员结合自身业务工作逐一提出支持本溪市涉外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并就相关问题细节进行交流发言。会议还传达了主管局长许向东同志对本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制定的指导意见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总分行和总省局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涉外领域对本溪市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跨境投融资环境、有效贯彻落实各项便利化政策、不断提升服务涉外经济质效。 此次会议让与会人员对近期党中央和上级部门会议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就外汇领域支持我市涉外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达成初步共识。会议结束后,本溪中支向辖内银行机构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本溪市中心支局关于支持本溪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助力提质增效、支持项目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实际创新、严守风险底线五大方面提出了15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涉外企业的发展力度,帮助辖内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减少企业汇兑损失,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 下一步,本溪中支将认真督促辖内银行机构落实《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本溪市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3-02-16/liaoning/2023/0216/1984.html
-
2023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595亿元。其中,出口1774亿元,进口2821亿元,逆差1048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430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091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871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563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1月,我国国际收支服务贸易出口261亿美元,进口415亿美元,逆差154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服务贸易数据 2023年1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1.服务贸易差额 -1048 -154 贷方 1774 261 借方 -2821 -415 1.1加工服务差额 66 10 贷方 71 10 借方 -5 -1 1.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7 2 贷方 44 6 借方 -27 -4 1.3运输差额 -419 -62 贷方 506 74 借方 -924 -136 1.4旅行差额 -983 -145 贷方 54 8 借方 -1037 -153 1.5建设差额 32 5 贷方 75 11 借方 -43 -6 1.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40 -6 贷方 32 5 借方 -73 -11 1.7金融服务差额 17 2 贷方 32 5 借方 -15 -2 1.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14 -17 贷方 36 5 借方 -150 -22 1.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26 4 贷方 294 43 借方 -268 -39 1.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363 53 贷方 617 91 借方 -254 -37 1.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8 -1 贷方 5 1 借方 -13 -2 1.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5 -1 贷方 7 1 借方 -12 -2 注: 1.因海关将于3月公布1月和2月进出口数据,2023年1月国际收支货物贸易数据也将与2月数据一并发布。 2.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3. 国际收支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4.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1.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1.1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1.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1.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1.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1.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1.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1.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1.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1.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1.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1.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3-02-28/shanxi/2023/0228/114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3年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稳定,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51亿美元,环比增长52%;银行结售汇顺差25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总体看,2023年外汇市场开局良好,市场主体预期平稳,各类交易理性有序。 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跨境资金净流入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境外投资者对境内股票投资创历史新高。1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7亿美元,环比增长9%,处于历史高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入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今年中国经济仍将是拉动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流动保持稳定的基础更加稳固。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幅度及其外溢影响有所缓和。综合来看,我国外汇市场更有基础也更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2023-02-28/shanxi/2023/0228/114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银行结汇11913亿元人民币,售汇11744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3年1月,银行结汇1753亿美元,售汇1728亿美元。 2023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0295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27907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3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457亿美元,对外付款4105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3-02-28/shanxi/2023/0228/1145.html
-
2023年1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分地区) 2023-02-28/shanxi/2023/0228/115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4.2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0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6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39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1.6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2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5.6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84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8.6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7万亿美元)。 2023-02-28/shanxi/2023/0228/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