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福建、深圳等10省(市)启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试点,并于3月1日在全国推广“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试点。两个新场景精准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创新普惠金融新模式。福建省分局第一时间部署动员开展试点工作。截至3月27日,全省(不含厦门)14家银行机构通过“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对接企业119家、授信39.48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授信近八成;运用“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发放融资4760万元。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推动银企信息“端对端”可信交换,搭建银企“面对面”融资沟通桥梁。企业可主动在线向多家银行发起融资意向申请,银行获取企业融资需求和信用信息后,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其办理“一站式”融资业务。该模式不仅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更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渠道,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获客成本,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福建三明某外贸企业是一家代理出口木制品、机械制品的中小微企业,存货多,流动资金需求大,但长期面临融资渠道少、效率低等问题。了解到银企融资对接场景试点消息后,该企业第一时间发起融资申请,足不出户将融资需求传递至银行。中国银行三明分行接到申请后,迅速响应,指定专人对接服务,当天即完成融资授信600万元。该笔融资授信也成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全国首笔融资授信申请。 此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还在企业授权下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跨境信用信息,增信支持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福建莆田某贸易公司是一家主营鞋服出口的小微外贸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受困。该企业正值品牌自主化转型关键期,融资意愿强,便尝试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申请融资授信。工商银行莆田分行成功对接并综合运用企业跨境信用信息等多方数据为其量身定制200万元授信方案,利率较2022年下降15个基点。 此次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场景新增中小企业险保单融资业务功能,通过外汇局、保险公司、银行、企业多方信息共享,提升银行核验保险单证的自动化水平,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信保分险增信、银行融资支持合力,补齐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短板。记者了解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是指银行对已向中信保投保的出口贸易,凭出口企业提供的单据、凭证等材料,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福建泉州一家出口卫生用品的小微企业因业务拓展急需融资用款。因传统线下信保保单融资需1-2天时间,无法满足快速获贷需求。中信银行泉州分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该企业办理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线上获取投保信息,准确评估融资风险,快速核验电子单证,仅1小时便发放41.33万元贷款,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赢得先机。 下一步,福建省分局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重点,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试点推广力度,加力改善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为促进福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外汇金融力量。 2023-03-30/fujian/2023/0330/1984.html
-
现就2022年度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送主体 F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2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O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ODI登记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含金融机构及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 二、报送方式 (一)FDI存量权益登记。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机构)按照《外商投资法》相关规定,统一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报送年报数据(工商年检),相关年报数据将共享至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存量权益登记模块。 (二)ODI存量权益登记。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直接投资主体仍按原操作模式,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zwfw.safe.gov.cn/asone)上报2022年度境外投资企业存量权益数据。机构代码为:营业执照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第9至17位,默认用户代码为:quanyidj,默认用户密码为:20150101Aa。 三、报送时间 2022年度存量权益登记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 三、相关要求 (一)未按要求报送的处理方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暂行管理办法》(原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8号)等法规,将未按要求报送数据的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外汇管理局对未按要求报送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的境内主体将暂停办理资本项下外汇业务。 (二)数据填报逻辑。FDI存量权益登记相关易错数据填报逻辑请参考附件,ODI存量权益登记数据填报逻辑见登记页面“本表填写须知”。 请各市场主体及时办理存量权益登记,如有疑问,请与注册地外汇局联系。 外汇局天津市分局:23209129 外汇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66239191 附件: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中与外汇业务有关数据填报逻辑提示 外汇局天津市分局 2023年4月24日 附件: 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中与外汇业务 有关数据填报逻辑提示 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中涉及外汇管理数据的模块主要是“外商投资经营情况”与“资产负债情况”。现对部分易错数据填报逻辑进行提示: 一、“外方股东享有的净利润”以及“归属于外方股东的权益”项下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各权益类科目,填写时应考虑外方持股比例,具体计算方式为企业相应项目数值乘以外方持股比例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约定比例。 二、“净利润”与“外方股东享有的净利润”数据的正负值方向应保持一致。 三、正常情况下,“分配外方股东的利润”、“汇往外方股东的利润”、“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应不为负数。 四、填报单位为万元人民币。 附: 部分指标释义及填写/计算方法 指标 指标释义 指标填写/计算方法 净利润 表示申报年度内,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净利润。 对应申报年度内,《利润表》中“净利润”会计科目的年度数值。 分配外方股东的利润 表示申报年度内,外商投资企业向外方股东实际分配的利润金额。 对应申报年度的财报附注中注明该事项的,根据附注填写;未注明的,梳理申报年度内董事会分配决议、股东会分配决议等信息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汇往外方股东的利润 表示申报年度内,外商投资企业实际跨境汇出给外方股东的利润金额。 对应申报年度内,逐笔利润汇出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金额的累加数量。 外方股东享有的净利润 表示申报年度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中归属于外方股东的部分。 理论上等于申报年度内企业净利润数值乘以外方持股比例(或约定比例)。 2023-04-25/tianjin/2023/0425/2163.html
-
2023年2月至3月,外汇局海南省分局组织海南省外汇局系统和银行金融机构在全辖范围内开展外汇服务“暖春行动”,通过“面对面”走访,“心贴心”宣传,“一对一”解难,“实打实”问效,解决百余项诉求,惠及千余家企业,有效增强海南省涉外市场主体外汇服务体验感和获得感,实现外汇服务“开门红”。 面对面,汇政银企联合调研问需求。外汇局海南省分局联合澄迈县政府、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等政府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重点了解游戏出海产业、离岛免税企业经营变动等基本情况,把提升外汇便利化程度与助力自贸港重点园区建设协同推进;带领经办银行主要负责人下沉一线,先后实地走访十余家大型企业,拓宽银企沟通交流渠道,准确掌握银行宣传外汇政策、企业了解和使用便利化政策等情况;组织企业集团公司、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同交流座谈,全面掌握业务办理情况,一揽子解决大型集团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进一步增强外汇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心贴心,线上线下立体多维广宣传。外汇局海南省分局梳理汇总常见外汇问题和便利化政策,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制作全辖统一的宣传册,提升广大重点群体对外汇政策的知晓率,期间共向涉外企业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同时,外汇局海南省分局联合辖内银行机构共同开展“暖春行动”金融服务宣介会,在银行企业对接、产品推荐中对外汇政策进行科普,将政策宣讲贯穿银行企业交流全过程。辖内银行积极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外汇政策进行大力宣传,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 一对一,聚焦问题精准施策解疑难。对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研究解决的立即进行回复解答,需其他部门协助的列出清单,专人负责、专项梳理、专班推进,想方设法牵线搭桥,持续跟进对接解决。对某新设立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资金调度等问题,提出以跨境资金池境内外统一管理解决方案,破解企业落实便利化政策难题;对某企业提出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特殊退汇免于登记和经常项目轧差净额结算诉求,沟通交流具体资金结算模式,全面掌握企业业务背景,跟踪探讨具体解决措施。 实打实,专项督导持续跟踪提质效。外汇局海南省分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暖春行动”宣传情况,共收到591份调查问卷,其中,93%的企业知晓并了解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经常项目政策,85%的企业知晓并了解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等相关政策,97%的企业认为当前海南自贸港外汇管理政策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业务需求。同时,外汇局海南省分局建立台账跟踪解决业务诉求,对1200余家企业提出的593项业务诉求建立专项台账,对责任部门进行强化督导检查,持续跟踪问效,其中,99%的业务诉求已第一时间向企业直接提供解决方案,剩余诉求正在协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2023-04-25/hainan/2023/0425/1779.html
-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和《市场监管总局 商务部 外汇局关于做好年报“多报合一”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商市监信〔2019〕238号)等规定,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ODI)和外商投资企业(FDI)应于每年6月30日前完成年度数据申报,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2022年度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 报送主体: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以下简称O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ODI登记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含金融机构及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若两个或两个以上境内投资主体共同投资一家境外企业的,应确定其中一个境内投资主体作为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信息申报主体,由其向境外投资企业登记地外汇局申报相关信息,其他境内投资主体不再申报。持股比例最大的境内投资主体原则上为申报责任股东,若持股比例相同,由相关境内投资主体约定其中一个境内投资主体为申报责任股东。 报送时间:2022年度ODI存量权益登记截至2023年6月30日。 报送方式: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直接投资主体应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zwfw.safe.gov.cn/asone)上报2022年度境外投资企业存量权益数据。新设的境外直接投资主体,用户代码为quanyidj,用户名称为存量登记专用操作员,初始登录密码20150101Aa。个人特殊目的公司应联系银行(可为开户行或办理外汇登记的银行等)通过银行端口进行申报。企业申报ODI存量权益登记时,若有申报信息,但内容为灰色,系统显示无法申报。此类情况一般因操作错误导致,请输入年份点击查询,选中一条,点击新建。如仍旧不能申报,请携带加盖企业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到北京外汇管理部资本项目处投资管理科柜台查询处理。 注意事项:未按要求报送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的市场主体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二、2022年度境内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 报送主体:境内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以下简称F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2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报送时间:2022年度FDI存量权益登记截至2023年6月30日。 报送方式: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应按照《外商投资法》相关规定,统一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报送年报数据(工商年检),相关数据共享至外汇局数据系统。 注意事项:未按要求报送“多报合一”数据的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将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暂行管理办法》(原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8号)等法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3年7月1日后,补报或更正2022年度“多报合一”年报,应向商务部门申请,并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管理系统(wzxxbg.mofcom.gov.cn)办理。 北京外汇管理部业务咨询电话:010-68559550 2023-04-25/beijing/2023/0425/211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3月,银行结汇12956亿元人民币,售汇14053亿元人民币。2023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37362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38417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3月,银行结汇1878亿美元,售汇2037亿美元。2023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5460亿美元,累计售汇5613亿美元。 2023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9261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9061亿元人民币。2023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01670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99341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691亿美元,对外付款5663亿美元。2023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4850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14508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3-04-24/hunan/2023/0424/2233.html
-
现就2021年度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送主体 F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1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O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1年12月31日前办理ODI登记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含金融机构及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 二、报送方式 (一)FDI存量权益登记。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机构)按照《外商投资法》相关规定,统一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报送年报数据(工商年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报告信息后定期将年报数据共享至商务部,商务部按原渠道将年报数据共享至外汇局资本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存量权益登记模块。 (二)ODI存量权益登记。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直接投资主体仍按原操作模式,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zwfw.safe.gov.cn/asone)上报2021年度境外投资企业存量权益数据。机构代码为:营业执照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第9至17位,默认用户代码为:quanyidj,默认用户密码为:20150101Aa。 三、报送时间 2021年度存量权益登记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 请各市场主体及时办理存量权益登记,如有疑问,请与注册地外汇局联系。 外汇局天津市分局:23209129 滨海新区中心支局:66239191 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 2022年3月29日 2022-03-29/tianjin/2022/0329/1884.html
-
近期,为推动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以及“百行千企”汇率避险专项行动工作,张家界市中心支局、市工信局、市高新区及市中国银行一行到张家界市高新区走访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张家界福太子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杨雄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张家界占生朔胶制品有限公司3家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实地参观了3家企业的厂房、生产加工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销售、生产经营等情况,摸清了企业出口订单、跨境融资需求等外汇真实诉求。 调研组一行在张家界占生朔胶制品有限公司召开了政汇银企座谈会,会上就稳企纾困、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以及汇率避险等外汇政策进行了现场宣讲。市工信局、市高新区领导对近年来外汇金融支持高新区企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希望汇银企进一步加大融合力度,实现共赢。3家企业负责人提出了跨境融资、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以及汇率避险等方面的需求,并与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沟通对接,3家企业向外汇局、外汇指定银行提出了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意向,1家外贸企业表达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意向。 2023-04-25/hunan/2023/0328/2220.html
-
为积极践行“外汇为民”初心使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14至15日,永州市中心支局赴江华、宁远工业园区开展外汇政策宣讲及走访调研。 调研组走访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日日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多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永州大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出口收汇、资本金结汇情况,对企业提出的如何收汇、资本金流入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在宁远硕宁电子有限公司和湖南宇拓新能源有限公司,重点开展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汇率风险中性宣传,现场为企业送政策、解疑难。 2023-04-25/hunan/2023/0323/2217.html
-
近年来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总体增加,存量规模在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占比提升至1/3。我国宏观大局稳定,债券市场开放坚持循序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原则,境外对我国债券投资以中长期资金为主,我国吸收债券投资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内部基本面支撑下,未来外资仍会稳步配置人民币债券。 全球跨境债券投资总额稳步增加,近年来增速放缓。根据各国国际收支数据,本世纪以来各国吸收的债券投资(含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以及境内主体境外发债,下同)总存量由2000年末的6万亿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近40万亿美元。从变化看,2001至2007年全球吸收的债券投资年均增速达20%,占全部跨境投资(含直接投资、债券投资、存贷款等其他投资)的比重最高上升至24%;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全球吸收债券投资年均增速显著放缓至2%,尤其是2022年,受发达经济体大幅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等综合影响,全球债市普遍下跌,投资者信心趋弱,全球吸收的债券投资规模回落至32万亿美元,较2021年减少6.3万亿美元,在全部跨境投资中的占比降至18%。 近年来我国吸收债券投资较快增长,成为新兴经济体吸收债券投资的主力。2012年之前,我国年均吸收债券投资仅数十亿美元。2012年至2016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RQFII)不断完善,年均吸收债券投资增加至200亿美元以上。2017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更加便利,“债券通”正式实施,我国国债等逐步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年均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跃升至1000亿美元。2017年至2022年三季度,我国吸收债券投资增量累计近4300亿美元,仅低于美国、日本等,在全球位居第六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总和相当。2018年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存量首次跃升至新兴经济体首位,2021年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规模占主要新兴经济体吸收总规模的比重上升至1/3。 从中长期看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的稳定性依然较高,阶段性调整不影响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大局。跨境债券投资容易受到市场条件变化的影响,波动性是各国吸收债券投资资金的共同特征。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对比测算,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的波动程度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我国坚持循序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原则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投资资金的粘性和稳定性较强。比如,我国债券市场首先对境外央行等长期投资者开放,然后随着债券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吸引相关配置型资金进入,因此投资行为稳健的境外央行类机构和银行占比达七八成。2022年面临严峻外部环境,境外央行类机构和银行投资资金波动幅度较低,发挥稳定跨境债券投资基本盘作用。同时,跨境债券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稳健性的影响较低,主要是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能够有效吸收部分跨境资金双向波动的影响,支撑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保持相对优势,未来境外投资者仍会稳步投资我国债券市场。首先,我国经济运行长期向好,近十年平均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的中高速水平,尤其是2023年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将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其次,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利率、汇率、资产价格走势相对独立,使得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的分散化效果,具有多元化配置功能。第三,近年来人民币债券风险收益特征不同于其他新兴市场债券,而与发达国家债券更为接近,已逐步成为准安全资产,避险属性凸显。此外,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外资占比较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3-04-26/guangdong/2023/0426/2535.html
-
4月21日上午,厦门市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组织38家成员单位召开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我分局李宜聪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收支处、经常项目管理处、资本项目管理处、货币信贷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分别代表自律机制宣传小组、评估执行小组、咨询培训小组、纠纷解决小组汇报了本小组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计划。 李宜聪副局长对自律机制在推进便利化政策落地、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并结合当前形势,对自律机制做好2023年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坚持合规先行,着力完善展业规范制度。要求自律机制群策群力,以“有经验的成员行牵头+专题研讨+外汇局指导”的方式,探索制定各类重点业务展业规范。二是坚持互促共进,合力提升展业水平。要求自律机制充分发挥“教导员”“督导员”作用,通过强基层、拓专业、解疑难、重执行共同提升成员行展业能力。三是坚持双管齐下,全力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要求自律机制既要将广泛宣传与精细辅导相结合,提升宣传实效,也要加强内部培训,推动各项便利化政策落地稳见效快。四是坚持汇银联动,聚力推动调查研究更有实效。要求自律机制不断完善汇银调研协作机制,提升主动性、实效性、敏锐性,形成更多高水平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参考。 2023-04-26/xiamen/2023/0426/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