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4750亿美元,对外负债12964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786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693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479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资产9271亿美元,债券资产3365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2114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63%、23%和14%。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3246亿美元,美元资产8531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2973亿美元,分别占22%、58%和20%。从投向部门看,投向境外银行部门7574亿美元,占比51%;投向境外非银行部门7176亿美元,占比49%。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负债7352亿美元,债券负债2217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395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7%、17%和26%。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5939亿美元,美元负债4345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2681亿美元,分别占比46%、34%和21%。从来源部门看,来自境外银行部门5382亿美元,占比42%;来自境外非银行部门7582亿美元,占比58%。(完) 2024-01-24/jilin/2024/0124/2200.html
-
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管理信息申报时交易单证号如何填写? 答:按照《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0年版)》(汇发〔2020〕14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应在申报凭证相应栏目中填写合同号、发票号。服务贸易外汇收支本身无交易单证号的,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可不填写。 2024-02-07/tianjin/2024/0209/239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9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是经常账户顺差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90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6%,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累计4544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次高值;货物贸易出口、进口规模分别为23364亿美元和18820亿美元,均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服务贸易稳步恢复,跨境旅行及相关支出有序增加。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累计1684亿美元,主要是旅行逆差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9%。初次收入逆差877亿美元,同比收窄46%,主要是我国对外各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2%。 二是跨境投资活动有序开展。前三季度,我国金融账户项下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55亿美元,其中,包含资本金和利润再投资的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近期,随着直接投资利润分配季节性因素消退、关联企业债务资金净流出放缓,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总体向好。我国在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存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未来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前三季度,证券投资净流出同比收窄62%,其中非居民对我国债券投资自9月起转为净流入。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总体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继续支持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问:2023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23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储备资产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增长。2023年9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3046亿美元;对外负债规模64481亿美元;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28565亿美元,较2023年6月末增长2.9%,保持稳定增长。 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3万亿美元,规模继续位列全球首位;非储备资产规模占比较2023年6月末略有上升。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直接投资,规模3.3万亿美元,占比较2023年6月末有所上升,显示我国对境外长期资本保持吸引力。 2024-01-02/fujian/2024/0102/219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月,银行结汇12412亿元人民币,售汇14173亿元人民币。2023年1-11月,银行累计结汇140988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45913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11月,银行结汇1735亿美元,售汇1981亿美元。2023年1-11月,银行累计结汇20042亿美元,累计售汇20731亿美元。 2023年1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0063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0152亿元人民币。2023年1-11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95979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402052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1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600亿美元,对外付款5612亿美元。2023年1-11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6233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57060亿美元。 2023-12-18/fujian/2023/1218/218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2.9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20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2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5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9.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75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6.5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9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6.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29万亿美元)。 2023年1-11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32.0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2.96万亿美元)。 2023-12-26/fujian/2023/1226/219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93亿美元,较2023年12月末下降187亿美元,降幅为0.58%。 2024年1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4-02-07/shenzhen/2024/0207/172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指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服务、创新产品、减费让利,支持涉外企业有效应对汇率波动风险。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灵活运用比例期权业务,为涉外企业提供价格更优的汇率避险选择,进一步降低了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了汇率避险服务成效。 某制造业企业是一家从事摩托车离合器生产、销售的中小企业,出口收入币种为美元,日常生产经营支出币种为人民币,存在汇率风险敞口,企业希望能够在银行办理远期结汇,同时希望能够尽量优化价格、降低成本。 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风险偏好,结合市场价格变化,向企业推荐了比例期权业务。企业向银行卖出一笔执行价为7.1066的看涨期权,同时向银行买入一笔相同期限、执行价同为7.1066的看跌期权,买入期权金额为卖出期权金额的一半,买入、卖出期权费合计为零,不存在期权费成本。同时,与当时的同期限远期结汇价格7.10相比,约定的期权行权价格为7.1066,相对更优。到期时,若即期汇率小于等于7.1066,客户以7.1066结汇一半美元,若即期价格大于7.1066,客户以7.1066结汇全部美元,结汇价格较同期限远期结汇提升了66个基点。 比例期权通过锁定较普通远期更优的结售汇价格,为涉外企业提供了兼顾有效管理汇率风险与改善结售汇价格的避险选择,且企业无需支付期权费,从而降低了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了涉外企业的体验感、获得感。 2024-02-08/chongqing/2024/0208/2763.html
-
为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关部署,在外汇局内蒙古分局的指导下,1月26日,包头市分局与锡林郭勒盟分局(二连浩特市)联手完成了包头市首笔经常项目行政许可异地代收业务。 外汇局内蒙古分局自开展经常项目行政许可省内代收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异地收件+属地办理”的模式,大幅减少了企业的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解决了异地办理业务企业“两头跑”的问题。下一步,包头市分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贸易投融资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拓宽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持续释放便利化政策红利,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自治区外汇管理工作的高效履职贡献力量。 2024-02-08/neimenggu/2024/0208/163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参加会议并发言。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进展、新成效,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了战略部署。讲话高瞻远瞩、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遵循。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为外汇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强调,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级党组织要清醒认识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深刻汲取范一飞案等金融系统腐败案件教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是从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二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紧盯外汇领域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加强廉洁风险动态监测,强化制度执行。三是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四是忠实履行外汇管理职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以外汇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局机关各部门、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2024-02-08/ningxia/2024/0208/2279.html
-
2023年,外汇局辽宁省分局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决打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年之战,全力服务辽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管齐下”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创新构建多层次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外汇局志愿者+银行专业顾问”汇率避险服务模式,及时为企业提供支持。以“清单式管理”提升银行服务水平,督导银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凝聚“政汇银”三方合力,深化跨部门对接合作,推进沈阳、营口自贸区汇率避险奖励政策落地实施。丰富宣传形式,编制《辽宁地区汇率避险工作指引》,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2023年,全辖涉外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达到60.5亿美元,外汇套保比率为20.2%,新增汇率避险“首办户”203家,同比增长72%。 着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深入8个重点地区和36家银行,督导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落实。2023年,全辖新增便利化企业148家,其中,“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占比90.5%。全辖便利化收支额占贸易总额的38.4%。银行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比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坚持“能用尽用”,持续跟进市场对政策的反馈,支持和鼓励银行将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与数字化服务相结合。企业通过便利化方式办理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业务占比达93%。新增交通银行沈阳分行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备案,支持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兴业银行沈阳分行扩展数字化服务业务范围。 科技赋能助力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多场景应用,助推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23年全辖68家涉外企业利用平台开展出口应收账款融资5745.5万美元。“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场景自去年3月试点以来,已为11家涉外企业提供融资5180.1万美元。 积极落实个人外汇业务便利化政策。2023年,沈阳市获批海外人才用汇便利化试点,辽宁省分局已经正式下发相关工作方案,大幅便利外籍人才工作用汇和消费,助力高水平便利化。下一步,外汇局辽宁省分局将持续推动助企惠民各项外汇政策落实落细,全力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外汇服务。 2024-02-09/liaoning/2024/0209/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