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以及北京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分行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5年工作。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4年,北京市分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总行总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实施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迅速落地,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亮点纷呈,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得突破,支付便利水平明显提升,中关村科创金改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活力彰显,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双升,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融入日常,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积极落实增量金融政策,引导和推动辖内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支持首都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月均增速9%,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5%,比LPR改革前下降192个BP,为有统计以来新低。 二是金融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力有效。 会同市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文化、涉农金融领域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凝聚多方合力。因地制宜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科技金融领军机构培育,启动中关村分行科创金融改革中心建设,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与执行,进一步升级优化首贷贴息政策,完善养老金融信贷监测机制,圆满完成“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等。建立京津冀“三地六互”金融改革创新交流合作机制。 三是首都金融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 金融债券余额管理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建立民营和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协调对接机制,加强供应链票据应用推广,首都金融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深入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实施“科汇通”业务试点,“外汇衍生品银企公共服务平台”2.0版更精准服务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服务首都对外开放新格局。跨境人民币持续稳慎推进。 四是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全面提升。 坚持央地协同,一体推动首都支付重点任务落地见效,重点场景支付堵点加速打通,“十项率先”创新举措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水平。全国首创、首发推出两款一体解决境外来宾通信、支付困难的融合产品。全面推动北京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改革,征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跨境本外币电子缴税业务成功落地。持续加大支付、反洗钱、征信、外汇等领域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高质量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测分析,辖区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五是辖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取得突破。 硬约束早期纠正工作在北京取得实效,早识别、早预警效果明显。重点领域金融化险稳步推进。政策“组合拳”支持北京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击治理非法跨境金融活动取得突破性成果。 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全力配合二十届中央巡视、常态长效推动问题整改。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稳妥落实总行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科学统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公务员法专题培训,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内部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平安央行”建设不断夯实。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全面强化严的氛围,干部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会议强调,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很重,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和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要看到分行履职和管理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保持战略定位,积极主动应对,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北京市分行要贯彻落实总行总局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第一议题”制度在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从严从实落实中央巡视整改各项任务,强化整改成果运用。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突出严的基调,深化纪律建设。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选优配强干部队伍,鼓励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树牢底线思维,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作用,精准、精细做好货币政策资金投放,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保持辖内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的监督与指导,继续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金融资源,防止资金空转,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三是统筹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 落实落细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考核评价、统计监测,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产业、监管等协同配合,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中关村科创金改试验区和中关村分行科创金融改革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协同创新发展。加强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普惠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和银发经济发展。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四是稳步推动首都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加强金融市场监测、培育和管理。深化外汇便利化改革,积极支持稳外贸稳外资。要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措施,抓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扩围增效,加快推进“科汇通”业务、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优化政策试点落地见效,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汇率避险中心建设。顺势而为、稳慎推动北京地区人民币跨境使用。 五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强化法治央行建设。久久为功优化首都支付环境,全面推广两款银行卡、通信卡融合服务产品。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有序推广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全力推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加强支付行业治理,优化征信监管与服务,持续强化反洗钱监管,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提升经理国库水平,持续优化现金服务和整治拒收现金,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覆盖面。高质量做好金融业综合统计,有效提升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质效。 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统筹开展央行评级、资产质量评估等,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稳妥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加强新兴金融业务、交叉性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的风险研判,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网络炒汇等非法活动。加强对辖内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5个处室负责人进行工作交流。各处室、所属单位以及中关村分行副处级以上干部,科长、副科长及部分干部代表参会。 2025-01-17/beijing/2025/0117/2502.html
-
2024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792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1509亿元,进口15663亿元,顺差5846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362亿元,进口3258亿元,逆差895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714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558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06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10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328亿美元,进口2638亿美元,顺差690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4年11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4951 690 贷方 23871 3328 借方 -18921 -2638 1.货物贸易差额 5846 815 贷方 21509 2999 借方 -15663 -2184 2.服务贸易差额 -895 -125 贷方 2362 329 借方 -3258 -454 2.1加工服务差额 63 9 贷方 70 10 借方 -7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73 10 借方 -44 -6 2.3运输差额 -223 -31 贷方 745 104 借方 -968 -135 2.4旅行差额 -1021 -142 贷方 269 37 借方 -1289 -180 2.5建设差额 68 10 贷方 110 15 借方 -42 -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52 -7 贷方 5 1 借方 -57 -8 2.7金融服务差额 -4 0 贷方 22 3 借方 -25 -4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67 -23 贷方 26 4 借方 -193 -27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52 21 贷方 381 53 借方 -229 -32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286 40 贷方 646 90 借方 -360 -50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27 -4 贷方 7 1 借方 -34 -5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0 0 贷方 8 1 借方 -9 -1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5-01-17/beijing/2025/0117/2505.html
-
2024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49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82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18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8612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7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29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86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78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4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381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0.1亿美元,金融账户逆差1381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18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15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056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10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2609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金融账户逆差2608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4年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01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29亿SDR。 按SDR计值,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808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955亿SDR。(完) 2024年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10494 1476 1101 贷方 2 77349 10873 8125 借方 3 -66855 -9397 -7024 1.A 货物和服务 4 12184 1713 1278 贷方 5 70558 9918 7411 借方 6 -58374 -8205 -6133 1.A.a 货物 7 16352 2299 1716 贷方 8 63536 8931 6674 借方 9 -47184 -6632 -4957 1.A.b 服务 10 -4169 -586 -438 贷方 11 7022 987 738 借方 12 -11191 -1573 -1176 1.B 初次收入 13 -1978 -278 -208 贷方 14 6086 856 639 借方 15 -8065 -1134 -847 1.C 二次收入 16 289 41 30 贷方 17 705 99 74 借方 18 -416 -58 -4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9824 -1381 -1029 2.1 资本账户 20 1 0.1 0 贷方 21 3 0 0 借方 22 -2 0 0 2.2 金融账户 23 -9825 -1381 -1029 资产 24 -7137 -1005 -748 负债 25 -2687 -376 -28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11777 -1656 -1234 2.2.1.1 直接投资 27 -3050 -428 -321 资产 28 -2452 -345 -258 负债 29 -598 -83 -64 2.2.1.2 证券投资 30 -843 -119 -88 资产 31 -2552 -359 -269 负债 32 1709 240 180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18 17 12 资产 34 208 29 22 负债 35 -90 -12 -9 2.2.1.4 其他投资 36 -8002 -1126 -837 资产 37 -4294 -605 -449 负债 38 -3708 -521 -387 2.2.2 储备资产 39 1953 274 205 3.净误差与遗漏 40 -670 -95 -72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2024年三季度,我国直接投资负债中资本金新增196亿美元(折约1390亿元人民币)。 6.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7.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8.《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17184 2413 1808 贷方 2 213201 29886 22474 借方 3 -196018 -27473 -20666 1.A 货物和服务 4 23989 3368 2528 贷方 5 196144 27494 20675 借方 6 -172155 -24126 -18147 1.A.a 货物 7 36946 5183 3894 贷方 8 176402 24727 18595 借方 9 -139456 -19544 -14701 1.A.b 服务 10 -12957 -1815 -1366 贷方 11 19742 2767 2080 借方 12 -32699 -4582 -3446 1.B 初次收入 13 -7531 -1056 -796 贷方 14 15102 2118 1593 借方 15 -22633 -3175 -2389 1.C 二次收入 16 726 102 76 贷方 17 1956 274 206 借方 18 -1230 -172 -130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18612 -2609 -1955 2.1 资本账户 20 -8 -1 -1 贷方 21 8 1 1 借方 22 -15 -2 -2 2.2 金融账户 23 -18605 -2608 -1954 资产 24 -22490 -3149 -2364 负债 25 3885 541 41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20846 -2928 -2196 2.2.1.1 直接投资 27 -11140 -1563 -1180 资产 28 -10220 -1433 -1080 负债 29 -920 -130 -100 2.2.1.2 证券投资 30 -2835 -396 -298 资产 31 -9480 -1327 -1000 负债 32 6645 931 702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244 -34 -26 资产 34 -192 -27 -21 负债 35 -52 -7 -6 2.2.1.4 其他投资 36 -6627 -934 -692 资产 37 -4839 -681 -506 负债 38 -1787 -253 -186 2.2.2 储备资产 39 2241 319 242 3.净误差与遗漏 40 1429 196 14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直接投资负债中资本金新增603亿美元(折约4300亿元人民币)。 6.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7.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8.《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5-01-17/beijing/2025/0117/2503.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9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一是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8%,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增长6%和3%,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为历史同期新高。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收入和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2%和15%,旅行逆差回升推动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扩大。投资收益等初次收入逆差规模与2023年同期持平。 二是跨境双向投融资平稳有序。前三季度,我国对外各类投资稳定增长,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3149亿美元。各类来华投资呈现净流入,其中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931亿美元,连续4个季度保持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增多。 总体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将继续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提供坚实支撑。 问:2024年9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24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较2024年6月末均有所增长,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 一是对外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2024年9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102129亿美元,较2024年6月末增长4.3%;对外负债规模70312亿美元,增长3.3%;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31817亿美元,增长6.5%。 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6万亿美元,规模继续位列全球首位;非储备资产规模占比较2024年6月末有所上升。对外负债中,51%为来华直接投资,规模3.6万亿美元,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保持基本稳定。 2025-01-17/beijing/2025/0117/250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9月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三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4年三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略有下降,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169亿美元,较2024年6月末下降284亿美元,降幅1.1%。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0%,较2024年6月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3%,较2024年6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主要受外币外债余额下降影响。受外币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2024年第三季度末,本币外债余额环比上升1.9%,外币外债余额环比下降3.9%,带动全口径外债余额整体略有下降。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从外部环境看,2024年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多次降息,外币融资成本有望逐步下降;从内部环境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我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 2025-01-17/beijing/2025/0117/2506.html
-
根据大连市分局所辖新设立县域派出机构的情况,结合外汇业务管理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决定,自2025年1月20日起启用县域派出机构印章。其中业务印章6枚,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1)、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2)、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13)、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1)、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2)、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行政许可专用章(23),印章为圆形,中央刊五角星。其它业务印章2枚,分别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经常项目外汇业务监管章(1)、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经常项目外汇业务监管章(2),印章为椭圆形,不刊五角星。原国家外汇管理局瓦房店市支局、普兰店市支局、庄河市支局所有印章废止。 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 2025年1月16日 2025-01-17/dalian/2025/0117/2323.html
-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2025-01-14/guizhou/2025/0114/1649.html
-
在境外旅游刷卡消费,是否会扣减个人便利化额度? 答:不扣减。个人出境旅游所涉食、宿、行、购等经常项目交易,均可以境外刷卡或使用移动支付,并且不纳入个人结售汇便利化额度。 2025-01-17/tianjin/2025/0117/270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十堰市分局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25-01-15/hubei/2025/0115/237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荆门市分局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25-01-15/hubei/2025/0115/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