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推进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进一步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落实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的复制推广工作,2021年10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崇左市中心支局组织召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复制推广座谈会,崇左辖区银行分管国际业务副行长和业务主管等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崇左市中心支局宣讲解读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复制推广政策要点,指导辖区银行积极对接意向企业。各银行围绕政策相互交流推进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的工作思路。崇左市中心支局李政副行长出席会议并做出工作部署,督导各银行提高政治站位,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业务落地,让更多企业享受金融改革红利。 2021-10-29/guangxi/2021/1027/2067.html
-
2021年10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防城港市中心支局与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一行开展业务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就边贸结算业务以及跨境融资业务进行深入的交流。防城港市中心支局廖春副行长就银行提出的边贸结算风险问题以及业务规范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对银行在推进跨境融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2021-10-29/guangxi/2021/1029/2068.html
-
尊敬的邓中华副主任、林郑月娥行政长官、陈茂波司长、尹宗华副主任、余伟文总裁、陈四清董事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2017年,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北向通”上线,四年多来平稳高效运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在两地扎实合作的基础上,经中央批准,决定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实施“南向通”,便利内地机构“走出去”,高效投资香港及全球债券市场。这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两地深化金融合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在此,受易纲行长、郭树清书记的委托,我谨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对“南向通”的开通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香港是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梁。过去几年,我们与香港金管局等有关方面一直紧密合作,持续优化“北向通”,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了“南向通”有关方案。 今天,“南向通”正式开通,标志着“债券通”实现了双向通车,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连接两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南向通”将进一步提升两地金融市场联通效率和一体化程度,在为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及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在此,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感谢香港特区政府、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以及两地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机构,你们为“债券通”的开通付出了多年努力和心血,也感谢今天出席仪式的各位嘉宾与媒体朋友们,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一如既往地深化与香港的务实合作,坚定地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 最后,祝愿“南向通”顺利开通运行!祝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就!谢谢大家! 2021-10-12/jilin/2021/1012/1526.html
-
凉山州中心支局立足“金融为民”高度,提升便利化政策传导准度,校准个人外汇业务服务精度。 “上下”联动绘重点。凉山州中心支局将个人外汇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先后召开上、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会,部署重点任务。一是保障个人外汇业务便利化政策执行“不走样”,督促各行加强政策学习,严格贯彻落实“小额便利、大额规范”原则,保障个人真实业务需求,拓展便利化政策执行广度。二是保障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不堵塞”,推动辖区个人外汇业务示范网点建设,通过打造高质量、高标准、高时效的个人外汇服务综合性网点,挖掘便利化政策落实深度。 “前后”联动聚焦点。建立“2+2”子工作机制,促进个人用汇便利化,保障群众“获得感”。前期再部署、再健全,组织召开个人外汇业务座谈会,通报州内部分银行网点个人外汇业务暗访情况,提出“优化服务、健全制度、加强培训、自查自纠”四要求;指导各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从制度的完备性、内容的正确性、修订的及时性、规程的细化性,结合展业实际,确保个人外汇业务合规开展。后期再完善、再动员,协助银行建立特殊业务指导直通机制,拓宽沟通申诉渠道,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高效地解决问题,杜绝负面舆情;组织各行召开观摩会,学习观摩辖区示范网点建设情况,切实提升辖区个人外汇业务服务质效。 2021-11-15/sichuan/2021/1116/1741.html
-
2021年11月8日下午,广东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召开2021年第三次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副局长苏赟出席会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及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广东自律机制18家核心成员银行的国际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银行同业新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展业自律指引,听取了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服务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就银行同业展业自律指引落实情况及存在困难深入讨论。 苏赟副局长分析了近期跨境收支形势,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跨境收支形势研判,提高应对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二是有序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提高基础工作质效,扎实开展风险中性主题宣教活动,切实做好全年收官工作;三是运用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下一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继续指导广东自律机制坚持合规经营理念,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切实支持广东外向型经济发展。 2021-11-16/guangdong/2021/1116/216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2028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6%,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体现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以及全球经济和贸易有所回暖、国际需求增加;进口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主要是内需逐步恢复,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高进口价格。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同比收窄。2021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逆差821亿美元,同比下降30%。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和运输是主要的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724亿美元,同比下降20%,主要是疫情起伏反复持续抑制人员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使用费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39%、24%,逆差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贸易不断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不断加深;运输逆差177亿美元,同比下降42%,主要是运输服务收入增速继续快于支出。 三是直接投资呈现较大顺差。2021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1636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491亿美元,显示外资对在华投资兴业保持信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855亿美元,保持平稳。 总体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没有改变,这为我国经常账户平稳运行、国际收支延续总体平衡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1-11-15/neimenggu/2021/1115/1203.html
-
日前,为进一步提升数据透明度,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原有2020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数据之外,新增公布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 统计显示,2020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8999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043亿美元,债券类投资2955亿美元。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英国,投资金额分别为4091亿美元、1784亿美元、901亿美元、592亿美元和215亿美元。2020年末,我国持有对外证券资产的部门主要是非金融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投资金额分别为3543亿美元、3541亿美元和191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证券投资总额的39%、39%和21%。 2021-11-15/xinjiang/2021/1115/121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9.8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7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0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8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6.7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7.7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0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87万亿美元)。 2021年1-9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4.1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92万亿美元)。 2021-11-15/neimenggu/2021/1115/1200.html
-
近日,为做好第二批非金融企业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申报工作,攀枝花市中心支局及时针对名单中新增申报主体开展政策培训及辅导。下发直接申报相关制度文件至企业负责人,指导企业通过中国外汇网进行视频培训学习,做好直接申报报送前准备工作。 2021-11-16/sichuan/2021/1116/1743.html
-
尊敬的蔡奇书记,吉宁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政策应对和市场反应,下面谈谈此次疫情应对中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以及中国外汇市场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骤停”和流动性危机,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本轮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呈现响应更快、规模更大、直达实体、财政协同四个特征,反应速度和力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在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种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实现了快速复苏。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迅速反弹,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欧、英、日也接近疫情前水平。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另一面,是发达经济体强劲的需求回暖持续快于供给恢复,推动其通胀压力走高。 经济快速恢复、通胀持续高位徘徊促使发达经济体央行开始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美联储缩减购债的行动可能很快就会开始,金融市场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首次加息时点预期也已提前至2022年下半年。欧央行、英国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强化了紧缩立场。 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元显著升值,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较大冲击。2014年中美元指数开始快速升值后,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出现了大幅资本流出。2015-2017年初,我国外汇市场也遭受较大冲击,人民币贬值伴随着资本流出、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国与非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和货币政策差均小于上轮紧缩周期,预计将限制美元升值空间。经济增长差方面,上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期间,美国经济增长显著好于欧洲,而当前美欧增长更加同步。货币政策差方面,上一轮美联储缩减购债恰逢欧央行开启宽松,但本轮美、欧央行货币政策总体同向。 当前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也弱于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当前新兴市场对外账户脆弱性下降,经常账户普遍较2013-2015年期间显著改善,近几年流入资金量也较为有限。 预计我国外汇市场受本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可控,跨境资本有望继续双向流动,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一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更好的周期位置。上一轮紧缩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阶段,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五十多个月为负。而当前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国内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将是我国外汇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保障。 近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出现一点波动,这是市场主体在个别企业违约事件出现之后的应激反应。在金融管理部门的预期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十九大以来,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遏制,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房地产行业总体健康发展。下一步,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坚定的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人民币汇率弹性也有所增强,可以更好地发挥自主调节作用。上一轮紧缩时期,人民币汇率前期单边升值,外汇市场累积了一定贬值压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同时,人民银行、外汇局不断完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风险应对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 三是我国资本流入结构优化,对外投资稳定性增强。上一轮紧缩时期之前,我国外资流入主要是传统融资性外债,对汇率变化较为敏感,2015-2016年间经历了外债集中去杠杆。近年来,我国外债流入以境外长期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为主,稳定性较高。此外,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加理性,未来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比较稳定。 近年来,在应对外部冲击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今年以来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未来,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变化,持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预警,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当前,我们更加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预祝本届金融街论坛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1-11-15/guangdong/2021/1116/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