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银行结汇10200亿元人民币,售汇9208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991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银行结汇1459亿美元,售汇1317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42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7546亿元人民币,售汇7495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51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2654亿元人民币,售汇1713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941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586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485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1101亿元人民币。截至2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549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421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结汇1279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2599亿元人民币。 2020年1-2月,银行累计结汇2026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8833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1433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银行累计结汇2914亿美元,累计售汇2708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206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1668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6062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624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3581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2772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809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2578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855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结汇1723亿元人民币。 2020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9212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18541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671亿元人民币。2020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9231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7929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1302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0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748亿美元,对外付款265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96亿美元。2020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642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5454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187亿美元。 注:1.受疫情影响,湖北等地区银行结售汇数据为部分金融机构上报的数据。 2.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修订了2020年1月涉外收付款数据,并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栏目公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平仓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20-03-23/guangxi/2020/0323/1624.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2020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0年2月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 答: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表现:一是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142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后,外汇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基本平衡。二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延续净流入态势。2月份,我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96亿美元,较1月份增长5%。三是外汇储备基本稳定,规模变动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等估值因素影响。四是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汇率预期平稳。 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更加理性、有序、成熟的发展态势,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平稳。2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59%,较2019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2%,较2019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主要渠道看,2月份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延续顺差格局;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140亿美元,1月份为净增持14亿美元。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和推进,国内营商环境逐步提升,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为我国外汇市场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2020-03-23/guangxi/2020/0323/1625.html
-
3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到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外汇局广西分局调研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进展情况,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外汇局广西分局局长宋军陪同调研。 宋军局长通过演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信息系统、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系统、陆海新通道金融综合信息系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等五个系统建设运用情况,向自治区领导展示了跨境金融系统及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成果。鹿心社书记调研后强调,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必须抓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这个根本任务,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经济的影响,用好货币政策和资本环境,为广西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加快建设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贸易流、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畅通。陈武主席强调,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西改革开放发展的重大支持,要充分发挥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扎扎实实落实好国家批复的总体方案,千方百计集聚更多金融资源、要素,进一步壮大金融产业,更好服务全区改革发展。 宋军局长表示将继续按照党中央、总行、总局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加快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加强与东盟和“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和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贡献广西金融力量。 2020-03-18/guangxi/2020/0318/1616.html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来宾市中心支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全力支持辖区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便利高效的疫情防控外汇服务,深受银行和企业好评。 一、简化流程,开辟外汇政策绿色通道 积极部署和指导外汇指定银行认真落实外汇局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开辟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疫情防控物资进口购付汇业务流程与材料,简化外汇捐赠资金入账手续,企业办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时,无需事前、逐笔提交单证材料,由银行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真实性的事后抽查。取消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的外债额度等限制,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与疫情防控相关特殊外汇业务,银行重点做好业务合理性展业,可先行办理后向来宾市中心支局报备。 二、多渠道办理,提供安全便捷外汇服务 为有效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办公场所人员聚集,阻断传染链,来宾市中心支局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和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外汇业务的温馨提示,按照“网上办、邮寄办、延后办、预约办”的原则,为社会各界提供外汇业务办理服务,向市场主体告知外汇业务网上办理、互联网邮箱办理、邮寄办理、现场办理等渠道办理流程、注意事项、外汇绿色通道便利化措施等,公布业务联系电话,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外汇业务顺利开展。鼓励各银行运用“互联网+外汇”的线上优势,丰富线上外汇服务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电子渠道外汇管理服务,切实提升外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三、便捷办理,助力疫情防控外汇捐赠 来宾市慈善总会在银行仅开立人民币账户,没有外汇账户,无法接收海外侨胞的外币防疫捐赠款。来宾市中心支局得知情况后,立即协调农行来宾分行开设绿色通道,采用材料后补的方式,为该慈善总会开立经常项下美元外汇账户,保障接收海外侨胞防疫捐赠款渠道畅通。至3月9日,来宾市慈善总会共收到从美国汇入防疫捐赠款3笔。 四、特事特办,解决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国际收支申报困难 辖区某科技公司春节前出口货物到美国,2月初有三笔货款急需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在湖北的公司法人和财务人员无法及时返回来宾提供材料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来宾市中心支局及时指导中国银行来宾分行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代企业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待企业相关人员回到来宾再补交申报材料,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国际收支申报困难,保证了国际收支申报的及时性。 五、便利高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辖区某公司今年以来有4笔外债到期,由于该公司目前正进行扩产,急需大量资金投入,经其境外母公司同意,双方决定将到期外债办理展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公司无法及时复工,快递物流也延迟复工,导致该公司与其境外母公司签订的贷款变更协议一直无法寄达。了解相关情况后,为保证该公司的贷款变更协议符合要求,减少纸质材料在寄送上花费过多时间,来宾市中心支局多次通过电话及微信等手段指导、审核该公司的材料,增强材料的有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2月19日、3月3日来宾市中心支局通过邮寄方式为该公司办理外债展期合计4笔,实现“零接触”办理业务,大大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及时有效助企纾困,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0-03-10/guangxi/2020/0310/1613.html
-
2020年3月9日-1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池市中心支局李俊健局长、谭建忠副局长到中国银行河池分行等银行开展专题调研,督促银行做好“两手抓”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涉外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金融风险防控,加大脱贫攻坚支持力度。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国家外汇管理局河池市中心支局按照相关部署并联系实际主动作为,通过各项举措做好外汇服务,打好涉外战“疫”攻坚战,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建立银行业务日报告制度,及时摸清银行业务办理能力,强化对银行指导。截止3月1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池市中心支局通过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窗口指导等方式,指导涉外银行为企业和个人办理疫情涉外业务54笔,折合4900余万元,有效的支持了涉外主体复工复产。 2020-03-12/guangxi/2020/0312/1614.html
-
2020年3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钦州市中心支局召开了部分重点银行金融创新座谈会,了解银行近期对自贸区钦州港片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的计划及措施,研讨自贸区建设的便利化措施、创新政策需求等。外管科负责人、各银行公司部负责人参加座谈。 会上,钦州市中心支局与各银行分别介绍了自贸区试点政策业务开展情况,对下一步便利化措施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讨论,表示将积极落实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的若干措施,推动自贸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平台金融创新发展。 2020-03-13/guangxi/2020/0313/162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2.2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4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2.1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119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0.0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43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4.8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6891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7.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6万亿美元)。 2020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5.6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69万亿美元)。(完) 注:受疫情影响,湖北等地区部分银行数据未完成报送,银行对客户市场数据为部分金融机构上报的数据。 2020-03-30/guangxi/2020/0330/1627.html
-
为深入了解涉外企业复工复产及对外贸易情况,3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贺州市中心支局陈兵兵副行长带队深入贺州辖内2家出口企业调研,并向企业宣传全口径跨境融资、跨境金融区块链、“复工贷”等政策,一同前往的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创新融资产品,以最优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调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家企业对跨境金融区块链政策意向较强,现场表示将尽快提出申请,以获取资金缓解对外贸易经营压力。 2020-03-18/guangxi/2020/0318/1615.html
-
2020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1943亿元,支出24569亿元,逆差2626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9556亿元,支出19917亿元,逆差361亿元;服务贸易收入2387亿元,支出4652亿元,逆差2266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0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3153亿美元,支出3531亿美元,逆差37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810亿美元,支出2862亿美元,逆差52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343亿美元,支出669亿美元,逆差32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20年1-2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2,626 -377 21,943 3,153 -24,569 -3,531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61 -52 19,556 2,810 -19,917 -2,862 2.服务贸易差额 -2,266 -326 贷方 2,387 343 借方 -4,652 -669 2.1加工服务差额 158 23 贷方 163 23 借方 -5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42 6 贷方 68 10 借方 -26 -4 2.3运输差额 -530 -76 贷方 467 67 借方 -997 -143 2.4旅行差额 -2,089 -300 贷方 237 34 借方 -2,326 -334 2.5建设差额 12 2 贷方 101 14 借方 -89 -13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62 -9 贷方 33 5 借方 -95 -14 2.7金融服务差额 15 2 贷方 38 5 借方 -23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69 -24 贷方 90 13 借方 -259 -37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1 2 贷方 347 50 借方 -335 -48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388 56 贷方 819 118 借方 -430 -62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23 -3 贷方 8 1 借方 -31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19 -3 贷方 17 2 借方 -36 -5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 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 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 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 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 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 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0-03-30/guangxi/2020/0330/1628.html
-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20-03-30/guangxi/2020/0330/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