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以更好发挥家政服务业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作用。 在4月18日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介绍,家政服务业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非常重要的民生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包括家政在内的服务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逐步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引擎和扩大内需的新动能。该措施围绕提升服务供给质量、促进便利消费、完善支持政策、优化消费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12项重点举措。 在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方面,鼓励家政服务企业拓展深度保洁、整理收纳等新兴服务领域,加强跨界合作,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方面,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点单式、分时段服务,以社区网点为依托,发掘“微需求”、提供“微服务”,满足消费者共享保洁、烹饪、接送等家政服务需求;在完善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方面,推动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家政服务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在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方面,持续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完善家政服务举报、投诉渠道,建立健全常态化、多元化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等。 “当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突破了3亿,65岁以上老年人也达到2.2亿,还有超过3000万3岁以下婴幼儿,养老、托幼等家政服务成为许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将引导家政行业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家庭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孔德军说,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有利于增加家政就业岗位,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2025年3月底,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已经收集了2万余家企业的信用信息、1670余万条家政服务员的信用信息,访问量超过了2.3亿次。根据有关行业协会和机构的测算,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了1.16万亿元,2024年达到了1.23万亿元。这意味着,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将有效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的贡献。 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多部门将联手提供支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副司长罗守峰说,家政服务作为朝阳产业,市场需求大,能有效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促进就业增收。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实施家政劳务对接行动,不断健全完善对接工作机制,搭建家政服务供需平台,充分考虑地域相邻、生活习惯接近等因素,做好省际、省内、地市内家政劳务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在消费场景上,鼓励家政企业拓展专业化、个性化消费新场景,促进家政与养老、托育等业态融合,推动家政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消费环境上,持续推进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家政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公示。在设施布局上,结合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加快配齐家政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为群众就近就便提供家政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赵俊强说。 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聚焦民生关切和百姓诉求,持续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一批家政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补齐“一老一小”服务方面的短板,提升消费者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推动扩大家政服务消费。 2025-04-21/dalian/2025/0421/2403.html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我国工业运行情况。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拉动作用突出。 同时,我国数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在采矿、港口等行业实现规模应用。 2025-04-21/dalian/2025/0421/2401.html
-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92.3亿元人民币。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15.1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933.3亿元人民币,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786.1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生物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00.5%、63.8%、42.5%和12.4%。 从来源地看,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56.2%,欧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1.7%,瑞士、英国、日本、韩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8%、60.5%、29.1%和12.9%。 2025-04-21/dalian/2025/0421/2402.html
-
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业务领域中的应用,3月28日下午,外汇局青岛市分局举办2025年第2期“青汇讲堂”,外汇管理处、国际收支处有关人员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中的使用进行了介绍。张朝晖副局长,外汇各处室人员参加。与会人员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等展开了讨论。 张朝晖副局长指出,此次讲座内容充实,实例丰富,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有关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外汇各业务条线人员应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质量效率。 2025-04-07/qingdao/2025/0407/2752.html
-
2025-04-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421.htm
-
2025-04-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464.htm
-
2025-04-2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810.htm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4年,我国外债规模小幅下降,币种结构优化,期限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198亿美元,较2023年末下降277亿美元,降幅1.1%。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0%,较2023年末上升3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末基本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受汇率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外债规模一、二季度有所回升,三、四季度有所下降,全年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4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277亿美元,其中,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360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为129.9%。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2.8%,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3.8%,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2.4%。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且有不同程度改善或保持基本稳定,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预计我国外债规模将保持基本稳定。展望2025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总体仍处于降息周期,外币融资成本有望稳中趋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助于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4-15/heilongjiang/2025/0415/2600.html
-
符拉迪沃斯托克新闻处表示,3月31日,将开通飞往北京首都机场的航班,自5月份起将开通飞往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航班,7月开通飞往北戴河和烟台航班。根据俄罗斯联邦航空署的数据,2024-2025年秋冬航行季,中国航空公司每周执行108次飞往俄罗斯航班,俄罗斯航空公司前往中国的航班次数为每周89次。(文章来源:俄新社) 2025-04-09/heilongjiang/2025/0409/2596.html
-
2025年前2个月,俄罗斯向中国出口1.83亿美元的菜籽油,同比增长17%。2025年,俄罗斯对中国菜籽油出口在数量上居领先地位,出口量为17.5万吨,列第二位的是白俄罗斯,出口量为6.8万吨,排在第三位的是阿联酋,出口量为4.6万吨。(文章来源:俄新社) 2025-04-17/heilongjiang/2025/0417/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