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3670亿美元,对外负债65913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7758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28330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0817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202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20473亿美元,储备资产3384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30%、12%、0.2%、22%和36%;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3840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17511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232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432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51%、27%、0.4%和22%。 按SDR计值,2023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70425亿SDR,对外负债49556亿SDR,对外净资产20869亿SDR。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2023年6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27758 20869 资产 2 93670 70425 1 直接投资 3 28330 21300 1.1 股权 4 24365 18318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3966 2982 1.a 金融部门 6 3908 2938 1.1.a 股权 7 3677 2765 1.2.a 关联企业债务 8 230 173 1.b 非金融部门 9 24423 18362 1.1.b 股权 10 20687 15553 1.2.b 关联企业债务 11 3736 2809 2 证券投资 12 10817 8133 2.1 股权 13 6063 4558 2.2 债券 14 4754 3574 3 金融衍生工具 15 202 152 4 其他投资 16 20473 15392 4.1 其他股权 17 98 73 4.2 货币和存款 18 4761 3580 4.3 贷款 19 8256 6207 4.4 保险和养老金 20 269 202 4.5 贸易信贷 21 6112 4595 4.6 其他 22 976 734 5 储备资产 23 33849 25449 5.1 货币黄金 24 1299 977 5.2 特别提款权 25 521 392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6 97 73 5.4 外汇储备 27 31930 24006 5.5 其他储备资产 28 1 1 负债 29 65913 49556 1 直接投资 30 33840 25442 1.1 股权 31 30643 23039 1.2 关联企业债务 32 3197 2404 1.a 金融部门 33 1925 1447 1.1.a 股权 34 1704 1281 1.2.a 关联企业债务 35 221 166 1.b 非金融部门 36 31915 23995 1.1.b 股权 37 28939 21758 1.2.b 关联企业债务 38 2976 2238 2 证券投资 39 17511 13166 2.1 股权 40 11350 8533 2.2 债券 41 6161 4632 3 金融衍生工具 42 232 174 4 其他投资 43 14329 10773 4.1 其他股权 44 0 0 4.2 货币和存款 45 5295 3981 4.3 贷款 46 3927 2952 4.4 保险和养老金 47 267 201 4.5 贸易信贷 48 3721 2798 4.6 其他 49 638 480 4.7 特别提款权 50 482 362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3.SDR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4.《国际投资头寸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2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较2023年3月末下降571亿美元,降幅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4%,较2023年3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3月末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主要受汇率折算因素影响。2023年二季度,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545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贡献度为95%。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相关外溢影响将有所缓和。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将持续恢复向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2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全国性中资银行: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系统代码标准化工作,明确特殊机构代码、金融机构代码、金融机构标识码的赋码业务线上办理操作规程,提高外汇管理和统计分析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分局收到本通知后,应及时通知辖内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遵照执行。各全国性中资银行应及时通知所辖分支机构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3年9月22日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30.html
-
2023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会见后,双方共同见证了丝路基金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建立“一带一路”联合投资平台的合作框架协议。(完) 2023-10-26/dalian/2023/1026/198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订印发<特殊机构代码赋码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14〕16号),特殊机构代码赋码工作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23〕21号)执行。现予发布,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9月28日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31.html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29.html
-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时间序列 2023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2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1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0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3-10-26/gansu/2023/1026/1871.html
-
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组织召开2023年全省银行外汇工作座谈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汇便利化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成功经验。甘肃省分局副局长主持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分局全体职工以及全省20家外汇银行分管行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20家银行负责人围绕“推动外汇管理与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依次发言。甘肃省分局业务处室负责人对今年以来银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做出了提示。 会议最后强调,各银行要以更强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实干担当,奋力拼搏,扛牢防风险责任,担好助发展重担,高质量做好各项外汇业务工作,确保2023年圆满收官,推动甘肃金融外汇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 2023-10-26/gansu/2023/1026/1869.html
-
为进一步提升外汇服务质效,国家外汇管理局石嘴山市分局(以下简称“石嘴山市分局”)积极推动调查研究融入业务、融入工作、融入日常,采取“问需于企+问计于民”“请进来+送上门”“分类辅导+增量扩面”等服务举措,助力外汇便企惠民工作走深入实。通过调研,石嘴山市分局相关人员充分了解了辖区重点企业经营发展、外商投资资本金流入使用、外债资金使用及便利化业务等情况,详细询问了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好地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外汇便利化、汇率风险管理等各类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下一步,石嘴山市分局将继续提升调查研究的科学性,针对辖区外贸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大外汇政策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外汇政策红利惠及辖区市场主体,为石嘴山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汇环境。 2023-10-26/ningxia/2023/1026/2232.html
-
今年以来,按照省分局部署,绵阳市作为全省首批开展服务贸易主体分类标识管理试点工作的三个地区之一,绵阳市分局建立完善靠前谋划、靠前发力和靠前反馈“三重保障”,确保全市服务贸易主体分类标识管理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有序推进。 一是靠前谋划,工作有的放矢。积极参与省分局试点前期准备工作,从参与制定方案、起草指引、设定指标等方面,提前了解和掌握试点工作目的、意义、原理和工作规则、操作流程,明确岗位和人员,做好“人和智”储备工作。二是靠前发力,工作有序推进。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建立服务贸易主体分类标识管理内控体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开展试点工作,落实分级授权管理等内控制度,确保试点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截止目前,按照分类标准,梳理并确定了服务贸易A+类企业16家,对1家企业开展了监测核查。三是靠前反馈、及时总结完善。在试点工作启动实施过程中,市局及时向省分局反馈试点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工作机制和业务操作不断优化。 2023-10-27/sichuan/2023/1027/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