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月,银行结汇10916亿元人民币,售汇9106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810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银行累计结汇23839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9385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4454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2月,银行结汇1690亿美元,售汇141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2021年1-2月,银行累计结汇3685亿美元,累计售汇299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688亿美元。 2021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4111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21966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2145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6063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50754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30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32亿美元,对外付款3400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32亿美元。2021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866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7845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820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1-03-24/shenzhen/2021/0324/854.html
-
3月16日,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批复,成为全国首家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的企业。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项试点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之一,获得试点资格的大型实体跨国公司将享受更优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组合:一是整合升级了现有各类本外币资金池政策,实现了跨国公司集团内跨境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管理。二是适度调整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扩大企业跨境双向融资空间。三是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境内成员企业之间资金调拨,提升集团内部资金管理效率。四是在结汇便利化基础上实现一定额度内意愿购汇,赋予企业更多资金汇兑自主选择权。 深圳传音控股公司财务总监肖先生介绍,本次获批试点,将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节约财务运行成本:一是通过政策和账户整合升级,集团内各家企业无需开设不同的账户,境内资金划转无需通过委托贷款框架,进一步便利了资金归集和调拨。二是境外放款系数上调,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整合国内外资源,完善后疫情时代的现金管理体系。三是在结汇便利化基础上推出一定额度意愿购汇,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情况,灵活规划,自主选择购汇时机,有助于降低汇兑成本。 来源:新华社 2021-03-24/shenzhen/2021/0324/857.html
-
2021-03-23http://www.gov.cn/premier/2021-03/22/content_5595004.htm
-
2021-03-2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22/content_5595012.htm
-
2021-03-24http://www.gov.cn/xinwen/2021-03/23/content_5595157.htm
-
2020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8380亿元,支出14535亿元,顺差3845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7082亿元,支出12520亿元,顺差4562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298亿元,支出2015亿元,逆差717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0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782亿美元,支出2200亿美元,顺差58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585亿美元,支出1895亿美元,顺差691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196亿美元,支出305亿美元,逆差109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20年11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845 582 18380 2782 -14535 -2200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4562 691 17082 2585 -12520 -1895 2.服务贸易差额 -717 -109 贷方 1298 196 借方 -2015 -305 2.1加工服务差额 67 10 贷方 71 11 借方 -3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1 3 贷方 42 6 借方 -21 -3 2.3运输差额 -209 -32 贷方 365 55 借方 -573 -87 2.4旅行差额 -513 -78 贷方 68 10 借方 -581 -88 2.5建设差额 22 3 贷方 53 8 借方 -32 -5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42 -6 贷方 28 4 借方 -71 -11 2.7金融服务差额 3 0 贷方 23 3 借方 -20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68 -25 贷方 36 6 借方 -205 -31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2 0 贷方 188 28 借方 -186 -28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12 17 贷方 410 62 借方 -298 -45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2 -2 贷方 4 1 借方 -15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0 0 贷方 10 2 借方 -10 -2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1-01-19/jilin/2021/0119/1290.html
-
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56252亿元人民币(等值22944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68019亿元人民币(等值9988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88233亿元人民币(等值12956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0%。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2293亿元人民币(等值3273亿美元),占14%;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2700亿元人民币(等值397亿美元),占2%;银行外债余额为73425亿元人民币(等值10782亿美元),占47%;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57834亿元人民币(等值8492亿美元),占37%。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2183亿元人民币(等值4726亿美元),占21%;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3821亿元人民币(等值3498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4108亿元人民币(等值5009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44352亿元人民币(等值6513亿美元),占28%;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70亿元人民币(等值98亿美元),占0.5%;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7422亿元人民币(等值2558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3696亿元人民币(等值542亿美元),占2.5%。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61089亿元人民币(等值8970亿美元),占39%;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5163亿元人民币(等值13974亿美元),占61%。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4%,欧元债务占8%,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0年9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0年9月末 2020年9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22293 3273 短期 444 65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444 65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1849 3208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8820 2763 贷款 3029 445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2700 397 短期 1856 273 货币与存款 906 133 债务证券 950 14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844 124 SDR分配 670 98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74 26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3425 10782 短期 53474 7852 货币与存款 33193 4874 债务证券 4154 610 贷款 15772 2316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355 52 长期 19951 293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4287 2098 贷款 5593 82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71 10 其他部门 40412 5934 短期 28269 4151 货币与存款 9 1 债务证券 123 18 贷款 3219 47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3405 3437 其他债务负债 1513 222 长期 12143 1783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5575 819 贷款 4570 67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17 61 其他债务负债 1581 232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7422 2558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0546 1548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818 120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6058 890 外债总额头寸 156252 22944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1-01-07/jilin/2021/0107/127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2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32亿美元。其中,随着贸易项下集中收结汇的季节性因素减弱和消退,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和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市场收支交易趋向平稳。 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稳定。2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1%,与1月相比变化均不大。 跨境资本双向投资合理有序。2月,直接投资项下涉外收支顺差137亿美元,为跨境资本流入的主要渠道,显示外资看好国内市场和发展前景;证券项下双向投资更趋均衡,顺差32亿美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有助于国内外汇市场稳健运行,跨境资金均衡流动。 2021-03-22/jilin/2021/0322/1337.html
-
根据企业业务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完) 2021-03-23/jilin/2021/0323/1338.html
-
2021-03-24http://www.gov.cn/xinwen/2021-03/23/content_5595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