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北京辖区金融管理工作通报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传达2025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工作会、外汇管理工作交流会以及北京市半年工作会精神,总结2025年上半年辖区金融工作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提出下阶段工作要求。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巢克俭出席会议并讲话,分管负责同志就外汇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携手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实效,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首发首创推出银行卡通信卡“两卡”融合产品,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接续创新,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金融有力支持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当前是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期,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决胜期。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外汇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在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会议要求,一是贯彻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节奏平稳,持续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矫正“规模情结”,避免“内卷式”竞争,增强存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严格遵守利率自律管理,着力稳定净息差。用好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专项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帮助受灾情影响的群众、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突出对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的金融支持,精准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任务落实,用好政策工具、各类系统平台,创新综合服务,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聚力支持科创企业,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有力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和贷款贴息政策。不断加大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效果评估结果运用。加力支持稳定外贸发展。 三是切实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守牢首都金融安全底线。坚决落实风险“四早”要求,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风险防控前瞻性、主动性。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稳慎做好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合规管理及风险防范。 四是积极主动作为,持续助力首都高水平发展。持续做好“两区”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做好绿色外债、“科汇通”等试点政策落地工作,有力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扩围增效。积极探索提供更优质的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认真落实展业主体责任,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五是全面加强金融合规管理,保障各项业务规范有序运行。深化反诈反赌“资金链”精准治理,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加强黄金市场业务备案管理,夯实反洗钱工作基础,提高金融网络安全、金融科技水平,提升调查统计工作质效。 六是坚守为民情怀,持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认真落实2025年“北京服务”等工作任务,持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首都支付服务水平。强化征信服务质效。持续优化首都现金服务,稳步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认真做好国库服务和管理。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林雯,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潘琍出席会议并讲话。5家金融机构进行交流发言。辖内37家中资商业银行、8家村镇银行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2025-09-09/beijing/2025/0909/261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为0.91%。 2025年8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2025-09-07/liaoning/2025/0907/240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5.5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5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6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1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1.8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5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8.9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4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6.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32万亿美元)。2025年1-6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50.8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00万亿美元)。 2025-07-25/liaoning/2025/0725/239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8.2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9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4.0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4.2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3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4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3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8.8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3万亿美元)。 2025年1-7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9.1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4.96万亿美元)。 2025-08-29/liaoning/2025/0909/2404.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5年8月31日) 2025-09-08/guangdong/2025/0909/3058.html
-
见附件。 附件:香港基金内地发行销售资金汇出入情况表(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9-09/guangdong/2025/0909/3059.html
-
见附件。 附件: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 2025-09-03/guangdong/2025/0908/3057.html
-
2025-09-03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9/content_7038994.htm
-
2025-09-0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9/content_7039498.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7月,银行结汇16700亿元人民币,售汇15070亿元人民币。2025年1-7月,银行累计结汇9883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99020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5年7月,银行结汇2336亿美元,售汇2108亿美元。2025年1-7月,银行累计结汇13768亿美元,累计售汇13793亿美元。 2025年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935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9909亿元人民币。2025年1-7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326705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318116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5年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904亿美元,对外付款6981亿美元。2025年1-7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5510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4315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和机构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5-08-29/jiangxi/2025/0827/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