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间序列(BPM6)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5.html
-
1985-2020年中国外债流动与国民经济、外汇收入 项目/年度 外债流入(十亿美元) 外债流入比上年增长 外债流出(十亿美元) 外债流出比上年增长(%) 外债净流入(十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十亿元人民币) 外债流出/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收入(十亿美元) 偿债率 1985 8.33 — 0.84 — 7.49 904.0 0.3% 28.3 2.7% 1986 8.72 4.7% 6.23 641.7% 2.49 1030.9 2.1% 29.8 15.4% 1987 9.21 5.6% 5.12 -17.8% 4.09 1210.2 1.6% 39.2 9.0% 1988 14.23 54.5% 7.28 42.2% 6.95 1510.1 1.8% 45.9 6.5% 1989 17.43 22.5% 17.02 133.8% 0.41 1709.0 3.8% 47.8 8.3% 1990 16.48 -5.5% 9.62 -43.5% 6.86 1877.4 2.5% 57.4 8.7% 1991 18.86 14.4% 12.79 33.0% 6.07 2189.6 3.1% 65.9 8.5% 1992 15.22 -19.3% 13.43 5.0% 1.79 2706.8 2.7% 78.8 7.1% 1993 27.37 79.8% 18.25 35.9% 9.12 3552.4 3.0% 86.6 10.2% 1994 34.33 25.4% 25.06 37.3% 9.27 4846.0 4.5% 118.9 9.1% 1995 39.11 13.9% 31.71 26.5% 7.40 6113.0 4.3% 147.2 7.6% 1996 30.95 -20.9% 22.47 -29.1% 8.48 7157.2 2.6% 171.7 6.0% 1997 43.10 39.3% 32.42 44.3% 10.68 7942.9 3.4% 207.2 7.3% 1998 45.66 5.9% 42.48 31.0% 3.18 8488.4 4.1% 207.4 10.9% 1999 30.05 -34.2% 36.45 -14.2% -6.40 9018.8 3.3% 221.0 11.2% 2000 24.92 -17.1% 35.01 -4.0% -10.09 9977.6 2.9% 279.6 9.2% 2001 25.16 1.0% 31.28 -10.7% -6.12 11027.0 2.3% 299.4 7.5% 2002 60.87 141.9% 69.67 122.7% -8.80 12100.2 4.8% 365.4 7.9% 2003 101.54 66.8% 98.13 40.8% 3.41 13656.5 5.9% 485.0 6.9% 2004 205.97 102.8% 190.24 93.9% 15.73 16071.4 9.8% 655.0 3.2% 2005 281.05 36.5% 271.59 42.8% 9.46 18589.6 12.0% 836.8 3.1% 2006 385.43 37.1% 365.15 34.4% 20.28 21765.7 13.4% 1061.7 2.1% 2007 500.20 29.8% 479.81 31.4% 20.39 26801.9 13.6% 1342.2 2.0% 2008 575.90 15.1% 557.16 16.1% 18.74 31675.2 12.2% 1581.7 1.8% 2009 387.52 -32.7% 390.85 -29.8% -3.33 34562.9 7.7% 1332.9 2.9% 2010 679.25 75.3% 611.93 56.6% 67.32 40890.3 10.1% 1876.8 1.6% 2011 773.31 13.8% 682.51 11.5% 90.80 48412.4 9.1% 2086.6 1.7% 2012 648.12 -16.2% 651.79 -4.5% -3.67 53412.3 7.7% 2248.3 1.6% 2013 1010.92 56.0% 908.07 39.3% 102.85 58801.9 9.6% 2425.0 1.6% 2014 2353.40 — 1695.98 — 657.42 64356.3 16.2% 2545.1 2.6% 2015 1205.13 -48.8% 1599.54 -5.7% -394.41 68885.8 14.5% 2360.2 5.0% 2016 1274.20 5.7% 1255.19 -21.5% 19.01 74639.5 11.2% 2197.9 6.1% 2017 1623.99 27.5% 1434.53 14.3% 189.46 83203.6 11.6% 2422.9 5.5% 2018 1851.32 14.0% 1694.20 18.1% 157.12 91928.1 12.2% 2651.0 5.5% 2019 1724.73 -6.8% 1649.32 -2.6% 75.41 98651.5 11.5% 2643.4 6.7% 2020 2113.93 22.6% 1800.48 9.2% 313.45 101598.6 12.2% 2732.4 6.5% 注:1.自1998年起,本表将原使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调整为“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前年份数据均按《中国统计提要1998》中公布数据进行了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数据均为国家统计局最新修正数据。计算负债率时将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年平均交易中间价折算为美元。 2.自1998年起,本表中的外汇收入指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以前年份的数据均按此国际规范口径进行了调整,据此计算的偿债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3. 偿债率是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付息额)与当年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 4. 2015年,我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调整了外债统计口径并对外公布全口径外债数据,将人民币外债纳入统计,并按照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和短期外债。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将2014年末外债数据相应调整为全口径外债数据,由于全口径外债数据与此前外债数据(原口径为外币外债数据)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上表中2014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同时,由于全口径外债较原来的外币外债增加了人民币外债(余额略低于外币外债余额),因此,2014年和2015年的“偿债率”这一外债风险指标较2013年有所上升,但仍在公认的安全线(20%)以内。 5. 自2016年起,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修正数据对本表中上一年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4.html
-
1985-2020年中国外债与国民经济、外汇收入 项目/年度 外债余额(十亿美元) 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十亿元人民币) 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负债率 外汇收入(十亿美元) 外汇收入比上年增长 债务率(%) 1985 15.83 30.9% 904.0 13.5% 5.1% 28.3 — 56.0% 1986 21.48 35.7% 1030.9 8.9% 7.1% 29.8 5.4% 72.1% 1987 30.20 40.6% 1210.2 11.7% 9.2% 39.2 31.5% 77.1% 1988 40.00 32.5% 1510.1 11.3% 9.8% 45.9 17.2% 87.1% 1989 41.30 3.3% 1709.0 4.2% 9.1% 47.8 4.2% 86.4% 1990 52.55 27.2% 1877.4 3.9% 13.3% 57.4 20.0% 91.6% 1991 60.56 15.2% 2189.6 9.3% 14.6% 65.9 14.9% 91.9% 1992 69.32 14.5% 2706.8 14.3% 14.1% 78.8 19.6% 87.9% 1993 83.57 20.6% 3552.4 13.9% 13.5% 86.6 9.8% 96.5% 1994 92.81 11.1% 4846.0 13.1% 16.4% 118.9 37.4% 78.0% 1995 106.59 14.8% 6113.0 11.0% 14.5% 147.2 23.8% 72.4% 1996 116.28 9.1% 7157.2 9.9% 13.5% 171.7 16.6% 67.7% 1997 130.96 12.6% 7942.9 9.2% 13.6% 207.2 20.7% 63.2% 1998 146.04 11.5% 8488.4 7.8% 14.2% 207.4 0.1% 70.4% 1999 151.83 4.0% 9018.8 7.6% 13.9% 221.0 6.5% 68.7% 2000 145.73 -4.0% 9977.6 8.4% 12.0% 279.6 26.5% 52.1% 2001 203.30 — 11027.0 8.3% 15.2% 299.4 7.1% 67.9% 2002 202.63 -0.3% 12100.2 9.1% 13.8% 365.4 22.0% 55.5% 2003 219.36 8.3% 13656.5 10.0% 13.2% 485.0 32.7% 45.2% 2004 262.99 19.9% 16071.4 10.1% 13.4% 655.0 35.1% 40.2% 2005 296.54 12.8% 18589.6 11.3% 13.0% 836.8 27.8% 35.4% 2006 338.59 14.2% 21765.7 12.7% 12.3% 1061.7 26.9% 31.9% 2007 389.22 15.0% 26801.9 14.2% 11.0% 1342.1 26.4% 29.0% 2008 390.16 0.2% 31675.2 9.6% 8.5% 1581.7 17.9% 24.7% 2009 428.65 9.9% 34562.9 9.2% 8.4% 1332.9 -15.7% 32.2% 2010 548.94 28.1% 40890.3 10.6% 9.0% 1876.8 40.8% 29.2% 2011 695.00 26.6% 48412.4 9.5% 9.2% 2086.6 11.2% 33.3% 2012 736.99 6.0% 53412.3 7.7% 8.6% 2248.3 7.7% 32.8% 2013 863.17 17.1% 58801.9 7.8% 9.0% 2425.0 7.9% 35.6% 2014 1779.90 — 64356.3 7.4% 17.0% 2545.1 5.0% 69.9% 2015 1382.98 -22.3% 68885.8 7.0% 12.5% 2360.2 -7.3% 58.6% 2016 1415.80 2.4% 74639.5 6.8% 12.6% 2197.9 -6.9% 64.4% 2017 1757.96 24.2% 83203.6 6.9% 14.3% 2422.9 10.2% 72.6% 2018 1982.75 12.8% 91928.1 6.7% 14.3% 2651.0 9.4% 74.8% 2019 2070.81 4.4% 98651.5 6.0% 14.5% 2643.4 -0.3% 78.3% 2020 2400.81 15.9% 101598.6 2.3% 16.3% 2732.4 3.4% 87.9% 注:1.自1998年起,本表将原使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调整为“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前年份数据均按《中国统计提要1998》中公布数据进行了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数据均为国家统计局最新修正数据。 2.负债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计算负债率时将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年平均交易中间价折算为美元。 3.自1998年起,本表中的外汇收入指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以前年份的数据均按此国际规范口径进行了调整,据此计算的债务率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4. 债务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 5. 2001年,我国按照当时的国际标准对原外债口径进行了调整,由于调整后的外债数据与2000年及以前年度的外债数据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上表中2001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 6. 2015年,我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调整了外债统计口径并对外公布全口径外债数据,将人民币外债纳入统计。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将2014年末外债数据相应调整为全口径外债数据,由于全口径外债数据与此前外债数据(原口径为外币外债数据)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上表中2014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 7.自2016年起,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修正数据对本表中上一年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3.html
-
1985-2020年中国长期与短期外债的结构与增长 项目/年度 外债余额(十亿美元) 中长期外债 短期外债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 余额(十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占总余额的比例 余额(十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占总余额的比例 1985 15.83 9.41 — 59.4% 6.42 — 40.6% 242.8% 1986 21.48 16.71 77.6% 77.8% 4.77 -25.7% 22.2% 230.2% 1987 30.20 24.48 46.5% 81.1% 5.72 19.9% 18.9% 195.7% 1988 40.00 32.69 33.5% 81.7% 7.31 27.8% 18.3% 216.8% 1989 41.30 37.03 13.3% 89.7% 4.27 -41.6% 10.3% 76.9% 1990 52.55 45.78 23.6% 87.1% 6.77 58.5% 12.9% 61.0% 1991 60.56 50.26 9.8% 83.0% 10.30 52.1% 17.0% 47.4% 1992 69.32 58.47 16.3% 84.3% 10.85 5.3% 15.7% 55.8% 1993 83.57 70.02 19.8% 83.8% 13.55 24.9% 16.2% 63.9% 1994 92.81 82.39 17.7% 88.8% 10.42 -23.1% 11.2% 20.2% 1995 106.59 94.68 14.9% 88.8% 11.91 14.3% 11.2% 16.2% 1996 116.28 102.17 7.9% 87.9% 14.11 18.5% 12.1% 13.4% 1997 130.96 112.82 10.4% 86.1% 18.14 28.6% 13.9% 13.0% 1998 146.04 128.70 14.1% 88.1% 17.34 -4.4% 11.9% 12.0% 1999 151.83 136.65 6.2% 90.0% 15.18 -12.5% 10.0% 9.8% 2000 145.73 132.65 -2.9% 91.0% 13.08 -13.8% 9.0% 7.9% 2001 203.30 119.53 — 58.8% 83.77 — 41.2% 39.5% 2002 202.63 115.55 -3.3% 57.0% 87.08 4.0% 43.0% 30.4% 2003 219.36 116.59 0.9% 53.2% 102.77 18.0% 46.8% 25.5% 2004 262.99 124.29 6.6% 47.3% 138.71 35.0% 52.7% 22.7% 2005 296.54 124.90 0.5% 42.1% 171.64 23.7% 57.9% 21.0% 2006 338.59 139.36 11.6% 41.2% 199.23 16.1% 58.8% 18.7% 2007 389.22 153.53 10.2% 39.4% 235.68 18.3% 60.6% 15.4% 2008 390.16 163.88 6.7% 42.0% 226.28 -4.0% 58.0% 11.6% 2009 428.65 169.39 3.4% 39.5% 259.26 14.6% 60.5% 10.8% 2010 548.94 173.24 2.3% 31.6% 375.70 44.9% 68.4% 13.2% 2011 695.00 194.10 12.0% 27.9% 500.90 33.3% 72.1% 15.7% 2012 736.99 196.06 1.0% 26.6% 540.93 8.0% 73.4% 16.3% 2013 863.17 186.54 -4.9% 21.6% 676.63 25.1% 78.4% 17.7% 2014 1779.90 481.70 — 27.1% 1298.20 — 72.9% 33.8% 2015 1382.98 495.57 2.9% 35.8% 887.41 -31.6% 64.2% 26.6% 2016 1415.80 549.76 10.9% 38.8% 866.04 -2.4% 61.2% 28.8% 2017 1757.96 612.72 11.5% 34.9% 1145.24 32.2% 65.1% 36.5% 2018 1982.75 693.60 13.2% 35.0% 1289.15 12.6% 65.0% 42.0% 2019 2070.81 851.97 22.8% 41.1% 1218.84 -5.5% 58.9% 39.2% 2020 2400.81 1084.44 27.3% 45.2% 1316.37 8.0% 54.8% 40.9% 注:1. 自2001年起,我国按照当时的国际标准对原外债口径进行了调整,并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短期外债(剩余期限)统计,由于调整后的外债数据与2000年及以前年度的外债数据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上表中2001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 2. 2015年,我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调整了外债统计口径并对外公布全口径外债数据,将人民币外债纳入统计,并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和短期外债。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表将2014年末外债数据相应调整为全口径外债数据,由于全口径外债数据与此前外债数据(原口径为外币外债数据)不具可比性,故未计算上表中2014年“外债余额比上年增长”项。 3. 自2016年起,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修正数据对本表中上一年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2.html
-
4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宁夏分局组织开展2021年外汇管理业务培训,全区共35人参加培训。培训重点围绕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内控监督、外汇检查、网络安全、新闻信息等七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总局2021年各业务条线工作重点对各市中心支局、灵武市支局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并就履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参训人员对各项业务的理解和掌握,为全面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水平、切实防范履职风险,高效助推外汇管理工作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2021-04-19/ningxia/2021/0419/1600.html
-
2021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32419亿元,支出26825亿元,顺差559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9516亿元,支出23039亿元,顺差6477亿元;服务贸易收入2904亿元,支出3786亿元,逆差883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1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5011亿美元,支出4146亿美元,顺差86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4562亿美元,支出3561亿美元,顺差1001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449亿美元,支出585亿美元,逆差136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21年1-2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5594 865 32419 5011 -26825 -4146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6477 1001 29516 4562 -23039 -3561 2.服务贸易差额 -883 -136 贷方 2904 449 借方 -3786 -585 2.1加工服务差额 136 21 贷方 142 22 借方 -6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48 7 贷方 76 12 借方 -28 -4 2.3运输差额 -145 -22 贷方 905 140 借方 -1050 -162 2.4旅行差额 -1063 -164 贷方 109 17 借方 -1172 -181 2.5建设差额 22 3 贷方 124 19 借方 -102 -16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63 -10 贷方 46 7 借方 -110 -17 2.7金融服务差额 20 3 贷方 56 9 借方 -36 -6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241 -37 贷方 72 11 借方 -313 -48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3 0 贷方 446 69 借方 -444 -69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410 63 贷方 903 139 借方 -492 -76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0 -2 贷方 10 2 借方 -21 -3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2 0 贷方 14 2 借方 -13 -2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全国性中资银行: 为进一步提升个人用汇便利化水平,现就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化《个人购汇申请书》填报要求。为便于境内个人购汇填报,自2021年4月1日起(具体时间由银行自主确定,但最迟不得晚于2021年6月底),启用优化后的《个人购汇申请书》(见附件1)。已开办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银行,应按照《电子银行个人购汇优化技术要求参考》(见附件2),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本银行系统改造。 二、调整银行个人购付汇用途一致性审核要求。银行对个人购汇后即办理付汇的业务,应进行购付汇用途一致性审核。 三、优化留学学费购付汇手续。对于境内个人留学期间在同一银行再次办理不占年度便利化额度的留学学费购付汇,银行可根据首次办理情况,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购汇资金直接汇入原学校账户。银行应在购汇备注栏标注“便利化留学购汇”字样。 四、优化境外工作的境内个人薪酬结汇手续。对于境外工作的境内个人在同一银行再次办理不占年度便利化额度的薪酬结汇,银行在确认薪酬真实合法的情况下,可根据首次办理情况,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并在结汇备注栏标注“便利化薪酬结汇”字样。 五、优化在华工作境外个人薪酬购汇手续。对于在华工作境外个人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到同一银行再次办理合法薪酬收入购汇,银行可根据首次办理情况,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并在购汇备注栏标注“便利化薪酬购汇”字样。 六、银行应建立个人经常项目特殊外汇业务处置制度,并事前向所在地外汇局书面报告。对于个人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经常项目外汇业务,银行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审核原则,按照个人经常项目特殊外汇业务处置制度予以办理,并在购/结汇备注栏标注“特殊外汇业务处置”字样。 七、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参照本通知执行。 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优化个人外汇业务信息系统的通知》(汇发〔2016〕34号)同时废止。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执行。 收到本通知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及时转发辖内中心支局(支局)、开办个人结售汇业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机构,各全国性中资银行应及时转发下属分支机构。 特此通知。 附件:1.个人购汇申请书 2.电子银行个人购汇优化技术要求参考 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1年3月25日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7.html
-
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提升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21〕13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版《个人购汇申请书》进一步优化填报项目和方式,提高填报效率。二是优化留学购付汇、薪酬结售汇等个人部分经常项目连续性、周期性业务的办理流程。三是要求银行建立个人经常项目特殊外汇业务处置制度,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办理个人真实合法经常项目外汇业务。《通知》在现行个人外汇管理政策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便利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办理。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动银行全面提升个人外汇业务服务质量,保障个人真实合法的经常项目外汇业务需求。严厉打击洗钱、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违法违规外汇行为,坚决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稳定。(完) 2021-04-25/shaanxi/2021/0425/858.html
-
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阿尔泰边区和阿尔泰共和国分局新闻处发布消息称,2021年第一季度阿尔泰边疆区对中国出口的粮油产品达到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3%。 公告称:“2021年前3个月向中国发运7.5万吨(亚麻籽、小麦、植物油等),较2020年同期(3.9万吨)增长93%。”(文章来源:卫星通讯社莫斯科) 2021-04-25/heilongjiang/2021/0425/1576.html
-
4月12日,七台河市中心支局全体党员集中学习观看党史教育电子展。电子展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道路,用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2021-04-19/heilongjiang/2021/0419/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