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5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4/content_6944983.htm
-
The branches and foreign exchang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in al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cities specifically designated in the state plan; UnionPay International Co., Ltd.; Express (Hangzhou)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Wanshi Wang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ll national Chinese-funded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with domestic bank cards by individuals and improve foreign exchange administration for bank cards, the issues concerning updating the merchant category codes (MCC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bank cards outside China are notified as follows: I. 345 MCCs are supplemented (refer to the Appendix), which and the Appendix Merchant Category Code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Bank Cards Outside China to the Circular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on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Currency Bank Cards (Huifa No. 53 [2010],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ocument No. 53) constitute the current effective list of MCCs. II. Domestic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and card-issu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Document No. 53, strictly implement classified administration for overseas transactions with domestic bank cards, make set-ups in their business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ffective list of MCCs, and not authorize or offer clearing of transactions beyond such list. The set-up for bank cards authorized by domestic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shall be made by such institutions in their business systems, and the set-up for bank cards authorized by overseas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shall be made by domestic card-issu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ir business systems. III. Domestic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shall adjust their own MCCs, and shall make a written report to the SAFE 30 days before such adjustment becomes effective. As to the adjustment of MCCs by overseas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Bank of China,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or China Merchants Bank shall make a written report to the SAFE 30 days before such adjustment becomes effective. The SAFE shall update and issue the list of MCC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bank cards outside China according to such adjustments. The aforesaid adjustment refers to the supplement or suspension of MCCs or the change to MCC definition. IV. This Circular shall become effective as of May 1, 2024. All domestic bank card clearing institutions and card-issu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hall complete the adjustment of their business systems on time as required by this Circular. Upon receiving this Circular, the branches and foreign exchang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the SAFE in all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cities specifically designated in the state plan shall promptly forward it to prefecture (city) sub-branche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rural commercial banks, wholly foreign-owned banks,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banks, branches of foreign-owned banks,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village and town bank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s. In case of any problems during implementation, please contact the SAFE Balance of Payments Department without hesitation at 010-68402309, 68402593. Appendix: Merchant Category Codes for the Use of Domestic Bank Cards outside China (345 Newly Supplemented) General Affairs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March 15, 2024 2024-03-22/en/2024/0315/2195.html
-
202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5817亿美元,对外负债66735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9082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29391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0984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190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20755亿美元,储备资产34497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31%、11%、0.2%、22%和36%;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5531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17016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194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3993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53%、25%、0.3%和21%。 按SDR计值,202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71416亿SDR,对外负债49740亿SDR,对外净资产21676亿SDR。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修订了2022年以来各季度国际投资头寸表数据,并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栏目公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2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附件:2023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2024-04-12/shanghai/2024/0412/2109.html
-
近期,中央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五个中心”意见、浦东新区综改方案、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等文件,对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区域功能强化和制度创新是首要动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经常项目处党支部、中共中国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委员会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在中国银行浦东分行开展“区域赋能,行稳致远”共建活动。 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原创性实践。陆家嘴金融城作为屹立在浦东的璀璨明珠,外汇局与陆管局将继续发挥党建特色优势,携手推进各项便利化工作,服务陆家嘴金融城,赋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锐意进取的犇牛精神踔厉奋发,做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024-04-12/shanghai/2024/0412/2107.html
-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重点文旅场所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立足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在文旅领域多元化的支付服务需求,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加强协调联动,确定重点文旅场所,明确重点商户,制定工作方案,从持续完善境内外银行卡受理环境和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度、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细化工作措施,做好供需对接和评估督导,共同提升文旅领域支付便利化水平。 《通知》明确,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要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重点文旅场所相关经营主体应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现金支付,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积极推进在外籍来华人员较多的文旅场所布设外币兑换业务网点,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持续完善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功能,提升文旅场所线上、线下场景移动支付便利化。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将与地方政府密切协作,督促指导金融行业及文旅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通知》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持续优化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4-15/hainan/2024/0415/1987.html
-
2023年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4901亿美元,对外负债13205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696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2873亿美元,外币净资产4568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资产9351亿美元,债券资产3380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2170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63%、23%和15%。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3443亿美元,美元资产8277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3181亿美元,分别占23%、56%和21%。从投向部门看,投向境外银行部门7549亿美元,占比51%;投向境外非银行部门7351亿美元,占比49%。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分工具看,存贷款负债7268亿美元,债券负债2598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339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5%、20%和25%。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6315亿美元,美元负债4179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2711亿美元,分别占比48%、32%和21%。从来源部门看,来自境外银行部门5726亿美元,占比43%;来自境外非银行部门7479亿美元,占比57%。(完) 2024-04-12/shanghai/2024/0412/2108.html
-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by the end of March 2024,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otaled USD 324.57 billion, up by USD 19.8 billion or 0.62% from February 2024. In March 2024, the US dollar index rose, while global financial asset prices also increased in general,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monetary policy expectations and macroeconomic data in major economies.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creased this month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urrency translation and changes in asset prices. The momentum of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continues to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with the underlying fundamentals for its long-term growth remaining unchanged. This will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2024-04-07/en/2024/0407/2193.html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对完善外汇领域监管体制,更好统筹跨境金融服务和跨境风险防控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外汇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广泛调研、审慎试点的基础上,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展业办法》),推动商业银行外汇展业改革,营造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一、展业改革思路充分融合监管理念与银行诉求 银行有诉求。近年来,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等方式,国家外汇局大力推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改革,允许银行通过落实“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展业三原则,改进以审核单证为主的真实性管理模式,为优质守法客户创造高效便利的外汇业务办理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和外汇现场检查发现,银行展业做法千差万别,不少银行因没有真正落实“了解客户”、“了解业务”,以及对虚假欺骗性交易没有尽职审查而受到行政处罚。银行也存在便利化业务“不会办、不敢办”的顾虑,对明确落实“展业三原则”的外汇管理具体标准有强烈诉求。 国家外汇局有回应。为打消银行顾虑,回应银行诉求,国家外汇局主动走进试点银行,与银行共同全面梳理银行开展外汇业务所需组织架构、内控制度、信息系统等要求,形成包含制度建设和系统支撑的顶层设计。区别于传统区域试点自下而上的做法,展业改革试点以银行总行为抓手,形成制度化、系统化安排,自上而下贯彻。银行总行“抓总”,便于分支机构低成本复制、快速有效传导落实展业要求。 二、展业改革内容紧扣统筹便利化和防风险 《展业办法》充分体现试点成效,推动银行构建外汇业务全流程展业管理框架,事前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分类,事中根据分类情况实施差异化审核措施,事后持续监测并报告风险交易。通过强化事前和事后环节管理责任,打破既往“防风险”对事中单证审核的路径依赖,为进一步扩大“便利化”创造条件。 通过细化尽职调查,落实“展业三原则”。《展业办法》改进以审核单证为主的真实性管理模式,借鉴跨境业务风险识别经验指标,借助信息科技力量,进一步发掘银行信息资源,调动银行自身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将客户风险分类、交易风险分类,将风险交易报告模型化,推动银行真正转向以风险评估为前提、风险分类为依据、风险报告为补充的全流程展业,使银行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履行“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等展业责任,提升其对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的能力。 通过差异化办理业务,倡导“越诚信越便利”。对于评级优质的客户,银行可凭其指令直接为其办理业务;便利化业务范围同时覆盖经常、资本项下交易,客户业务受惠面更广。银行可结合不同客户自身风险和业务风险的不同,差异化处理业务审核,审核资源可更多配置于较高风险客户,实现风险防控更科学高效、更具针对性。 通过制度化勤勉尽责,实现“尽职免责”。针对银行反馈的便利化业务“不会办、不敢办”顾虑,《展业办法》回应银行关切,以立法形式明确提出“银行为客户开展的外汇业务涉嫌违反外汇管理规定,但银行能够证明已勤勉尽责采取外汇展业措施的,不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破除“唯结果论”,更好地激励银行“能干、愿干、敢干”。国家外汇局还将向银行发布“尽职免责”的解释性案例,帮助银行精准把握尽职展业边界。 从先期四家银行外汇业务展业试点情况看,《展业办法》契合银行自身完善风控和业务发展需要,外汇业务流程再造成本可控,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取得良好成效。在试点示范和带动下,银行积极性较高,有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进一步探索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切实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和跨境风险防范能力。 三、展业改革推进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 扎实研究,做好配套制度建设。《展业办法》明确了银行外汇展业总体框架,依托试点银行经验,国家外汇局提炼总结重点环节具体管理要求,逐步摸索形成行业规范,如客户尽调要素范围,客户分类标准基本覆盖面,事后监测系统建设标准等。这些标准是未来行业合规的准绳,需兼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下一步将及时发布。 辅导跟进,成熟一家启动一家。尊重银行跨境业务规模、展业模式调整成本等方面客观差异,《展业办法》试行阶段基于银行自愿前提逐步推进。在银行端改造系统、完善业务流程过程中,国家外汇局将给予相应辅导和支持,降低试错成本。目前已在主要法人银行所在地建立辅导团队,对接相关银行开展准备工作,未来将成熟一家,扩展一家,确保总体进程稳妥可控。 科技赋能,不断提高监管精准度。与银行外汇业务展业改革相衔接,国家外汇局将进一步引进和应用金融监管科技,夯实大数据分析基础,更新迭代指标模型,提升分析智能化水平,筛查校验银行风险交易报告,提升外汇风险精准识别能力,促进实现“有风险、无处跑,不违规、不打扰”。 以《展业办法》为基础的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是国家外汇局党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的具体措施,也是推动外汇管理方式转变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国家外汇局将指导银行扎实准备、系统推进,早日在各主要银行形成兼顾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制度性、系统性安排,切实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 2023-12-29/safe/2023/1229/23740.html
-
2024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2308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4569亿元,进口12592亿元,顺差1977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947亿元,进口3200亿元,逆差1254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425亿元,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364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09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08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325亿美元,进口2223亿美元,顺差102亿美元。(完) 附件: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2024年2月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4-04-12/shanghai/2024/0412/2110.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24〕11号,以下简称《通知》),优化外汇业务流程,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通知》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通知》共6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优化外贸企业名录登记管理。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的办理方式,由外汇局核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二是便利企业跨境贸易外汇收支结算。简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贸易收支手续。放宽银行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非原路退回或退汇时间超180天)的权限。优化B、C类企业延期收付汇业务办理。三是清理整合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规定。废止部分文件,整合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登记业务办理的条款,修订部分文书样式。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对外贸易促稳提质。 2024-04-08/guangxi/2024/0408/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