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以下简称海南省分局)始终坚持推进海南自贸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营商环境,于2025年3月至5月组织辖内分支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暖春行动”。通过全面宣传政策、深入摸排需求、精准提供服务,回应、解决跨境企业痛点、堵点问题,为海南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增强海南涉外市场主体外汇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诉求回应解决全覆盖 2025年“暖春行动”持续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诉求收集解决机制,全力聚焦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诉求解决回应无死角、全覆盖。行动以来累计走访、调研633家次,收到涉外企业反馈调查问卷556份,除当场解决的诉求外累计收集涉外企业各类诉求166项,成功解决151项,解决率91%,企业对诉求解决过程及结果的满意度达90%以上。 锚定诉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涉外企业的各项诉求,海南省分局因地制宜,指导金融机构针对性实施一系列外汇服务举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提升便利水平。鼓励兴业银行海南省分行通过“政策+产品+服务”的综合方案,优化单证审核流程,加强风险管理,帮助某企业实现EFE账户简易流程跨一线汇款。二是全面发力破解投融资难题。指导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完成首笔由银行办理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登记业务,有力推动跨境投融资高水平试点向纵深发展。三是专业指导增强避险效果。加强银企对接,召开“海南自贸港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交流会”,向企业普及汇率避险知识。 外汇服务长效保障,打造高水平暖春品牌 2025年是海南省分局开展“暖春行动”的第三年,本次行动不仅延续前两年的闭环服务管理模式,确保一对一掌握业务情况、面对面解决差异化诉求、手把手提供业务指导,更创新建立与重点企业的联络员机制,结合涉外企业跨境收支交易规模和业务实际,为省内105家重点涉外企业建立“1+3”跨境金融服务专班,向重点涉外企业及时传达跨境金融政策和汇率避险知识,确保企业与外汇局和业务经办银行之间政策传导、沟通协调畅通无阻。 未来,海南省分局将持续完善跨境金融服务长效保障机制,巩固“暖春行动”精品服务品牌,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为海南自贸港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外汇力量。 2025-08-28/hainan/2025/0828/2239.html
-
为便利非金融企业开展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根据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等原则,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研究草拟了《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相关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原因需要缩短期限的,公开征求意见时应予以说明。为尽快推动试点政策落地,提升辖区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缩短为15日,请有关单位或个人于2025年9月12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反馈意见,并附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联系。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gdzbxmgl@163.com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37号1217室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外汇管理二处(邮编:510000),并在信封上注明“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意见”字样 附件:绿色外债试点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 2025年8月28日 2025-08-27/guangdong/2025/0827/3045.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承德市分局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为契机,在市中心广场开展外汇管理政策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外汇管理知识及政策法规,增强外汇风险防范意识。 宣传活动中,承德市分局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外汇知识宣传折页、“一对一”答疑等方式开展宣传,向社会公众普及地下钱庄、网络炒汇、跨境赌博、非法集资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的社会危害及对个人“钱袋子”的巨大风险,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外汇金融活动的诱惑。同时,现场为群众普及个人外汇知识,解答群众旅游、留学购付汇等工作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提升公众对个人外汇知识的了解,增强合规用汇意识。 本次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余人次,扩大了社会公众对外汇管理政策的知悉度,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了非法用汇案件的发生,营造了良好的金融外汇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025-08-28/hebei/2025/0828/238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 2025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8-28/anhui/2025/0828/2948.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展,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江苏省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为确保试点业务平稳有序开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草拟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关于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尽快推动政策落地,便利非金融企业尽早开展绿色外债试点业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缩短为7个工作日,请有关单位或个人于2025年9月9日前通过信函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在信封上注明“《征求意见稿》意见”字样,并随函附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200号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外汇管理二处。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关于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 2025年8月28日 2025-08-28/jiangsu/2025/0828/1111.html
-
China Balance of Payment Report(2024) 2025-08-28/en/2025/0828/2325.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更好统筹开放与安全,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1/shandong/2025/0821/2668.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外汇领域法规政策透明度,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新发布《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下简称《目录》),以便社会公众查询使用。 更新后的《目录》共收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布实施的外汇管理主要法规174件,按照综合、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外汇检查与法规适用、外汇科技管理8大项目分类,并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为若干子项。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法规立改废释工作,不断提升外汇支持实体经济质效。 2025-08-01/shandong/2025/0801/2667.html
-
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 2025-08-01/shandong/2025/0731/2666.html
-
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 2025-08-27/shandong/2025/0827/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