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境内的企业给外籍员工发放人民币工资(资金不跨境)是否需要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A:此类交易符合《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四条的相关规定,属于境内居民与境内非居民之间的人民币交易,应当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并且应以境内企业为申报主体进行申报。 Q: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所有的人民币交易都需要做申报吗? A:根据《细则》第四条的相关规定,如果是境内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是暂时的,不用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此外,如果符合《细则》第八条,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5000美元)的个人项下涉外收付款(含人民币及外币),可免于申报,但境内的非居民个人与境外(个人和企业)的交易除外。 Q:判断个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的标准是什么? A:按照《细则》第五条的规定,个人身份的判断,理论上应按照是否在中国境内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判断个人是否在中国居住一年以上。因此,通常是按照身份证、永久居留证、护照等有效证件中的国籍来进行判断。 Q:境内的居民与境内的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应该由谁来申报? A:按照《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应当由境内居民作为申报主体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Q:境内的非居民与境外(居民和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可以由银行代报吗? A:按照《细则》第六条的规定,此类交易可以由银行代其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并且不用填写纸质申报凭证。 Q:什么是基础信息?什么是申报信息? A:基础信息通常是指银行的会计信息。该信息通常是会计系统自动生成并导入金宏系统的,主要包括:收/付(汇)款人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等。 申报信息是整个申报单除基础信息以外的部分。主要包括: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等。 Q:《细则》中关于“限额内免申报”的规定,是否可以理解为个人项下的所有等值5000美元以下的涉外收付款都不用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A:不可以这么理解。这里的个人指的是居民个人。根据《细则》第八条的规定,限额免申报应解释为:居民个人与境内外(居民和非居民)发生的金额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的涉外收付款,可以不做国际收支申报;但境内的非居民个人与境外发生的收付款,则不论金额大小,均应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Q:国际收支申报凭证有哪些?保存期限是多久?《境内汇款申请书》是国际收支申报凭证吗? A:国际收支申报凭证只有三种《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按照《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纸质凭证和电子信息保存至少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 《境内汇款申请书》属于境内交易凭证,不是对国际收支数据的统计,因此不是国际收支申报凭证。 Q:国际收支申报只能在银行办理吗? A:按照《细则》第九条的规定,对于涉外收入的申报企业可以选择到银行进行纸质申报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企业版)进行网上申报。 企业的对外付款和个人项下的所有涉外收付款只能在银行柜台进行申报。 Q:什么是银行的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新开办的支行如何在系统中增加国际收支申报功能? A:金融机构代码通常是指由外汇局赋予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的四位代码,也是从事金融业务的经济组织金融机构的唯一标识代码。该外汇指定银行所有分支行的金融机构代码需与其总行一致。金融机构标识码通常是12位代码,由外汇局代码+金融机构代码+顺序号(2位)组成,是银行所在地外汇局按照编码规则赋予外汇指定银行分支机构的唯一标识码。 若银行要在外汇局应用服务平台上增加国际收支申报功能,应按照《细则》第十三条的规定,在申请金融机构标识码后,由外汇局在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外汇局版)中为其开通。 2019-01-18/henan/2019/0118/542.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11月末上升110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110亿美元,升幅为0.4%。 2018年12月,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年末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汇率小幅上升,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回升。 2018年全年来看,外汇储备规模出现小幅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在全球经济增长分化、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币汇率及市场预期总体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但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有条件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2019-01-18/henan/2019/0118/541.html
-
2018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立法和文件清理工作。为方便社会公众查询使用,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新了《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在政府网站公布。 更新后《目录》共收录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发布的外汇管理主要规定220件。按照综合、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外汇检查与法规适用、外汇科技管理8大项目分类,并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为若干子项。本次新增入《目录》文件主要涉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贸易信贷统计调查等。 今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立法和文件清理工作,便利银行、企业、个人等了解和使用外汇管理法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 2019-01-25/henan/2019/0125/545.html
-
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 QFII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主要渠道之一。2016年至201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对QFII制度相关外汇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完善审慎管理,取消汇出比例限制,取消有关锁定期要求,允许QFII持有的证券资产在境内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等,极大便利了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渠道投资境内金融市场。(完) 2019-01-25/henan/2019/0125/544.html
-
1月13日,黑龙江进入两会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发挥对俄合作排头兵和桥头堡作用,抓住同江大桥、黑河大桥即将开通的机遇,谋划好口岸同步对外开放和货源组织,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和桥头经济区建设,引入国内外优质加工企业,发展大宗资源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从贸易到加工再到产业的深度发展。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河市委书记秦恩亭在接受人民网黑龙江频道采访时表示,要抓住黑河的比较优势,从绿色农业、对外开放、旅游康养产业等多个领域发力,为全省加快发展做出贡献。(资料来源:中俄资讯网) 2019-01-14/heilongjiang/2019/0202/890.html
-
据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政府新闻处发布消息指出,中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顺利执行该地区粮食对华运输任务。滨海边疆区政府和中粮集团举行了多次会谈,讨论了未来合作的具体事项。第一艘装载滨海边疆区玉米的轮船已开往国内。此次运输粮食是中粮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俄中两国元首达成的发展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资料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社) 2019-01-11/heilongjiang/2019/0111/871.html
-
哈尔滨海关消息,2018年,黑龙江省自俄罗斯进口总值达到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4%,创历史新高。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达12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7%,高于同期黑龙江省进出口增速28.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中国对俄进出口增速40.7个百分点。其中,对俄出口7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自俄进口1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4%,首次突破110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对俄贸易逆差1071.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倍。(资料来源:中俄资讯网) 2019-01-15/heilongjiang/2019/0124/877.html
-
据俄罗斯央行宣布,2018年卢布对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下跌了6.9%,2018年12月与11月相比下跌了0.9%。2018年卢布对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下降10.8%,对欧元实际有效汇率下降6.9%。2018年卢布对外币的名义汇率下跌8.2%,其中,对美元名义汇率下跌13%,对欧元名义汇率下跌9.5%。据俄罗斯外经银行预测,2018年俄罗斯卢布的汇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可能有所增强,但在2019年预计本国货币会明显减弱。(资料来源:中俄资讯网) 2019-01-22/heilongjiang/2019/0122/880.html
-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6日在莫斯科举行年度大型记者会时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在政治领域紧密合作,在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拉夫罗夫说,俄中双方已决定支持落实涉及能源、核电、农业、运输和太空开发等领域的约70个合作项目,两国航天部门正在协调格洛纳斯与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此外,俄中两国还在金砖国家及上合组织机制下,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欧亚地区经贸往来和协调相关经贸手续流程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资料来源:中俄资讯网) 2019-01-17/heilongjiang/2019/0124/878.html
-
中国人赴俄罗斯旅游的火热让中国游客“买买买”的能力得以彰显。据俄媒报道,2018年4月俄罗斯退税新政实施以来,中国游客退税金额在外国游客中居于首位。俄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使用俄罗斯境内退税机制的外国公民中,中国游客占比超过80%。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中国游客的退税购物金额达到约6.7亿卢布(1卢布约合0.1元人民币),占外国游客退税购物金额的71%。(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2019-01-21/heilongjiang/2019/012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