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附件。 附件:香港基金内地发行销售资金汇出入情况表(截至2024年9月30日) 2024-11-05/guangdong/2024/1104/2888.html
-
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局长 2021-05-31/liaoning/2017/0731/374.html
-
为进一步优化辖区外币兑换服务,提升基层银行机构个人外汇业务服务水平,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辽源市分局组织召开优化外币兑换服务推进会,辖内6家银行相关人员参会。会上,辽源市分局对规范布置个人本外币兑换标识、个人外汇业务系统接入、确保柜台办理渠道畅通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各基层银行网点要进一步理解掌握外汇政策、优化柜台服务,持续推进窗口展业,有效满足个人客户合规、合理的外币兑换需求。 2024-10-12/jilin/2024/1012/2403.html
-
为进一步提升辖内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近日,外汇局吉林省分局调研组赴白山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围绕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与服务、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县域外汇业务咨询服务窗口建设等方面与当地外汇局、金融机构、涉外企业开展座谈交流。下一步,外汇局吉林省分局将不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方聚力,持续推进吉林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10-18/jilin/2024/1018/2419.html
-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市分局调研组走访辖内涉外企业,向企业讲解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巩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回答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下一步,吉林市分局将继续深入走访调研辖内涉外企业,并督促银行做好政策宣传和需求摸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不断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助力辖内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10-25/jilin/2024/1025/2413.html
-
8月9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调查统计处、货币信贷管理处、国际收支处有关负责人就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吉林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效果、吉林省金融系统服务涉外主体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吉林日报、中国新闻网、上海证券报等10家媒体受邀参加。 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切实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上半年,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科学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841.36亿元,同比增长4.7%,较年初新增1048.94亿元;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761.38亿元,同比增长8.5%,较年初新增1262.09亿元。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1463.94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从主体上看:企(事)业单位贷款较快增长。6月末,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20424.01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各项贷款1.4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941.90 亿元。6月末,住户贷款余额8413.75亿元,同比增长1.5%,较年初新增108.44亿元。从领域上看:一是先进制造业贷款高速增长。6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76.34亿元,同比增长11.7%,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59.5%和22.1%,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5个和19.6个百分点。二是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得到切实保障。6月末,全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5771.73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2.8%,较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三是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拓。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460.38亿元,同比增长15.4%,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601.27亿元,同比多增176.57亿元;授信户数达5.6万户,同比增长8.3%。四是绿色贷款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上半年绿色信贷增量占比达到20.9%。其中,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90.2%和44.4%。五是房地产贷款环比回升。6月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0.8%,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其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较年初新增157.62亿元。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从融资成本上看: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上半年,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同比下降34个基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同比下降107个基点。6月当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1%,同比下降50个基点。下一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地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增强金融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金融力量。 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吉林省经济工作会议和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贯彻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一是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出台“金融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四十条”,深入实施金融助力经济发展“十大行动”,并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制定金融支持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指导意见,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30条具体意见。指导银行机构明确支持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推动“一主六双”战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等系列决策部署,切实加大对吉林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841.36亿元,同比增长4.7%,余额较年初新增1048.94亿元。二是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不断强化存贷款市场利率自律管理,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存款招投标备案机制,严肃规范银行机构违规手工补息行为,有效打破对公存款成本刚性,促进存款利率继续下行,为贷款稳定下行创造有利条件。2024年1-6月,吉林省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1.89%,同比下降46个基点。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沟通了解吉林省各城市政府房贷利率政策调控要求,取消吉林省各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促进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继续下降,有效降低省内居民购房成本。引导银行机构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优惠倾斜力度,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4年1-6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7%,同比下降34个基点,6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1%,同比下降50个基点。 各项政策工具支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推进再贷款质押品池建设。进一步扩大质押品池成员单位数量和质押品储备;推进省联社优化质押品池业务操作流程,制定再贷款质押品池操作细则;组织吉林银行对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开展同业授信。截至2024年上半年,各金融机构累计提供81亿元债券进入合格质押品池,支持10家法人机构获得再贷款资金16.51亿元。二是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再贷款+信贷产品”模式,落实再贷款利率调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工具,加大对“三农”、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上半年,全省累计投放再贷款215.47亿元,同比增长3.15%,累计办理再贴现144.9亿元,同比增长17.33%。三是用好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3.62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208.81万吨。四是支持法人机构发行大额存单、同业存单。细化合格审慎评估标准,支持法人机构获取发行大额存单、同业存单资格,拓宽法人机构信贷资金来源。上半年,全省累计发行大额存单、同业存单636亿元。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丰富的金融服务。一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深入开展“金润吉科”五大行动,推动构建多元完备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型企业重点聚集区金融支持,牵头制定印发《支持长春新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政策措施》。召开吉林省科技金融专题工作推进会,部署抓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落实落地。深化与省科技厅、长春市科技局、长春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积极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上半年向银行机构推送科技型企业名单信息8178条。二是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深入开展吉林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行动,组织银行机构全力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开展金融支持民营小微政策系列宣传活动,扩大金融政策社会知晓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工作的通知》,制定12条举措引导金融资源向农田建设、农业科技等粮食产能提升重点领域倾斜。印发《关于做好吉林省种业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种业企业信息和融资需求共享机制,组织银行机构针对名单企业构建匹配不同成长周期的融资服务模式,切实加大种业振兴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深化绿色金融领域政银企合作。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吉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绿色信贷支持、丰富金融产品服务等16条工作措施。持续发挥与省生态环境厅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作用,共同推进2024年吉林省生态环境领域84个项目信息推送和银企对接。四是加大对重大项目、核心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围绕我省在建重大项目以及重点科创、民营、供应链名单企业开展名单推送和常态化银企对接,上半年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主体315个,获贷主体111个,贷款余额624.25亿元。开展吉林省汽车产业链融资促进行动,促进汽车产业链稳链、固链、强链,持续提升汽车产业链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粮食产业贷款、绿色贷款、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3%、15.4%、11.1%、22.6%和59.5%。 支持直接融资、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开展债兴吉林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完善“吉林省债券融资项目储备库”和“绿色债券支持企业名录”建设,对“入库进录”企业分类指导、重点培育、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上半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等债务融资工具124.8亿元。支持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发行全省首单民营科创票据10亿元。二是开展吉林省跨境人民币破冰提升行动。指导辖内银行通过强化对接宣传、创新产品服务、设立奖补机制等措施,多措并举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和占比。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61.1亿元,同比增长13.7%,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本外币收付的比重为26.5%。下一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持续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两会”、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等重要会议部署,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发挥政策工具激励引导作用,聚焦“五篇大文章”, 为吉林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一是强化吉林全面振兴金融供给。围绕落实我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构建“464”新格局,持续深化“1+3+N”信贷增长工作机制,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金融供给。落实全国市场利率自律机制关于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完善存款招投标备案机制,继续推动“手工补息”整改工作,防范高息揽储行为,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为贷款利率下行创造条件。推动金融机构坚持风险定价原则,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合理让利。二是发挥好政策工具支持引导作用。优化质押品池建设,进一步扩大质押品池成员单位数量和质押品储备。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信贷投放。力争全年累计投放再贷款500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200亿元。落实好存续的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新设工具落地生效。继续发挥吉林省债务融资工具五项机制,积极推动吉林省债务融资工具快速发展。三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抓好科技金融吉林篇章,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作用,印发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评估方案,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生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推进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系列行动,着力加大民营企业信贷供给。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推进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粮食安全、种业振兴金融服务,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组织银行机构开展“创业就业金融政策宣传季”活动,积极宣传创业就业金融服务政策,不断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 2024上半年吉林省外汇收支基本情况 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跨境收支延续向好态势,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1-6月,吉林省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为1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涉外收入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6%,涉外支出1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收支逆差60.9亿美元,同比扩大26.1%。分项目看,经常账户涉外收付款1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资本和金融账户涉外收付款7.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银行结售汇总额为9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3%;结售汇逆差42.8亿美元,同比扩大40.3%。 2024-08-09/jilin/2024/0815/2354.html
-
8月8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召开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全省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传达2024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外汇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金融改革方向,自觉把各项工作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谋划推动,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走深走实。 会议认为,2024年以来,在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银行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金融支持吉林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认真贯彻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精神,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实施金融助力经济发展“十大行动”,截至6月末,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88万亿元,增速4.7%。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实,实施“金润吉科”五大行动,出台“吉林绿色金融二十条”,持续推进金融服务粮食产能提升、“一县一业”专项行动,深化文旅、制造业等领域清单化融资对接机制。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粮食产业贷款、绿色贷款、汽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为11.3%、15.4%、11.1%、20.9%和59.5%。二是更好服务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贸易外汇收支和资本项目外汇便利化试点扩面提质,平稳落地企业名录登记改革等政策要求。实施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三年行动,上半年全省拓展“首办户”103户,外汇套保比率34.9%。持续扩大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支持范围,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3.7%。三是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面优化支付服务,牵头实施吉林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建成长白山池北区支付服务示范区和3个服务中心,重点商户外卡受理、重点银行ATM外卡取现、重点场所外币兑换实现全省覆盖,全省支付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深化金融法治建设,推动成立吉林省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成全省首家县域“征信服务人工远程网点”。会议要求,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行、外汇局下半年工作会议精神,紧盯目标不放松,以全新的面貌,更强的担当,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全力做好中央巡视对照整改,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着力提升金融支持质量和水平。切实增强信贷合理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做深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和区域金融发展。三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认真落实总行部署,全力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与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加强金融风险早期预警和快速纠偏。四是坚守金融为民理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继续推进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三年行动。强化法治央行建设,持续做好金融业综合统计,优化支付服务管理质效,保持反洗钱监管高压态势,改善现金使用环境,扎实履行经理国库职责,不断优化征信和外汇管理服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吉林省分行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省内各市(州)分行及吉林省分行直属县域派出机构班子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4-08-09/jilin/2024/0815/2353.html
-
近日,外汇局吉林省分局组织召开2024年吉林省金融机构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回顾2023年全省外汇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外汇形势,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24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安排部署2024年全省外汇管理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3年,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深入落实展业原则规范,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涉外经济发展力度,会同外汇管理部门共同维护辖区外汇市场稳定运行,有力促进吉林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金融机构要深入落实外汇管理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辖区涉外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健康良性秩序,更好服务吉林高质量发展,助力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一是持续提高服务地方涉外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扩面增效,不断提升银行基层网点个人外汇业务服务质量,积极落实已实施的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措施,持续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二是全面提升全省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持续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与服务,深入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三是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遵守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切实履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义务和责任。四是有序推进外汇展业改革,准确领会外汇展业改革思路和政策内涵,积极参与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五是持续夯实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质量,深化数据质量管控,提高自查纠错能力。六是稳步推动全省自律机制健康发展,加强自律机制成员单位间的风险联动防控及信息资源共享,深化业务交流与合作,促进吉林省外汇市场稳健运行,持续提升外汇金融服务水平。 2024-08-23/jilin/2024/0822/2365.html
-
问题一:刚刚听您介绍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63.94亿元,请简要介绍一下构成情况? 上半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463.94亿元,其中,表内融资新增1050.26亿元,占到社融增量的71.7%;表外融资新增96.84亿元,其中,未贴现承兑汇票和信托贷款分别新增156.97亿元和2.59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2.72亿元;政府债券新增131.08亿元,同比多增24.39亿元;直接融资新增55.08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新增53.05亿元,股票融资新增2.03亿元。 问题二:7月20日1年期LPR和5年期LPR均下降,对居民房贷利率有何影响? 2024年,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要求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当地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是否设定辖区内各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及下限水平。今年,5月24日,为贯彻落实总行通知要求,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沟通了解了吉林省各城市政府房贷利率政策调控要求,组织召开了吉林省市场利率自律机制专题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自5月24日起,取消吉林省各城市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等决议。目前,我省各城市首套及二套住房贷款利率均由商业银行与客户自主协商确定。7月20日LPR下降,将有利于引导我省新发生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存量浮动利率的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也会按照合同约定的重定价周期或重定价日,跟随LPR下降而调整,有利于减轻购房者还贷压力。下一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将继续推动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密切关注调整政策对居民预期、房地产市场恢复的效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问题三:上半年,外汇局吉林省分局在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4年上半年,外汇局吉林省分局持续提升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质效,优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与服务,深入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助力涉外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健经营、便利结算。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具体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一是创新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降本增效。推进金融机构持续落实长春市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增信服务措施,经办机构拓展至4家银行、2家担保机构。指导银行减费让利,通过减免衍生品费用、专项授信等方式累计为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的企业节约成本、减免资金占用15.9亿元。持续开展外汇套保“首办户”拓展行动,全省新增外汇套保首办企业103家。全省外汇套保比率34.9%,企业稳健经营水平有效提升。二是科技赋能深入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力度,为企业搭建便利高效的线上融资结算渠道。利用“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融资类场景提升涉外企业融资效率。6月,“银企融资对接”场景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我省首批试点银行成功利用该场景对接企业办理融资授信申请业务,金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三是多措并举开展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宣导。4月,组织全省各级外汇局、银行以“春风化雨 润企有声”为主题开展宣传月活动,组织宣讲会等现场宣传活动122场次,利用新闻、广播、“两微一端”等宣传76次,在人流量大的地铁站设置宣传图文,取得良好宣传实效。持续开展外汇局“送政策进百企”、银行“送服务到千家”活动,现场走访、线上辅导企业1100余家,覆盖辖内半数以上涉外企业。指导吉林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展业自律机制组建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讲师团,深入各市(州)开展巡回培训,为银行一线业务人员及涉外企业深入讲解汇率风险管理及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下一步,外汇局吉林省分局将继续着力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丰富跨境金融平台应用场景,便利企业跨境融资结算,更好促进我省涉外企业稳健经营,助力吉林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8-13/jilin/2024/0809/2355.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分局外汇管理工作会精神,落细省分局境外来川人员用汇便利化服务提升行动部署,加强辖区银行外汇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建设,近日,自贡市分局开展全市银行个人外汇服务能力专项评估,辖区8家外汇银行个金部门负责人、一线网点业务人员60余人参加。 组织系列培训辅导“夯基”。市分局聚焦境外来川人员用汇便利化服务等个人外汇业务存在的堵点、难点,开展多形式外汇便利化服务宣传培训工作。加强对网点业务人员外汇政策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外汇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境外来川人员用汇“零障碍”。截至目前,开展“贡汇先锋 共汇共享”大讲堂5次,涵盖了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政策解读、业务背景审核、风险控制与合规要求等,融合个人用汇便利化服务典型案例,引导网点业务人员树立穿透式审核理念,深入了解业务实质,做到“越合规、越便利”。 开展个人外汇专项评估“把脉”。对辖内银行60余名一线网点业务人员开展个人外汇业务能力评估,加强网点业务人员对外汇相关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深化境外来川人员用汇便利化服务。组织编写经常项目外汇政策个人业务能力评估题库,从评估范围来看,包含了个人结售汇、收付汇、现钞存取等常见的个人外汇业务中的基础政策、业务办理要点以及典型特殊案例处理;从评估结果来看,参与人员平均分82.85,反映出辖区银行个人外汇服务工作基础较为扎实,但也发现机构、人员间存在不平衡、不均衡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个人外汇服务能力找准了方向。 实施“线上+线下”动态评估“提质”。针对专项评估发现的短板、薄弱环节,自贡市分局将持续优化培训宣传、评估方式,建立个人外汇服务能力“线上+线下”动态评估机制,推进个人外汇培训、评估、服务良性循环,总结梳理各行好的经验和优秀做法,着力提升个人外币现钞、收付汇、结售汇等外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贡汇先锋青年党员突击队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跟班学习等形式,建立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个人外汇服务人才队伍,着力破解个人外汇服务面临的疑难问题,持续提升全市外汇管理服务质效。 2024-11-05/sichuan/2024/1105/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