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2712亿元,支出10822亿元,顺差189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1238亿元,支出8098亿元,顺差3140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474亿元,支出2724亿元,逆差1250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6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946亿美元,支出1657亿美元,顺差28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721亿美元,支出1240亿美元,顺差481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26亿美元,支出417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6年5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890 289 12,712 1,946 -10,822 -1,657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140 481 11,238 1,721 -8,098 -1,240 2.服务贸易差额 -1,250 -191 贷方 1,474 226 借方 -2,724 -417 2.1加工服务差额 97 15 贷方 98 15 借方 -1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6 2 贷方 23 4 借方 -8 -1 2.3运输差额 -220 -34 贷方 171 26 借方 -390 -60 2.4旅行差额 -1,076 -165 贷方 652 100 借方 -1,728 -265 2.5建设差额 6 1 贷方 62 9 借方 -55 -8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18 3 借方 -48 -7 2.7金融服务差额 2 0 贷方 12 2 借方 -10 -1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43 -22 贷方 3 1 借方 -146 -22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58 9 贷方 123 19 借方 -65 -10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69 11 贷方 302 46 借方 -232 -36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8 -1 贷方 3 0 借方 -11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24 -4 贷方 6 1 借方 -30 -5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6-07-06/hebei/2016/0706/267.html
-
2016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1209亿元,支出10977亿元,顺差232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9724亿元,支出8126亿元,顺差1599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484亿元,支出2851亿元,逆差1367亿元。 按美元计价,2016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723亿美元,支出1687亿美元,顺差36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495亿美元,支出1249亿美元,顺差246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28亿美元,支出438亿美元,逆差210亿美元。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6年3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价 (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232 36 11,209 1,723 -10,977 -1,687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599 246 9,724 1,495 -8,126 -1,249 2.服务贸易差额 -1,367 -210 贷方 1,484 228 借方 -2,851 -438 2.1加工服务差额 93 14 贷方 94 14 借方 -1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1 3 贷方 34 5 借方 -13 -2 2.3运输差额 -205 -32 贷方 184 28 借方 -390 -60 2.4旅行差额 -1,243 -191 贷方 552 85 借方 -1,795 -276 2.5建设差额 26 4 贷方 78 12 借方 -52 -8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62 -9 贷方 22 3 借方 -84 -13 2.7金融服务差额 11 2 贷方 20 3 借方 -9 -1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32 -20 贷方 8 1 借方 -140 -21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96 15 贷方 162 25 借方 -66 -10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44 7 贷方 320 49 借方 -277 -43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7 -1 贷方 4 1 借方 -10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9 -1 贷方 7 1 借方 -16 -2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价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部分进出口退运等数据;四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6-05-06/hebei/2016/0506/249.html
-
2016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7435亿美元,对外负债9054亿美元,对外净负债1619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净负债3118亿美元,外币净资产1499亿美元。 在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中,存贷款资产5765亿美元,债券资产638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资产1033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的78%、9%和14%。分币种看,人民币资产686亿美元,美元资产5334亿美元,其他币种资产1415亿美元,分别占9%、72%和19%。 在银行业对外负债中,存贷款负债4766亿美元,债券负债1141亿美元,股权等其他负债3147亿美元,分别占银行业对外负债的53%、13%和35%。分币种看,人民币负债3804亿美元,美元负债2486亿美元,其他币种负债2764亿美元,分别占42%、27%和31%。(完) 2016-07-19/hebei/2016/0719/271.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同比降幅较大,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未来经常账户的展望如何? 答:2016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93亿美元,同比(下同)下降54%。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下降。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039亿美元,下降11%。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由2015年同期的增长0.3%转为下降12%,而进口则因国内经济企稳、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使得降幅由2015年同期的16%收窄至12%,加上出口基数高等因素影响,导致货物贸易顺差下降。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增长。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576亿美元,增长47%,主要来源是旅行项目。旅行项目逆差554亿美元,增长33%。旅行逆差的扩大,反映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居民境外实际购买力提高,境外旅游、留学和就医需求日益旺盛。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经常账户将保持一定规模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仍将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首先,货物贸易将维持顺差。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有助于稳定外需,3-5月份我国出口已经出现回暖;而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低位,再加上我国内需保持相对稳定,进口规模仍会明显低于出口。其次,服务贸易等项目将继续呈现逆差。总的来看,经常账户将在货物贸易主导下持续顺差,与GDP之比有望与近几年的水平大体持平。 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继续呈现逆差。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状况?对未来国际收支形势有何判断? 答: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对外投资的增加和对外负债的减少。2016年一季度,金融账户的逆差规模为1233亿美元,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26%。一方面,境内主体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但较2015年四季度更趋理性。一季度对外资产增加1098亿美元,同比多增35%,环比少增3%,其中的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对外资产分别增加574亿美元和287亿美元,同比分别多增77%和26%,环比分别少增13%和6%。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对外债务继续下降,但去杠杆化进程趋缓。一季度对外负债下降13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降57%和75%,其中的其他投资负债项下净流出38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下降67%;直接投资项下境外资本仍保持较大规模的净流入,显示境外的长期资本仍看好中国。 此外,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近期已经逐步缓解。银行结售汇逆差4月和5月环比分别下降35%和47%;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4月环比收窄66%,5月的外汇收付款由逆转顺;外汇储备余额4-5月月均下降104亿美元,与一季度月均下降393亿美元相比,已经明显好转。 2016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国际收支总体有望基本平衡。一方面,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能调整、产业升级等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经济仍会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货物贸易为主导的经常项目将继续保持顺差,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抵御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能力较强,这些因素都会继续吸引长期的外来投资。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将进入转型升级新常态,国内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意识增强,将促使企业根据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跨境投融资。因此,我国跨境资金将会呈现有进有出、双向波动的格局,国际收支总体有望基本平衡。 2016-07-19/hebei/2016/0719/272.html
-
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62246亿美元,对外负债46095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6150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11914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2966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56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14255亿美元,储备资产33054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19%、5%、0.1%、23%和53%;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28809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7898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88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9300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62%、17%、0.2%和20%。 自公布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现有美元计值的基础上公布以特别提款权(SDR)计值的国际投资头寸表,折算汇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公布的美元兑SDR季末汇率。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4183亿SDR,对外负债32719亿SDR,对外净资产11464亿SDR。(完) 2016年一季度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16,150 11,464 资产 2 62,246 44,183 1 直接投资 3 11,914 8,457 1.1 股权 4 9,716 6,897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2,198 1,560 2 证券投资 6 2,966 2,106 2.1 股权 7 1,796 1,275 2.2 债券 8 1,171 831 3 金融衍生工具 9 56 40 4 其他投资 10 14,255 10,118 4.1 其他股权 11 1 0 4.2 货币和存款 12 3,652 2,592 4.3 贷款 13 4,789 3,399 4.4 保险和养老金 14 173 123 4.5 贸易信贷 15 4,830 3,428 4.6 其他 16 810 575 5 储备资产 17 33,054 23,462 5.1 货币黄金 18 715 507 5.2 特别提款权 19 105 74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0 107 76 5.4 外汇储备 21 32,126 22,803 5.5其他储备资产 22 2 1 负债 23 46,095 32,719 1 直接投资 24 28,809 20,449 1.1 股权 25 26,606 18,885 1.2 关联企业债务 26 2,203 1,564 2 证券投资 27 7,898 5,606 2.1 股权 28 5,907 4,193 2.2 债券 29 1,991 1,413 3 金融衍生工具 30 88 62 4 其他投资 31 9,300 6,602 4.1 其他股权 32 0 0 4.2 货币和存款 33 3,332 2,365 4.3 贷款 34 2,988 2,121 4.4 保险和养老金 35 96 68 4.5 贸易信贷 36 2,381 1,690 4.6 其他 37 406 288 4.7 特别提款权 38 98 70 说明:1. 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 ”表示净负债。 3. SDR 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2016-07-19/hebei/2016/0719/270.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近期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5月份形势有何特点? 答:5月份我国外汇供求状况进一步趋向平衡。首先,银行结售汇逆差继续收窄。2016年5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为125亿美元,环比下降47%,日均逆差连续5个月下降。1月至4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为544亿、339亿、364亿和237亿美元。其次,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扩大但外汇收付由逆转顺。5月份,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235亿美元,前4个月分别为558亿、305亿、261亿和89亿美元。其中,5月份非银行部门涉外外汇收付小幅顺差2亿美元,1月至4月分别为逆差201亿、105亿、59亿和20亿美元。 我国市场主体的涉外收支行为继续稳步调整。一是购汇意愿进一步减弱,部分渠道的外汇融资明显回升。5月份,衡量购汇动机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73%,较4月份下降2个百分点。同期,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等进口跨境融资余额增加3亿美元,其中外汇融资余额增加74亿美元,较4月份多增了113%,已连续3个月回升,显示企业对外债务去杠杆化步伐放缓。二是结汇意愿继续上升,境内外汇存款下降。5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较4月份上升4个百分点。同期,外汇存款余额减少88亿美元,4月份为增加9亿美元。这些都显示企业和个人保留外汇的意愿减弱。 今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更加反映国内经济基本面。这也说明,在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保持中高增速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中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格局有着坚实的基础。 2016-07-06/hebei/2016/0706/265.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6.5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00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1.4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248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5.0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7787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2.9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4559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3.5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5475亿美元)。(完) 2016-04-05/hebei/2016/0405/23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0.1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55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1.7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707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8.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8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4.3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6697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5.77万亿元人民币(等值8838亿美元)。(完) 2016-07-06/hebei/2016/0706/266.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2016年9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6年三季度国际收支基本情况如何?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三季度经常账户继续保持较大规模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同比收窄。具体来看,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93亿美元,同比增长8%,与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为2.4%;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51亿美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19%,储备资产减少1363亿美元,同比少减15%。 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我国对外净资产继续上升。2016年9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17471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9%。其中,对外金融资产64913亿美元,对外负债47442亿美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和3%。 问:经常项目顺差是国际收支稳定的基础,请谈一谈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有何新特点? 答:今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呈现逐季增长的良好态势,规模依然处于合理水平,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的基础总体稳定。 一是货物贸易逐季回稳。在全球经济仍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的环境下,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进口、净出口均呈现逐季回稳的良好态势,三季度环比分别增长6%、6%和9%。二是服务贸易逆差增速更趋平稳。尤其是旅行逆差同比增幅明显收窄,三季度旅行逆差62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7%。三是初次收入由上年同期的逆差转为顺差。主要是投资收益收入增长明显,三季度,投资收益收入637亿美元,为单季历史新高。 问:近期大家对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比较关注,从国际收支角度看,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情况如何?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稳步增长,投资结构继续趋向多元化,对外资产增加使得未来投资收益收入有望增加。 从流量看,三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即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2152亿美元,同比多增1.5倍。具体来看,企业继续通过设立境外企业或跨境并购等方式布局海外市场,直接投资资产净增加552亿美元;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多元化投资拓宽了渠道,证券投资资产净增加321亿美元,其中,银行增持境外债券143亿美元,企业和个人通过港股通等机制增持境外股票113亿美元;对外存贷款和企业间的贸易信贷等其他资产净增加1271亿美元。 从存量看,2016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64913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资产存量13101亿美元,占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总额20%;证券投资资产3406亿美元,占比5%;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15722亿美元,占比为24%;国际储备资产余额为32641亿美元,占比50%。与上年末相比,对外直接投资资产占比增加2个百分点,储备资产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对外资产结构的变化有望增加我国未来的投资收益收入,提高我国对外投资整体收益水平。 问:二季度我国对外负债开始回升,请问三季度该势头是否仍在持续? 答:三季度我国对外负债延续二季度的回升势头(即资金净流入),一方面表明境内企业融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表明境外投资者仍看好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继续增加对我投资。 从流量上看,三季度,我国对外负债净增加(即资金净流入)84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减少769亿美元。具体来看,长期稳定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增加262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净增加215亿美元,其中,境外机构增持我国国债112亿美元,境外企业和个人通过沪股通等机制增持境内股票42亿美元,说明金融市场开放使得来华投资更趋多样化;存贷款和贸易信贷等其他投资负债净增加364亿美元,显示短期融资需求回升。 从存量上看,2016年9月末,我国对外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29610亿美元,较6月末增长2%,占我国对外负债总额的比重为62%,仍继续位列对外负债首位。证券投资负债7946亿美元,较6月末增长1%,占比为17%。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负债9825亿美元,较6月末增长4%,占比为20%,在三大类对外负债项目中的涨幅最大,这也说明境内企业在经历了一年多来的对外债务去杠杆之后,短期融资需求正在稳步恢复。 问:三季度较大规模的净误差与遗漏是否意味着资本流出加剧? 答:关于“净误差与遗漏”与资本流动的关系,社会上始终流传着一些误解,为此,我想再次从专业角度来澄清如何看待“净误差与遗漏”的问题。 根据国际标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采取复式记账法,理论上全部项目净余额为零。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借贷方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设置了“净误差与遗漏”,作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统计误差的平衡项目。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于统计数据来源多样,借方和贷方数据分别来自海关、人民银行、旅游局等多个相关部门,各部门的统计概念和口径上与国际收支统计不完全相同,当把所有的数据求和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净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二是统计时间和计价标准不一致以及各种货币换算产生的误差;三是某些交易难以全面记录,存在未被统计到的“遗漏”交易,如走私交易可能被遗漏,再如目前我国对个人债权统计还比较薄弱;四是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存在一定问题,如个别企业为骗取退税等目的,可能存在高报或低报价格的情况。因此,不能简单把“净误差与遗漏”的方向、规模和变化等同于跨境资本流动。 外汇局一直致力于研究、采用更科学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力求以更低的成本、更可靠的方式,确保国际收支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面对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外汇局已经并且正在通过不断改进统计制度和方法,尽可能地降低净误差与遗漏的规模。例如,2014年实施的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就既有负债又有资产的统计,同时区分了交易变化和货币折算等非交易变化,这有助于减少非交易因素对统计质量的影响;该制度中新增加的银行卡境外刷卡消费统计,也已经用于改进我国的旅游支出统计等。2016年,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的申报主体又扩展到全面覆盖我国境外上市的所有企业,同时新开展了旅行收支现钞使用比例等调查。总之,持续提高数据质量和透明度始终是外汇局不懈追求的目标。 问:能否对2016年四季度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做个初步判断? 答:从相关数据初步判断,四季度跨境资金净流出规模有望收窄。从外汇局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10月、11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出月均194亿美元,比三季度月均下降32%。从国际收支初步数据看,10月、11月货物贸易净出口分别为499亿美元和47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209亿美元和254亿美元,波动均不大,四季度经常账户会继续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而金融账户下,一方面,境内企业继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回升,境外投资者继续增加来华各类投资,特别是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债券市场投资的措施等,因此,可预期四季度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均会继续上升。整体看,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回归基本面,向着均衡方向收敛。 2017-01-20/hebei/2017/0120/330.html
-
一、近日,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进行完善,是否涉及个人年度购汇额度调整? 答:不涉及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境内个人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真实性购汇需求申报后,直接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之内的购汇;便利化额度之外的经常项目购汇,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 二、本次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有何背景? 答: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每年出境人次已达1.2亿,个人用汇明显增多,但相应的国际收支个人购汇统计仍沿用过去较为简化的模式,这种统计现状既满足不了经济金融分析的需要,也与国际组织提出进一步细化和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根据G20和国际协作有关原则,各国需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应对税基侵蚀等方面加强合作配合,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提高数据统计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包括加强购汇真实性审核、细化支出分类等。 过去,我国国际收支个人购汇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违规、欺诈、洗钱等行为时有发生,包括利用经常项目从事资本项目交易(比如海外购房和投资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这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对广大遵守个人购汇规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蚀。在改进个人购汇事项申报统计后,外汇管理部门可据此加强事后核查,对有关违规违法行为加强管理和处置。 此外,个人购汇及使用情况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个人购汇事项申报有利于建立健全企业和居民诚信大数据平台,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实现诚信社会。 三、本次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一是细化申报内容,明晰个人购付汇应遵循的规则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个人办理购汇业务时应认真阅读并如实、完整申报,作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承诺。 二是强化银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要求银行加强合规性管理,认真落实展业原则,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3号)报告大额及可疑交易。对于存在误导个人购付汇、真实性审核不严、协助个人违规购付汇、未按规定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等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三是对个人申报进行事中事后抽查并加大惩处力度。虚假申报、骗汇、欺诈、违规使用和非法转移外汇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将被列入“关注名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购汇,依法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予以行政处罚、进行反洗钱调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 四、完善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对境外留学和旅游等用汇有何影响? 答:没有影响,个人购汇政策没有变化。出境留学,便利化额度内购汇,按规定进行完整、真实的信息申报;超过便利化额度的,提供本人因私护照及有效签证、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学费证明或生活费用证明就可以购汇;出境旅游,可以在便利化额度内按需购汇,也可在境外使用银行卡消费,用汇不受影响。 五、如何看待目前部分个人在境内配置外币资产或购买外币理财现象? 答: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个人在境内配置外币资产的选择面较窄,只能持有外币存款或购买品种有限的外币理财。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仍处于低位,欧、日实施“零利率”政策,美国的利率水平也较低,外币存款利息和外币理财收益率都明显低于人民币存款和理财。且国际汇市波动频繁,人民币有效汇率基本稳定,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市场主体持有外币资产的收益还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比之下,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仍显著高于其他主要货币,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也是投资者更为熟悉的市场,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市场主体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克服从众心理,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谨慎理性投资。 从我国经济基本面、境内外利差,以及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表现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是稳定的强势货币,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六、新的一年,外汇管理部门对个人外汇业务监管有何举措? 答:强化外汇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外汇违规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稳定。 目前个人经常项目下购付汇比较便捷,我们将继续优化相关政策、督促银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银行办理个人购付汇业务真实性合规性检查。加大对个人购付汇申报事项的事后抽查和检查力度,提高对个人申报信息和交易数据的监测、分析、筛选、审查频率。 加大惩处强度,提高违规违法行为成本。对虚假申报、骗汇、欺诈、洗钱、违规使用和非法转移外汇资金的个人列入“关注名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购汇,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违规银行依法予以通报批评、罚款、暂停结售汇业务、责令停业整顿以及责任人员纪律处分、罚款的处理。根据《外汇管理条例》进行行政处罚;涉嫌洗钱的,根据《反洗钱法》协同国家反洗钱部门进行反洗钱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2017-02-03/hebei/2017/020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