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20http://www.gov.cn/xinwen/2019-08/19/content_5422424.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7月,银行结汇11068亿元人民币(等值1610亿美元),售汇11491亿元人民币(等值1671亿美元),结售汇逆差423亿元人民币(等值61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0353亿元人民币,售汇10635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283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716亿元人民币,售汇856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140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139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362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776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447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4757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284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2265亿元人民币。 2019年1-7月,银行累计结汇71324亿元人民币(等值10493亿美元),累计售汇73995亿元人民币(等值1088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2671亿元人民币(等值39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66518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68486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1968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480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5509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703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8871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2829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结汇6042亿元人民币。 2019年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504亿元人民币(等值2982亿美元),对外付款20647亿元人民币(等值3003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43亿元人民币(等值21亿美元)。 2019年1-7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38455亿元人民币(等值20376亿美元),对外付款136489亿元人民币(等值20084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1966亿元人民币(等值292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包括引起居民和非居民间资产和负债变化的所有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平仓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9-08-21/hubei/2019/0821/1082.html
-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机制上人民币汇率就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不存在“汇率操纵”的问题。今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贬值,主要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银行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这一努力在国际社会众所周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2005年初至2019年6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经济体中最强势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第四条款磋商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民币汇率大体符合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一直承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复苏。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升级贸易争端,中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中国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 美方不顾事实,无理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是损人又害己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这不仅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还将大大阻碍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会自食其果。美国这一单边主义行为还破坏了全球关于汇率问题的多边共识,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中方奉劝美方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到理性和客观的正确轨道上来。 中国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 2019-08-21/neimenggu/2019/0821/581.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7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2019年7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7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近期有什么变化? 答:7月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更趋平衡,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稳定。一是银行结售汇逆差明显收窄。7月,银行结售汇逆差61亿美元,环比减少68%。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和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二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基本平衡。7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小幅逆差21亿美元,6月为逆差91亿美元。 外汇市场预期平稳,主要渠道的跨境资金流动状况稳中向好。一方面,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购汇意愿减弱。7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9%,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项下跨境资金持续净流入且有所增加,个人购汇更加平稳。7月,货物贸易涉外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均环比扩大,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涉外收支和结售汇呈现稳定规模的顺差,个人购汇同比下降8%。 8月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秩序保持良好。8月初,美国超预期宣布关税措施,全球金融市场反应剧烈,人民币汇率也出现短期调整。从我国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涉外交易看,8月以来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跨境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这充分体现了国内经济基本面对外汇市场稳定的支撑作用,说明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理性,可以更好地吸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我们将继续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夯实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9-08-21/hubei/2019/0821/1083.html
-
见附件。 附件1: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数据(时间序列)--以人民币计值 附件2: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数据(时间序列)--以美元计值 2019-08-19/hubei/2019/0819/1081.html
-
2019年二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315.63亿元,流出214.28亿元,净流入101.34亿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338.61亿元,流入263.52亿元,净流出75.08亿元(见表1)。 按美元计值,2019年二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46.32亿美元,流出31.45亿美元,净流入14.87亿美元;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49.69亿美元,流入38.68亿美元,净流出11.02亿美元(见表2)。 表1: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季度) 单位:亿元 项目 2019年二季度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动 101.34 流入 315.63 流出 214.28 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动 -75.08 流入 263.52 流出 338.61 注: 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季度流量人民币值通过当季流量美元值折算而成,折算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季度平均值。 3.净流动为流入减流出差额,正值代表净流入,负值代表净流出。 表2: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季度)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9年二季度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动 14.87 流入 46.32 流出 31.45 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动 -11.02 流入 38.68 流出 49.69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流动为流入减流出差额,正值代表净流入,负值代表净流出。 附:名词解释 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务的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或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且相关股权投资使直接投资者在直接投资企业中拥有10%或以上的表决权。 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表统计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和来华直接投资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量数据情况(不含收益再投资)。其中: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是指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入或新增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出是指境外投资者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的股权或债权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投入或新增的股权或债权投资,流入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从境外企业减少或撤出的股权或债权投资。 2019-08-19/hubei/2019/0819/1080.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19年7月31日) 2019-08-21/guangdong/2019/0821/1483.html
-
自1994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7月以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和调整方式越来越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越来越强,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也越来越适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调整,各类避险工具也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近期美国将中国列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不会改变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金融改革仍将持续深化,金融开放仍将持续扩大。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美国认定我所谓的“汇率操纵”,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背景下的政治操作,将成为国际金融史上典型的荒唐案例 美国财政部8月5日违背基本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常识和专业精神,以不干预汇率贬值为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此举罔顾美国保护主义下单边关税升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普遍调整的基本事实,也与美国5月发布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结论不一致,是美国挑起和升级中美经贸摩擦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其政策评估的不透明性和任意性,国际市场上任何不受美国政府欢迎的价格调整都可能被随意打上外国政府干预的政治标签。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近日撰文指出,中国不符合“汇率操纵国”定义,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要求IMF干预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此贴标签显然是“自毁门庭”,将会严重损害美国政府和财政部的公信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延续2015年以来基本判断,重申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这也充分证实美方相关指责毫无根据、站不住脚。 近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调整,是金融市场对美方意外宣布超预期关税措施的自发应激反应。2018年4月以来,美国挑起和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已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势的首要因素。2018年6月15日起,在中美经贸谈判取得进展的背景下,美方突然宣布对华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三天后又威胁向额外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引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调整,当月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了3.4%。同年12月G20两国元首会晤、贸易摩擦形势缓和,又驱动人民币转为升值。2019年5月美方再次超预期升级对华关税措施,当月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了2.4%。8月2日美国进一步威胁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此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波动,8月5日开盘后离岸、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先后“破7”,8月2日、5日两个交易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约1.9%。这一系列波动,都是人民币在外部环境冲击下正常的市场反应。 二、美国政治化的随意任性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将会成为笼罩全球金融市场的浓厚阴云 2018年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导致大类资产价格、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大幅波动和快速传染。2018年9月美国对华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落地后,全球股市(MSCI全球指数)出现暴跌,最大跌幅达18.0%。2019年5月和8月美国两次升级对华关税措施后,全球股市最大跌幅亦分别达6.3%和4.4%。黄金价格自2019年5月以来累计升值17.0%,一度突破1500美元/盎司,也显示全球避险情绪急剧升温。新兴市场汇率自去年4月以来最大下跌14.8%。事实证明,美方政策的单边性、随意性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高强度震荡的重要根源。正如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近日表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目前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是最高的。”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国际金融市场稳定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严重威胁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特朗普一改美国历届总统不对货币政策公开置评的传统,多次公开表达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强势美元的不满,公然威胁解雇现任主席鲍威尔,并试图通过提名新的联储理事影响美联储决策。随着2020年美国大选临近,其就美联储和美元汇率发表公开评论的频率不断上升,自2018年6月至今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或置评美元汇率多达30余次。尤其是8月初人民币汇率“破7”后,在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同时,指责美联储无所作为,应尽快降息100个基点,隐含之意直指美元汇率。四位美联储前主席近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虽然政治领导人在大选前后呼吁央行宽松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长远来看,基于当前政治(而非经济)需求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更糟糕的经济表现,也会削弱公众对央行政策的信心,从而导致金融市场不稳定。声明呼吁保持美联储独立性,确保货币政策决策不受短期政治压力影响。 三、我们将继续在市场化改革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外汇市场将在吸收短期冲击后逐步回归基本面 尽管人民币汇率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尽管美国将我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的既定方针不会因此动摇。我们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是负责任大国,我们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采取了负责任态度,为全球经济在危机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仍将坚定恪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承诺,不会进行竞争性贬值,不会将汇率作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工具。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尽管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但我们判断不会无序贬值,外汇市场在经历短暂震荡后终将回归基本面。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预期更加稳定。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未来经济增速仍将持续高于全球大部分主要经济体,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自2005年至2019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7%,是二十国集团(G20)中升值最多的货币。近期中美经贸摩擦不确定性较大,但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冲击的边际效应递减。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增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基本稳定。随着我国开放领域逐步拓宽,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者配置更多人民币资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外资持有比重只有2%和3%左右,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被更广泛地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负利率范围扩展背景下保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外资投资空间较大。 第三,我国外债稳定性增强。近年来我国外债增幅相对于经济总量并不高,2018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GDP)、债务率(外债余额/年出口收汇)、偿债率(外债本息偿付/年出口收汇)分别是14.4%、74.1%、5.5%,远低于国际警戒线。外债类型结构优化,以中长期资产配置为目的的央行类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债券,债务证券占外债余额比重由2014年末的8%持续上升至2018年末的22%,这部分资金稳定性较强,汇率变化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外债“去杠杆”。 第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外汇市场主体更加适应和理性。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提高,波动率已接近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水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贬值压力得到及时释放。当前个人购汇更加平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加理性有序,市场主体囤积外汇现象逐步消失,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 四、我们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 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握长期大势,尊重市场,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将坚定信守改革承诺,保障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正常的用汇需求,继续为企业进出口、利润分配、跨境双向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支持,继续满足个人在出国旅游、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涉及人民群众的经常项目支出不会受到影响。并且,我们将继续大力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贸易收支便利化、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外债注销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便利化改革试点,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将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改革,优化6月上线的外汇局“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进一步打造更加开放、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外汇管理工作将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适应开放,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协调推进,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将有更大的提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有效防范各种环境冲击风险,坚决维护外汇市场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08-21/hubei/2019/0821/1085.html
-
附件:8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表 2019-08-21/ningbo/2019/0821/1131.html
-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跨境贸易融资贸易效率,国家外汇管理局宁德市中心支局作为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的扩大试点地区,积极推动辖内金融机构改进外汇金融服务方式,当前已实现三笔试点业务在宁德落地。一是稳步推进。认真学习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相关功能,组织辖区各级外汇局、各试点银行业务骨干55人参加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扩大试点工作视频培训会议,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共同发力。宁德试点项目相关各方迅速行动,推动项目在短期内完成了试点银行机构上报、外汇局业务准入、业务培训、融资申请、审核及放款等全流程上链操作。7月26日,中国银行宁德分行成功续作了三笔出口应收帐款融资业务,合计金额555万人民币,实现了试点业务在宁德的快速落地。下一步,宁德市中心支局将继续关注和推动区块链试点业务,让辖内涉外企业充分受益区块链带来的“技术红利”,切实服务经济实体,努力促进辖区贸易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9-08-05/fujian/2019/080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