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关注。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就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易纲表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问: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人民币还是不是强势货币? 答:从数据看,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近期美元上涨较快,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胀预期上升、美联储加息步伐可能明显加快等美国国内因素。而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波动有所加大,主要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联储加息预期突然增强、英国“脱欧”、埃及镑自由浮动等外部因素驱动。这些因素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有些意外,资金回流美国推动美元指数迅速上涨、美国三大股指再创新高,全球货币普遍对美元贬值,有的跌幅还比较大。下一步美元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不排除市场预期修正引发美元回调的可能。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幅度相对大多数非美货币还是比较小的。10月份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中,日元、欧元、瑞郎对美元分别贬值10.5%、5.8%和4.2%;新兴市场货币中,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墨西哥比索对美元分别贬值7.2%、6.5%和6.1%,而人民币对美元只贬值了3.5%,只有美元指数升幅的一半。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10月份以来人民币相对一些主要货币是显著升值的。例如,在SDR构成货币中,人民币对日元升值7.5%、对欧元升值2.5%、对英镑升值0.5%;在亚洲新兴市场货币中,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分别升值4.1%、3.3%和1.2%。 从长周期看,人民币也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过去5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对美元汇率分别升值10.9%、11%、4.4%和8.8%,过去10年分别升值28.3%、33.4%、28.4%和11.9%,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表现出稳定强势货币特征。 10月份以来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图 问: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同时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 答:观察人民币汇率要采用一篮子货币视角。影响一国汇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与政治形势、经济走势、股市债市波动和市场预期变化等都有关系。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结构迥异、经济周期和利率政策取向不同步,比如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而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货币政策已出现收紧趋势,相应的汇率走势也难以趋同,盯住单一货币会积累超调的风险,后续的修正可能引起比较大的震动。而且,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参考一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货币相比,更能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也更能发挥汇率调节进出口、投资及国际收支的作用。 有鉴于此,2003年以来中国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应该参考一篮子货币。2005年的汇改,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缓和后继续推进汇改,2015年8月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15年11月推出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都是按照既定的思路步步推进,使参考一篮子货币更加透明、规则和可预期。今年年中在英国“脱欧”、全球主要货币大幅震荡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表现出平稳走势,正是“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顺利运转、取得成效的体现,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全球200多个经济体都是中国直接或间接贸易伙伴,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能够全面反映贸易品的国际比价。而中美贸易规模只占中国外贸规模的14%,况且中美的经济周期也不一样,改回去单一盯住美元会使人民币汇率陷入僵化和超调的困境,并不可持续。 问: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合理充裕? 答:尽管近期中国外汇储备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从全球来看,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过去的教科书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应至少满足三个月进口所需,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些调整,有观点认为应该至少满足六个月进口所需,还要考虑外债、外商投资企业分红和企业、居民外币资产配置等需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的外汇储备是非常充裕的,覆盖全部外债和六个月进口后还有充足的余量,况且近年来还有每年大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和12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金融媒介供应全社会的用汇需求。 中国早在1996年就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服务贸易、海外留学、出境旅游等用汇需求早已按需满足。中国是开放经济体,资本有进有出是正常的,尽管近期对外直接投资(ODI)比外商直接投资(FDI)要多一些,但观察ODI的结构看,大多数投向海外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用于打开拉美市场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经济主体出于经济下行、营商环境等因素的担忧,表现出较强的向外寻求安全资产的倾向。但谁也无法忽视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回升、体制机制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出去的资本还是会回来的。从过去20多年经历的几个经济周期看,我对此有充分的信心。 (转自新华社) 2016-11-29/zhejiang/2016/1129/316.html
-
2015年4月14至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在浙江杭州组织开展了2015年第一期外汇非现场专项检查,总局管检司及上海、山东、湖北、河北、厦门与浙江7个分局参加了此次专项检查。 本次非现场专项检查中,检查人员紧跟外汇管理改革和相关金融监管政策的发展变化,紧密围绕外汇管理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并开展涉及跨境资金流动新业务、新领域的非现场检查与分析的指标与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2015-04-29/zhejiang/2015/0429/217.html
-
浙江省分局按照总局要求,对辖内个人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涉及工行、建行、交行、招行四家银行,通过抽样调查方式,总体上银行能按法规要求执行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能按外汇局窗口指导要求落实展业原则。个别业务虽然执行上存在差异,如个人提取外币现钞需要预约,是因为银行对外币现钞的储备存在差异(币种、面值、总量等方面),不一定能满足每个人的提钞需求,不是私设门槛制造不便利。 2016-11-14/zhejiang/2016/1114/313.html
-
根据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赃款专项行动安排,总局管检司于 5 月 11 日 - 5 月13 日 在青岛组织召开打击地下钱庄工作方法集中交流会议。浙江省分局外汇检查处认真梳理多年来打击地下钱庄工作方式方法,在会上做题为《多措并举 巧妙借力 深挖地下钱庄交易对手》的经验介绍。 2015-05-13/zhejiang/2015/0513/221.html
-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有记者问,对当前对外投资形势如何看?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对外投资方针政策? 答: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化我国与各国互利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对外投资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原则是明确的,即坚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国际惯例、政府引导,坚持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把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和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结合起来,规范市场秩序,按有关规定对一些企业对外投资项目进行核实,促进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16-11-29/zhejiang/2016/1129/315.html
-
浙江省分局近期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外汇管理改革政策中国(浙江)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建设,研究设计贸易专用账户以支持油品现货交易结汇及划转路径。 2016-11-14/zhejiang/2016/1114/312.html
-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派员参加总局2016年优秀外汇检查案例编选工作。 2016-12-26/zhejiang/2016/1226/323.html
-
附件1: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辖内具有外汇检查处罚权单位名单 2015-04-29/zhejiang/2015/0429/216.html
-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打击地下钱庄专项行动部署,浙江省分局早谋划、早部署,积极在全省开展相关专项行动安排。 2015-05-13/zhejiang/2015/0513/22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经常项目管理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金融服务与管理工作小组要求,对在杭金融机构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提出要求。下半年,各金融机构要围绕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形势,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控流出”有关工作,切实履行真实性审核的义务。强化对包括异地企业大额购付汇、离岸转手买卖、利润汇出在内的重点业务的风险把控,在满足企业真实经营需求的前提下对资金汇出的节奏与数量做预调微调。二是在“控流出”的基础上,做好“扩流入”挖潜工作。 2016-09-02/zhejiang/2016/090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