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2月,银行结汇10916亿元人民币,售汇9106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810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银行累计结汇23839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9385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4454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2月,银行结汇1690亿美元,售汇1410亿美元,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2021年1-2月,银行累计结汇3685亿美元,累计售汇2997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688亿美元。 2021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4111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21966亿元人民币,涉外收付款顺差2145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6063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50754亿元人民币,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30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1年2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732亿美元,对外付款3400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32亿美元。2021年1-2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866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7845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820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1-04-06/shaanxi/2021/0406/819.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1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1年2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延续平稳运行态势。从主要指标表现看,银行结售汇顺差280亿美元,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332亿美元。其中,随着贸易项下集中收结汇的季节性因素减弱和消退,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和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市场收支交易趋向平稳。 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稳定。2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1%,与1月相比变化均不大。 跨境资本双向投资合理有序。2月,直接投资项下涉外收支顺差137亿美元,为跨境资本流入的主要渠道,显示外资看好国内市场和发展前景;证券项下双向投资更趋均衡,顺差32亿美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推进,有助于国内外汇市场稳健运行,跨境资金均衡流动。 2021-04-06/shaanxi/2021/0406/818.html
-
2021-04-06http://www.gov.cn/xinwen/2021-04/02/content_5597485.htm
-
2021-04-06http://www.gov.cn/xinwen/2021-04/02/content_5597515.htm
-
2021-04-06http://www.gov.cn/xinwen/2021-04/03/content_5597662.htm
-
2021-04-01http://www.gov.cn/xinwen/2021-03/31/content_5597017.htm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0年四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0年四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008亿美元,较2020年9月末增长925亿美元,增幅4%。外债增长主要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 外债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外债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2%,较2020年9月末上升3个百分点;从外债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5%,较2020年9月末上升2个百分点。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稳步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是我国吸引包括外债在内的境外资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持续推进外债便利化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人民银行、外汇局通过适时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实施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等,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便利,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外债风险总体可控。2020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6.3%,债务率(外债余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87.9%,偿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与贸易出口收入之比)为6.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40.9%。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分别为20%、100%、20%和100%)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预计未来外债仍将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2021-03-31/xizang/2021/0406/798.html
-
为推动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试点政策落地、推进汇率避险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外汇条线本年度相关工作,3月30日,江津中心支局赴璧山组织璧山区涉外银行召开了外汇改革与便利化试点推进会,11家涉外银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解读了2021年外汇管理工作要点并通报了去年银行考核结果以及今年银行考核重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一是便企利民,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审慎监管,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三是加强协作,探索总行、分行、支行联动的工作模式以便更好地推进外汇重点工作。 中心支局强调,面对当前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的复苏需求以及汇率波动的现状,银行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站位,切实推进外汇便利化政策,积极参与外汇便利化试点,扎实配合中心支局本年度重点工作,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 2021-03-30/chongqing/2021/0401/1815.html
-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4月1日,巴南中心支局开展“党史学习+业务督查”实地走访活动。 党员们首先参观了重庆第一党支部——中共綦江支部旧址,深情追忆了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在旧址前,党员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党员们参观了红四军军长王良故居,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党员们立足岗位,为新时代央行事业奋勇争先。最后,紧扣党史与业务深度融合这条主线,巴南中心支局结合业务实际,赴建设银行綦江支行和工商银行綦江支行开展外汇服务工作的督查指导,推动辖区外汇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04-02/chongqing/2021/0402/1818.html
-
为更好地助力企业解难题、避风险、促发展,着力构建供应链金融长效机制,支持供应链产业链提质增效、优化升级,最大化优化企业金融营商环境,促进涪陵综合保税区经济良性循环和优化布局。4月1日,涪陵中心支局组织召开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研讨会,中心支局熊毅副局长参加并主持会议,涪陵综保区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李渡新城区开发(集团)相关人员,银行代表,企业代表共2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涪陵综保区首先介绍了综保区供应链金融开展的背景,并就总体方案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会银行与企业代表分别就组建模式、授信准入、平台便利等方面发表了意见。会议基本达成初步共识,尽快完成供应链平台公司组建,完善相关制度办法。 最后,中心支局熊毅副局长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与会各行顺利推进综保区供应链金融各项工作,积极与市分行、总行沟通交流,争取更多政策、产品对接涪陵综保区供应链平台,促进平台业务尽早落地。二是希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把群众的实事办好、办快、办扎实。以供应链平台的搭建为契机,持续加大创新力量,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聚合外汇局、综保区和银行服务优势,促进外贸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涪陵涉外经济转型升级。 2021-04-01/chongqing/2021/0402/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