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8月,银行结汇12013亿元人民币(等值1711亿美元),售汇12391亿元人民币(等值1765亿美元),结售汇逆差378亿元人民币(等值54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0555亿元人民币,售汇10785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230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结汇1459亿元人民币,售汇1607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逆差148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697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920亿元人民币,远期净结汇778亿元人民币。截至8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5089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4983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结汇106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2603亿元人民币。 2019年1-8月,银行累计结汇83337亿元人民币(等值12204亿美元),累计售汇86386亿元人民币(等值12652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3049亿元人民币(等值447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累计结汇77073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79271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2198亿元人民币;银行自身累计结汇626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7116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逆差851亿元人民币。同期,银行代客累计远期结汇签约10568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售汇签约3749亿元人民币,累计远期净结汇6819亿元人民币。 2019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20353亿元人民币(等值2899亿美元),对外付款22061亿元人民币(等值3142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708亿元人民币(等值243亿美元)。 2019年1-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58807亿元人民币(等值23274亿美元),对外付款158550亿元人民币(等值23226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258亿元人民币(等值48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 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 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银行结售汇形 成的差额将通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平盘,是引起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不等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银行结售汇不按居民与非居民交易的原则进行统计,且其仅包括银行与客户及其自身之间发生的本外币买卖,即人民币和外汇的兑换交易,不同于国际收支交易的统计范围。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 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 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使得企业可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汇率,从而有效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银行一般 会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来对冲远期结售汇业务形成的风险敞口。比如,当银行签订的远期结汇大于远期售汇时,银行一般会将同等金额的外汇提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 卖出,反之亦然。因而远期结售汇也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一个因素。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签约额与累计未到期额之间的关系为: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上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本期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履约额-本期远期结售汇平仓额。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为管理这部分风险敞口,在期权合约存续期间通常会在外汇市场进行对冲。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 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 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 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 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国际收支统计的组成部分,但其统计原则与国际收支采用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同,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且其仅反映境内非银行部门与非居民之间的资金流动状况,不能反映实物交易和银行自身的涉外交易,统计范围小于国际收支统计。 2019-09-20/guangxi/2019/0920/147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8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9年8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变化? 答: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收窄,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8月份,虽然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逆差有所扩大,但综合考虑银行部门外汇收支等情况,8月份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主要表现:一方面,银行结售汇逆差稳中有降,8月份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54亿美元,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64%;另一方面,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基本稳定,8月末为31072亿美元,环比增加35亿美元。 外汇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主要渠道外汇供求平稳有序。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售汇意愿保持平稳。8月份,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3%,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9%,环比基本持平。在此情况下,货物贸易、直接投资仍是8月份主要的结售汇顺差项目;企业投资收益购汇季节性回落;个人结汇同比增长8%,购汇下降17%。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的稳定性更加突出。8月 以来,外部环境波动性明显加大,但我国外汇市场秩序保持良好,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理性有序,充分说明我国外汇市场更加成熟,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体现 了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根本性支撑作用。我们将保持外汇管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跨境资 本流动管理框架,进一步夯实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 2019-09-20/guangxi/2019/0920/1479.html
-
共建“一带一路” 共绘合作愿景 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的致辞 (2019年9月21日,广西南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韩正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共同出席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东盟各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这次博览会和峰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全球公共产品。今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内涵,勾勒了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蓝图,提出了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新举措。3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齐聚一堂,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多名代表出席,各方达成283项务实成果,中外企业签署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截至目前,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遍及五大洲,各国人民都能够从共建“一带一路”中受益。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高度重视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8年、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6年来,始终与时俱进、携手前行。近年来,双方加强战略沟通,推进务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人文交流,妥善处理分歧,维护地区稳定,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的战略互信达到新高度。中国和东盟始终把握睦邻友好合作的大方向,双方政治安全合作与理解信任不断加深。去年11月《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正式发布,为中国-东盟关系中长期发展描绘了蓝图,东盟10国均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我们的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即将全面生效。中国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东盟上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方企业在东盟累计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建设了25个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10多万个工作岗位。国际产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积极推进。 ——我们的人文交流呈现新气象。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旅游目的地,2018年双方人员往来达到5700万人次,每周有近4000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双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智库、青年、体育等方面交流日益深入,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双方民众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再过几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发展是历史必然,合作共赢是各国人心所向。我们坚信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我们愿意在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的同时,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促进共同进步和繁荣。 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地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积极弘扬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此,我愿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深化战略对接。中国愿与东盟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合作。加快编制实施双边合作规划,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规划有效对接。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提质升级。 第二,深化经贸合作。中方愿与东盟各国共同实施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与各方一道推动尽早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为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建好经贸合作区,推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落实好《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优先开展电力、汽车、信息通信、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产能合作。中方欢迎东盟国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三,深化互联互通。中方愿与东盟各国共同努力,落实《中国-东盟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稳步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地区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 第四,深化创新合作。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以明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为契机,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5G网络等领域合作。中方支持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将推动更多中方城市同东盟开展智慧城市点对点合作。中方愿同东盟携手共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合作,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五,深化人文交流。中方愿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智库、青年、体育等领域合作,夯实双方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办好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活动,讲好共促和平、共谋发展的故事。实施好“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项目和“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领导人千人研修计划,扩大青年交流,使双方友谊薪火相传。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合作平台。相信本届盛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拓展“南宁渠道”功能,为共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朝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确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共创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最后,祝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9-09-22/guangxi/2019/0922/1485.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19年9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24亿美元,较年初上升197亿美元,升幅0.6%。 9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受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全球贸易局势、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影响外汇储备规模。 今年以来,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因素增多。受此支撑,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储备规模小幅波动主要受估值因素影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往前看,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但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并继续推进全方位改革开放,这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2019-10-08/shenzhen/2019/1008/565.html
-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40年和人民币国际化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中央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以及稳外资、稳外贸会议精神,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新疆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30日,新疆外汇与跨境人民币展业自律机制成功举办服务新疆外贸发展产品推介会。全辖共184家企业、24家成员银行参加了本次产品推介会。 中国银行新疆分行、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新疆兵团农行、建设银行新疆分行、交通银行新疆分行六家银行的产品专家,从汇率避险产品、外汇与跨境人民币基础国际结算产品、贸易融资产品、在岸产品、离岸产品、线上产品等方面,向企业全面介绍了各家银行国际结算产品和服务,为新疆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品支持,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2019-09-03/xinjiang/2019/0903/866.html
-
近日,外汇局哈密地区中心支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会议重点传达学习了新疆分局资本项目和跨境人民币培训会议精神,并结合新疆分局近期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推进,重点在贯彻落实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上下功夫。二是丰富形式,强化精神补给,提升履职能力。三是紧扣实际,调研奔着问题去,解决好银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 2019-09-04/xinjiang/2019/0904/867.html
-
见附件。 附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19年9月30日) 2019-10-08/guangdong/2019/1008/1527.html
-
为更好了解辖内银行外汇业务办理情况,督促银行合规经营外汇业务,近日,塔城中心支局对辖区5家外汇指定银行开展了现场核查。通过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夯实银行金融外汇服务地方实体外贸经济发展基础:一是要求银行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义务,加强真实性、合规性审核;二是提高银行外汇专业服务水平,现场指导银行业务办理中存在的不足,督促银行限时整改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引导银行正向理解外汇政策,督促银行深入学习外汇及跨境人民币政策,促进银行进一步扩大政策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 2019-09-06/xinjiang/2019/0906/868.html
-
2019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6216亿元,支出15065亿元,顺差1151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4873亿元,支出11867亿元,顺差3006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343亿元,支出3198亿元,逆差1855亿元。 按美元计值,2019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310亿美元,支出2146亿美元,顺差16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2118亿美元,支出1690亿美元,顺差428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191亿美元,支出455亿美元,逆差264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口径) 2019年8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1,151 164 16,216 2310 -15,065 -2146 1.货物贸易差额 贷方 借方 3,006 428 14,873 2118 -11,867 -1690 2.服务贸易差额 -1,855 -264 贷方 1,343 191 借方 -3,198 -455 2.1加工服务差额 85 12 贷方 87 12 借方 -3 0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8 3 贷方 40 6 借方 -22 -3 2.3运输差额 -415 -59 贷方 266 38 借方 -681 -97 2.4旅行差额 -1,436 -205 贷方 196 28 借方 -1,632 -232 2.5建设差额 28 4 贷方 92 13 借方 -64 -9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29 -4 贷方 28 4 借方 -58 -8 2.7金融服务差额 8 1 贷方 19 3 借方 -12 -2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82 -26 贷方 32 5 借方 -214 -30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6 2 贷方 183 26 借方 -167 -24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12 16 贷方 387 55 借方 -275 -39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5 -2 贷方 4 1 借方 -19 -3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44 -6 贷方 9 1 借方 -53 -7 注: 1. 本表所称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交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提供的服务,借方记录接受的服务。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19-09-27/anhui/2019/0927/1335.html
-
中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更新至2019年8月) 2019-09-27/anhui/2019/0927/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