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国新办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融政策。 潘功胜表示,要素的自由流动是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基本特征,其中资金的自由流动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素流动,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基础条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过程中,金融政策的设计与推进遵循三项原则:第一,按照总体方案所确定的,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第二,金融定位于服务跨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三,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 潘功胜指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融政策总体框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便利跨境贸易投资的资金流动、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是金融服务于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自由化便利化。高水平的经常项目开放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政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金融政策。 在跨境贸易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资金汇兑要实现高度便利化,商业银行真实性审核要从事前审查全面转向事后核查。同时,完善离岸贸易、转口贸易等新跨境贸易形态的跨境收支管理政策。建设便利跨国公司全球结算中心运行的政策环境。 在跨境直接投资方面,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探索适用市场需求新形态的跨境直接投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试行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两项制度。 在跨境融资政策方面,在海南建立新的跨境融资体制,试点合并交易环节的跨境融资政策管理框架,实施统一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逐步实现市场主体自主的跨境融资。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探索扩大海南居民个人用汇自主权。 同时,考虑到金融开放政策有很强的外溢性,需要以现有的本外币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建立资金“电子围网”,构建海南金融对外开放的基础平台。 二是服务于海南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实金融服务业的扩大开放政策;丰富海南的金融业态;培育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于开放型经济的金融能力;支持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等要素交易平台建设。 三是围绕海南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产业政策取向。强化金融支持和改革创新,推动海南重点发展产业的产业聚集规模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发展贸易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 四是构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审查机制。构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潘功胜强调,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会同海南省政府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进程,积极做好金融支持海南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完) 2020-06-19/anhui/2020/0619/1486.html
-
见附件。 附件1:2020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美元计价 附件2:2020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以人民币计价 2020-06-22/anhui/2020/0622/1487.html
-
近日,宣城市中心支局组织召开2020年度年中外汇管理工作推进会,辖内宁国市支局、全市外汇业务银行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上,宣城市中心支局分析了2020年上半年辖内进出口和外汇收支形势,解读了2020年版银行合规经营与评估制度、外汇绿色通道政策及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并对银行外汇业务风险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提示。 2020-06-23/anhui/2020/0623/1490.html
-
为更好地服务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6月23日下午,王一凡副局长带领外汇管理局相关人员到湘潭市综合保税区开展座谈调研,2家银行代表及4家园区内企业代表参加座谈。 会上,湘潭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文对综保区的发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规划做了详细汇报,4家企业代表就目前银企对接现状、融资需求以及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做了简要介绍。交流过程中,王一凡副局长认真解答了企业有关金融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疑问,介绍了出口信用保险和“园区助力小微贷”产品在小微企业融资抵押不足和担保困难的问题中存在的优势。最后,王一凡副局长对综保区更好的服务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明确发展理念,切实发展实体经济;二是优化贸易环境,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金融监管和服务工作。 2020-06-29/hunan/2020/0624/1438.html
-
为落实落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政策,4月22日,人民银行仪征市支行会同仪征团市委、仪征市税务局、仪征市财政局和仪征农商行共同开办“绽放战疫青春 助复工促发展”青年学习社,举行财税金融专场宣讲会。外汇局仪征市支局参加宣讲活动。 宣讲会上,仪征市支局工作人员详细阐释了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外汇绿色通道政策,重点解读了外汇管理局最新推出的优化外汇管理、支持涉外业务发展措施,包括:推出在线办理、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优化业务报告方式、提高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系数等,解答了企业办理外汇业务过程中经常咨询的问题。 宣讲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市企业开放,据统计共有4000余人观看了“在线直播”。此次财税金融专场宣讲会通过不出门、不扎堆的方式,宣传了支持贸易投资便利化外汇政策,优化了营商环境,为落实落细外汇管理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切实帮助,受到在场企业代表的称赞。 2020-04-27/jiangsu/2020/0423/619.html
-
2020-06-29http://www.gov.cn/xinwen/2020-06/28/content_5522426.htm
-
2020-06-29http://www.gov.cn/xinwen/2020-06/28/content_5522361.htm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3月末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和贸易投资活动,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在此环境下,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呈现小幅逆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1%,继续处于相对均衡的合理区间;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体现了较强的稳定性。 一是货物贸易保持顺差,服务贸易逆差收窄。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231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影响,1至2月货物贸易呈现小幅逆差,3月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以及稳外贸政策效应显现,货物贸易恢复顺差。服务贸易逆差470亿美元,同比收窄26%。其中,旅行项目逆差415亿美元,同比收窄28%;运输项目逆差117亿美元,同比收窄6%,主要是疫情期间出境旅行收缩致旅行支出减少、货物贸易进口下降致货运支出减少。 二是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呈现顺差,证券投资在短期波动后迅速企稳。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16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532亿美元,存贷款等其他投资净流入277亿美元。具体看,一是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反映全球吸收直接投资低迷的背景下,国外资本仍有较强意愿在华投资兴业。二是证券投资呈现净流出,主要是3月境外疫情蔓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短期动荡加剧,以及部分境外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吸引境内投资者向境外投资。同时,来华证券投资中以配置中长期人民币资产为目标的债券投资净流入89亿美元。3月下旬以来,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投资整体恢复净流入,境内投资者对境外资本市场的投资也明显趋稳。 总体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这些基本面优势为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提供了坚实基础。 问:2020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20年以来,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及来华各类投资有序进行,3月末,储备资产规模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较2019年末略降。受资产价格和汇率折算等因素综合作用,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76354亿美元,较2019年末略降1%;对外负债54981亿美元,略降1.7%。 二是我国对外净资产略增。3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21373亿美元,较2019年末略增1%。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总体保持平稳,储备资产保持在3.1万亿美元左右。 2020-06-24/xizang/2020/0624/595.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3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就近期我国外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0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0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稳中有升。截至2020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0946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长373亿美元,增幅1.8%。主要由银行货币与存款余额增长推动,体现为非居民机构存款和同业存放余额的增加。外债结构持续优化。从币种和期限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38%,中长期外债占比42%,分别较2019年末上升3个和1个百分点。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近年来外债规模平稳增长,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持续扩大开放的进程。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推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2月28日,中国国债被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 预计未来外债仍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多项跨境融资便利化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借用外债空间,便利企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将企业借债空间从原来净资产的2倍提高至2.5倍;二是扩大外债便利化试点,支持试点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并扩大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范围。三是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企业可在线上申请外债登记。数据显示,便利化措施未引发外债规模大幅上升,外债风险总体可控。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外债仍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依然坚实,有利于外债继续平稳运行。下一步,外汇局将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 稳步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有效防范跨境融资风险,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2020-06-25/xizang/2020/0625/596.html
-
6月17日至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徐子福副局长赴嘉兴调研经济金融及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经常项目管理处、资本项目管理处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徐子福副局长一行先后赴桐乡、嘉兴、平湖、海盐等地,实地走访了多家县域外贸龙头企业,并与企业负责人逐一开展座谈。徐子福指出,外贸企业拓业务、稳出口、保就业仍然存在诸多风险挑战和实际困难,各级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大各项金融惠企措施的落地和对接,加大政策托举力度,实实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 2020-06-19/zhejiang/2020/0619/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