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外汇管理部现行有效执法证人员信息表(更新至2023年7月) 2023-07-11/chongqing/2021/0425/1853.html
-
间接申报中交易所收到非居民交易商支付的佣金费用等非清算资金的申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年版)〉的通知》(汇发〔2023〕10号),交易所收到非居民交易商支付的佣金费用等非清算资金时,交易所应作为申报主体,按照实际交易性质选择相应交易编码申报,如现货交易佣金申报在“228050-货物或服务交易佣金及相关服务”项下,期货合约交易佣金申报在“226000-金融服务”项下。 2023-07-19/tianjin/2023/0719/2227.html
-
近日,永川中心支局参加由人民银行永川中心支行、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大足区金融发展事务中心、大足区反诈办在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联合开展的成渝毗邻地区“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联合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永川中心支局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现场互动、智能AI机器人“人机互动”、外汇知识答题闯关、“一对一”解答外汇政策等活动,帮助师生们了解网络炒汇、跨境赌博危害,了解个人外汇业务知识。中心支局工作人员同时邀请同学们当好家庭宣讲员,将学习的外汇金融知识向家人宣讲,让更多人了解金融外汇知识。 2023-07-10/chongqing/2023/0710/2618.html
-
2023-07-1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2765.htm
-
2023-07-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92543.htm
-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上半年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中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经济回升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上半年同比增长5.5%。 怎么看待这个增速?“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付凌晖说。 纵向看,5.5%的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 横向看,5.5%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的增速。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 从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1.8%、1%、1.9%、4%,考虑到二季度的情况,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快的。 5.5%的经济增长也是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增长。从需求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2%。从生产来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服务业的贡献大幅增加。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总的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上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付凌晖说。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之外,上半年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国内需求持续扩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产业发展继续夯实。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生产实现丰收,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工业生产延续恢复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快于一季度0.8个百分点。服务业较快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经济增速,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速回升明显。 ——就业民生得到保障。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为5.2%,今年以来整体呈回落态势,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8%,明显快于去年全年增速。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主要指标总体改善,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付凌晖说,下阶段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没有出现通缩现象 统计数据显示,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4%,社会对价格问题依然讨论较多。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付凌晖说,尽管价格目前阶段性处于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这些相关指标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条件。 从价格本身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 “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付凌晖说。 从食品价格看,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后期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会带动价格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车企的短期降价促销影响有望逐步消除;从服务价格来看,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服务价格将稳中有升。综合上述因素,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付凌晖表示,从全年看,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动逐步增强、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将稳步恢复,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因此,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3.html
-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付凌晖表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万亿元,达到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明显快于去年全年。 上半年,夏粮生产实现丰收,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快于一季度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经济增速……在一系列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三次产业持续恢复,发展基础得到巩固,产业发展继续夯实。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付凌晖表示,新产业成长壮大,上半年,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2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9%。新业态持续活跃,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 付凌晖指出,尽管面临外需收缩的风险,但我国外贸运行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 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服务业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中是一个突出亮点。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政策显效,服务业恢复明显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 “人流物流等经济活动趋于活跃,对相关服务业的带动增强。今年以来居民旅游出行明显增加,文化演出、电影票房增长都比较快。”付凌晖表示,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6.6%和6.9%,回升速度明显加快。 科技创新对研发等高技术服务业带动增强。数据显示,1至5月份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4%、11.9%。线上线下融合加快,网上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服务模式较快增长,为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付凌晖指出,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服务业恢复向好,有利于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下阶段居民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需求增多,将带动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助力经济稳定运行。 经济继续恢复向好有基础有条件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主要指标总体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付凌晖认为,今年以来,各方面积极恢复和扩大消费,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下阶段就业形势继续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销售、绿色智能家电等促消费政策显效,将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向好。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今年以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了商业首飞,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智能产品的消费增长也在持续增加,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增长,上半年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同时,围绕克服“卡脖子”工程,上半年半导体相关行业制造业增长较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9%。 付凌晖强调,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2.html
-
中国经济半年报17日出炉,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整体来说,5.5%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中国经济向上之“形”持续巩固,向好之“势”有了更多支撑。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坎坷之路,中国持续为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 中国以全球范围内较快的经济增速和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宝贵的确定性。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以来,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恢复向好。从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1.8%、1%、1.9%、4%。综合考虑二季度的情况,在主要经济体当中,中国经济上半年的增速总体上仍然是较快的。中国正朝着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稳步迈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的判断正在得到印证: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高级经济学家符传咏认为,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是光明的。“我相信,中国能够在保持强劲增长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不断增强经济的韧性。” 中国以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实步伐与世界形成更多良性互动。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加强经贸往来。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其中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5.5%。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5.4%、7%和10.5%。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表示,面对世界经济放缓、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以及粮食危机等不利因素,中国坚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助力全球经济发展。“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坚定支持者,我们对开放型经济有信心。” 中国以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开拓中外互利合作新空间。从需求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从生产来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服务业的贡献显著增加。 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不仅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为中外互利合作提供更广阔空间。跨境电商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继续释放,上半年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英国在华商会近期发布报告显示,86%的英国企业对中国市场长期潜力感到乐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发布的《202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下降的背景下,2022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5%,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这意味着在当下乃至未来更长时间里,中国将继续为各国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 判断一国经济状况,既要看增速,也要看结构与动能,既要看国内动态,也要看国际大势。在发展的任何阶段,压力和挑战都是存在的,关键看如何纾解压力、应对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与世界共享发展智慧,共享发展红利。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4.html
-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魏玉坤、周圆)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5%,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付凌晖说,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1.html
-
2023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见。(完) 2023-07-19/dalian/2023/0719/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