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8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18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 答:2018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实现自主平衡。其中,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顺差,经常账户收支更趋平衡,储备资产增加。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增加。2018年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一方面,对外各类投资保持稳定。一季度,因国际收支交易形成的我国对外金融资产净增加72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具体看,对外直接投资资产净增加179亿美元,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净增加335亿美元,对外存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净增加208亿美元。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继续增加对我国的投资。一季度,对外负债净增加1709亿美元。具体看,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增加730亿美元,来华证券投资净增加438亿美元,吸收非居民存款和获得境外贷款等其他投资负债净增加544亿美元。 经常账户收支更趋平衡。2018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341亿美元。其中,受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影响,货物贸易顺差有所下降;运输和旅行项目逆差增长带来服务贸易逆差增加。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1%,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储备资产增加。2018年一季度,我国储备资产因国际收支交易(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因素影响)增加26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减少26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增加266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等减少4亿美元。 问:2018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 答:2018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资产和负债规模较上年均有所增加。2018年3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15725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资产70252亿美元,对外负债54527亿美元,较上年末(下同)分别增长1.4%和6.7%。 各类对外资产均有所增长。其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245亿美元,增长1.7%;证券投资资产增加173亿美元,增长3.5%;金融衍生工具资产增加18亿美元,增长30.1%;其他投资资产增加515亿美元,增长3.0%;储备资产增加44亿美元,增长0.1%。 各类对外负债也都有所增长。其中,直接投资负债增加1655亿美元,增长5.7%,主要是境外投资者增加对我国直接投资,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折算因素;证券投资负债增加1096亿美元,增长10.5%,主要是境外投资者增持我国境内和境外发行的证券,以及价值重估因素;金融衍生工具负债增加7亿美元,增长20.4%;其他投资负债增加653亿美元,增长5.6%。 从项目构成看,在对外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14974亿美元,占资产总额比重为21%;证券投资资产5145亿美元,占比7%;金融衍生工具资产78亿美元,占比0.1%;其他投资资产17652亿美元,占比25%;储备资产32403亿美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6%。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0670亿美元,占负债总额比重为56%,仍位列对外负债首位;证券投资负债11535亿美元,占比21%;金融衍生工具负债41亿美元,占比0.1%;其他投资负债12281亿美元,占比23%。 2018-07-09/hainan/2018/0709/705.html
-
张掖市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努力搭建农产品出口平台,持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对外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17年,全市农产品向西外销量呈迅猛发展态势,全年向中亚等国实现自营出口4187万元,增长235%,供货42万吨,货值12.3亿元.通过中新南向通道全年向东南亚地区出口供应鲜活农产品10万吨,货值3.8亿元。沙井万亩供港澳蔬菜基地以祁连雪山菜为品牌的原生态、绿色有机新鲜果蔬走向香港、澳门市场,全年供应特色农产品2.3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450万元。2017年9月29日,首列陇桂海联运货运班列开通之际,向越南河内发运马铃薯和洋葱400多吨。2018年1月8日,全省首列原产地农产品专列从张掖开行,标志着甘肃农产品通过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南向国际贸易物流通道运输实现常态化运营。广西凭祥市商务局统计数据表明,张掖已成为甘肃河西走廊向东南亚地区供应鲜活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地区。与此同时,统一注册“金张掖夏菜”集体商标,特色农产品销售逐步走向以品质、品牌开拓市场的道路。目前,共有10家企业取得各类认证16个,经进出口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出口农产品基地企业12家,先后培育“发年鑫鼎”“红鑫绿”等鲜果蔬自主出口品牌50个。临泽、高台、民乐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各建成2000多吨恒温气调库和配套的产品展示区,目前正在办理运营移交手续,年内可在境外建立销售档口、海外仓和分拨中心。 2018-06-28/gansu/2018/0706/523.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3月末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近期我国外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18年一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18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截至2018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8435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1329亿美元,增幅7.8%,主要源于货币与存款、债务证券的增长推动。其中,货币与存款增长占外债总规模增长的36%,主要是境外非居民机构和个人在境内银行的存款增加;债务证券增长占外债总规模增长的34%,主要在于境外非居民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意愿较强。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总体来看,我国外债规模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首先,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9.4%,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这是我国外债持续增长的基础。其次,随着境内债券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上我国债券市场今年以来的良好表现,境外机构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的热情持续高涨,其中近八成投资于中长期债券。由此,债务证券在我国全口径外债中的比重从2014年末的8%提升至2018年3月末的21%,这已经成为我国外债新的增长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 下一步,外汇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18-07-09/hainan/2018/0709/703.html
-
近日,外汇局慈溪市支局联合慈溪农商行开展第一期外汇金融普惠系列宣讲会,为龙山片区重点外贸企业讲解了货物贸易信贷报告办理流程,以及国际收支申报注意事项,为企业介绍了常用的汇率避险产品。 2018-07-09/ningbo/2018/0709/716.html
-
附件:7月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表.pdf 2018-07-09/ningbo/2018/0709/717.html
-
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5月末上升15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1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5亿美元,升幅为0.05%。 6月,我国外汇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国际收支基本实现自主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美元指数微涨0.5%,主要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下跌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全球经济复苏出现分化,贸易摩擦震荡升级,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我国稳健的基本面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跨境资金流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我国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我国经济有条件保持稳定增长,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全球流动性有所收紧的背景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2018-07-09/guangxi/2018/0709/1066.html
-
见附件。 201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西藏自治区分局《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2018-07-10/xizang/2018/0710/172.html
-
附件:201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局《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2018-06-25/xinjiang/2018/0710/671.html
-
见附件。 西藏自治区分局业务咨询电话及办公地址 2018-07-11/xizang/2018/0711/174.html
-
附件:7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表.pdf 2018-07-11/ningbo/2018/071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