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南安市支局协同人行南安市支行、南安市公安局、南安农村商业银行等多部门在南安中骏世界城广场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稳定”主题宣传活动。外汇局工作人员向现场民众介绍跨境赌博、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的危害,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帮广大市民守护“钱袋子”。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受众人数达200多人,咨询人数约50余人次。 2022-11-03/fujian/2022/1103/1871.html
-
2020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立法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新发布《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以下简称《目录》),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便利社会公众查询使用。 更新后的《目录》共收录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外汇管理主要法规189件,按照综合、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外汇检查与法规适用、外汇科技管理等8大项目分类,并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为若干子项。本次新增入《目录》文件主要涉及经常项目外汇业务、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管理、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核查等。(完) 2021-02-10/safe/2021/0210/18261.html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决策部署,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新发布《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以下简称《目录》),以便社会公众查询使用。 更新后的《目录》共收录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外汇管理主要法规196件,按照综合、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外汇检查与法规适用、外汇科技管理等8大项目分类,并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为若干子项。本次新增入《目录》文件主要涉及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外汇交易市场、国际收支直接申报、贸易信贷统计调查等。(完) 2022-01-29/safe/2022/0129/20551.html
-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更新发布《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1年6月30日)》(以下简称《目录》),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政策透明度,便利社会公众查询使用。 更新后的《目录》共收录截至2021年6月30日发布的外汇管理主要法规191件,按照综合、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国际收支与外汇统计、外汇检查与法规适用、外汇科技管理等8大项目分类,并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为若干子项。本次新增入《目录》文件主要涉及行政许可实施、个人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等。(完) 2021-07-20/safe/2021/0720/19438.html
-
为助力老年客户跨越“代际鸿沟”和“数字鸿沟”,优化老年人外汇业务办事体验,实现个人外汇适老服务“恒温”,建宁县支局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外汇服务,打通外汇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年群体享受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适老化场景改造,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建宁县支局引导各金融机构以差异化、特色化为原则实施银行网点升级改造,持续优化窗口软硬件配置。配备爱心座椅、老花镜、急救药品等助老设备,提供免费打印、复印等帮办服务,开通老年人优先服务窗口,增加“长者版”服务菜单,同时梳理老年人高频申报的外汇业务,统一印制摆放大字体版《老年人购汇用汇服务指南》,投放“购汇用汇得知道”LED宣传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业务办理流程,优化老年人外汇业务办事体验。 加强外汇知识普及,营造良好适老环境。为进一步普及老年人外汇金融知识,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建宁县支局抓好“3·15”教育宣传周、“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契机,通过开展外汇知识走进老年大学、退休干部“以老助老”等宣传活动,走进集市、社区、学校等区域提供宣教服务,将外汇知识送到“银发族”,强化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假防骗能力,进一步提升外汇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2022-11-07/fujian/2022/1107/1872.html
-
10月26日,由长泰区金融办牵头,长泰县支局、县人行、区处办等单位联合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长泰县支局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跨境金融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强化金融风险意识,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此次打击非法跨境金融宣传内容丰富,包括打击和防范跨境赌博、杜绝网络“炒汇”、依法打击地下钱庄等,支局工作人员身披绶带,多形式为社会公众送上外汇宣传。一是向公众分发《依法合规用汇远离跨境赌博》《个人外汇管理政策问答》等宣传折页50多份。二是结合典型案例,向群众讲解跨境赌博、网络“炒汇”和地下钱庄等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危害,提高受众群体金融风险意识。三是就便利化额度、出国留学、跨境购物等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解答,引导个人依法合规用汇。此次宣传,加深了社会公众对个人外汇业务的了解,有助于引导公众树立依法合规用汇理念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营造辖区和谐稳定的外汇市场环境,宣传效果较好。 2022-11-09/fujian/2022/1107/1873.html
-
信件投递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215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宁夏分局 联系电话: 0951-5189505 邮政编码: 750001 2018-12-03/ningxia/2018/1203/814.html
-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外汇局持续完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优化相关外汇管理流程,提升业务便利化水平,有力支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我国直接投资领域较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支持外资“引进来”,服务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持续简政放权,外商直接投资(FDI)实现基本可兑换。2012年,大幅精简外商直接投资审核流程,取消35项、简化合并14项行政审核子项。2013年,建立统一规范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制度。2015年,取消外商直接投资验资询证和外汇年检要求,相关外汇登记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基本可兑换。目前,中国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国家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12-2021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约1.3万亿美元,利用外资稳居世界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与扩大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便利化模式。一是自2016年开始,实施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赋予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入结汇自主权,取消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限制,不再要求企业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银行按要求进行事后随机抽查,大大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二是清理整合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各类外汇账户,减少账户种类,允许企业按需开立资本项目外汇账户,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三是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申报流程,2015年将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年检改为存量权益登记,2018年进一步与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报”合并,2019年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实施“多报合一”改革,进一步减轻外商投资企业数据申报负担。 二、支持企业“走出去”,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建立以登记为核心的对外直接投资(ODI)外汇管理框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2012年,简化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管理,取消境内机构向境外汇出境外投资前期费用核准和境外放款专用账户资金汇出核准。2014年,放宽境外投资前期费用管理,将境内机构对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上限由10万美元提升至300万美元。2015年,将对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改由银行办理,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年检改为存量权益登记,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基本可兑换。据商务部统计,2012-202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1.1万亿美元。 坚持真实合规,引导对外直接投资规范健康发展。注重“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在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便利化的同时防范境外投资风险,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促进对外直接投资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适度放松境内企业对境外公司的放款管理,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内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不断拓宽渠道,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针对跨境直接投资领域出现的新形态和新需求,研究拓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渠道。支持股权基金开展跨境产业投资,先后批准多地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丰富和促进了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和产业资本的发展。 下一步,外汇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继续完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稳慎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2022-11-23/dalian/2022/1123/1724.html
-
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外汇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扩大政策覆盖面,便利多领域中小微企业跨境融资。2018年3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不受净资产规模较小的限制。此后,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9个省(市)的特定区域,并进一步提高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的外债便利化水平。2022年5月,进一步扩大试点政策的覆盖面和受惠主体,试点地区由9个省(市)的特定区域扩展至17个省(市)全域,试点主体在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上增加专精特新企业,并将已开展试点的9个省(市)区域的企业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1000万美元。据统计,此次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容提额”可覆盖全国80%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七成。目前,已有多家中小微企业参与试点,合计从境外融资3.4亿美元,行业涉及电子或机械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冶炼加工、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 突破现行政策框架,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初创期净资产规模较小,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融资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允许其根据自身情况扩大境外举债规模,为具有知识产权、技术或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获得境外融资提供了新路径。如,山东某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拟向境外股东融资5000万日元,按纳入试点政策前的外债管理模式无法满足融资需求。纳入试点政策后,企业借债额度扩大近10倍,融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扩大企业国内外知名度。企业为申请获得跨境融资,需进一步提高财务规范性,有助于国际资本市场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如,成都某主营生产销售高科技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便利化试点政策进行境外融资,不仅从境外贷款500万美元,也使企业国际知名度得到快速提升,并将市场拓展到了境外。 下一步,外汇局将持续完善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进一步提高跨境融资业务办理效率,助力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2-11-23/dalian/2022/1123/1723.html
-
2022年9月25日,永州市中心支局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分管行领导黄小勇带领下,集体参观了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柳完元—柳子庙”,身临其境学习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倡导的“为民、利民”思想精髓。 现场学习结束后,全体人员集聚永州中支党建活动室,以柳宗元 “为民、利民”思想为出发点,结合岗位实际,为持续做好“为群众办实事”专项活动献计献策,支部书记雷秀文领学,并在发言中提到:党员同志要踏踏实实做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在实践中体现“利民”思想,多贴近市场主体,掌握辖内外汇形势动态,为企业接难题,出实招。各岗位人员纷纷表示,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为民、利民”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要切实做好本岗位的“外汇服务”工作,把各项便利化外汇政策带给企业,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2022-10-27/hunan/2022/1027/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