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德州市分局指导浦发银行德州分行成功为辖内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办理了全市首笔宏观审慎模式外债签约登记业务。银行办理外债登记试点工作成功落地,德州市分局贯彻落实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取得又一突破。 外债登记下放银行办理以来,德州市分局通过开展“资本项目月月讲”、“外汇服务县域行”等活动,多渠道宣传、多维度推广,将资本项目各项便利化政策传达至辖内银行及企业。同时,加强银行业务指导,及时跟踪、解决银行在试点政策落地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推动银行办理外债登记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实现企业在银行“外债签约登记-账户开立-资金入账-提款”全流程一站式办理,免去企业往返外汇局脚底成本,极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今年以来,德州市分局已先后完成“接收境内再投资免登记试点工作”、“银行办理外债登记试点工作”及“本年度跨境融资便利化外债签约登记业务”零突破,实现辖内贯彻落实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三连捷”。下一步,德州市分局将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及业务指导,进一步落实好各项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持续优化跨境融资外汇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外汇服务水平。 2025-07-10/shandong/2025/0710/2634.html
-
为进一步增强外汇政策惠民利企、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政策宣导精准直达,国家外汇管理局塔城地区分局联合塔城地区商务局召开塔城辖区外贸政策现场解答会。 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塔城辖区五县两市40余涉外企业现场对生产经营中外汇业务开展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提问。外汇局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企业关切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近期出台的外汇便利化政策,深入解读政策内容和要求。 2025-07-10/xinjiang/2025/0710/1575.html
-
2025-07-1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7/content_7031211.htm
-
2025-07-1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7/content_7031313.htm
-
6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两区”建设五周年服务业开放成就专场。市商务局、市委金融办、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北京海关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副局长周军明: “两区”建设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的支持下,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将“两区”建设作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持之以恒推动首都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北京市分行牵头的51项“两区”建设任务全部落地完成。其中“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对外承包工程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分别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和“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诚信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升级”2项政策获评“两区”十大最具影响力政策,20余项任务获评“两区”突破性政策和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今天,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两区”建设工作的成效。 一、金融创新政策释放首都经济开放新活力 经过“两区”建设五年的改革发展,北京涉外收支规模稳定增长,涉外经济主体不断壮大,跨境金融服务的产品供给、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创新和优化,有力地支撑了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更加凸显。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与2020年相比,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增长了67.4%,达到2.4万亿美元,占全国涉外收支规模的16.9%,年均增速13.8%。银行结售汇、涉外收支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前列。跨境人民币收支规模稳步增长,占地区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从2020年的49.7%提升至2024年的65%。2024年,北京地区发生涉外资金收付的对公主体超5万家,同比增长5.2%。截至2024年末,全辖可办理结售汇业务的银行网点3137个,兑换特许机构网点18个,外币代兑点300个。 二、构建、完善金融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框架 开展集成式政策创新,释放改革综合协同效应。发布《支持北京“两区”建设 提升地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意见》,形成支持“两区”开放创新的跨境金融服务政策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两区”建设国际收支便利化全环节改革工作方案》和《“两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开放发展行动方案》,以系统集成改革举措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强化政策引领支持。出台《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若干措施》《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意见》及《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全国率先建立科技金融综合评估机制,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质效。近5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约15%,有贷户数年均增长近20%。发布《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首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及《北京市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牵头制定《北京市信贷支持建筑绿色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截至2025年1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募集资金近9000亿元。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便利优质企业外汇收支,简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800余家企业享便利化政策红利。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率先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支持以跨国公司和“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发展,“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的跨国公司资金池政策引领全国。便利企业开立多币种银行账户,全国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全场景实环境试点测试,目前北京地区支持办理本外币合一账户业务的银行网点超700家,覆盖各行政区、各类性质银行,累计开户近11万户。 三、落地一批首创性、标志性的改革成果 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机构加快在京聚集。国家级专业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基础设施“北京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在京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万事网联获批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全国首家外资支付机构贝宝支付、外资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全国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朴道征信落地北京。 金融市场开放度持续扩大。北京首家外资法人银行德意志银行获得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资格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资格。中金和中信建投两家证券公司获批结售汇业务资格,地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畅通双向跨境投资渠道,简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登记和汇兑管理,稳步推进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投资试点。全国率先开展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试点,拓展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 金融科技创新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建立京津冀跨区域协同测试机制,聚焦“智慧金融”“数字金融”实施主题工具测试,累计公示31个创新应用,17个成功完成测试,测试应用和涉及场景数量均领跑全国。 四、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金融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全国率先建设两大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和支付服务示范区,中国内地率先实现外籍来华人员在全市地铁轨道交通持外卡拍卡过闸,首创首发两款银行卡、通信卡融合创新产品,为外籍人士提供多元选择和便捷体验。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水平。先后将外贸企业名录登记、外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办理方式由外汇局办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增量扩面,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保险商业化实名缴费场景的运用。建设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涉企征信链“京津冀征信链”,上链产品累计调用超4800万笔,依托征信链授信形成贷款发放总额超2400亿元。开展线上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33家银行上线提供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账户在线预约开户,“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下一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将按照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协同“五子联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企业更好开展国际经贸活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 记者提问 记者: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能否介绍一下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局北京市分局在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这些举措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便利?目前实施情况如何?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副局长周军明: 跨境贸易与实体经济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经贸挑战增加的情况,我们持续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供给,多措并举推动外贸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以高水平便利推进高水平开放。外汇局北京市分局认真落实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政策,前面介绍的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中,1项重要措施就是支持银行在为优质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时“减单证、简流程”。目前,北京地区试点银行已办理试点业务超14万笔,规模超1600亿美元,使更多优质企业跨境资金结算实现了“秒申请、分钟办”。拓宽贸易新业态结算渠道。根据外贸新业态结算特点,支持银行、支付机构凭线上生成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提供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资金结算。北京已有7家支付机构及银行开展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居全国前列,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近40万家。打通跨境电商平台境外银行卡结算渠道,全国率先落地“外卡线上收单”业务,一年来结算业务超11万笔,助力中小微电商“卖全球”。 二是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外贸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可以减少汇率风险、减低汇兑成本。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指导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开展更高水平贸易结算便利化试点,推动京津冀晋蒙“五地共建”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互认业务,有效支持大型制造业企业、汽车贸易企业等优质诚信企业简化结算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目前,五地已联合发布互认优质企业近3000家,北京地区银行便利化业务金额累计超2.2万亿元人民币。 三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打造“外贸金融产品超市”。依托银企对接系统,引导辖内银行发布21款金融支持企业进出口业务的信贷“拳头产品”。支持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全国首创推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平台”,平台自动向银行推送企业需求,银行主动线下对接,降低银企交易搜寻成本。2025年4月,新增跨境人民币线上办理渠道,以及相关外汇政策和案例。截至5月末,逾2400家企业通过平台签约外汇衍生品业务超130亿美元。指导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先后设立系统内首家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区域网点汇率避险服务水平提升,打通基层银行避险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5-07-11/beijing/2025/0711/2594.html
-
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5967亿元人民币(等值24514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4248亿元人民币(等值10344亿美元),占42%;短期外债余额为101719亿元人民币(等值14170亿美元),占58%。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3%。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9062亿元人民币(等值4049亿美元),占16%;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8077亿元人民币(等值1125亿美元),占5%;银行外债余额为77143亿元人民币(等值10747亿美元),占44%;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1685亿元人民币(等值8593亿美元),占35%。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3585亿元人民币(等值3285亿美元),占13%;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6904亿元人民币(等值3748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3901亿元人民币(等值4723亿美元),占19%;债务证券余额为62352亿元人民币(等值8686亿美元),占36%;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453亿元人民币(等值481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7103亿元人民币(等值2383亿美元),占10%;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8669亿元人民币(等值1208亿美元),占5%。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91634亿元人民币(等值12766亿美元),占52%;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84333亿元人民币(等值11748亿美元),占48%。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1%,欧元债务占7%,日元债务占5%,港币债务占4%,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5年3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5年3月末 2025年3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29062 4049 短期 1247 174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247 174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7815 3875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4079 3355 贷款 3736 52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8077 1125 短期 3036 423 货币与存款 1135 158 债务证券 1901 265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5041 702 SDR分配 3453 481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588 221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7143 10747 短期 62294 8678 货币与存款 32756 4563 债务证券 16245 2263 贷款 12896 179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397 55 长期 14849 2069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1319 1577 贷款 3448 48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82 12 其他部门 44582 6211 短期 31414 4376 货币与存款 9 1 债务证券 235 33 贷款 1100 15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6433 3682 其他债务负债 3637 507 长期 13168 1835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7326 1021 贷款 2405 335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71 66 其他债务负债 2966 413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7103 2382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9214 1284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403 195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6486 903 外债总额头寸 175967 24514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5-07-11/beijing/2025/0711/2595.html
-
为深入贯彻《国家外汇管理局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联合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的通知》(汇发〔2024〕3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广西区分局关于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以及关于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的部署要求,7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玉林市分局关崇明局长带队到玉林市公安局,与玉林市公安局副局长以及经侦、刑侦支队相关负责人开展座谈研讨。 会上,双方分析了近年来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基本情况,研判了违法犯罪高发领域和资金通道,并就加强案件信息共享、联合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以及进一步加强联合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力度达成了共识。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玉林市分局与玉林市公安局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履职优势,加强合规宣传、案件信息沟通和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行为力度,探索和完善两部门合作工作机制,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护航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7-11/guangxi/2025/0711/3210.html
-
为加强汇税合作,从不同专业角度剖析异常指标深层次问题,联合打击非法外汇违法活动,2025年7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海市分局会同北海经开区税务分局开展北海汇税交流会。 会议对出口收汇、出口退税等业务展开了业务知识交流,并就加强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异常指标机制达成共识。 下一步,北海市分局与北海经开区税务分局将以此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深化合作,合力挖掘涉汇违法违规线索,提升打击非法外汇活动力度,为北海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5-07-11/guangxi/2025/0711/3211.html
-
为提升社会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让“反诈是门必修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25年7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梧州市分局联合梧州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设置反诈知识趣味闯关、有奖猜谜、转盘问答等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反诈活动的热情。宣传人员结合近期高发诈骗案例,面对面剖析诈骗套路,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围绕群众关心的用汇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引导群众增强依法合规用汇意识。 2025-07-11/guangxi/2025/0711/3214.html
-
2025年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保单融资场景可支持险种,新增“出口信保小微信保易”保单融资功能。上线首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分局的指导下,北海市分局指导中国建设银行北海分行开展首批业务,通过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场景的“小微信保易保单融资”功能为辖内1家企业成功办理融资14万元;9日,梧州市分局指导中国建设银行梧州分行通过“出口信保小微信保易”应用场景为1家企业成功办理了保单融资业务。切实提升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效率和便利度,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2025-07-11/guangxi/2025/0711/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