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1: 2016年第二季度云南省银行家问卷调查简述 2016-09-23/yunnan/2016/0923/221.html
-
附件1: 2016年6月云南省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款主要项目表 2016-11-01/yunnan/2016/1101/222.html
-
2016年,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对全省稳增长、调结构的支持力度。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总体稳健 2016年,云南省金融运行呈现以下特征:存款增速放缓;贷款增长平稳,信贷投放精准度持续提升;金融机构表外综合融资业务大幅增长;跨境收支由逆转顺,结售汇逆差呈现收窄趋势。 (一)存款增速放缓,活期化特征凸显 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921.53亿元,比年初新增2716.97亿元,同比多增106.4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0.78%,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49个百分点。其中,活期存款余额为11122.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65%,较年初新增2053.78亿元,占各项存款新增额的75.59%,同比提高31.48个百分点,存款活期化特征凸显。 (二)各项贷款增长总体平稳,支持稳增长作用突出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491.38亿元,同比增长10.58%,增速同比下降5.0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2248.80亿元,同比少增349.55亿元。2016年,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共计置换银行贷款1701亿元,比上年多置换406亿元,按可比口径将地方债务置换因素还原后,贷款增速将达12.49%,增量达2654.8亿元,超额完成年初任务目标。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15449.73亿元,同比增长14.56%,较贷款平均增速高3.98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961.39亿元,占新增贷款的87.22%,信贷支持稳增长、稳投资的作用突出。 (三)信贷投放精准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惠民生、补短板效果凸显 一是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末,云南省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含贴现)余额为3997.21亿元,同比增长14.68%,高出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速4.10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525.20亿元。二是金融服务“三农”进一步强化。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8006.10亿元,比年初增加835.50亿元,同比增幅达12.23%,高出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幅1.65个百分点。 (四)金融机构表外综合融资[1]业务大幅增长,融资方式更加多元 截至2016年11月末,云南省金融机构通过各类基金、理财直投、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等表外融资方式,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78.72亿元,为同期表内累计贷款总量的17.82%,表外融资余额达6053.36亿元,为同期表内贷款余额的26.56%,比年初新增2198.62亿元,为同期表内新增贷款总量的115.02%,多家金融机构甚至出现表外综合融资增量超过表内各项贷款增量,金融机构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更加丰富。 (五)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渐缓解,跨境人民币结算平稳发展 2016年1-11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78.04亿美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2.4%;进口同比上升9.5%,进出口顺差27.22亿美元,同比下降67.15%。与此对应,全年我省跨境收支总规模270.69亿美元,同比下降17.61%,创4年来新低,顺差2.8亿美元。从交易项目看,经常账户收支由逆转顺,顺差19.46亿美元,是我省今年来跨境收支由逆转顺的主要原因。银行结售汇总额119.4亿美元,同比下降15.54%,降幅高于上年5.83个百分点。结售汇逆差21.81亿美元,同比增长7.39%。受进出口回落的影响,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57.36亿元,在西部十二个省份中排第四位,同比下降12.74%。人民币结算在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占比达38.11%,与上年同期持平,继续保持云南第二大涉外交易结算货币和第一大对东盟跨境结算货币,结算业务范围扩大至境外75个国家和地区。 (六)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6年我省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7.3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1%,实现连续四年的快速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期外商来华投资收入仅0.19亿美元,剧减97.28%。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十年来首次超过外商来华投资净流入。 (七)宏观经济形势趋暖,经济筑底迹象明朗化 我行对全省117个银行高管和182户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4.7%,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为该指数连续第5个季度环比上升;企业家信心指数为48.1%,也较上季度上升6.3个百分点,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感受指数趋暖。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4.8%,环比提高4.7个百分点,自2015年四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出现环比回升,且回升幅度明显加快,显示银行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了实质性改善。不同市场主体对当前宏观经济好转的形势形成一致判断,反映出连续多个季度出现的宏观经济筑底迹象更加明朗。 二、我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昆明中支全力支持云南八大新兴产业的培育,起草《云南省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下发执行。12月末,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比年初增加1304.09亿元,同比多增358.67亿元,为投资关键性作用的发挥提供融资保障。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的投放,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全年全省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不含扶贫再贷款)18.44亿元、支小再贷款3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207.2亿元。全年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为实体经济节约融资成本约1.6亿元。 (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政策指导,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任务,通过召集全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座谈会,开展宏观审慎评估(MPA)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云南省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的支持服务。截至12月末,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仅增长1.9%。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92亿元,同比多发放67.5亿元。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4382.85亿元,同比增长12.9%。促成871笔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累计融资2441.5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积极运用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全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投放能力,2016年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增加985.53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增量的43.8%,对全省信贷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积极支持辐射中心建设 扩充交易平台,支持中国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在云南挂牌成立,成为云南第二家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挂牌交易平台。指导红河、文山两地商业银行联合对外发布人民币兑越南盾“YD指数”,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柜台及区域挂牌业务,增强正规金融机构在货币兑换市场上的影响力。支持农行河口支行从越南老街农行成功调入越南盾现钞10亿盾,开启了云南省商业银行外币现钞进出境调运工作的先河。探索建立跨境人民币反假模式,经总行同意,2017年1月初正式牵头成立了“跨境反假货币工作(昆明)中心”,助力人民币走出去。境外边民人民币账户管理取得新突破,向总行上报的《云南省规范境外边民人民币个人银行账户管理工作方案》获批实施。NRA账户办理现金业务的试点效果明显,截至2016年11月末,全省共开立342个NRA账户,昆明中支共批复19家境外机构NRA账户办理现金业务,较好地满足了边贸企业、边民的现金使用需求。 (四)率先制定金融支持脱贫实施方案,金融精准扶贫效果初显 在全国率先制定印发《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建立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企业等基础信息与金融服务信息的有效对接共享。督促指导相关金融机构管好用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截至11月末,国开行和农发行累计发放国家低成本长期贷款105亿元,农发行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345.10亿元,农发行“保山昌宁扶贫模式”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发放扶贫再贷款39.03亿元,引导贫困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提升精准扶贫服务水平。编发金融支持扶贫政策宣传材料,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扶贫工作者全面了解金融扶贫政策,掌握金融扶贫知识。全省93个县已实现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全覆盖。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已发放92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2万户。1-12月,全省贫困地区新增贷款565.56亿元,贷款增量占全省同期贷款增量的25.55%。 (五)稳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宽农村抵押贷款的效果明显 推动成立省级和各试点县市级层面工作小组,牵头制定试点实施方案,逐县召开工作调研推进会,着力推进落实试点涉及的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产权流转、风险缓释、抵押物处置机制等配套工作。对9个“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下达支农(扶贫)再贷款限额4亿元,增强试点地区积极性。截至2016年末,试点地区“两权”贷款业务持续推开,3个农房和6个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县“两权”抵押余额分别为17.52亿元、2.1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4.19亿元、1.23亿元,试点地区农房和农地抵押贷款不良率比年初分别降低0.96个百分点、13.91个百分点,试点效果显著。 (六)继续推动直接融资发展,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优化 加大直接融资产品推介,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1-11月,全省累计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717亿元,债券和股票合计净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20.3%。推动促成省政府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争取上海黄金交易所授予昆明银行电子结算中心会员牌照,发起筹建云南省黄金交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黄金交易投资公司开业将有助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平台延伸到昆明,能有效发挥地域优势,吸引周边国家地区的产金用金企业开展投资交易,增强昆明的金融服务功能。 2017年,人民银行昆明中支将认真贯彻上级行工作安排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以严控金融风险为重点,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为抓手,以良好金融服务及完善外汇管理为保障,扎实做好金融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助推云南经济平稳增长、发展方式转变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1]主要包括各类基金、理财直投、黄金租借、资管计划、总行直贷、股权投资等。 2017-02-17/yunnan/2017/0217/249.html
-
2017年1月末,云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速与上月末基本持平。分部门看,住户部门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上升,非金融企业、广义政府、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存款增速比上月末均有所下降。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分部门看,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和境外贷款增速均比去年同期下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上月末增加。 一、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速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比年初新增量同比增加 1月末,云南省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905.13亿元,比年初减少16.40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从增速来看,1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1.08%,比上月末上升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44个百分点。 (一)住户部门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上升 1月末,云南省住户部门存款余额12504.79亿元,比年初新增491.65亿元,同比多增546.3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51%,比上月上升5.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7.05个百分点。 其中,住户部门活期存款余额6442.91亿元,比年初新增348.43亿元,同比多增39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2.15%,高出住户部门存款同比增速6个百分点。 (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下降 1月末,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703.75亿元,比年初减少368.99亿元,同比少增316.2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49%,比上月末下降4.4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7.28个百分点。 (三)广义政府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下降 1月末,广义政府部门存款余额7169.38亿元,余额比年初减少154.66亿元,同比少增11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87%,比上月末下降1.6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9.23个百分点。其中,财政性存款余额570.6亿元,比年初增加28.81亿元;余额同比减少11.95%,比上月末增加4.32个百分点。 (四)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下降 1月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9.21亿元,比年初新增20.2亿元,同比少增41.43亿元;余额同比减少20.21%,比上月末下降5.3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5.84个百分点。 (五)境外存款增速比上月末下降 1月末,境外存款余额47.99亿元,比年初减少4.6亿元,同比少增4.0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4.67%,比上月末下降9.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13.10个百分点。 二、本外币各项贷款投放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 1月末,云南省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722.58亿元,比年初新增231.2亿元,同比少增160.8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9.65%,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4.47个百分点。 (一)住户部门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 1月末,住户部门贷款余额6182.84亿元,比年初新增47.21亿元,同比少增4.7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3.38个百分点。 从贷款用途看,用于消费的住户贷款余额为3663.86亿元(占住户部门贷款的59.26%),同比增长13.47%;余额比年初新增52.77亿元;用于经营的贷款余额为2518.99亿元(占住户部门贷款的40.74%),同比减少1.21%,余额比年初减少5.56亿元。 (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 1月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7245.81亿元,比年初新增175.96亿元,同比少增165.26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0.57%,比上月末减少1.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96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上升,短期贷款增速同比下降,票据融资增速同比下降。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1477.86亿元,同比增长15.51%,比上月末下降0.4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0.77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4218.26亿元,同比减少1.91%,与上月末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6.98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1015.81亿元,同比增长12.63%,增速比上月末下降24.9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03.93个百分点。 (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上月末增加 1月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 (四)境外贷款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1月末,境外贷款余额292.12亿元,同比增长12.75%,比上月末上升1.6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3.32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新增6.23亿元,同比多增4.37亿元。 2017-02-17/yunnan/2017/0217/250.html
-
附件1: 2016年第四季度云南省企业家问卷调查简述 2017-02-17/yunnan/2017/0217/247.html
-
附件1: 2016年第四季度云南省银行家问卷调查简述 2017-02-17/yunnan/2017/0217/248.html
-
见附件。 附件1: 2017年2月云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主要项目表 2017-04-17/yunnan/2017/0417/252.html
-
见附件。 附件1: 2017年2月云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主要项目表 2017-04-17/yunnan/2017/0417/253.html
-
附件1: 2017年1月云南省金融机构外汇存贷款主要项目表 2017-02-17/yunnan/2017/0217/251.html
-
一、在精准施策上着力。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为主线,建立“扶贫再贷款+”多种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强化金融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两媒体、两示范”宣传效果,切实发挥人民银行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组织引导作用。2017年,普洱辖区运用优化定价机制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在全省实现“一个率先两个全覆盖”,即:率先实现精准投放到户,试点机构和试点县域精准到户全覆盖。试点期间(2017年1-6月)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10067笔8.28亿元,为实体经济节约利息支出1292万元;试点期末余额1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余额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二。《金融时报》《云南日报》《普洱日报》、中国金融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广泛的示范效应。 二、在精准服务上出力。探索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加快推动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2017年9月,与普洱市委、市政府共同召开了金融支持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及助推脱贫攻坚综合融资项目建设推进会暨签约仪式,现场签约融资金额255.5亿元。截至11月末,落实融资109.41亿元,完成签约融资额的42.82%。 三、在精准推进上用力。立足辖内实际,加大精准推进力度。一是率先在全省发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贷款,累放额6亿元;发放直过民族农村公路贷款4.8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倾斜力度,对澜沧、江城2个深度贫困县给予各5000万元扶贫再贷款支持。二是统筹推动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11月累计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贷款6939笔3.06亿元,余额22.13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21.2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国家贴息贷款8.8亿元已转拨至对应的扶贫开发平台公司。三是推进实现全市8县1区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9亿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1467户。四是实现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与宁洱、镇沅2个2017年脱贫摘帽目标县政府“311”“651”产业扶贫政策精准对接,并推进宁洱县首个全国咖啡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四、在精准扶持上聚力。按照“整合资源、联合攻坚、精准扶贫”工作思路,聚力人民银行系统“三级联动”扶贫机制,积极探索人民银行精准扶贫“新途径”取得实效。率先在全省建成首家“农特产品服务中心+普惠金融服务站+农村电子商务为民服务站”,并依托“互联网+农户扶贫数据中心”,实现了与电商平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使广大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安全、便捷、优惠的金融综合服务和农村电商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2018-01-22/yunnan/2018/012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