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大连南关岭监狱开展“警钟长鸣知敬畏崇廉拒腐守初心”警示教育活动。 参观过程中,党员干部在监狱干警的引导下,有序进入监区,参观服刑人员劳动车间、监舍、生活区、食堂等区域,实地感受服刑人员在高墙铁窗中学习生活、接受思想教育情况,在讲解过程中同步了解监狱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教育改造工作情况。 参观监区结束后,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片中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述其从领导干部堕落为阶下囚的过程,深刻剖析其思想滑坡原因,表达了他们对党和国家培养的愧疚,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悔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大家深刻认识到贪腐的严重后果,深刻感受违纪违法的沉重代价。 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大家深刻认识“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危害,认识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重要性,真实感受“高墙内外,两种人生”的巨大反差,进一步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引以为戒、以案为鉴,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要义,时刻紧绷廉洁自律之弦。 2025-07-21/dalian/2025/0721/2474.html
-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联合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跨部门联合机制效能,近日,合川分局联合潼南区公安局等部门及多家银行机构,开展2025年度打击防范外汇领域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合川分局和银行工作人员针对居民个人发放打击跨境金融犯罪相关宣传手册,并现场进行一对一讲解。工作人员重点剖析非法买卖外汇、网络炒汇等非法跨境金融活动的特征与危害,通过案例解析等方式直观揭露犯罪手法,引导公众认清风险,依法合规进行外币理财,切实守护好自身“钱袋子”。 本次宣传活动开展群众咨询近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活动进一步深化了辖区跨部门联合监管协作机制,为凝聚监管合力、维护良好外汇市场秩序、保障辖区涉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21/chongqing/2025/0721/3212.html
-
近日,中巴可持续发展扩大产能合作基金(以下简称“中巴基金”)第二次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与巴西财政部国际事务副部长罗熙丹(TatianaRosito)共同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回顾了2024年9月首次委员会会议以来中巴基金进展情况,确定中巴基金第二批成果清单,项目覆盖气候变化、新能源、基础设施等行业,涉及股权、债权、基金等多种投资方式。双方商定在巴西召开2026年中巴基金委员会会议。 2025-07-21/dalian/2025/0721/2475.html
-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经济总量有望达140万亿元左右。 看增量——“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看质量——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看温度——“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底色——“十四五”以来,我国“增绿”全球最多,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2025-07-21/dalian/2025/0721/2477.html
-
为进一步提升外汇服务质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景德镇市分局于6月26日联合景德镇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昌江区商务局、市交通银行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强根基,外汇惠企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中,景德镇市分局工作人员分别向高新区、昌江区20余家涉外企业宣讲了资本项目两项便利化政策、经常项目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市交通银行宣讲了汇率避险知识及套保工具,帮助企业人员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意识。 2025-07-08/jiangxi/2025/0708/2771.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2025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前景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07-21/dalian/2025/0721/247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5.0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48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42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8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1.6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0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4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5.5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7万亿美元)。 2025年1-5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25.3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44万亿美元)。 2025-07-08/jiangxi/2025/0708/2774.html
-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间序列(BPM6) 2025-07-18/jiangxi/2025/0718/2780.html
-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2025-07-08/jiangxi/2025/0708/2775.html
-
2025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164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货物贸易出口20498亿元,进口15315亿元,顺差5183亿元;服务贸易出口2356亿元,进口3474亿元,逆差1118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714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632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1036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592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5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176亿美元,进口2611亿美元,顺差565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5年5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4064 565 贷方 22854 3176 借方 -18789 -2611 1.货物贸易差额 5183 720 贷方 20498 2849 借方 -15315 -2129 2.服务贸易差额 -1118 -155 贷方 2356 327 借方 -3474 -483 2.1加工服务差额 53 7 贷方 68 9 借方 -15 -2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27 4 贷方 72 10 借方 -45 -6 2.3运输差额 -254 -35 贷方 730 101 借方 -984 -137 2.4旅行差额 -1018 -142 贷方 307 43 借方 -1325 -184 2.5建设差额 49 7 贷方 107 15 借方 -58 -8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36 -5 贷方 18 3 借方 -55 -8 2.7金融服务差额 3 0 贷方 24 3 借方 -22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241 -33 贷方 35 5 借方 -276 -38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116 16 贷方 354 49 借方 -238 -33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205 28 贷方 620 86 借方 -416 -58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9 -3 贷方 10 1 借方 -29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3 0 贷方 9 1 借方 -12 -2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5-07-18/jiangxi/2025/0718/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