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国家外汇管理局临沧市分局紧扣“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动主题,扎实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推动宪法进社区。临沧市分局联合多部门举办“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在辖内入住率高、人流量大的玉龙社区活动现场悬挂“警惕金融违法,共创和谐社会”宣传标语,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宣介宪法基础知识及近年来打击非法跨境金融活动典型案例,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知法、懂法的良好社区氛围。 推动宪法进乡村。临沧市分局联合人民银行临沧市分行、辖内商业银行组成金融宣传队,到辖内南美乡开展宪法知识宣传。宣传队在南美乡赶集点宣传现场免费发放宣传布袋,向村民讲解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实用法律知识。现场还设立“双语”答疑点和咨询台,邀请乡派出所所长用拉祜族语言现场翻译指导,增强村民法治观念。 推动宪法进企业。宣传队深入南美乡南华村的茶叶合作社走访宣传,了解到该合作社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售卖茶叶且涉及部分出口订单,宣传队随即向合作社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宣传普及商业纠纷处理知识和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解答企业最关心的法律问题,提高各项便利化政策知晓度。 下一步,临沧市分局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普法宣传,引导企业群众树立法治意识,为临沧市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4-12-16/yunnan/2024/1216/1333.html
-
为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发展,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助力苏州市外贸企业创新发展,12月10日,苏州市分局联合苏州市商务局联合组织开展“护航企业走出去、畅通内外双循环”交流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苏州营业部、江苏分行苏州分行承办会议,苏州市全市80家外贸企业代表参会。 会上,苏州市分局向外贸企业宣传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宣讲汇率双向波动常态、汇率避险工具、跨境人民币政策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操办法,并与在座企业代表就金融政策和汇率管理方面的疑难问题展开热烈探讨,为企业答疑解惑。在场企业一致表示,本次活动搭建政信银企互联互通的平台,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更好更快“走出去”、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信心、拓思路、增手段。 下一步,苏州市分局将强化多方联动,持续开展汇率风险中性、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宣导工作,优化外汇服务水平,为苏州市稳外贸稳外资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创新避险服务方式、拓展避险服务领域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助力外贸企业解难纾困、行稳致远。 2024-12-16/jiangsu/2024/1216/1047.html
-
为帮助云南省国有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督促银行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2024年12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云南省分局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省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成员单位举办“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导会,共计36家国有企业、28家银行机构参加会议。 宣导会上,外汇局云南省分局解读了外汇衍生品及跨境贸易投融资相关政策,现场解答企业疑问并给予指导。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东亚银行昆明分行特邀总行相关专家,讲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管理汇率风险。汇率避险经验丰富的3家省属国有企业分享了实践案例。 下一步,外汇局云南省分局将持续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多方联动,组织开展面向中小民营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政策宣导工作,通过创新避险服务方式、拓展避险服务领域,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与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2024-12-16/yunnan/2024/1216/1332.html
-
为做好县域外汇服务工作,外汇局海南省分局指导三亚市分局启动外汇业务直联机制建设,在县域地区设立外汇业务直联点(以下简称直联点),推动外汇宣传窗口前移、优质资源下沉和便利化服务延伸,将其打造成县域外汇服务的“前哨阵地”“服务站点”“沟通桥梁”。 2024年12月12日,中国银行东方支行和工商银行万宁市支行首批2家直联点揭牌,标志着在外汇局指导下,由三亚市银行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展业自律机制(以下简称三亚自律机制)设立的直联点正式运行。揭牌仪式后,三亚自律机制组织东方市、万宁市银行机构进行座谈交流。会上,直联点银行、三亚自律机制分别介绍了直联点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外汇局对直联点的成功挂牌表示祝贺并提出意见建议:一是直联点要进一步做好硬件设备、人员配备、业务能力建设等工作,为直联点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支撑;二是三亚自律机制要建立健全直联点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县域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2024-12-16/hainan/2024/1216/2108.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办公楼火灾风险应对,近日,金普新区分局组织干部职工开展2024年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消防安全无小事,安全事故零容忍。相关责任部门合理安排,精心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和演练流程。演练过程中,首先组织开展灭火器使用的专项培训,随后开展灭火器实操演练。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对消防风险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下一步,金普新区分局将以此次消防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筑牢安全基础。 2024-12-16/dalian/2024/1216/229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659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48亿美元,升幅为0.15%。 2024年11月,受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势头增强,市场信心改善,将继续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2024-12-16/yunnan/2024/1216/1334.html
-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谢希瑶、韩佳诺)记者13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商务部当天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零时,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量超52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超251万辆,置换更新超272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带动8大类产品销售量超49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51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新车销售近90万台。 2024-12-16/dalian/2024/1216/2297.html
-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潘洁)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表示,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90亿亩,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增长0.3%,连续5年保持增长。全国粮食单产394.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5.1公斤,增长1.3%。 魏锋华介绍,2024年全国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除局部地区受灾秋粮减产,大部农区灾情偏轻,秋粮产量增加。加之种植结构调整,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较多,带动秋粮产量增加。全国秋粮产量10568.7亿斤,比上年增加150.3亿斤,增长1.4%。 从各省份粮食产量数据看,2024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26个粮食增产。其中,黑龙江受玉米大豆结构调整等因素带动,粮食增产42.7亿斤;新疆调整粮经作物种植结构,加之气候条件有利,粮食增产42.2亿斤;内蒙古、河北、河南、吉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增产均超过10亿斤。 2024-12-16/dalian/2024/1216/2298.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1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4年11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问2024年11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有何特点? 答: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一是涉外经济保持活跃。11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总额超过1.2万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5%和1.7%,其中外币跨境收支顺差192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从12月以来初步情况看,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二是外汇市场交易平稳有序。11月份,企业等主体结售汇延续顺差,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环比小幅上升,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基本稳定且低于前10个月的月均水平,市场预期和交易总体平稳。 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得益于我国外贸稳健增长,8月以来货物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历史高位,持续发挥稳定整体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企稳,资本金净流入连续3个月回升;服务贸易、投资收益、对外直接投资等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有序。 未来我国外汇市场有望保持稳健运行。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累积,有助于夯实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二是岁末年初外贸企业出口和收结汇将季节性增多,有助于支撑跨境资金均衡流动。三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企业等主体更多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更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货币错配风险,有助于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2024-12-16/safe/2024/0614/25492.html
-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谢希瑶)商务部1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7亿元,同比下降27.9%,降幅较1至10月收窄1.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个月降幅收窄。11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6%。 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379家,同比增长8.9%,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引资结构呈现持续优化态势。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4%、39.1%和19%。 引资来源地更加多元化。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持续增长,如德国、新加坡、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9%、4.8%、4%;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6.4%。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放宽外资准入,释放扩大开放、欢迎外资的积极信号。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做好生物技术领域扩大开放试点企业登记注册有关工作,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商务部已开展“投资中国”重点活动27场,召开15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200余次,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困难问题300余件。 近期,中国英国商会发布《2024-2025年度在华英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76%的受访企业表示将维持当前投资水平或增加投资;中国德国商会发布2024/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92%的受访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超过一半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体现了外国投资者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2024-12-16/dalian/2024/1216/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