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0日) 尊敬的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易纲行长、郭树清主席、易会满主席、潘功胜局长、刘思扬副社长, 尊敬的卡斯滕斯总裁,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对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国内外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本届年会聚焦“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主题,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洪涝灾害等多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稳定复苏。金融系统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抓住结构性重点,直达实体经济,对小微企业融资做到“量增、面扩、价降”,及时保障能源电力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做好洪涝等灾害的保险理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功能不断增强。 中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这种韧性来自市场主体竞争力,来自经济结构的完整性,来自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更来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亿万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这种强劲韧性支撑下,完全可以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 下一步,金融系统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进一步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突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做好货币政策调节,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二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支持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坚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外资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发展,坚定保护在华外资机构合法权益,稳妥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四是更加重视金融科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普惠金融能力方面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提升金融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五是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控。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底线思维,实现防风险和稳发展的动态平衡。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今年适逢金融街论坛举办第十个年头,金融街在我国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具有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重要功能定位。一路走来,金融街论坛见证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十年历程,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希望这个平台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金融街论坛越办越好! 2021-10-21/dalian/2021/1021/1413.html
-
俄罗斯农业部联邦农工综合体产品出口发展中心发布消息显示,截至10月3日,俄罗斯今年已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销售额为25.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 根据今年的数据,中国是俄罗斯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对华销售额占出口总额的10.8%。分品种来看,俄罗斯谷物的两个最大进口国是土耳其和埃及,进口额分别为16.69亿美元和10.17亿美元。俄罗斯油脂产品的第一、第二大进口国为土耳其和中国,进口额分别为8.94亿美元和7.5亿美元。(文章来源:中俄资讯网) 2021-10-21/heilongjiang/2021/1021/1709.html
-
俄profinance网站10月2日报道,一季度,欧元在俄外汇储备中占比从2020年四季度的29.2%降至28.8%,黄金占比从23.3%降至21.5%,人民币占比从12.8%升至13.2%,英镑占比从6.3%升至6.7%,其他货币的份额从7.2%增至9%。此前俄财政部将美元从国家财富基金结构中剔除。(文章来源: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1-10-21/heilongjiang/2021/1021/1708.html
-
10月15日,黑龙江省分局组织辖内各中心支局及县(市)支局参加总局“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工作”视频培训会,会议介绍2021年度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指标主要变化,以及评估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021-10-15/heilongjiang/2021/1014/1703.html
-
9月13-24日,伊春市中心支局对辖内43家银行分支行开展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现场评估。对各银行在业务合规、数据质量、内控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 2021-09-29/heilongjiang/2021/0929/1707.html
-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 郭树清 (2021年10月20日) 蔡奇书记、吉宁市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2021年金融街论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四个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更为完善。金融系统的同事们对此深感振奋,大家无不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的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包括服务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显著成就。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金融业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下面,结合几个具体问题,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切实改进城乡人居环境 中国的现代化速度引起世界赞叹。但是,今年的几场暴雨导致若干城市和村镇陷入严重内涝,崭新的地铁灌进洪水,正在手术的医院失去电源,原来号称“水景房”的河边高档住宅只能坐船出入,手机没了信号,移动支付大概也不再好用。这些突发事件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涝和通信医疗等公共事业的一些致命短板。城乡建设不仅是规划建设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包括金融系统的责任。 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精细。2005年我到建设银行工作,有幸成为首都规划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时,首先想到人行道这个话题。当时很多城市都在频繁改造翻修人行道,有的地方甚至五年能换三次。时至今日似乎依然如此。以前很不理解,后来发现这还真不简单。人行道既要坚固、整齐、美观,又要安全、生态、环保。要有利于排水、渗水、清扫,还不能尖棱硬角,否则,既易毁损,又易伤人。欧洲老城市的人行道表面看是小块石砖铺成的,实际上是用椎形石柱打入地下。地基深,承重力强,不易变形破裂。边缘也大都比较光滑,很少有犬牙豁口。我们曾经开玩笑说,马路牙子的完好程度,就是国家发展水平的函数曲线。 建设宜居城市绝不只是要修好马路和人行道,除各种城市基础设施之外,我们还要看到过去几十年集中建设的高楼大厦,正在陆续到达维修更新高峰期。特别是那些玻璃幕墙,一旦老化破裂,不能不令人担忧。做好这些事情,既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更要传承我们老祖宗的好做法。譬如防洪排涝,紫禁城那么大的建筑群,排水系统设计非常合理,再大的降雨也不产生内涝。 城市有这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更是如此。由于缺乏严格标准和专业监督,农村自建房常有倒塌事故。“厕所革命”关系农村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据报道,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68%,质量水平可能还有差别。此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要达到完全正常运行,不少地方还有较多困难。 城乡建设和管理是一件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不仅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处处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深入研究人口流动规律,及其背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布局变化。目前不论农村和城市,都有建成后长期空置甚至荒废的楼房和小区。绝不能搞贪大求全、盲目跟风的面子工程,金融机构要花大力气调查研究,推动建设富民便民的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建筑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都已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可以预料,今后几十年,建筑业都还将是一个支柱产业,与其密切相连的还有生态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而且这些产业肯定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转型,朝着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金融服务“三农”的涵义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为农村进城的“新市民”安居乐业提供金融服务,还是支持城里人到农村从事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都是为“三农”服务。 二、大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 今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灾中,保险业承担损失比例达到11%,较2020年应对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时的7.8%有明显提升,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保费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须提高,险种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不够。我国巨灾保险以地震为主要灾因,亟待将台风、洪水、干旱等纳入覆盖范围。 保险业作为管理风险的行业,要在风险事前预警、事中管理和事后应对上,提升专业化水平。以航运保险为例,国际上一些有专长的保险公司为应对海上风险,在气候、水文等方面长期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各种动态模拟、预警、排查、阻断技术,使其成为海上灾害防控的重要力量。一些经营医疗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在重大疾病种类、致病机理、药物疫苗、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的探索也卓有成效,逐渐成为这方面的引领者和先行人。 保险业参与灾害风险管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其一,在全社会的观念上,要改变政府包揽的灾害管理与救助模式,将保险纳入国家灾害救助和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深入参与灾前预防、资金筹集、灾后补偿、恢复重建的各个链条。其二,在企业发展战略上,避免“就产品说产品,就费率说费率”,主动“跨前三步”,甚至“跨前五步”。保险业可与农业、地质、气象、水利和应急等部门加强行业联动,联合或资助专业机构开展灾害机理和灾害预防研究。其三,在行业经营机制上,推动形成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渠道,加大再保险供给,提升风险的转移和分散能力。 三、积极服务教育体系建设 著名金融投资家巴菲特说过,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无论从国家、家庭还是个人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投资都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都投入巨大。调查显示,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年支出规模超过1.9万亿元。部分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超过20%。如何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有几点需要我们金融界共同研究。 其一,支助乡村教育。根据2019年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城镇就读的比例为77%。农村教学点在学人数总量不大,但集中着最低收入人群子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目标人群。金融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支持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 其二,服务“新市民”。国际经验看,教育与城镇化相关系数在0.7左右。中国的数字应该更高。很多人到城里买房,第一位的动机就是让孩子在城镇接受更好教育。农村生源流失与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我国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涉及一千四百万农村人口进城,其中六分之一是基础教育适龄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学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是落实这个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三,发展职业教育。工信部、教育部调查显示,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教育,金融机构可发挥积极作用。 其四,支持服务“双减”。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要提升体育、美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金融机构要关注教育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企业、机构、团体和居民个人提供服务,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科学把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际需求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我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设施大国,发电装机总量、高铁运营里程、水利设施规模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但基础设施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持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发展基础设施,要努力实现“三个可持续”。第一,生态环境可持续。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资源多,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稳步提升绿色智能化水平,节约利用土地、岸线、廊道等资源。第二,经济社会可持续。要结合人口、产业和城市布局,尊重规律、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第三,金融财务可持续。不能贪大求洋,脱离实际需求搞建设。更要统筹考虑建成以后的运营维护费用,而且要切实提够正常的折旧费用。必须综合考虑运营和维护需要的人工、材料等中间投入成本,以及若干年后报废的重置成本。要特别注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成后长期“晒太阳”问题,更要防止其最后因无人使用而彻底废弃。 2020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56.8%。2030年前碳达峰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保持化石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其一,正确看待碳减排。要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稳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先做到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守护蓝天白云,在此基础上相对减少碳排放。其二,密切关注世界生态科技突破,积极探索低碳、零碳等新能源,开展碳捕集、封存技术研究和应用,但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盲目跟风。其三,平稳过渡,不搞“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以上发言,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预祝北京冬奥会创造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2021-10-22/dalian/2021/1022/1415.html
-
截至2021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3119亿元人民币(等值2679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5707亿元人民币(等值11719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97412亿元人民币(等值15079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7486亿元人民币(等值4255亿美元),占16%;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2336亿元人民币(等值361亿美元),占1%;银行外债余额为81084亿元人民币(等值12552亿美元),占47%;其他部门(含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2213亿元人民币(等值9630亿美元),占36%。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30696亿元人民币(等值4752亿美元),占18%;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4952亿元人民币(等值3862亿美元),占14.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9773亿元人民币(等值6157亿美元),占23%;债务证券余额为52714亿元人民币(等值8160亿美元),占30%;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644亿元人民币(等值100亿美元),占0.5%;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19356亿元人民币(等值2996亿美元),占11%;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4984亿元人民币(等值771亿美元),占3%。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5527亿元人民币(等值11691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7592亿元人民币(等值15107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1年6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1年6月末 2021年6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27486 4255 短期 928 144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928 144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6558 4111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2984 3558 贷款 3574 55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2336 361 短期 1414 219 货币与存款 665 103 债务证券 749 116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922 142 SDR分配 644 10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278 42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81084 12552 短期 59981 9285 货币与存款 39102 6053 债务证券 4731 732 贷款 15014 2324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134 176 长期 21103 3267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6781 2598 贷款 4218 653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04 16 其他部门 42857 6634 短期 29710 4599 货币与存款 7 1 债务证券 137 21 贷款 3751 58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4516 3795 其他债务负债 1299 201 长期 13147 2035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6404 991 贷款 4139 64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35 67 其他债务负债 2169 336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19356 2996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1685 1809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969 150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6702 1037 外债总额头寸 173119 26798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1-10-18/xiamen/2021/1018/1787.html
-
2021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0278亿美元,对外负债70418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860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24620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0132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143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21923亿美元,储备资产3345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27%、11%、0.2%、24%和37%;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3650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21090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85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5593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48%、30%、0.1%和22%。 按SDR计值,2021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63290亿SDR,对外负债49367亿SDR,对外净资产13923亿SDR。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2021年6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19860 13923 资产 2 90278 63290 1 直接投资 3 24620 17260 1.1 股权 4 21180 14848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3440 2412 1.a 金融部门 6 3359 2355 1.1.a 股权 7 3250 2278 1.2.a 关联企业债务 8 110 77 1.b 非金融部门 9 21261 14905 1.1.b 股权 10 17930 12570 1.2.b 关联企业债务 11 3331 2335 2 证券投资 12 10132 7103 2.1 股权 13 6949 4872 2.2 债券 14 3183 2231 3 金融衍生工具 15 143 100 4 其他投资 16 21923 15370 4.1 其他股权 17 93 65 4.2 货币和存款 18 4795 3362 4.3 贷款 19 9836 6896 4.4 保险和养老金 20 195 137 4.5 贸易信贷 21 6013 4215 4.6 其他 22 990 694 5 储备资产 23 33459 23457 5.1 货币黄金 24 1105 774 5.2 特别提款权 25 114 80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6 103 72 5.4 外汇储备 27 32140 22532 5.5 其他储备资产 28 -3 -2 负债 29 70418 49367 1 直接投资 30 33650 23590 1.1 股权 31 30593 21447 1.2 关联企业债务 32 3056 2143 1.a 金融部门 33 1896 1329 1.1.a 股权 34 1710 1199 1.2.a 关联企业债务 35 186 130 1.b 非金融部门 36 31754 22261 1.1.b 股权 37 28883 20249 1.2.b 关联企业债务 38 2870 2012 2 证券投资 39 21090 14785 2.1 股权 40 13534 9488 2.2 债券 41 7557 5298 3 金融衍生工具 42 85 60 4 其他投资 43 15593 10931 4.1 其他股权 44 0 0 4.2 货币和存款 45 6217 4358 4.3 贷款 46 4755 3333 4.4 保险和养老金 47 220 154 4.5 贸易信贷 48 3863 2708 4.6 其他 49 438 307 4.7 特别提款权 50 100 70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3.SDR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4.《国际投资头寸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1-10-15/xiamen/2021/1015/1786.html
-
尊敬的蔡奇书记,吉宁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政策应对和市场反应,下面谈谈此次疫情应对中主要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可能对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以及中国外汇市场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骤停”和流动性危机,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发达经济体本轮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呈现响应更快、规模更大、直达实体、财政协同四个特征,反应速度和力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在政策刺激和疫苗接种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实现了快速复苏。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迅速反弹,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欧、英、日也接近疫情前水平。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另一面,是发达经济体强劲的需求回暖持续快于供给恢复,推动其通胀压力走高。 经济快速恢复、通胀持续高位徘徊促使发达经济体央行开始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美联储缩减购债的行动可能很快就会开始,金融市场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预期,首次加息时点预期也已提前至2022年下半年。欧央行、英国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强化了紧缩立场。 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元显著升值,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形成较大冲击。2014年中美元指数开始快速升值后,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出现了大幅资本流出。2015-2017年初,我国外汇市场也遭受较大冲击,人民币贬值伴随着资本流出、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国与非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和货币政策差均小于上轮紧缩周期,预计将限制美元升值空间。经济增长差方面,上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期间,美国经济增长显著好于欧洲,而当前美欧增长更加同步。货币政策差方面,上一轮美联储缩减购债恰逢欧央行开启宽松,但本轮美、欧央行货币政策总体同向。 当前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也弱于上一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当前新兴市场对外账户脆弱性下降,经常账户普遍较2013-2015年期间显著改善,近几年流入资金量也较为有限。 预计我国外汇市场受本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可控,跨境资本有望继续双向流动,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一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更好的周期位置。上一轮紧缩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阶段,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五十多个月为负。而当前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国内稳固的经济基本面将是我国外汇市场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保障。 近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出现一点波动,这是市场主体在个别企业违约事件出现之后的应激反应。在金融管理部门的预期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十九大以来,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遏制,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房地产行业总体健康发展。下一步,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坚定的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人民币汇率弹性也有所增强,可以更好地发挥自主调节作用。上一轮紧缩时期,人民币汇率前期单边升值,外汇市场累积了一定贬值压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同时,人民银行、外汇局不断完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风险应对方面积累了更多经验。 三是我国资本流入结构优化,对外投资稳定性增强。上一轮紧缩时期之前,我国外资流入主要是传统融资性外债,对汇率变化较为敏感,2015-2016年间经历了外债集中去杠杆。近年来,我国外债流入以境外长期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债券为主,稳定性较高。此外,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加理性,未来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比较稳定。 近年来,在应对外部冲击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今年以来也进行了前瞻性布局。未来,我们将坚持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变化,持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预警,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当前,我们更加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预祝本届金融街论坛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1-10-22/dalian/2021/1022/1416.html
-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1年9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6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315亿美元,降幅为0.97%。 2021年9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进展、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2021-10-20/xiamen/2021/1020/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