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这项广受关注的助企纾困重大举措进入实施阶段,1.5万亿元退税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落细政策安排,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把该退的钱及时足额退到位,有效为市场主体“输血”“活血”。 增值税税制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留抵税额,留抵退税就是提前返还尚未抵扣的税款。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其中的“重头戏”。通过实施留抵退税,可以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资金回笼压力。这项政策安排,体现出规模超预期、纾困效果直接高效的突出特点,将给广大面临资金压力的企业带来“甘霖”。 好政策更需落实好。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政策切实转化为现实“红利”并非易事。国务院要求,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制造业等6个重点行业存量留抵税额7月份开始办理全额退还。退税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时间安排紧、操作要求高,需要财税部门周密筹划、迅速推进,特别是尽快明确具体政策规定和征管操作办法,确保流程高效便捷。 实施退税减税,会形成政策性减收。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持续冲击等因素影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实施留抵退税,意味着把“真金白银”直接退给企业,大规模退税对地方财政形成较大压力。为此,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等,目前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下达。中央财政的强有力支持,为顺利实施留抵退税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有利于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退税资金关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每一分钱都不能乱花。根据安排,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具有“快、准、严”的特点,运行日趋成熟,在实施留抵退税中要发挥出独特优势,特别是通过优化分配流程、强化资金监管,提升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留抵退税政策性强,有必要加大宣传辅导力度,让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全面了解掌握政策,积极依条件和程序申请退税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需要强调的是,退税资金是企业的“救命钱”,绝不能成为人人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各地要强化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管理,不得把资金挪作他用。同时,要加强退税流程管理特别是资格审核,防范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骗取退税。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始落地实施,值得期待。广大市场主体在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助力下,一定能克服眼前困难,蓬勃发展、稳步前行。 2022-03-25/dalian/2022/0325/1527.html
-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1年人民银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引导金融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圆满收官,显著提升守正创新能力和惠民利企水平。顺利完成6部门10省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进一步健全无障碍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实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现人民银行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管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出台多项监管规则规范,加强网络金融平台监管,筑牢金融科技风险防火墙。推动新一代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监管科技在支付清算、货币发行、会计核算、征信等领域应用,提升金融监管效能和风险技防能力。 会议强调,2022年要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落地实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一是扎实做好新阶段规划政策的宣传解读、落地实施、跟踪监测和示范引导,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构建金融数字化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和优秀实践案例库,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互鉴,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多点突破迈入深化发展新阶段。二是建立健全金融科技伦理监管框架和制度规范,加强科技伦理风险预警、跟踪研判和敏捷治理,引导从业机构落实伦理治理主体责任,用“负责任”的科技创新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实体经济。三是深化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强化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数字渠道管理,研究建立智能算法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等规则机制,持续提升监管统一性、专业性和穿透性。四是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弥合群体间、机构间、城乡间数字鸿沟。五是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金融科技风险库、漏洞库和案例库,运用监管科技手段着力提升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人民银行相关司局、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完) 2022-03-25/dalian/2022/0325/1529.html
-
3月16日,人民银行2022年反洗钱工作电视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分析了当前反洗钱工作形势,对2022年反洗钱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就高质量做好下一步反洗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认为,2021年,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会同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反洗钱工作职责,全力推进反洗钱国际评估整改,不断完善反洗钱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风险评估+执法检查”双支柱监管框架,切实强化特定非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不断提高反洗钱监测分析和调查协查有效性,稳步推进国家反洗钱数据库建设,积极参与FATF开展国际标准和评估改革。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2022年要坚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服务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服务于保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稳中求进、真抓实干,推动反洗钱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反洗钱法》修订,完善反洗钱制度体系;修订《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建设;继续推进反洗钱国际评估整改,攻坚整改难点问题;高质量完成洗钱风险评估,开展国家反洗钱战略制定工作;切实提高反洗钱监管有效性,推进特定非金融行业反洗钱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反洗钱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反洗钱科技运用和宣传培训等基础工作实效。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地市中心支行反洗钱工作负责同志,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有关业务司局同志参加了会议。(完) 2022-03-25/dalian/2022/0325/1528.html
-
3月14日以来,金普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升级。外汇窗口行政许可是外汇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业务能否正常办理直接关乎辖区稳外资稳外贸的基础。金州新区中心支局认真落实地方政府及上级行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克服人员缺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外汇服务不中断、咨询电话不停接”,为有业务需求的实体部门吃下定心丸。 从严防控,窗口业务正常办。对于窗口办理和客户自主选择线下办理的业务,一方面做实做细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场所查验、测温、登记和窗口消杀、防疫物资配备,降低业务人员接触传播风险;另一方面启动AB角补位机制,克服工作人员半数按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离带来的影响,确保行政许可业务平稳有序开展。 线上接力,业务受理不见面。通过多个途径发布信息,提醒市场主体可通过互联网、邮政快递等“非接触”方式办理行政许可业务,告知市场主体可登陆“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以法人身份注册后进行政务服务业务申请;也可登录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网站“业务指南”栏目进行查询,备齐申请资料、提前与外汇局工作人员沟通确认后,通过邮政快递、传真等方式进行办理。 履职尽责,服务质量不打折。全局人员知责担责、共克时艰,在岗人员专人及时对接各条线外汇业务咨询电话,居家人员保持通讯畅通,最大程度进行远程办公,共同努力确保市场主体“咨询有回复、业务有指导”。 2022-03-25/dalian/2022/0325/1526.html
-
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2022年2月28日) 2022-03-16/qingdao/2022/0316/2098.html
-
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服务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州市中心支局深入宣汉县南坝工业园、普光波纤产业园、柳池工业园开展“三进三送、三帮三促”送外汇政策进园区活动:一是实地走访辖内部分外资、外贸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2022年外汇业务预期、金融服务需求和外汇政策诉求;三是现场办公,切实解决企业提出的支付、县域外汇服务等方面问题,现场指导工行达州分行针对企业情况制定汇率避险方案,帮助企业减少汇率波动不利影响。 2022-03-25/sichuan/2022/0325/1875.html
-
为提升涉外企业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推出“风险中性传万企 外汇套保解难题”系列视频,帮助企业了解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树立中性理念,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聚焦主业,稳健发展。 企业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府网站广东省分局子网站“特色服务”栏目浏览查看。 2022-03-25/guangdong/2022/0325/2246.html
-
2021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636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1526亿元,服务贸易逆差971亿元,初次收入逆差3324亿元,二次收入顺差40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261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2708亿元。 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348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5736亿元,服务贸易逆差6303亿元,初次收入逆差10152亿元,二次收入顺差1067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1323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2175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1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9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80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5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20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6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408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22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15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54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977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577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16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2048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886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1年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49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83亿SDR,服务贸易逆差108亿SDR,初次收入逆差371亿SDR,二次收入顺差45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290亿SDR,储备资产增加299亿SDR。 按SDR计值,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222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3899亿SDR,服务贸易逆差685亿SDR,初次收入逆差1109亿SDR,二次收入顺差117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顺差1435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322亿SDR。(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元 项 目 行次 2021年四季度 2021年 1. 经常账户 1 7,636 20,348 贷方 2 70,494 250,553 借方 3 -62,858 -230,206 1.A 货物和服务 4 10,556 29,433 贷方 5 66,454 229,593 借方 6 -55,898 -200,160 1.A.a 货物 7 11,526 35,736 贷方 8 59,900 207,750 借方 9 -48,374 -172,014 1.A.b 服务 10 -971 -6,303 贷方 11 6,554 21,843 借方 12 -7,524 -28,147 1.A.b.1 加工服务 13 227 870 贷方 14 240 916 借方 15 -13 -46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79 261 贷方 17 147 507 借方 18 -68 -246 1.A.b.3 运输 19 178 -979 贷方 20 2,725 8,196 借方 21 -2,547 -9,175 1.A.b.4 旅行 22 -1,719 -6,402 贷方 23 185 732 借方 24 -1,904 -7,134 1.A.b.5 建设 25 152 357 贷方 26 311 986 借方 27 -159 -629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210 -761 贷方 29 84 332 借方 30 -294 -1,093 1.A.b.7 金融服务 31 9 -37 贷方 32 90 337 借方 33 -80 -374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587 -2,265 贷方 35 202 758 借方 36 -789 -3,023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267 695 贷方 38 901 3,278 借方 39 -633 -2,583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678 2,185 贷方 41 1,619 5,607 借方 42 -941 -3,422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32 -118 贷方 44 26 94 借方 45 -59 -211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13 -109 贷方 47 25 100 借方 48 -38 -209 1.B 初次收入 49 -3,324 -10,152 贷方 50 3,086 17,773 借方 51 -6,410 -27,925 1.C 二次收入 52 404 1067 贷方 53 955 3187 借方 54 -550 -2120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7,636 -14,415 2.1 资本账户 56 0 6 贷方 57 3 17 借方 58 -4 -11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7,636 -14,42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4,928 -2,246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2,611 13,231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682 -8,206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5,292 21,437 2.2.2 储备资产 64 -2708 -12175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17 -2705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38 -6 2.2.2.4 外汇储备 68 -2687 -9464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5933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 4.2021年初步数为前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前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21年四季度 2021年 1. 经常账户 1 1194 3157 贷方 2 11026 38855 借方 3 -9832 -35698 1.A 货物和服务 4 1651 4568 贷方 5 10394 35609 借方 6 -8744 -31040 1.A.a 货物 7 1803 5545 贷方 8 9369 32220 借方 9 -7566 -26676 1.A.b 服务 10 -152 -977 贷方 11 1025 3388 借方 12 -1177 -4365 1.A.b.1 加工服务 13 35 135 贷方 14 37 142 借方 15 -2 -7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12 40 贷方 17 23 79 借方 18 -11 -38 1.A.b.3 运输 19 28 -151 贷方 20 426 1272 借方 21 -398 -1423 1.A.b.4 旅行 22 -269 -993 贷方 23 29 114 借方 24 -298 -1106 1.A.b.5 建设 25 24 56 贷方 26 49 153 借方 27 -25 -97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33 -118 贷方 29 13 51 借方 30 -46 -170 1.A.b.7 金融服务 31 1 -6 贷方 32 14 52 借方 33 -13 -58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92 -352 贷方 35 32 118 借方 36 -124 -469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42 108 贷方 38 141 508 借方 39 -99 -400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106 339 贷方 41 253 870 借方 42 -147 -531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5 -18 贷方 44 4 15 借方 45 -9 -33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2 -17 贷方 47 4 16 借方 48 -6 -32 1.B 初次收入 49 -520 -1577 贷方 50 482 2752 借方 51 -1002 -4329 1.C 二次收入 52 63 166 贷方 53 149 494 借方 54 -86 -32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1194 -2238 2.1 资本账户 56 0 1 贷方 57 0 3 借方 58 -1 -2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1194 -2239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772 -353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408 2048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420 -1275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828 3323 2.2.2 储备资产 64 -422 -1886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3 -418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6 -1 2.2.2.4 外汇储备 68 -419 -1467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919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2021年初步数为前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前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21年四季度 2021年 1. 经常账户 1 849 2,222 贷方 2 7,851 27,302 借方 3 -7,002 -25,080 1.A 货物和服务 4 1,175 3,214 贷方 5 7,402 25,026 借方 6 -6,227 -21,812 1.A.a 货物 7 1,283 3,899 贷方 8 6,671 22,644 借方 9 -5,388 -18,745 1.A.b 服务 10 -108 -685 贷方 11 730 2,382 借方 12 -839 -3,067 1.A.b.1 加工服务 13 25 95 贷方 14 27 100 借方 15 -1 -5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9 28 贷方 17 16 55 借方 18 -8 -27 1.A.b.3 运输 19 20 -105 贷方 20 304 895 借方 21 -284 -1,000 1.A.b.4 旅行 22 -192 -698 贷方 23 21 80 借方 24 -212 -777 1.A.b.5 建设 25 17 39 贷方 26 35 108 借方 27 -18 -68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23 -83 贷方 29 9 36 借方 30 -33 -119 1.A.b.7 金融服务 31 1 -4 贷方 32 10 37 借方 33 -9 -41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66 -247 贷方 35 22 83 借方 36 -88 -330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30 76 贷方 38 100 357 借方 39 -71 -281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76 238 贷方 41 180 611 借方 42 -105 -373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4 -13 贷方 44 3 10 借方 45 -7 -23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1 -12 贷方 47 3 11 借方 48 -4 -23 1.B 初次收入 49 -371 -1,109 贷方 50 343 1,929 借方 51 -714 -3,038 1.C 二次收入 52 45 117 贷方 53 106 348 借方 54 -61 -231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849 -1,580 2.1 资本账户 56 0 1 贷方 57 0 2 借方 58 0 -1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849 -1,58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550 -258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290 1,435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300 -897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590 2,332 2.2.2 储备资产 64 -299 -1322 2.2.2.1 货币黄金 65 0 0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2 -294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4 -1 2.2.2.4 外汇储备 68 -297 -1028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642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 4.2021年初步数为前三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四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1年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2021年前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022-03-25/hebei/2022/0325/1964.html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部署综合施策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要抓紧出台实施。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也是涵养税源、大力改进增值税制度的改革。会议决定,一是对所有行业的小微企业、按一般计税方式纳税的个体工商户退税近1万亿元。其中,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额退还,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增量留抵税额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阶段性取消“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0、最后一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50万元”等退税条件。二是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7月1日开始办理全额退还,年底前完成;增量留抵税额也要从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三是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会议要求,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确保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国库管理,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金融委汇报,指出要高度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科学有效施策,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及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适度增长。二是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运行、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实施,同时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防止和纠正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三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稳妥处理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未雨绸缪应对新挑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五是继续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22-03-22/jiangxi/2022/0322/1897.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2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2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2月份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答: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42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企业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趋向均衡,呈现小幅逆差65亿美元。截至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138亿美元,与1月末相比保持基本稳定。 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相关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2月份,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257亿美元,同比增长41%;直接投资跨境收支顺差88亿美元,其中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同比稳步增长。对于上述贸易投资活动带来的外汇流入,境内主体一部分结汇,另一部分以外币存款形式持有。1-2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2.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疫情和通胀高企加大各国货币政策调整难度,高估值增加国际金融市场脆弱性。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基本面因素将继续成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总体稳定的坚实基础。 2022-03-23/jiangxi/2022/0323/1894.html